雅骚(精校)第41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19/655

  女郎王微搴裙上船,美眸流盼,半是弄娇半是幽怨道:“介子相公是偷得浮生半日闲吗,一湖之隔,却一连十日不来看我——”说着,随张原进舱坐下。
  张原笑道:“我在南屏山下为人师表,修微不知道吗。”
  王微“格”的一笑,轻声道:“哦,原来是要避人耳目啊,可今日为什么就不怕了?”
  张原笑道:“人不能整日道貌岸然,那样绷得难受,偶尔圣贤,大多数时候还是做凡夫俗子为好,王心斋说的人人皆可为圣贤乃是指一时圣贤,并非一辈子的圣贤,一辈子圣贤那都是古人。”
  王微莞尔,左右一看,问:“真真呢,她怎么没跟着?”
  张原道:“今日专陪王修微——呃,游湖。”
  王微白玉一般的脸颊瞬间抹上一层桃花色,艳光照人,又喜又羞,想起中秋夜时她与张原说的话,不禁双颊如火,隐隐发烫,眼光挪开,望着一湖秋水,说道:“那好啊,今日就在湖上待着,明日一早看放榜。”
  小舟轻轻摇晃,再往断桥驶去,舟中精洁,净几暖炉,篷窗如新,还有张原向大兄张岱借来的一套茶铛素瓷,王微常去闵汶水处喝茶,耳濡目染,茶艺也很高明,亲手烹茶给张原捧上,张原大剌剌坐着享受王微的侍候,笑眯眯看着这女郎美好的身段和精致的五官,美色之养眼娱人,胜过湖光山色多矣,东坡把西湖比西子,乃是高攀,而且红颜易逝,比不得湖山长久,所以更应该尽可能地珍惜不是?
  游人都爱春日的西湖,苏堤春晓绿柳红桃固然是胜景,不知西湖四季各有妙处,湖心亭看雪就不必说了,就看这金秋八月,秋高气肃,远山青黄,这西湖之水尤为明净,会油然想到“秋波”一词,山是眉峰聚,水是眼波横,若是一池污水,那对应的是浑浊昏花的老眼,这时的西湖水,只有王微的明眸才可以比拟——
  王微很知道自己的美,也很知道怎么展现自己的美,一个简单的坐姿、一个端茶的手势,都是美不可言,而且今日她知道张原要来相约,所以从发饰到履袜都是精心准备的,精洁、淡雅,不象美酒那么热烈,只如香茶隽永,可以细细品味——
  王微有点受不了张原的目光灼灼,转头看着湖上,道:“介子相公,今日湖上却是冷清。”
  张原道:“都在抓耳挠腮、忐忑不安地等待放榜,如我这样的少有?”
  王微笑问:“介子相公为何如此镇定和悠闲?”
  张原道:“考试时我已尽力,就是再给我十次机会,我也无法比第一次做得更好,所以相信运气也不会太坏——,”停顿了一下,含笑道:“而且不管怎么样,今日总有惊喜。”
  “啊。”王微轻声惊呼,稍稍淡下去的桃红又秾艳起来,双眸盈盈要滴出水来,低声羞嗔:“介子相公怎么就惦记着这个啊!”
  王微双手扶膝跪坐着,简洁雅致的布裙绷紧,勾勒出大腿的轮廓,饱满、修长、圆润、诱人——
  张原移膝坐近一些,伸手按着王微莹白的手背,说道:“能不惦记吗,若连这个都会忘,那你要恨死我。”
  王微睁大眼睛,又惊又羞又想笑,辩道:“没有,绝不恨——”,不行了,忍不住,腰肢弯下,脸伏在膝上,笑个不停,身子轻轻颤动,有一种狐媚——
  那舟子不知舱中暧昧,突然开声道:“张相公,断桥到了,还往哪里去?”
  张原正襟危坐,看着小窗的断桥,这西湖真是不大,不如金陵的玄武湖,也不如绍兴的鉴湖,从涌金门外到这断桥水路三、四里,船行也就两盏茶时间,西湖之美除了水之外,还在于四周的山,北岸一望就是宝石山,山上的保俶塔沐浴着秋阳的光辉,塔影显得消瘦——
  望着那保俶塔,张原忽然想起一事,对王微道:“修微,可愿与我上宝石山走一趟?”
  王微有些担心与张原待在船上马上要“惊喜”,这个也太羞人了,自是欣然与张原上宝石山,从养济院边过时,见几个驼背、瘸腿的孤寡老人在院内晒太阳,没看到管事的,听得院内深处隐隐传来读书声,张原知道养济院收留了二十多名孤儿,能听到孩童读书声,那表明这养济院尚能支持——
  王微去年在西湖只听说张原与织造太监交往,当时她还有些不以为然,后来对张原的事了解得越多,才知道在张原的引导下,那织造太监出银万两为杭州百姓建了这养济院,单此一事就功德无量啊。
  这么想着,女郎王微看张原的眼神就愈发含情脉脉了。
  几个人来到保俶塔下的钟氏生祠,但见祠殿三楹,楠木构架,金碧辉煌,与前年建成时没什么变化,张原心道:“杭城百姓果然感钟太监之德,这生祠保护得很好,嗯,我年底若能到京城,可以和钟太监说说,也让钟公公高兴高兴,每天陪木匠皇长孙也郁闷不是——”
  然而进到正中那间祠殿,看着那尊面如黑漆、胡须戟张、威风凛凛的神像,张原愣住了,这是哪位?
  钟太监的塑像是东阳木雕匠人精心雕镂而成,与钟太监的容貌有五、六他相似,衣着打扮是依照三宝太监郑和的样式,当时钟太监看了很满意,可是现在张原看到的这尊神像完全不是钟太监的那尊啊,这有胡须的!
  张原奇怪了,把照看生祠的一个道人叫过来,指着神像问:“这是谁?”
  道人答曰:“牛皋牛将军。”
  王微道:“介子相公,这是牛皋将军,你看这两边的楹联——”
  张原看时,见祠殿楹联道:“将军气节高千古,震世英风伴鄂王。”
  二话不说,张原大步出了祠殿,祠前匾额是“钟公生祠”,没错啊,这祠在保俶塔下,左临看松台,台下苍松万株,森翠逼人——
  道人跟出来了,对张原道:“这匾额过几日就要换,换成牛将军庙。”
  张原有些恼火,杭城人忘恩负义啊,钟太监在杭州织造多年,与其他那些扰民太监相比算是很不错的了,出资整治西湖、修缮佛寺,更建了山下养济院,钟太监去年七月离开杭州,这才一年时间,就把他生祠改牛皋庙了,牛皋当然是忠臣,不过也不能这么霸道啊,牛皋墓不是在栖霞岭吗,怎么就霸占钟氏生祠了?
  张原心道:“前年建生祠是我给钟公公出的主意,现在这样子岂不是成了我戏耍他了。”问:“原先钟太监的木雕像呢?”
  道人见张原是个生员,气宇不凡,想必是来参加乙卯科乡试的,明晨就放榜,说不定就是举人老爷了,这可不能怠慢,当下很客气地道:“钟太监的木雕也还在,这位相公要看吗?”
  张原“嗯”了一声:“带我去看看。”
  那道人领着张原几个转到祠殿后面,与前殿的牛皋像隔一重墙,钟太监的木雕就立在那里,好比弥勒殿背后常立一尊持锏的韦陀,钟太监能与忠义双全的牛皋将军背靠背,也算不错,但从前面正殿被移到这里,难免憋屈,前年生祠迎塑像、受香火时,这木雕披红挂彩,非常风光,现在却凄凉地立在后殿僻处,满是灰尘,若到了京城,钟太监问起,张原可怎么回答?
  “把钟公生祠改作牛将军庙,这是谁的主意?”张原问那道人。
  道人答道:“是栖霞岭下的几位乡绅的主意,小道是作不了主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19/65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