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儿行(校对)第11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3/358

  “啊!”廖大勇吓得魂飞天外,赶紧大步向后退去。那名汉子手中的短枪却好像有了灵性一般,追着他的脚步,继续直咬他的喉咙。“别杀我大哥!”关键时刻,廖大勇的两位叔伯兄弟大仁,大义,各自带领着数百义兵舍命扑上,才终于将来人的攻势遏制住。再看廖大勇,整个人就好像刚从湖里捞出来一般,从头到脚湿了个通透,脸色也如死尸一样惨白。
  “列阵!”来将见廖大勇退入了人群,也不孤身冒进。向身后摆了下手,大声招呼。
  “是!”两名长相差不多的黄脸汉子,各自带着五百精锐跟了上来。先留下一个百人队护住连老黑等大火铳手,然后其他人迅速变换阵形,在古铜脸将军的身后排成一个巨大的三角。
  “啊?”廖大勇又是大吃一惊!他不是没见过勇将,然而在厮杀过程中还随时保持着头脑清醒,并能认清形势,及时调整战术的,却是寥寥无几。特别是能做到像对方古铜脸汉子这般收放自如的,简直可用凤毛麟角一词来形容。即便他的当家大哥廖大亨,刚才与古铜脸汉子异位而处,都未必能做到如此从容。
  说时迟,那时快,就在他微微愣神的一瞬间。古铜脸汉子忽然将九尺短枪一举,嘴里喊了声“杀”,大踏步向前逼来。
  “杀!”其身后那些精锐齐声响应,迈着同样的步伐,紧紧跟上。整个三角形阵列,就像一把犁杖般,将迎头碰上来的庐、宁两地“义兵”,接二连三割倒。
  “一起上,挡住他们,挡住他们!”廖大勇越看心里越发虚,却不敢掉头逃命。只好硬着头皮叫嚷了几声,率领身后的“义兵”们迎头拦截。
  敌我三方再度厮杀于一起,比拼的就不光是主将的个人勇武了。士兵的训练程度和团队配合都至关重要。这两方面,无疑是“义兵”占据了上风。毕竟他们的成军时间更长,彼此之间也更为熟悉。然而,古铜脸汉子和他身后那长相差不多的黄脸两兄弟,身手却硬得吓人。每每在关键时刻,都能冲到最要紧位置化解危机,然后又凭借过人的武艺,将局面逆转过来,继续带着其麾下的红巾军向前推进。
  “敌将通名,我要杀了你!”
廖大仁被逼得心头火起,带着一小队亲信,直扑红巾军队伍左侧的黄脸汉子。丈八长矛在烈日下泛着惨白的光芒。
  “定远吴国兴!”黄脸汉子把手中长矛一摆,大步迎了过来。双方的亲信立刻以主将为锋,从各自的军阵中分出两个利芒,然后高速互相接近,随即“轰”地一声撞在了一处,血流成河。
  廖大仁和吴国兴两个也战在了一处,冰冷的矛锋努力向对方的要害处招呼。作为当年宋人和蒙古人战争的前线,两淮民间向来有练武的传统。而造价低廉,并且杀伤力巨大的长矛,无疑是大伙的首选。因此,凡是成了名的武者,都能将长矛使得出神入化,廖、吴两人也不能例外。
  只是,在用矛的具体手法上,二人又大相径庭。廖大仁出身于将门,学的是岳家枪路子,招数古朴大气,气势雄浑。而吴国兴则明显带着草莽风格,动作干净利落,一往无前。两种不同的枪术相遇,登时撞得火花四溅。很快,就杀得难解难分,烟尘滚滚。
  二人麾下的弟兄,也陷入了苦战当中。每个人都想尽快干掉对手,但每个人都发现对手跟自己的本事旗鼓相当。一时间,两个从各自军阵中分出来的利芒,居然成了两个咬在一起的锁扣,令双方的军阵都受到了拖累,运转起来举步维艰。
  就在此时,红巾军的古铜脸汉子猛地一转身,带着身边百十名亲信,从侧面兜向了廖大仁。手中九尺枪虽然短小,灵活得却像一条小龙。随着他移动的脚步不停地上下跃动,左右摇摆,将沿途挡路的“义兵”挨个刺倒,丝毫不做停留。
  此人的那些亲信,则紧紧跟在他身后,将缺口不断拓宽。带动三角型军阵缓缓左转,由横转纵。被三角形宽大侧翼接触到的“义兵”,要么如稻草般给割翻,要么一边招架一边拼命后退,根本无法阻挡。
  “冲我来,你的对手在这儿!”廖大勇被压得苦不堪言,带着自己的亲信,努力跟上去,试图阻挡古铜脸汉子的脚步。然而,却始终无法跟上。对方的推进速度太快了,快得像一把剃刀。从他眼前不远处飞一般剃过去,割倒沿途拦路者,直本廖大仁右肋。
  廖大仁对付一个吴国兴已经有些吃力,哪还有本事以一战二?才在敌方的夹攻下支持了两三招,肩膀处就飙起了一股血箭。随即,惨叫着向后退去,身边的小型军阵四分五裂。
  “跟上我,变阵!”古铜脸汉子看了一眼大汗淋漓的吴国兴,大声招呼。然后猛地一转身,带领着身边的百十名弟兄追着廖大勇向前冲去。手中短枪左挑又刺,神鬼难挡!
  “跟上重八哥!跟上重八哥!”吴国兴大声高呼,满脸崇拜。带着整个左翼,紧跟在古铜脸身后。整个左翼和正在旋转过来的右翼,迅速收拢。由一个巨大的横三角型,在移动中变成一只铁燕尾。两条边缘处,挂满了血淋淋的尸体。
  “挡住他,挡住他!”廖大勇终于跟了上来,带着队伍中最为精锐的百余名士卒,替下廖大仁,在正面挡住古铜脸汉子的去路。然而,他却惊诧地发现,这个任务艰难得无法想象。在古铜脸汉子的带领下,眼前这千余名红巾军,攻击力大得出奇。才一轮前冲,就将自己身边左侧的亲信给抹掉了三分之二。紧跟着,又是一轮前冲,抹向自己右侧,如砍瓜切菜。
  转眼间,身边已经出现了两个巨大窟窿,左右两翼都失去了保护。廖大仁无奈,只好也大步后退。对面那个古铜脸汉子,却如影随形般跟了过来。红色的认旗,在他身后的亲兵手中骄傲地飘荡,“亲军指挥使,朱”。
  “你,你是朱,朱六十四?!”猛然间想起了一个人的名字,廖大仁以更快速度大步后退。碰到杀星了,今天自己真的碰到杀星了。几个月前庐州军进攻濠州,很多有名的将领,就死于此人之手。自己当时站得远,没看清楚对方的面孔。没想到,今天却被杀星给堵了个正着。
  朱重八却根本不屑回答他的问题,带着吴国兴、吴国宝两兄弟和九百多名濠州精锐,继续紧追不舍。他们是奉了朱八十一的命令前来封堵缺口的。前来封堵徐州傅友德部被敌军冲出来的缺口。他们要用事实告诉周围所有人,濠州军并非如他们想象的那样衰弱不堪。有朱重八,有汤和邓愈,还有吴氏两兄弟,这支队伍虽然发展缓慢,却依旧是一支可与友军比肩的劲旅。(注1)
  事实也的确如此,在朱重八和吴国兴、吴国宝三人的带领下,只有皮甲和布甲护身的濠州军,锐不可挡。很快,就将渗透至傅友德部背后的敌军,倒着给逼了回去。并且迅速朝李喜喜身边靠拢,为后者提供强而有力的支持。
  正在压着李喜喜打的廖大亨立刻觉察出情况的不对劲儿。猛地发起一轮冲杀,逼得李喜喜大步后退。然后断然停止追击,一边站在原地整理队伍,一边举头朝战场上瞭望。他看到,武艺不比自己低多少的叔伯兄弟廖大勇,且战且退。他看见,以勇气而闻名的堂弟廖大仁,浑身是血,被人追得狼狈不堪。他看到,以忠诚而著称廖大义,劈头散发,像个疯子般在队伍里跑来跑去。而一股敌军却始终追逐着他,以他为先锋,将整个义兵的队形搅得支离破碎。
  下一刻,他看见朱重八带着队伍冲向自己,就像一头老虎带着数千只饿狼。沿途任何阻挡,都被他们一口吞下,然后踏着血迹继续前行。而自己麾下的“义兵”们,几乎没有还手之力,被杀得丢盔卸甲,抱头鼠窜。
  “挡住他们!别让他们冲起气势来!”廖大亨当即力断,甩开李喜喜,带领着自己身边的全部人马迎头扑向朱重八。不能让此人再往前冲了,再冲,就能将廖大勇等人彻底杀没了胆儿。万一让朱重八形成驱赶着溃兵的倒卷之势,后面跟上来的探马赤军虽多,也未必能挡得住他全力一突。届时,如果让朱重八动摇了宣让王的帅旗,他和他身后的廖家军,就百死莫赎!
  注1:朱元璋是从小兵开始,一步步做到一方诸侯。如果没有过人的武艺,不可能折服那么多猛将。
第213章
万人敌(下)
  挡住?谈何容易!朱重八所带的弟兄虽然只有千把人,却是在整个濠州军中千挑万选出来的精锐。这支队伍前一段时间因为郭子兴犹豫和孙德崖的个人野心,没能走上战场一线。几乎个个都憋了一肚子怨气。如今终于得到释放机会,岂肯再落于人后?跟在自家主将身边呼喝酣战,转眼之间,就将挡路者杀了个干干净净。
  “跟上!”朱重八大喝一声,迎面冲向廖大亨。古铜色的面孔上占满了血迹,看起来显得格外狰狞。
  “跟上,跟上重八哥!”吴国兴和吴国宝两个一左一右,像两只翅膀般紧贴在朱重八身侧偏后位置。再往后,则是九百多名濠州精锐。或擎钢刀,或端长枪,迅猛如一群猎食的野狼。
  “该死!”廖大亨大声骂了一句,挺矛刺向朱重八的胸口。朱重八手中的九尺枪猛地一摆,将廖大亨的长矛格开了三尺远,随即猛地向前踏了一步,嘴里大喝一声“杀!”。明晃晃的锋迅速兜出一道匹练,由上向下朝廖大亨劈去。
  “来得好!”廖大亨也不示弱,横过长矛遮挡。谁料朱重八枪锋突然一滞,在与矛杆发生接触之前猛地倒抽回来,再度刺向他的胸口。
  “啪!”廖大亨赶紧竖矛向外遮挡。碗口粗的矛杆与枪锋相交,木屑飞溅。朱重八一击落空,立刻转身回旋上刺,枪锋如同活蛇一般,第三次冲廖大亨的前胸挑了过来。
  廖大亨手中的长矛有一丈八尺余,用起来势大力沉,灵活方面却差了许多。被朱重八欺近了身侧,连攻三招,立刻有些招架不及。赶紧大步向后退,同时拧着腰闪避。然而毕竟慢了半拍,耳畔只听“吱嘎”一声响,精钢打制的胸甲上被切出了条深深的伤痕,虽然没有伤到里边的皮肉,却震得半边身体都麻了起来。
  那朱重八却咬上一口还不满足,理解右手下压,左手翻腕,同时双腿再度向前跨步,“刷”地又是一枪,直奔他的小腹。
  身上的淮安甲即便再结实,廖大亨也不敢堵朱重八这一枪到底刺穿刺不穿!慌忙继续迈动双腿大步后退,以期能跟对手拉开距离,发挥长矛的作用。这一退,可正中了朱重八的下怀。猛然间停住脚步将九尺枪向空中一举,“呼啦啦!”,身后的燕尾阵猛地舒展。从左右两翼,朝廖大亨麾下的兵将兜了过去,霎那间将“义兵”们给推到了一大片。
  喊杀声忽然就高了起来,中间夹杂着长矛刺入铠甲的摩擦声,钢刀砍中盾牌的敲击声,战靴踏进血泊的脚步声,还有伤者的叫喊,濒危者的悲鸣。交织在一起,共同形成一首宏大而又苍凉的乐章。
  天空的颜色也瞬间变暗,空气里,飘着一股浓郁的红色烟尘。忽聚忽散,眷恋着血泊中的尸骸,好像一群无家可归的魂魄,若即若离。
  粉红色的烟尘中,廖大亨的队部被逼得节节后退,很快就退过了朱亮祖身侧,将友军的软肋给露了出来。刚刚被朱重八替下的李喜喜看到机会,立刻带着周围百十名亲信,冲上前,与傅友德一道夹击朱亮祖。吓得朱亮祖亡魂大冒,惨叫一声,倒拖着长枪快步退走。
  这一退,可就不是什么战术上的调整了。而是被傅有德、李喜喜两个追着溃败。转眼间,就拖累到了原本就站立不稳的廖大亨,与后者一起,狼狈向后逃窜。
  “顶上去,顶上去!回头顶上去”探马赤军万户萧不花吓得满头是汗,扯着嗓子高喊。他的队伍付出了极大的代价,才终于冲到了第一线。如果被溃退下来的“义兵”撞破了阵形,先前所有努力可就白费了。非但无法冲破徐州军的防线,反而会被对方趁机打一个倒卷珠帘。
  那些探马赤军的千户和百户们,也知道形势紧迫。因此不敢高抬贵手,看到有冲向自家军阵者,迎面就是一刀。
  这下,可苦了庐、宁两州的“义兵”们。身后有红巾军追杀,前面有契丹人乱砍,转眼之间,就被杀了个人头滚滚,血流成河。
  “向两侧退,向两侧退!”朱亮祖和廖大亨二人看得双目俱裂,一边呐喊着,一边指挥义兵们朝探马赤军方阵的两侧败走。萧不花做得没有任何错误,换了他们与后者易位而处,也决不允许溃兵冲击自己的军阵。然而“义兵”们毕竟是他们的乡党和起家之资。如果损失殆尽,他们二人就很难再于官场立足。
  “弟兄们,向两侧退,把红巾贼让给契丹人。”“向两侧退,把红巾贼让给契丹人。”廖大勇和廖大仁等,心中则没那么过顾忌。见萧不花的人敢向自家同乡举刀,立刻将对方恨到了骨头里。毫不犹豫地放弃了一切抵抗,带头向军阵两侧跑去。把身后的红巾贼完完整整地露出来,让他们与跟契丹人去拼个你死我活。
  “稳住阵脚,稳住阵脚!”萧不花又气又急,再次挥刀砍翻一个靠近自己的“义兵”,跳着脚大喊。
  红巾军来势汹汹,而他这边却因为火炮和溃兵的双重影响,立足不稳。虽然兵力上占据了很大优势,可真正发生对撞的话,鹿死谁手,却未必可知。
  “稳住阵脚,稳住阵脚!”其他探马赤军将领,石守田、叶雄、韩豹子等人也大声叫嚷。像一头头暴怒的猛兽。在他们的联手努力下,契丹人的阵型越来越齐整,越来越厚重,宛若一块巨大的礁石。
  “轰!”紧追着庐、宁两州‘义兵’脚步冲过来的濠州红巾,一头撞在了礁石上,深入数尺,溅起几百道血光。
  朱重八手握九尺枪,上挑下刺。将靠近自己的契丹人挨个捅死。他的步伐非常敏捷,手、腰和双腿的配合,也协调到了极点。九尺枪灵活敏捷的优势,被他发挥了个淋漓尽致。每次都是欺近对手身边,才发出全力一击。每一击不中立刻变换角度,然后挺枪再刺,根本不给对手还招的可能。
  濠州军的吴国兴和吴国宝哥俩,则专门负责约束队伍,跟紧朱重八这个领头的狮子。整个队伍又在敌军的人海中,缓缓收敛为燕尾型。随着朱重八的进攻方向来回摆动,将左右两侧遇到的敌军挨个击杀,将砸出来的缺口尽力扩展到最大。
  然而,他们的对手探马赤军,也不是一群下九流的废物。在受到最初的打击之后,很快就镇定了下来。并且凭借祖辈父辈们流传下来的经验,开始了大规模反扑。只见他们从左右两侧,结着一个个方阵涌来,手中盾牌、钢刀和长矛,密切配合。每次遇到红巾军的碾压,则彼此呼应,共同承担压力。每次看到反扑机会,则并肩涌上,不断从濠州军的燕尾阵中,扯下一块块湿淋淋血肉。
  燕尾阵的运转,很快就艰涩了起来。尽管作为阵头的朱重八依旧勇不可挡,但作为阵刃的两个侧翼,却要花费极大代价,才能跟上阵首的节奏。吴国兴和吴国宝两个用尽全身解数,杀散一波又一波敌人,却不断有新的敌人从侧面挤过来,将燕尾摆动的空间继续压缩。二人身上很快就挂了彩,分不清敌人还是自己的血,淅淅沥沥,从肩膀一直淌到地面。
  来自濠州的士兵们,也奋不顾身。无论付出多少代价,都绝不退缩。他们不光是为了支援傅友德而来,他们要挽回整个濠州军的声誉。他们命,可以死在战场上,可以为掩护自家袍泽而舍。这是他们的荣耀,即便今天全军覆没于此,也永远好过躲在几百里外,为了某些人的野心而无谓的牺牲。
  他们是士兵,是起义者。他们自打拿起刀来反抗那一刻,就已经不畏惧死。他们只求死得其所。
  “弟兄们,跟着我上!”傅友德在人群中高举长枪,大声呼和。差一点就被敌军透阵而过,全靠了濠州军的援助才躲过了一劫。这对他来说,无异于奇耻大辱。所以,绝不会在旁边看着濠州军被契丹人围攻。无论如何,他都要冲上去,跟朱重八汇聚在一起,与后者并肩而战,共同力挽狂澜。
  “跟上,跟上,濠州弟兄们都上去了,咱们怎么有脸躲在后边?”有道是,什么将带什么兵。傅友德心高气傲,其手下的弟兄们,自尊心也都强到了极点。虽然迎面涌过来的探马赤军兵力远超过自己,虽然他们每个人其实都已经疲惫不堪。但是,濠州军已经冲进敌阵中去了,他们就不能留在后边。这是他们的原则,哪怕是为此,流干体内最后一滴热血。
  “跟上,跟上!”李喜喜带着百十名弟兄,结成一个小三角阵,大步向前推进。哪里敌军最密集,就拼命杀向哪里。每前进一步,身边都血流滚滚。每前进一步,都有无数具尸体倒下,或者是敌人,或者是自己。
  “弟兄们,把炮抬到车上,然后跟着我来!”被眼前情景烧得浑身滚烫,黄老二把腰一猫,奋力拉动拴在炮耳上的麻绳。敌我双方混站在一起,炮兵怕误伤到自己人,在远处无法再发挥任何作用。但是他们却不能干看着弟兄们去牺牲,他们必须要走上前,和袍泽们一同面对敌人。
  “把炮放到车上,把炮放到车上!推到跟前轰那些契丹人!”几个炮兵营长与黄老二心有灵犀,立刻明白了将军大人的意图。带头弯下腰去,抬起一门火炮,重新摆到旁边的车架上。然后又快步冲向下一门。
  “先上十门,后边的慢慢跟过来!”黄老二继续大声叫嚷,两只眼睛红得像初冬时的柿子。只见他,快速走到炮车前,弯腰取出一包火药,顺着炮口填了进去,然后又取出一包散弹,从炮口倒入。再抄起一把铁炮杵,用力向炮口内压了数下,丢在脚旁,然后迈开大步来到炮车后,“跟我一起推,弟兄们,走到近处用散弹轰他们!”
  “走到近处用散弹轰他们!”众炮长们齐声答应着,学着黄老二的模样,给火炮填上散弹。然后指挥着各自手下的炮兵推起炮车,大步朝前冲去,一边冲,一边扯开嗓子叫嚷,“让开,让开,大炮来了,老子要用大炮轰他们!”
  位置稍稍靠后的傅友德部将士听到喊声,诧异地让开一条通道。黄老二将自己的位置让给炮车交给一名炮长,大步走到炮车的正前方,扯着嗓子继续骄傲地呐喊,
“让开,让开,大炮来了。老子今天让契丹人看看,什么才是真正的万人敌!”
  陆续有傅友德部将士让出通道,也有很多人忙着上前与敌军搏杀,根本没听见黄老二等人的呐喊。但是,第一辆炮车却没有在路上做丝毫耽搁,或者硬生生挤过人群,或者拐着弯绕行,很快,就推到了两军交手最激烈的地方,将炮口对准了一个探马赤军小方阵。
  “保护炮车,让开后面!!”黄老二冲着四周一堆陌生的傅友德部将士大叫,然后跳到火炮侧后方,用力将炮尾戳进地里,迅速点燃引线。
  “嗤——嗤——嗤——!”包裹着火药的引线,冒出滚滚浓烟。
  对面的二十步远的探马赤军将士本能地感觉到了危险,在百夫长的指挥下,大喊着冲了过来。二十步,十五步,十步,眼看着他们就要冲到炮车前,猛然间,炮口处冒出一团火光,“轰隆!”
  数以百计的散弹,瞬间被火药推出。像一阵狂风般,由下朝上,扫过冲过来的探马赤军百人队。整个百人队被从正中央撕开了一条血淋淋的通道。靠在最前面的几个人半边身体都被打成了筛子,上面布满了透明的窟窿。
  “啊!”剩下的八十多名探马赤军瞬间就被打懵了,两眼直勾勾地望着自家袍泽的尸骸,茫然不知所措。
  就在他们一愣神的瞬间,第二辆炮车已经推到。将炮口对准他们的身体,“轰隆!”,又是数百颗散弹,如狂风扫荡残荷!
第214章
炮兵
  这一炮距离稍远,覆盖面积却更大。站在方阵最前排的探马赤军士兵,有近一半儿人受到了波及,被弹丸打得血肉横飞。偏偏其中很多人却没能当场死去,双手捂着身上的弹孔,绝望地在血泊里翻滚哀嚎!而他们身上的伤口却又多又密,两只手根本捂不过来,血如喷泉般四下乱溅。
  “快,快,前面的弟兄借个道,万人敌来了!”第五军炮团长徐一推着第三门四斤炮,一边跑一边提醒前面的同伴让开道路。声音虽然不高,却将附近所有敌人的目光吸引了过去。被连续轰了两次的那个探马赤军方阵先是爆发出一声惨叫,紧跟着,齐刷刷扭过头,撒腿就跑!
  “哪去,你们这群懦夫!”正带队赶过来增援的探马赤军千夫长韩豹子气得脸色青黑,挥刀接连砍翻了好几名带头逃跑者,却根本挽回不了颓势。太可怕了,红巾军用的火炮太可怕了,与其被打成一面筛子,探马赤军的士兵宁愿死在刀下,至少,那样他们的尸体还相对完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3/35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