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儿行(校对)第6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1/358

  “其实,其实末将觉得,四钱半药最好!”偷偷看了看朱八十一的脸色,刘子云硬着头皮说道。“四钱半火药,基本上能让四钱重的弹丸,在六十步上有破甲能力!再远,除了徐队长和陈德这种练家子外,一般人都瞄不准了。而蒙古人的普通羽箭,根本破不了硬铠,更甭说是咱们的板甲了。真正有杀伤力的破甲锥和重箭,必须走到五十步以内平射。咱们火绳枪以六十步破甲为目的,刚好把他们给吃得死死的!”
  “嗯!”朱八十一笑了笑,对着刘子云轻轻点头。不追求过分华丽的技术指标,只追求永远比竞争对手领先半步,这大刘,还真有一个难得的清醒头脑。
  想到这儿,他将目光转向焦玉,继续问道:“如果就按目前的工艺,把全部工匠都集中起来,你估计每天能造多少支枪?!”
  这个问题有点儿复杂,焦玉瞪圆了眼睛在灯笼下算了好半天,才吞吞吐吐地回答道:“启禀都督。按照小的这样,一个大工带俩徒弟算,每人每天不停地干,可以打四到六根枪管出来。前提是得保证铁板供应得上,那个一百二十斤重的小型水锤,也都轮得到。不过咱们这里,铁板都是用那个五百斤中的大号水锤砸出来的,小号水锤也只有两台……”
  “按最保守,就是最少了算。你估计目前情况下,作坊每天能造几支火绳枪出来!”朱八十一滚烫的头脑立刻就恢复了冷静,疲倦地笑了笑,轻轻摆手。
  “呵呵,呵呵!”焦玉憨厚地抓了自己的后脖子几下,笑着补充,“那就不需要全部工匠都上了。留下四到六个活细的,带着徒弟干,其他人还是该忙活什么就忙活什么去吧。每人每天四根,再扣除后来加工废了的。二十支火枪顶天了。再多,都督您就得换地方开作坊了。这个作坊里,也摆不下更多的水车了!”
  注:关于枪管制造速度,古代工匠纯手打的话,大概要一个月左右出一根。而使用了简单的机械之后,每个工匠组每天制造两到三根合格铁管不成问题。具体可参见八路军的马厂兵工厂。依靠纯手工,没有任何电力和水力机械,靠手摇钻铁棍的方式,每月为八路军提供步枪五百支,并且能保证一定质量。以至于小鬼子在战场上捡到了马厂造,并仔细测试之后,都不得不承认土八路有了自行研发和制造轻兵器的能力,专门派轰炸机来重点打击它。
第115章
逯鲁曾之邀
  “那就先按每天十五支火绳枪的速度造,十天之后,先给我拿出一百五十支火绳枪来,不惜工本!”朱八十一挥了一下手,非常豪气地吩咐。
  连续三场胜利,给徐州军带来了丰富的物资缴获。作为其中功勋最卓著的左军,自然每次瓜分战利品的时候,都能拿到最多的一份。而左军的总兵力,偏偏又是各部兵马当中最少的一支。所以朱八十一眼下颇有财大气粗的感觉,舍得不计血本儿地把钱投入到自己认为正确的武器发展方向上。
  “是,都督!”焦玉大声答应着,脸上的表情却隐隐透出一丝失望。
  “你那个中间夹锡的枪管,也可以继续弄。需要材料和钱,就去老黄那领,我让他必须全力支持你!”朱八十一稍加琢磨,就明白了焦玉的失望原因,笑了笑,继续补充。“夹锡、夹铜、加银粉都行。只要你能造出能打一百发以上都不炸膛的枪管来!”
  “是,都督!您尽管放心等着瞧好吧!”焦玉兴奋地大叫一声,抄起手里被炸烂了的枪管,冲向了溪边的火炉。
  “整一个科学怪人!”朱八十一用谁也听不懂的话嘀咕了一句,然后将头转向亲兵队长徐洪三,“等会从亲兵队里调四个人过来,贴身保护焦大匠!”
  “是,都督!”徐洪三大声答应着,随即两眼瞪成了一对牛铃铛,“保护,保护焦大匠?!他,他……”
  一个工匠头儿,走到哪都有四名亲兵跟随着。这派头,比红巾军的千夫长都大!以徐洪三的眼界和人生经验,想破脑袋也接受不了这种古怪安排。
  “让你去你就去,别啰嗦!”朱八十一瞪了他一眼,低声补充,“这个人的作用,至少能顶三个千人队。去吧,顺便给黄大匠也派四个亲兵过来,免得老家伙心里嫉妒。另外,再从王大胖那边调一个刚训练好的百人队来,专门负责保护将作坊。没有我和苏先生的两个的手令,咱们左军之外,连个苍蝇都别给我往里头放!”
  “是!”徐洪三听得心中一凛,不敢再问,小跑去执行任务了。
  望着他慌慌张张的背影,朱八十一有些得意地摇头。人才,不光二十一世纪最重要,十四世纪也是一样!他有一种预感,这被跟盐丁一起俘虏来的焦玉,绝对配得起四个亲兵的待遇。
  武器研发和实际列装不一样。实际列装,刘子云刚才的建议最好,能领先对手半步。既节约了火绳枪的造价,又能保证火绳枪尽快装备到位。而研发,却需要走得更远,更有前瞻性。无疑,大匠师焦玉,是整个将作坊里最合适的研发项目带头人。在别的工匠都为火绳枪终于可以定型投产而欢呼的时候,只有此人还在念念不忘如何去继续改进枪管。而科技的进步,往往就是因为这种不肯满足的心思在推动着,并且推动着整个人类一步步走向更高。
  “都督,末将,末将这几天也想留在作坊里!”站在一旁的刘子云也心有所感,想了想,斟酌着请示。
  “怎么,你想让手下兄弟优先装备火绳枪?!”朱八十一迅速察觉到对方的小心思,笑着追问。
  刘子云被问得脸色微微发红,拱了拱手,坦然承认,“不敢有瞒都督,末将的确觉得这火枪兵大有可为。末将,末将原本带的掷弹兵,就是前所未有的新兵种。这大半年多来总算有了一些心得……”
  “行!”对于麾下将领们的力争向上想法,朱八十一向来持一种鼓励态度。笑了笑,点头答应,“那你就也去调一个百人队过来吧,一边熟悉武器的使用,一边把感觉不对劲儿的地方指出来,跟工匠们一道琢磨如何改进。”
  “哎!”刘子云立刻喜笑颜开,向自家都督行了个礼,飞一般朝作坊大门口跑去了。掷弹兵因为手雷的性能问题,几乎成了鸡肋。但是在火枪兵身上,他却又看到了浓浓的希望。这是一个全新的兵种,虽然开枪速度慢了些,但杀伤威力和距离两项,却是压倒性的。在成排的火绳枪面前,蒙元武士手中弓箭,绝对就是摆设。
  五十步外羽箭根本破不了甲,而在五十步到六十步段距离上,火绳枪手可以将弓箭手当靶子打,对方穿上铁甲都无济于事!
  如果让火绳枪手也穿上左军亲兵和将领们一样的全身板甲,或者让他们站到刀盾兵身后的话,则可以让敌军弓箭手走到二十步,甚至十五步内才能发挥作用。从六十步到十五步这段距离,对敌军的弓箭手来说,就是一段死地。火绳枪手可以从容地将枪口对准他们的前胸,把他们当作靶子来一一射杀!
  六十步外用羽箭漫射,六十步到十五步内用火枪,十五步到十步这个距离,则用手雷和标枪的伺候。几个兵种只要搭配得当,看天下还有谁能靠近徐州左军的五步之内?!
  而这样装备起来的徐州左军,有三千战兵,足以在纵横两淮。有一万战兵,打到汴梁,收复北宋旧都也不成问题。倘若假以时日,能扩张到十万乃至更多,便足以横扫天下。什么探马赤军,什么蒙古铁骑,在此之前都没有任何招架之力!
  “千户,千户大人!小心——!”他实在想得太激动了,以至于身后亲兵们的喊声根本就没听见。跑着跑着,一头就跟迎面过来的苏先生装了个满怀!
  “哎呀——!”苏先生老胳膊老腿儿,最近又一直追求文官形象,哪经得起身穿铠甲的他正面相撞?当即一个跟头滚出了五六步远,半晌都没喘过气来!
  “军师,军师!”众亲兵赶紧抢上去,扶起苏先生又拍又敲。折腾了好一阵儿,老先生才终于恢复了清醒,指着刘子云,大声呵斥道:“都多大个人了,就没个正形?!走路也不看道,要是撞到了别人身上,你看老子怎么揭你的皮!”
  刘子云原本就出自苏先生门下,此刻虽然做了千夫长,依旧对老先生尊敬有加。因此挨了骂也不敢还嘴,弯下腰,讪讪地赔罪道:“该打,该打!您老没事儿吧,要不要去找个郎中过来?!”
  “你还嫌动静不够大啊,还找郎中?!”苏先生没好气儿地瞪了他一眼,继续数落,“算老子倒霉,遇上你这么一个二愣子!都做千夫长的人了,还整天蝎蝎螫螫的。你跟人家徐达学学,那才叫有大将之风!”
  “是,是您老说得是!我改,我改还不行么?!”刘子云低下头,摆出一幅躬身受教状,“您老这是准备去哪,怎么没坐轿子?!”
  “那破玩意儿,又闷又颠,老子坐不惯!”苏先生撇了撇嘴,满脸不屑,“只有暴发户,才弄个轿子穷得瑟!拉我起来!你刚才是不是从作坊里头出来的?!咱们家都督呢,他是不是还在里边?!”
  “在!他刚才还说起您老来呢!您老找他有事情么?!”刘子云一边扶住苏先生腋下往起拉,一边大声回应。
  “就没一个让人省心的。挺大个左军都督,天天跟工匠们混一起,也不嫌寒碜!”苏先生摆出一幅前辈长者模样,絮絮叨叨地抱怨。
  这是他老人家的一项业余爱好,借以彰显自己在左军中的超然地位。刘子云早就习惯了,所以也没好意思反驳。笑了笑,低声道:“还不是为了给大伙弄几样新兵器么?咱们徐州军有手雷的事情,这几仗下来,恐怕已经弄得人尽皆知了。都督不再弄些新玩意儿出来,以后怎么还能一直按着朝廷的脑袋打?!”
  “打,打,打,就知道打。他是左军都督,又不是匠作营里的大匠!”苏先生明明知道刘子云说的是事实,却兀自摆出一幅非常不满意地模样,继续低声唠叨。“你也不劝劝他,还跟着他一起胡闹!这做大事有做大事规矩,上下得有个序,各司其职,各安其位才好。他一个左军主帅都去抡锤子打铁了,让你们这个千户、百户们该怎么办?!”
  “对,您老说得对。您老赶紧过去,亲自劝劝他。我们的话,未必如您老的话管用!”刘子云不愿跟苏先生争辩,只管顺着对方的话头敷衍。
  “什么事情都由我一个人去说,要你们这帮家伙何用?!”苏先生闻听此言,免不了又狠狠瞪了他几眼。瞪过之后,却又长长的叹气,满脸无奈,“唉——!算了吧!反正最近也没啥大事儿,就由着他去折腾吧!哪天我老人家两腿儿一蹬,就眼不见为净!”
  “那怎么行?兄弟们还都等着您老提携呢!”刘子云赶紧接过话头,笑着安慰。然后又帮苏先生拍了几下身上的尘土,继续说道:“您老找都督有事情么?要不要我跟您一起进去?!”
  “不用了,你自己忙去吧。”苏先生这才心满意足,摆摆手,示意刘子云可以自行离开了,“有人给咱们都督送了一份请柬过来,邀他明天晚上过府饮宴。我就不明白了,这不逢年也不过节的,姓禄的是请哪门子客啊?!”
第116章
歪批楚汉
  “那老匹夫,他还想收咱们都督做徒弟不成?!”听闻请客的人是逯鲁曾,刘子云的眉头立即就皱了起来,冷着脸骂道。
  老进士逯鲁曾虽然是个外来户,但是名气大,学问大,又做了徐州军长史赵君用的老师,因此在整个徐州军内,根本没人能把他当作俘虏看。特别是在一些读过书的人眼里,简直比芝麻李、彭大等人威望还高。能够跟老家伙随便说上几句话,请教上几句诗文,就足够兴奋得几天几夜都睡不着觉。
  但在刘子云、余常林这些红巾军将领眼里,老进士的不知进退举止,无疑非常惹人讨厌。徐州军能走到今天这一步,都是大伙一刀一枪拼出来的,关诗词歌赋屁事儿!更何况老进士逯鲁曾在第一次被俘虏时,还摆出过一幅宁死不降模样。最后是被赵君用使计逼得走投无路了,才不得已阵后倒戈,实际上对徐州军未必有多少忠心。
  “嗨,子云,这就是你不对了。咱们徐州军将来要取天下,自然就要容得了前来投奔的任何人。”苏明哲自己对逯鲁曾也不是很感冒,但看到刘子云满脸不高兴,他还是装作很大气地劝告:“千金买马骨的典故你没听说过么?这老禄头儿,就是那块臭马骨头。哪怕他从前跟咱们曾经在战场上生死相见过!咱们也得把他当个宝贝给供起来。这样,天下豪杰才会蜂拥来投!算了,跟你说你也不懂!赶紧去忙你的吧,我亲自把请柬给都督送过去。免得他到时候忘了去赴宴,让外边那帮无聊家伙觉得他故意怠慢读书人!”
  “也是!那老匹夫,甭看干啥啥不灵,名气却真的不小!”刘子云苦笑了几声,无奈地摇着头走了。
  这年头虽然蒙元朝廷不拿读书人当一回事情!但两宋三百年尊贤礼士的影响,却不是蒙元统治者短短几十年内就能消除得掉的。所以但凡能考取功名的人,在民间号召力都极其巨大。更何况这逯鲁曾,还是成名多年,做过一任国史院编修的饱学鸿儒!
  故而即便心里头再不待见此人,大伙也不会阻止自家都督前去赴宴。以免给外界造成朱八十一轻慢士子的印象,影响左军的未来发展。
  当然,作为左军的长史,苏先生还会做得更近一步,将禄老头主动邀请自家都督过府的事情,大肆宣扬出去。充分利用这次机会,把自家都督的形象从杀猪汉、神棍,朝风流倜傥的儒将上头靠。
  朱八十一本人,对逯鲁曾也没什么好的印象。受朱大鹏那一半儿灵魂的影响,他早就自动把逯鲁曾归类到后世的所谓“砖家教授”里头。干啥啥不灵,帮倒忙一个顶俩。嘴巴上还整天七个不服八个不忿,仿佛不按照自己那一套办,天就会塌掉一般。
  不过,念在老头好歹学历没造过假的份上。他还是决定硬着头皮跟此人周旋一番。就算给赵君用面子了,免得自己跟老赵刚刚缓和起来关系,再度变得剑拔弩张。
  于是乎,在苏先生的努力撺掇下。第二天傍晚,朱八十一就停下了手头的所有事情,带着徐洪三等十几名亲兵,大张旗鼓地来到了逯鲁曾的府邸。
  那禄家已经提前一步敞开了大门,府中所有男性都在禄老头的带领下,出迎到了大门口。先依照辈分次序上前跟大都督见了礼,说了一大车没营养的客套话。然后前呼后拥,将朱八十一请进了正堂。
  待正式开席,却只有逯鲁曾自己相陪。宾主二人各自跪坐在一张两尺来高的矮几之后,相对而饮,每一道菜上来,都是一式两份儿。由两个干净利索的仆妇从托盘里端了,分别摆到宾主给自桌案上。
  那菜,自然也是里里外外透着斯文。每个碟子只有巴掌大小,还只装了三分之一。其余三分之二,则全是精雕细琢的装饰。或者是鹊登枝头,或者是大鹏展翅,或者是松鹤延年,看得朱八十一目不暇给,嘴巴和舌头却大半时间都空闲着,只能不停地往嗓子眼儿里倒酒疗饥。
  自打两个灵魂融合以来,他跟苏先生等人一直都是同一张桌子上胡吃海塞,几曾见过如此讲究的酒宴?!因此怎么吃都觉得别扭,两条跪坐在一起的腿,也像生了恶疮一样痒得难受。
  好在逯鲁曾请他来的目的,也不是为了品尝美食。酒过三巡之后,就轻轻放下银盏,笑着自谦道:“老夫福薄,不得已举家迁至徐州避祸。仓促间也置办不起像样的菜肴,只好拿些粗茶淡酒宴客,怠慢之处,还望都督海涵!”
  “老先生这是哪里话来?!”朱八十一非常不适应对方的说话方式,却不得不硬着头皮客套,“朱某就是一个屠户,吃穿哪有多少讲究。像今晚这样精细的美食,说实话,平生还是第一次见到呢!怎敢胡乱挑剔!”
  “屠户?!”逯鲁曾眉头轻轻皱了皱,也有点儿不习惯朱八十一身居高位了,竟然还总是以屠户自居。“都督过谦了!都督侧身贱业是许久以前的事情。眼下这徐州城中,谁还敢对都督等闲视之!”
  “不过是八九个月之前的事情,算不上久!”朱八十一耸耸肩,对逯鲁曾的说法不以为然:“并且朱某觉得,当屠户自食其力,也没有什么不好。至于别人怎么看我,我不都还是我么?”
  “这……?”逯鲁曾被噎得一口酒憋在嗓子里,好半天才勉强咽下去,抚掌大笑,“爽快,都督真是个爽快人。如此,倒是显得禄某见识短了。的确,当屠户也没什么不好。想当年,汉大将军哙就是屠狗之辈。谁曾料到他后来能青史名垂?!”
  “汉大将军哙?!”朱八十一轻轻皱眉,旋即在属于朱大鹏的那份记忆里,找到关于樊哙的掌故。摇了摇头,笑着回应,“您老说的是鸿门宴上吃了一个生猪肘子,然后陪着刘邦借尿道逃跑的那个樊哙么?老实说,那事儿他们哥两个做得可不是很地道!”
  “噗——!”逯鲁曾刚刚端起酒盏来慢品,不小心呛了一下,大半盏酒都喷到了衣服上。这下,他无论如何都再也斯文不起来了,摇着头,大笑着说道,“这对君臣的确不地道,但也是没办法的事情。自古成大事者,都不拘于小节。樊哙和刘邦要是当时不尿遁,恐怕后来就没两汉四百年江山了!”
  “那可未必。项羽原本就没起杀心。否则,第二天不会再提兵打过去么?以楚霸王的当时的军力,真是想要刘邦的命,直接带领人马拍过去就是,又怎么会在乎刘邦跑到什么地方?”朱八十一也举起酒盏抿了一口,继续满嘴跑舌头。
  不得不说,后世饱受诟病的填鸭式教育,虽然达不到什么深度。但是广度方面,却可以令几百年前的公私学校都望尘莫及。再加上网络论战的一点儿最基本的胡搅蛮缠技巧,登时,令老进士逯鲁曾也频频点头,“都督说得是!两军交战,实力才是第一位的。项羽当时如果真的有杀人之心,恐怕刘邦逃到天上去,也得被他追回来。所谓逼得高祖尿遁,不过是让彼此都有个台阶下罢了!”
  “主要是做戏给范增看!”朱八十一在将作坊里摆弄了一下午火钳子和铁锤,早就饿得两眼发花了。来到禄府之后就没能吃上几口“硬菜”,光是往肚子了倒酒。因此这会儿便有些酒精上头,用筷子敲了一下空荡荡的菜盘,借题发挥道:“亚父么,虽然没啥真本事,但辈分在哪摆着呢。惹了他会影响自家军心。所以项羽虽然不屑采纳他的诡计,却得哄着他老人家点儿。呵呵,酒宴上杀人,算得什么英雄?当时杀了刘邦,就能保证后来没有张邦、李邦、王邦再起来跟项羽来争夺天下,我看未必!”
  “嗯?!”逯鲁曾被朱八十一突然放浪形骸的举动吓了一跳,愣了愣,伸手在桌案上轻拍,“善,此言甚善!霸王当时不施仁义,又无故谋害的义帝。即便听从亚父的话杀了刘邦,恐怕也不能长久。唉,亚父之谋,现在看起来的确短了些!”
  “岂止是短了一些?”朱八十一用醉眼涅斜着逯鲁曾,冷笑着继续说道,“如果朱某没记错的话,他最初是辅佐项梁的吧?!项梁的结局是什么?还不是中途就死在了秦军手里?!”
  没等逯鲁曾瞪圆的眼睛眨一下,他又冷笑着说道,“明明自己根本就不是当谋士那块料,还总觉得比诸葛亮,不,诸葛亮是后人,咱们往前算!比那个吕不韦本事都大。人家吕不韦虽然做了秦始皇的便宜老子,却也给秦国打下了雄厚的家底儿。接班的人只要不胡乱糟蹋,按部就班的来,也能把六国给平了!”
  “他姓范的呢,既没给大楚建立一个稳定的根据地,又没替项羽挖掘出任何人才来!稍微干的不合意,还说撂挑子就撂挑子。结果活活把自己给气死了不算,还害得项羽落下个不能容人的恶名!这种骄傲自大,目光短浅。还总把自家那点脸面置于楚国整体之上的家伙,怎么好意思做人家的谋士?!呵呵,拉倒吧,早点洗洗睡了才是正经!”
  这番话,连同里边的历史知识,十有七八来自后世的网络。虽然非常不靠谱,可短时间内,还真难找到逻辑上的破绽。逯鲁曾听在耳朵里,再对比自家最近的经历,不觉顾影神伤。叹了口气,拱着手说道:“都督高见,禄某受教了!想禄某当初,也是自视甚高,却不知……”
  “哎,老禄,我可不是说你!”朱八十一愣了愣,这才意识到自己的话有点指桑骂槐之嫌。而他今晚前来赴宴,是为了跟逯鲁曾所代表的文人阶层搞好关系,而不是为了当面打脸。赶紧笑了笑,用力摆手,“真的不是说你!你能上了一本线……,我是说,你能考中进士,还是前十名,学问肯定没得挑。至于打了败仗的事情,那主要怪鞑子朝廷气数已尽。换了岳飞和戚继光下来帮他……”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1/35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