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骚(精校)第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655

  张原道:“有劳两位先生,我近日开读《春秋经传集解》,三十卷都在书桌上,请——”一面命武陵为两位先生沏茶。
  武陵上茶后退出书房,在廊前与王可餐说话。
  王可餐压低声音道:“三公子的大父门下清客三十多人,听说要来给介子少爷读书,个个踊跃,詹、范两位都是争着来的,小武你可知其中缘由?”
  武陵摇头道:“不知道。”
  声音如少女一般的王可餐说道:“那是因为三公子说了,来给介子少爷念书的,一人一天五钱银子,这还不争着来吗。”
  “一人一天五钱银子!”武陵咋舌道:“那读上一个月,两个人岂不是要三十两银子,我的娘哎,你们西张就是有钱。”
  王可餐轻笑道:“那可不是我的西张,是三公子有钱——哎,小武,你家少爷怎么像变了个人似的,棋下得那么好就不说了,言谈举止都变了很多,你没觉得吗?”
  武陵道:“少爷眼睛有病嘛,脾气性情总会变一些的。”
  王可餐问:“介子少爷的眼睛能好吗,不然就太可惜了。”
  武陵道:“肯定能好,少爷眼睛现在也看得到东西的,就是怕见光,还得养一阵子。”
  ……
  书房里的范、詹二人轮流为张原念诵《春秋经传集解》,每念十五页就换人,轮到詹士元念书时,范珍起身来回踱步,冷眼看那张原,这蒙着眼睛的少年坐在书桌另一端静静倾听——
  “是在听吗,该不会坐着睡着了吧,那岂不是白费口舌,虽然能得五钱银子,可这也太无聊了,而且念得口干舌燥。”
  范珍暗暗点头,心里有了计较,待轮到他读时,他便开始跳行读,这样读完十五页就轻松不少,詹士元在喝茶,不留心就听不出来,至于说少年张原,《春秋经传集解》本来就比较繁难,就是专心听也不可能听出他漏了字。
  范珍念道:“五年春,公矢鱼与棠。夏四月,葬卫桓公。秋,卫师……”
  《春秋》是五经之一,《左传》是解释《春秋》的,西晋杜预编辑的这部《春秋经传集解》又汇集了前人对《春秋》和《左传》的注释,这个范珍比小奚奴武陵还懒,武陵只是不想念那些注释小字,范珍连《左传》都是大段大段跳过——
  指节轻叩红木书桌,张原开口道:“范先生,是不是漏了一段?”
  范珍一惊,心道:“这少年怎么就知道我漏念了一段?”问:“这书介子少爷以前读过?”
  张原道:“只前些日听过《春秋》,也知道《左传》是逐句解释《春秋》的,范先生念了‘五年春,公矢鱼与棠’,却没念《左传》对这一句的解释。”
  范珍是极圆滑的人,闻言哈哈大笑起来,说道:“我这是故意试你一试,哈哈,既然介子少爷如此认真好学,范某敢不专心诵读。”
  第六章
纸上得来终觉浅
  既然知道张原听书极为认真,范珍和詹士元也就不敢马虎,打起精神,轮流念书,用了一个半时辰,将《春秋经传集解》第一卷念完,张原要留两位先生用午餐,范、詹二人坚决辞了,说下午未时末再来为介子少爷读书,燕客公子吩咐的事,他二人不敢怠慢。
  张原心情愉快,听了将近两个月的书,今天上午是最畅快的,以前张彩和武陵两个念得磕磕绊绊,念错的字又多,他一边听还得一边猜,好不费神,现在好了,有范、詹两位代读,读得又快又易懂,现在回想一遍,方才听过的第一卷一页一页历历如在目前,全记住了。
  张原心道:“范、詹二人仅仅是童生,学问就不低,至少四书五经是通读了的,这样看来大明朝的秀才还真不是那么容易考的,相当于后世的名牌大学生吧。”
  此后数日,范珍、詹士元二人一天两次来到张原府上为张原诵读《春秋经传集解》,一天读两卷,有时读完一卷,时候尚早,张原便向范、詹二人请教一些经义疑难——
  读书而能提问,那就表示书读懂了,会思考了,而更让范珍、詹士元惊异的是:少年张原提问时引用经传原文,随口朗朗而诵,竟很少有错漏的字句!
  除了请教经义,张原还向范、詹二人询问一些时事、政令、风俗、生计——
  清客上接官僚士绅,下接贩夫走卒,见闻多、阅历广,与他们交谈,可以了解很多书本上无法了解的事,这正是张原所需要的,原来的那个张原年龄小,比较懵懂,知道的事情太少,现在的他虽然对晚明的历史大事件比较了解,什么“萨尔浒之战”、“晚明宫廷三大案”、“阉党与东林之争”……但纸上得来终觉浅,历史的长河是由小事情一点一滴汇聚起来的,如果不能充分了解身处的世界,又如何能在这个非常时期左右逢源,乃至脱颖而出?
  范珍恰是健谈的人,谈掌故、说见闻比念书有趣,詹士元虽然谈得不多,但说出来的都颇精辟,比如“命运低,得三西”,是说山西、江西、陕西三地不好做官,山西、陕西土地贫瘠,民风剽悍,抗税之事时有发生,而江西人多地少,出外谋食的人多,两京十三省,算命、看相、堪舆的都是江西人,收不到他们的税——
  听詹士元说到三西,张原不禁想道:“陕西的李自成、张献忠这时也差不多出生了吧,这两大煞星似乎还是同龄人。”
  ……
  这日傍晚,范、詹二人为张原读完一卷书出来,绕到后面准备经由三拱石桥回西张,却见张萼指挥工匠在拱桥下搭建一个竹亭,说是这里凉快,在亭子里读书、下棋惬意——
  范珍、詹士元面面相觑,只要来一场暴雨,这石桥三拱就都要过水,竹亭就会被水冲走,这简直就是往水里丢银子啊!
  可张燕客张三公子就是这性子,他想做的事一刻也耽搁不得,只求畅一时之快,银钱在所不惜。
  “老范——老詹——”张萼唤道。
  范珍、詹士元二人赶紧走到桥下,拱手道:“燕客公子有何吩咐?”
  张萼手摇折扇,问道:“两位给张介子读书,读得可好?”
  范珍道:“甚好,介子少爷聪慧过人,过目不忘,不对,是过耳不忘。”
  “哦,张介子何时有这么聪明了!”张萼翻了个白眼,意似不信,问:“所读何书?”
  范珍答道:“《春秋经传集解》,已读完第十卷。”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65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