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儿行(校对)第16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0/358

  “住手!”朱重九又羞又气,大声喝令,“洪三,把李知府给我请出去!”
  “是!”徐洪三大步上前,拎起李慕白的腰带,像拎小鸡一样拖着往外走。
  李慕白吓得魂飞魄散,扯开嗓子,继续大声嚷嚷,“大总管,大总管饶命啊!小人,小人真的不是存心戏弄你。小人,小人也是上了他的当!”
  “放心,你是赵总管的人,朱某没权处置你!”朱重九无奈地看了他一眼,大声解释,“去外边继续帮忙吧,好歹你也是个知府,别让人瞧不起!”
  “唉!唉!”李慕白的魂魄立刻又返回了体内,连声答应着,被徐洪三推出了门外。冲着他的背影摇了摇头,朱重九将目光转回来,重新落在冯国用身上,声音慢慢变冷,“你既然不知道徐达的消息,为什么要戏弄于我?莫非,你觉得本总管不会杀人么?”
  “不敢!”这个自称叫冯国用的家伙胆子甚大,又轻轻拱了拱手,笑着回应,“草民虽然不知道徐达的消息,却知道,他最后是跟谁一起离开的徐州。而那人,对这一带的地形最熟悉不过,有他在,给徐达将军找个避险的地方,应该不成问题。”
  “嗯?”朱重九眉头皱了皱,脸上的阴云缓缓消散。徐州到睢阳这一带,虽然眼下烟波千里。可肯定会有一些海拔比较高的区域,并没有被洪水吞没。而如果徐达身边有人熟悉周边地貌的话,脱险的机会无疑能凭空增加数倍。甚至抢在水头抵达之前,将整支队伍带往安全地带都有可能。
  想到这儿,朱重九赶紧从帅案后走出来,恭恭敬敬给来人施礼,“冯先生勿怪,刚才朱某是心里着急,所以才慢待了先生。先生如果能告知徐达身边那个熟悉地形的人是谁,朱某将不胜感谢。”
  “朱总管客气了!”冯国用侧转身体,避开朱重九的正面。然后长揖相还,“十几万袍泽丧生于洪流之中,朱总管不心急如焚,才不合情理。实不相瞒,给徐将军领路的,正是舍弟国胜。他原本于郭总管帐下做一个亲兵头目,是郭总管想与徐将军交好,所以在听闻淮安军抵达徐州之后,才把舍弟派回来给徐将军引路。谁料,徐将军和舍弟刚走了两天,洪水便冲进了徐州城!”
  “你亲弟弟?那你……?”朱重九又是一愣,带着几分怀疑上下打量冯国用。此人胆气甚大,进了门后,举止也从容不迫,显然绝非平庸之辈。加上还有一个亲弟弟在郭子兴帐下甚得器重,怎么可能至今还没被拉进任何人的幕府?
  “草民是个读书人,不通任何武艺。所以就没敢出来为郭总管效力!”冯国用反应很机敏,立刻猜出了朱重九在怀疑什么,笑了笑,大声解释。“草民来徐州也很偶然,原本是受了几个朋友之邀,一起去北方游历。谁料脱脱将渡口给封了,把我等全都给困在此地!”
  “嗯!”朱重九笑着点头。冯国用说得未必全都是实话,这年头,兵荒马乱,几个手无缚鸡之力的读书人结伴儿去北方游玩,简直就是嫌他们自己命长。但眼下却不是计较冯国用等人想去北方真正意图的时候。只要他能帮自己找到徐达,哪怕是他们这些读书人是想去辅佐脱脱,淮安军都会恭恭敬敬送上船,绝不做任何留难。
  “舍弟自幼就不安分,喜欢结交三山五岳的豪杰。”冯国用倒也坦诚,不待朱重九继续追问,就大声补充,“所以在投奔郭总管之前,曾经把徐宿这一带转了个遍。有他在身边,徐将军即使不能全军而退,带着身边的亲信找个地方躲水灾,却也不是很难!”
  “哦!”朱重九听得喜出望外,赶紧躬下身,再度给冯国用施礼,“如事实果真如先生所言,令兄弟,就是我整个淮扬大总管府的恩人。恩人在上,且受朱某一拜!”
  “不敢!不敢!”冯国用再度侧开身体,坚决不肯受朱重九的礼,“大总管言重了,舍弟能跟徐将军患难与共,未尝不是他的服气。大总管千万不要再客气,如今之际,关键是想办法把他们都全须全尾地接回来!”
  “请先生给朱某指点一条明路。朱某可以安排一艘大船给先生,先生载谁上船,驶向何方,朱某绝不过问。”朱重九又拱了下手,郑重许诺。
  连日来他派出的人手之所以找不到徐达,受灾面积太大是一方面,另外一方面,则是由于大伙手中的舆图过于粗疏,根本反应不了睢阳到徐州之间的详细情况,所以根本不知道该从哪里开始找起。
  而冯国用如果能给大伙指出个具体寻找方向,接下来的工作就简单了许多。至少,大伙不必再驾着船在水面上毫无头绪地驶来驶去,如同大海捞针。
  “草民不敢要大总管的船,草民只求大总管两件事。如果大总管能答应,草民愿意亲自登船,为弟兄们指路!”冯国用笑了笑,非常坦率的回应。
  “先生请讲,只要朱某力所能及,一定有求必应!”这种时候,甭说两件,二十件事情朱重九都不会犹豫,立刻大声允诺。
  “第一,立刻腾出几个位置,将我的同伴送往睢宁,然后再想办法将他们送往扬州,脱离险地。”冯国用也不客气,依次伸出两支手指,陆续说道,“第二,如果能侥幸找回徐达将军,请大总管将舍弟收于帐下。他文武双全,草民不忍其留在郭总管那边,误了终身!”
第307章
黄河赋(下五)
  刷!朱重九的两只眼睛,瞬间射出了两道寒光。
  将冯国用的朋友送到睢宁很容易,甚至直接送往扬州,都不过是占用一条船的事情,比起营救徐达来,简直微不足道。
  然而,将冯国用的弟弟冯国胜收归帐下,却是在挖友军的大将。此事操作得稍有不甚,双方就可能反目成仇。而朱重九在整个红巾军中辛苦竖立起来的好名声,也毁于一旦。
  他虽然已经很长时间没有拎着杀猪刀砍人了,但上百条性命积累起来的杀气,也不是冯国用一介书生所能承受得起的。顿时,后者吓得“蹬蹬蹬”接连捣退数步,直到脊背碰上了柱子,才勉强没有一跤摔倒。
  “我给你一艘小船,你的同伴可以带着家眷和细软,随时离开。”看到冯国用被自己吓成了那幅模样,朱重九的头脑瞬间又恢复了清醒。收起怒气,沉声回应,“至于令弟之事,却要等问过他本人意思之后再行决定。如果他打算从郭子兴帐下离开,本都督不介意跟郭总管替他说几句好话,免得郭总管盛怒之下,殃及无辜。但如果他想现在就转投淮安军,本都督却要仔细斟酌一番,免得引发什么误会!”
  “舍弟,舍弟才能,胜冯某十倍!”冯国用尽管心里打着哆嗦,依旧硬起头皮替自家弟弟做宣传。“傅友德、李喜喜等人,都与他旧识。他们三人以前经常在一起切磋武艺,彼此之间难分上下!”
  “比朱重八如何?”朱重九一句话,就令他的眼神彻底黯淡。
  朱重八在身为亲兵牌子头时,就陪郭子兴的掌上明珠去过淮安。然后借着朱重九的赏识,合纵连横,促成了五家联盟。他自己也因此一跃成为郭子兴帐下的亲兵指挥使,与淮安军并肩南下扬州。然后才有了今天雄踞和州,饮马长江的雄厚身家。
  在此期间,如果朱重九想要收重八于帐下,恐怕有上百次机会。甚至凭着他的实力,直接向郭子兴讨要,后者都不可能不忍痛割爱。然而朱重九却始终没有那样做,甚至有可能连心思都没动过。他冯国用的弟弟冯国胜即便再有本事,难道还强得过朱元璋?
  “我不管令弟在郭子兴那边是否屈才。”见冯国用被自己说得哑口无言,朱重九想了想,继续补充,“至少现在,我淮安军和濠州军,还是并肩作战的盟友。从背后给盟友下刀子的事情,朱某义不敢为!”
  “大总管说得是,冯某刚才魔障了,居然敢为一己之私,拿大总管的威名做儿戏!”冯国用擦了把额头上的冷汗,拱手认错。
  “罢了,你也是爱弟心切!”朱重九摆了摆手,不打算跟冯国用过分计较。后者伙同其他几个读书人,在这个节骨眼儿去北方游历,明显存的就是待价而沽的心思。如果脱脱那边给出足够的好处,他们就不惜帮助蒙古人来剿灭红巾。
  像着这种心里只有私利,根本没有什么国家民族概念的读书人,放在哪个时代都不会少。朱重九两辈子加起来看过的恐怕没有一万,也有九千,所以早已不觉得如何失望。
  然而这种淡然处之的做派,看在冯国用眼里,却完全是另外一种感觉。‘他不在乎冯某,亦不在乎冯某之弟。更不在乎冯某有没有本事,做过什么事情。也是,他麾下兵多将广,又素得两淮民心,冯某兄弟这种货色,的确不值得人家在乎!’
  正失魂落魄间,却又听见朱重九低声催促道,“但帮忙寻找徐达将军之事,还请先生多费心。除了不能直接从郭总管那边带走令弟之外,其他条件,无论是要金银,还是要田产,先生尽管再提。”
  “金银田产?”冯国用觉得脸上热辣辣的,好像被人抽了十几个耳光一般耻辱。
  他这个人的确功利心很重,但追求的是封侯拜相,名标凌烟,而不是什么家财万贯。也就是面前这个朱屠户,有眼不识金镶玉。两淮豪杰,早年间谁人不知冯氏双雄都是仗义疏财的好汉子?
  “怎么,你不要金银田产。那你想要什么,扬州城内的宅院、商铺、还有产业作坊,请尽管说。还是那句话,只要朱某力所能及,绝对都满足你的要求!”朱重九兀自不知道已经践踏了别人的自尊心,见冯国用满脸愤怒的模样,继续提高价码。
  想到这儿,冯国用忍无可忍。猛地一个长揖拜下去,大声回应:“多谢大总管。草民不要那些俗物。草民欲拜在大总管帐下,为一佐吏。不知道可否超出大总管力所能及?”
  “嗯?”朱重九被顶得微微一愣,旋即摇头大笑,“好你个冯国用,你如果想加入我淮安军,朱某求之不得。何必绕上这么大一个圈子?”
  “草民……”冯国用也愣了愣,费了好大劲儿,才发现自己冲动之下,居然做了一个对自己将来非常不利的决定。然而说出来的话如水在地,他也没脸面立刻往回收。于是乎把心一横,咬着牙道,“草民自问才疏学浅,怕耽误了主公的大事,所以先前才不敢学那毛遂之举。然舍弟已经无缘拜入主公麾下,所以,所以草民也只有厚着脸皮,求一晋身之机了!”
  “先生不必自谦。若早知先生肯入我幕府,朱某愿倒履相迎!”朱重九笑呵呵扶住冯国用的胳膊,大声回应。“来,先生请上座。朱某这就叫人,取了参谋袍服印信与先生。今后军国之事,还请先生不吝赐教!”
  “定远冯栋冯国用,拜见主公。”冯国用立刻挣脱开去,重新跟朱重九见礼。
  他今天原本就有投奔之意,但理想的过程是,先拿捏一段时间身段,再偶尔露几手本事,然后再让朱重九“惊为天人”,虚位以待。谁料刚才情急之下,居然主动要求入伙。这计划与结果之间的差距,可是差得实在太远了些。
  不过仔细斟酌起来,这个结果也不算太坏。如今天下豪杰看起来颇具帝王之相的,朱重九绝对能排在前三。在他冯国用的全力辅佐之下,未必不会化蛟为龙。
  既然被挤兑得上了“贼船”,冯国用也不再藏拙了。确定了君臣身份之后,立刻抖擞精神,大声提议,“主公若是手里还有船只,请尽快调拨出几艘来,跟着微臣去寻找徐将军。微臣估计,蒙元那边,肯定也在千方百计扩大战果。睢徐之间,可避开洪水的地方,其实就那么几处。主公如果找得慢了,恐怕会被察罕等人抢得了先机!”
  “好,我带着亲卫跟你一起去找!”朱重九心中一凛,立刻点头答应。随即,就命令徐洪三去调遣船只,将手中唯一两艘仿阿拉伯式战舰升帆起锚,又点了三艘速度较快的哨船尾随护卫。总计五艘战船排成一列纵队,劈波斩浪,向东疾驰而去。
  到了战舰上,冯国用才坦诚地告诉朱重九,他和他的弟弟冯国胜,前些年跟两淮绿林豪杰,都有很多往来。所以对徐州、宿州和睢阳三地的山川河流,都极为熟悉。而按照徐达离开徐州和洪水抵达徐州的时间差距推算,淮安军顶多走到永城一带,就会遇到洪头。而永城附近能避险的地方,无非就是芒山、砀山和嵇山这三处险要所在。
  “那一带章某曾经派船搜索过几次,却未曾见到任何人影!”章溢对冯国用的判断将信将疑,摇着头说道。
  “参军大人有所不知!”冯国用笑了笑,非常自信地回应,“那芒山和砀山在舆图上,不过是两个黑点。而事实上,那边却有僖山,黄土山、铁角山、夫子山、陶山、鱼山等大小二十余座山头,方圆不下数百里。若是没有当地人带着,外面的人连进山的道路都找不到,更何况在水面上匆匆扫上几眼?”
  “那你可熟悉此山地形?”章溢被顶得有些脸红,皱着眉头追问。
  “不瞒大人,当年李喜喜、傅友德等人在此占山为王,卑职曾经替他们送过几次粮食。”冯国用笑了笑,非常谦逊地回应。
  原来是个坐地分赃的强盗头子!章溢心中悄悄嘀咕。却不得不对冯国用又高看了几眼。
  这年头占山为王的强盗好找,但像冯国用这种,一边招募庄丁结寨自保对付强盗,一边暗中勾结绿林好汉越货销赃,黑白两道通吃的,却不多见。即便有,也早早地像郭子兴那样暴露了出来,不会似冯国用这般,如果他自己不主动说,别人就会将他当成一个饱学儒生,根本不会朝黑的一面去想。
  心中有了警惕,章溢少不得要拐弯抹角查验对方的斤两。而冯国用也不生气,有问必答,谈笑风生。无论是经史子集,还是诗词歌赋,居然都造诣匪浅,绝对不是简单的附庸风雅。
  “濠州一地,真是藏龙卧虎。非但有朱重八那样的绝代名将,居然还隐着冯兄这样的大贤!”章溢这个人多少有些恃才傲物,心胸却不狭窄。发觉冯国用学富五车,忍不住当面赞叹。
  “章兄过奖了。”冯国用拱了下手,客客气气地回应,“章兄面前,小弟岂敢妄称什么大贤?倒是章兄的文章,小弟早年就拜读过,如今还记得其中许多经典之句!”
  有道是,花花轿子人抬人。冯国用如此谦虚,章溢自然也会回敬对方一丈。到了第二天上午,就熟络了起来。彼此的心中,都涌起了几分相见恨晚之意。
  “国用,以你本事,应该早就被郭子兴礼聘出山了才对,怎么直到昨天,还是闲云野鹤一只?”趁着朱重九忙着拿望远镜搜索水面,章溢将冯国用拉到战舰甲板另外一边,压低了声音询问。
  “不敢隐瞒章兄!”冯国用尴尬地笑了笑,用同样低的声音回应,“其实一直到数日之前,冯某依旧没看好红巾军的前程。”
  “那你……?”章溢不知道冯国用初次与朱重九会面的具体细节,还以为他昨日就是为了毛遂自荐而来。愣了愣,迟疑追问。
  “唉!”冯国用还报一声长叹。“冯某虽然不看好红巾,可红巾来了,冯某不过是损失些田产家财。而蒙元兵马再杀回来,要的却是冯某的命。所以冯某想要活着,也只能于红巾群雄中,择一明主而扶之。除此之外,还能有什么别的选择?!”
第308章
黄河赋(下六)
  “啊,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章溢先是一愣,随即拍打着船舷上的护墙大笑。直到把眼泪都笑出来了,依旧乐不可支。
  “怎么了,小弟乃实话实说。章兄为何笑得如此疯狂?”冯国用被笑得心里发毛,抚摸着自己刚领的参谋帽子回应。
  拜朱某人的恶趣味所赐,淮安红巾的常服,尽最大可能地模仿了后世的假冒作训服,也就是俗称的“民工迷彩”,只是把迷彩色,换成了草绿色而已。
  这样加工出来的衣服,上装和下装还好,虽然让第一次接触到的冯国用觉得别扭了些,穿在身上,倒也显得干净利落。但那顶圆圆的带沿帽子,却是怎么都无法适应。他又特别信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毁之则为不孝”的铁律,不愿意将头发剪短,因此高高的发髻将帽子顶出个包,非但自己不舒服,别人看起来也觉得滑稽异常。
  然而,章溢
此刻笑的,却不是冯国用带了帽子之后的滑稽模样。抬起右手擦了擦眼角上的泪,摇着头说道,“原本愚兄一直担心,天下的士绅们见识短,因为舍不得些许家财,就想方设法与主公为难。可如今脱脱人为弄了这么一场大洪水出来,所有麻烦就全都解决了。至少在河南江北一省,谁都像国用贤弟这般明白了一个道理。咱家主公来了,他们顶多是破点儿小财。而脱脱来了,他们却是连性命都保不住!”
  “呃!嘿嘿,嘿嘿……”冯国用愣了愣,尴尬地苦笑。
  平心而论,章溢刚才所说的话,其实正是他的真实情况。在洪水到来之前,他和几个同伴,根本看不上红巾军,甚至连自己的亲弟弟都看不上。对淮扬三地所推行的士绅一体化纳粮和摊丁入亩政策,更是恨之入骨。
  如果不是为了高人一等,大伙又何必十年寒窗苦读?诚然,开工坊和做生意也能赚钱,但那种劳心劳力,还要处处陪着笑脸的赚钱方式,哪如一边吟诗作画,一边接受乡邻们拿着土地主动“投效”来得轻松?
  大宋养士三百余年,所以宋亡时才有那么多读书人与国俱殉。你朱屠户把士大夫与贩夫走卒同等对待,读书人又何必自降身价为你出谋划策?还不如趁早去辅佐别人,将你打翻在地,然后继续舒舒服服地享用万世不易的优待。
  但是,在亲眼目睹了成千上万百姓葬身鱼腹之后,他们才豁然发现,原来在大伙公认的贤相脱脱眼里,自己不过是一撮野草。随便伸伸手就拔掉,根本不在乎是生是死。
  有了比较,才知道哪边更好。朱重九只是让大伙失去了某种沿袭了数百年的特权,而脱脱回来之后,却是想要大伙的命。在舍财和人才两空之间,选择一下子就变得无比容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0/35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