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根谭(明刻本+清刻本)(校对)第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16

日既暮而犹烟霞绚烂,岁将晚而更橙橘芳馨。故末路晚年,君子更宜精神百倍。 
鹰立如睡,虎行似病,正是他攫鸟噬人法术。故君子要聪明不露,才华不逞,才有任重道远的力量。 
俭,美德也,过俭则为悭吝,为鄙啬,反伤雅道;
让,懿行也,过让则为足恭,为曲谨,多出机心。 
毋忧拂意,毋喜快心,毋恃久安,毋惮初难。 
宴饮之乐多,不是个好人家;
声华之习胜,不是个好士子;
名位之念重,不是个好臣工。 
世人以心惬处为乐,却被乐心引入苦处;
达士以心拂处为乐,终由苦心换得乐来。 
居盈满者,如水之将溢未溢,切忌再加一滴;
处危急者,如木之将折未折,切忌再加一搦。 
冷眼观人,冷耳听语,冷情当感,冷心思理。 
仁人心地宽舒,便福厚而庆长,事事成个宽舒气象;
鄙夫念头迫促,便福薄而泽短,事事得个迫促规模。 
闻恶不可就恶,恐为谗夫泄怒;
闻善不可急亲,恐引奸人进身。 
性躁心粗者,一事无成;
心和气平者,百福自集。 
用人不宜刻,刻则思效者去;
交友不宜滥,滥则贡谀者来。 
风斜雨急处,要立得脚定;
花浓柳艳处,要著得眼高;
路危径险处,要回得头早。 
节义之人济以和衷,才不启忿争之路;
功名之士承以谦德,方不开嫉妒之门。 
士大夫居官,不可竿牍无节,要使人难见,以杜幸端;
居乡不可崖岸太高,要使人易见,以敦旧好。 
大人不可不畏,畏大人则无放逸之心;
小民亦不可不畏,畏小民则无豪横之习。 
事稍拂逆,便思不如我的人,则尤怨自消;
心稍怠荒,便思胜似我的人,则精神自奋。 
不可乘喜而轻诺,不可因醉而生嗔,不可乘快而多事,不可因倦而鲜终。 
善读书者,要读到手舞足蹈处,方不落筌蹄;
善观物者,要观到心融神洽时,方不泥迹象。 
天贤一人,以诲众人之愚,而世反逞其所长,以形人之短;
天富一人,以济众人之困,而世反挟其所有,以凌人之贫。
真天之戮民哉。 
至人何思何虑,愚人不识不知,可与论学亦可与建功。唯中材的人,多一番思虑知识,便多一番臆度猜疑,事事难与下手。 
口乃心之门,守口不密,泄尽真机;
意乃心之足,防意不严,走尽邪蹊。 
责人者,原无过于有过之中,则情平;
责己者,求有过于无过之内,则德进。 
赤子者,大人之胚胎;秀才者,宰相之基础。此时若火力不到,陶铸不纯,他日涉世立朝,终难成个令器。 
君子处患难而不忧,当宴游而益加惕虑;
遇权豪而不惧,对惸独而反若惊心。 
桃李虽艳,何如松苍柏翠之坚贞;
梨杏虽甘,何如橘绿橙黄之馨冽。
信乎,浓夭不及淡久,早秀不如晚成也。
后集 (134)
1.
谭山林之楽者、未必真得山林之趣。
厌名利之谈者、未必尽忘名利之情。 
2.
钓水逸事也、尚持生杀之柄。
奕棋清戯也、且动戦争之心。 
3.
鴬花茂而山浓谷艶、総是乾坤之幻境。
水木落而石痩崖枯、才见天地之真吾。 
4.
歳月本长。
而忙者自促。
天地本寛、而鄙者自隘。
风花雪月本闲、而労攘者自冗。 
5.
得趣不在多。
盆池拳石间、烟霞具足。
会景不在远。
蓬窗竹屋下、风月自賖。 
6.
聴静夜之钟声、唤醒梦中之梦、観澄潭之月影、窥见身外之身。 
7.
鸟语虫声、総是伝心之诀。
花英草色、无非见道之文。
学者、要天机清彻、胸次玲珑、触物皆有会心处。 
8.
人解読有字书、不解読无字书。
知弾有弦琴、不知弾无弦琴。
以迹用、不以神用、何以得琴书之趣。 
9.
心无物欲、即是秋空霁海。
坐有琴书、便成石室丹丘。 
10.
宾朋云集、剧饮淋漓楽矣。
俄而漏尽烛残、香销茗冷、不覚反成呕咽、令人索然无味。
天下事率类此、人奈何不早回头也。 
11.
会得个中趣、五湖之烟月、尽入寸里。
破得眼前机、千古之英雄、尽帰掌握。 
12.
山河大地、已属微尘。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1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