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吏(校对)第22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20/973

  十天前,南郡兵团又得到了新的任务,李由奉命回到上蔡,负责守卫码头、粮仓和粮道。随着秦军壁垒营寨向前推进,此地已处于后方,东门豹本以为再也见不到半个楚军,却不料,今天对岸却杀来了一支看似精锐的楚军车骑!
  还不等他高兴呢!楚军又走了?焉能不气?
  黑夫则道:“过来会被半渡而击,纵然侥幸站稳了脚跟,这码头已被筑得如同堡垒般,角楼更是以三合土夯筑,如何攻破?贸然来犯,恐会全军覆没,楚军可不敢赌。”
  另一个五百主利咸也过来道:“率长,我军不攻,楚军谨慎,这仗何时会真正打起来?”
  “早就在打了。”
  黑夫道:“两位主将的较量,正如火如荼!”
  与手下们的略显焦躁不同,黑夫倒是看得开,这种数十万人的对峙,自己手下这千余人,连一枚黑卒都算不上,双方老将就是不渡河,小兵有什么办法?
  言罢,黑夫下令:“让虞骑吏带着骑从,沿河巡视,要提防楚军未退,乘夜渡水!”
  虽然黑夫极其谨慎,但楚军终究未敢冒险。
  接下来半个月里,虽然天气一日冷过一日,但汝水上的粮船依旧络绎不绝,粮车也在甬道中安全往来,每天运送两万石粮食,供给南军十五万兵卒民夫。多余的部分就储存在上蔡粮仓,因为再过月余,当大雪降下,汝水可能会部分冻结,行船困难。
  十二月,雨雪纷纷,户外活动基本绝迹,楚军那边也停止了毫无意义的滋扰。
  不知不觉间,秦军与楚军便在前线对峙了两个多月。这段时间里,秦军士卒们的日子过得不错,有壁垒保护,也不怕楚军贸然进攻。且食物充足,冬衣被褥也让他们免受严寒之苦,每隔数日便得以洗沐,清洁个人卫生以避免滋生疾病。
  唯一的问题,就是闲得发慌,每天除了执勤、训练外,有大把时间无处打发。
  其他人还好,东门豹、季婴等好动的,已经坐立不安了,他们跟黑夫抱怨道:“只感觉这不是打仗,而是游手好闲的,放在家中,怕是要被判将阳罪了!”
  黑夫也没办法,只让众人自己找点事情做。
  十二月外面冷,大伙只能在帐内投壶,或者掰掰手腕,谁输了就脱一件外裳去外面跑一圈,一时间,秦军兵营里充满了哲学的气息。
  到了一月份冰消雪融,万物复苏,阳光普照,众人便吆喝着出门活动了,但这年头娱乐的游戏实在太少了,无非是练箭或者玩投石超矩……
  所谓投石超距,在黑夫看来,就是比赛扔石球和立定跳远,最初几天还有点意思,数日后,众人也厌乏了。
  这日结束日常训练后,东门豹等人正百无聊赖地晒着太阳之际,忽然间,后脑勺却被什么东西猛地撞到了!
  “谁干的?”
  东门豹以为有人戏弄他,骂骂咧咧地回过头,发现黑夫正在远处笑呵呵地看着。
  “原来是率长……”
  东门豹的气顿时就消了,再瞧地上滚着的,却是一个球状的东西。
  “这不是鞠么!”
  见到皮鞠,东门豹和季婴等人并没有表现出什么兴趣,这年头,蹴鞠多是一种个人游戏,类似后世的颠球或者踢毽子。听说齐国人倒是很喜欢,临淄大街上常有表演的人,厉害的能连踢一个时辰,有足踢、膝顶、双腿齐飞、单足停鞠、跃起后勾等技术动作,但这种运动在秦国不太流行,或许是秦人性拙,不喜这类需要太多技巧的把戏。
  “并非普通的蹴鞠。”
  黑夫将那鞠稳稳踩在脚下,看着懒洋洋的手下们,露出了笑:“汝等不是抱怨整日无事可做么?我今日就教汝等一种新的玩法!”
  ……
  “这几日倒春寒,老将军却来巡营,当真辛苦!”
  秦国“南军”大营,年近五旬的南军裨将蒙武笑着迎上去,要搀扶须发灰白,披着一件大裘的王翦下车,却被老将军镔铁一般坚硬冰冷的厚掌握住了手。
  “蒙将军,我已经老到这种地步了?”
  王翦笑呵呵的,一点都没有一年前在频阳养病的衰老无力,反倒神采奕奕,他看了看面前身材魁梧,比自己还高了许多的蒙武,寒暄几句后,便与其携手往军营走去。
  沿途的军吏们纷纷向王翦作揖,和王翦巡视北军、中军时受到情意绸缪的接待不同,这群人恭敬肃整的表情中丝毫看不出有一点故旧之情。
  的确,蒙武的手下们,与羌瘣、杨端和等王翦旧部不同。蒙氏自成体系,与王氏一起,堪称秦国最威名赫赫的两大将门。
  王氏的登峰造极,虽然要等到王翦父子连灭数国,但早在他叔父王齕(hé)时,便已经颇受秦昭王重用了,在长平与廉颇相持,不分上下。
  但王齕晚年,风头却被另一个人完全盖过了,那就是来自齐国的蒙骜。
  自从武安君白起死后,蒙骜便是秦昭王、秦庄襄王最为倚重的将军,他连破韩赵魏,设立三川郡,又夺魏二十城,设立东郡。到了秦王政继位时,蒙骜已位列王齮、麃公之上,俨然是秦国第一大将了。
  自他逝去后,其子蒙武便继承了父爵,因蒙武身上有旧伤,蒙氏渐渐不如王氏。
  但秦王政一直将蒙氏作为制衡王翦父子的势力来培养,尤其对蒙武的儿子蒙恬十分欣赏,使其作为上一次伐楚之战的裨将。可惜李信、蒙恬功败垂成,面对丧师失地之辱,蒙武只好扛着伤病站了出来,替儿子收拾残局。
  他以十万之师,与楚军在上蔡、阳城对峙了一年,没有让楚人继续扩大战果,等到了王翦领大军前来。
  所以,王、蒙二人的关系是微妙的,蒙武既是晚辈,是下属,却也是竞争者,更是秦王安排在前线,制衡王翦的后手……
  然而,二人都是战场官场里浸淫数十年的老油子了,竟好似关系亲密的老友,一路上欢声笑语不绝于耳。
  王翦此番巡营,按照惯例,仍让庖厨给士卒们加餐,让他们吃上一口肉,善其饮食,并深入其兵营抚恤攀谈,亲与士卒同食。
  虽然军吏待他恭恭敬敬不冷不热,但兵卒却极其崇拜这位老将军,王翦每入一营,都会引发巨大的欢呼。
  并且,每到一处,王翦都会问当地的裨将、都尉一个问题。
  “军中戏乎?”
  蒙武一愣,而后应道:“近来倒是常见士卒们在营中游戏,多为投石超距,不过……”
  王翦抬起头:“不过什么?”
  “不过我听说,奉命驻守上蔡粮仓的南郡兵却颇为不同,各营都喜欢玩一种新游戏,叫足球!”
  ……
  PS:《史记·项羽本纪》曰:“章邯令王离、涉间围巨鹿,章邯军其南,筑甬道而输之粟。”《集解》引应劭曰:“恐敌抄辎重,故筑墙垣如街巷也。”
第0263章
这不是足球……
  一月下旬,上蔡东郊,原本是李斯父子以黄犬追逐狡兔的荒地草坪,今岁却凭空出现了一座座住满人的营垒,其间少许还留有绿地的地方,如今也被人山人海的秦卒包围。
  他们站在一圈土垣上,目不转睛地看着这片被划成矩形草地上的激烈对抗。
  随着客串裁判的军法吏一声铜哨音响起,利咸身穿黑衣,披挂黑色的革甲,将胸、背和大腿手臂都严严实实地保护着,头上还戴皮胄。他深深吸了口气,后退数步助跑,猛地飞起一脚,把猪尿泡外裹着牛皮革,又以羽毛稻草充实的皮球高高踢飞!
  皮球飞出了十多步远,越过了他那些同样披甲戴胄,五人成行的同伴头顶,最终落到了这片矩形草地右半边,一群着赤甲的秦卒处……
  身材高大的擎旗兵牡早就盯着那球了,此刻便猛地跃起,将手一把抱在怀中!然后就开始大步向前奔跑,脚步像犀牛般沉重,但他刚刚越过黑炭粉划出的中线,就被早已严阵以待的五名黑甲秦卒一拥而上,齐齐撞来,试图将他扑翻在地!
  然而牡个高体壮,竟在数人拉拽推挡下,依然向前迈了几步,直到被人压倒在地前,他还一甩手臂,将皮球重重抛了出去,正好被从草坪边飞快向前奔跑的东门豹抬手接住——他正是这支赤甲队伍的头领!
  东门豹像一头疾驰的豹子般,在草地上穿行,在利咸指挥下,试图来拉拽推挡他的黑甲秦卒,却统统被掩护东门豹的赤甲兵卒扑翻,就连最后的利咸,也被这厮撞得七荤八素,倒在地上。最终,东门豹成功跑到了底线,将手里的球扔进了球门里,球入门框,被后面的渔网兜住……
  一声铜哨再次响起,围观的秦兵发出了震耳欲聋的欢呼,东门豹也像个战场上的英雄般朝众人得意洋洋地炫耀……
  在土垣上就坐的章邯看到这一幕,虽然不太看得懂,却也被气氛感染,哈哈大笑起来,但又转过头大声对黑夫道:“率长,我仍有一事不解,不是叫足球么?为何场上兵卒,都是用手?”
  “最开始发球时,不是用足了么?叫足球也未尝不可……”
  黑夫强词夺理,可事实却很无奈,因为眼前这游戏,的确不能叫做足球了,反倒像足球的场地和橄榄球规则、玩法的混合。
  一开始,他倒是想以蹴鞠用的“鞠”,教众人踢足球来着,好歹比整日无所事事强,也比投石超矩,掰手腕投壶要有趣。
  可众人就像是从来没见过足球,也不清楚规则的小孩子,刚开踢不久就乱套了。不但肢体冲撞频繁,你推我攮造成混乱,还经常有人下意识地用手接球,东门豹这厮更是玩的兴起,脚踢不过瘾,竟直接将球抄到手里,连人带球地跳到了当做球门的渔网里,然后像个傻子一样哈哈大笑,说许久没这么痛快了……
  看着这一幕,黑夫便灵机一动,将这游戏的规则、玩法都改成了四不像:
  双方以十人对抗,比赛可以手脚并用,采用回合进攻制,防守方将球踢向进攻方,进攻方接住球后将尽量向前推进,可以抱着球狂奔,也可以向前抛掷传球,直到被防守方阻截按倒。进攻方再从球被阻截处开始一轮进攻,一共有三次机会,直到将进攻次数耗尽,亦或是将球送达底线、扔进球门为止。
  于是,便有了章邯眼中,一群秦卒犹如打仗上阵般,将厚重的甲胄穿戴在身上,或五五成行防御对手,或抱着球发疯般狂奔,一群秦军大汉在各自“什长”的指挥下,阻拦、推挡,寻找机会突破!
  最常见的一幕是,他们相互之间以强烈的身体冲撞,发出哗啦啦的甲胄摩擦声,或者如豹子擒羊般,将对方整个放倒在地,压在身下,汗水挥洒,泥土草皮乱飞,而围观的众人也看得热血沸腾。
  这便是近半个月来风靡南郡兵的“足球”,因为章邯奉命去修另一条甬道,故今日才见到其真面目……
  别的不好说,打发时间却是一等一的棒,不仅玩的人不亦乐乎,看得人在稍稍了解规则后,也看得入迷。
  一边看,黑夫一边向章邯解释说,攻防两边,每边10个人,刚好够秦军一什的人数。
  前排中间,一伍兵穿着重甲挡人,就叫线锋;还有两人冲刺接球,就叫接球手;后排一个决策和发球的什长,两个防守的,就叫后卫。
  每次接球、突破,直到被对方扑倒,必须前进五步,不然,就要反过来给对方进攻的机会。球到底线得1分,连人带球到达底线,就叫“达阵”,得2分,若是能将球投进球门中,则得3分。
  进攻组要尽可能推进,而防守组的人,抄了对方的球,一口气跑出多远,就是多远,要尽可能阻碍敌人进攻。
  总之,这就是黑夫胡拼乱凑的规则,一切以简单易懂优先,毕竟真要把后世橄榄球和足球那些复杂的越位之类的规则搬出来,这群文盲居多的兵卒没听完就睡着了……
  简化规则的同时,他把比赛时间也缩短了,一切都是为了更剧烈的对抗。
  “若是因为争球,一言不合打起来怎么办?”比赛到达一刻后,有一个中场休息,章邯颇有些担心地问黑夫。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20/97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