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吏(校对)第39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98/973

  李由将调任三川郡守,这也是对他在南方多年辛劳的嘉奖,同时也是向李斯表明,自己对他们一家子的信重。
  李斯是能臣,他的所欲所求,秦始皇也很清楚,当用无人能及的富贵荣耀,让李家死心塌地。
  随即,皇帝偏头向西北,这是最新制作的舆图,统一那年的“三十六郡”,如今已是四十郡,增加了衡山、障郡、豫章、朔方,除此之外,北地郡的疆域也有很大扩展。
  北地需要一个新的郡尉,他要能遵循朝廷定下的“北筑长城”,又能很好继承黑夫打下基础的上河屯田移民事宜。
  秦始皇已经有了一个上好的人选。
  “少府丞章邯!可为北地尉。”
  不过章邯的弟弟章平似乎就在北地任司空,这是绝不允许的,章平将被调离,去上郡修他兄长没修完的直道……
  接下来,最难的选择来了,卸任的黑夫,要调往何方?
  秦始皇虽然笃信巫祝“黑犬白马”之说,但黑夫与李信不同,他非但有武略,也有文韬,可以领军,亦能治民,若只是用来西拓,未免可惜。
  所以最大的问题不是黑夫能去哪,而是这么多郡中,何处配得上黑夫这“十年之后将相之才”去治理。
  首先,它需要是个大郡,人口众多,起码得十万户吧,不能委屈了黑夫。
  其次,它的附近,需要有较大的问题,那些愚蠢的官员难以管控,咎待干吏解决。
  第三,它需要在秦始皇未来对帝国的规划里,占据重要的位置!
  关东二十多个郡里,秦始皇负着手,一个个看过去,终于,目光停在了地图东缘的位置!
  六合之内,皇帝之土。东有东海,西涉流沙。南及北户,北过大夏……
  “黑夫已为大军引路,使我大秦西涉流沙,其他地方呢?”
  秦始皇露出了笑,几步走到那儿,方头尖足履重重踩住了它。
  “大善,就是这了!”
  ……
  十月中旬,已经在义渠城收拾好行囊,随时准备和下一任北地郡尉交接的黑夫,接到了始皇帝的诏书。
  是关于新郡尉人选,以及黑夫将被调往何处……
  叶子衿抱着孩子,她比较关心自家未来数年会去哪居住,便追问道:“良人,是何处?”
  黑夫却开怀大笑起来,他不直接宣布答案,而是感慨地道:“其实,我一直有个念想,如今看来,很快就要实现了。”
  叶子衿奇道:“是何念想?为何妾没听良人提及过。”
  “因为,那是前世的梦想啊……”
  这句话是不能对任何人说的,黑夫心中慨然,只是将妻儿揽进怀中,看着遥远的东方,笑道:
  “我想在海边有一栋大房子,看潮起潮落,日出日暮!”
第四卷
海大鱼
第0467章
萧何
  秦始皇三十一年,腊月上旬,天气虽冷,但尚未到下雪的程度,天色未明,泗水郡沛县县城内,一间不大不小的官员宅邸,却已亮起了灯,后院马厩也响起了嘶鸣,大概是仆役在为马匹架车。
  到东方露出鱼肚白时,写着“萧宅”二字的木匾下,门扉打开,有两马架辕而出,一个身穿黑衣,头戴鹊尾冠,留着长须,年纪四十上下的中年官吏正襟危坐于舆中。他身后还跟着两个仆役,外加一辆载着礼物的牛车,看这架势,是要出门赴宴的。
  但马车才走到街上,萧宅旁边,写着“曹宅”的那户人家,大门也吱呀一声开了,一个同样着黑衣,戴武士冠,留了一圈短须的小吏拦下了马车,朝车上人拱手道:
  “萧兄真是早。”
  车上的官吏亦肃然起身,下车还礼:“曹兄也不晚。”
  此二人,车上之人叫萧何,乃是沛县主吏掾,掌本地官吏进退,地位仅次于令、丞、尉。而车下之人叫曹参,他是沛县狱掾,专门管司法刑狱工作。
  曹参道:“今日是官员的休沐日,萧兄却出门如此之早,莫非要去赴那刘季的婚礼?”
  他似乎对刘季又喜欢又讨厌,笑骂道:“刘季这厮,昔日游侠,现今区区斗食,非但交了好运,竟能娶得吕公之女,还能让萧兄屈尊赴宴,真是好大的面子!”
  萧何颔首道:“我家就在丰邑,我与刘季也有好多年交情,既然他亲自登门拜访,邀我做主婚之人,却不好不去。”
  众人都说,吕氏女嫁给老光棍刘季,这是鲜花插在狗粪上,不过萧何却有自己的想法,每当旁人问他怎么看时,萧何只是淡淡地说:“吕公如此做,自然有吕公的道理。”
  丰邑在沛县西面数十里外,要赶一天的路,萧何得立刻出发,否则赶不上明日傍晚的婚礼。
  曹参却制止了萧何,摇头道:“我也受了那刘季邀约,本来想和萧兄同路的,但今日你我二人,恐怕都走不了了!”
  萧何奇道:“为何?”
  曹参道:“我昨夜在县寺值夜时,县君派长史来通知,说有位封疆大吏要过沛县,留宿一夜,你我皆要随县君接待,不得缺席!”
  沛县地处泗水之畔,顺流而下便能到彭城、东海郡,北走齐、鲁,西通梁、宋,可谓四通八达之地,时常有官吏往来。
  县一级的官员,让亭舍接待即可。但若是郡一级的大吏路过,沛县令便会出面殷勤接待。萧何不但是主吏掾,县令的左膀右臂,还是本县豪长大氏代表,每次招待,自然少不了他。
  萧何皱起眉来,他虽不愿意食言,但也不能拂了县令的面子,只好让仆役驾车飞驰前去丰邑,告诉刘季一声,他可能要明日下午才能到达。
  “萧兄是准备应酬完后,连夜赶去?”
  曹参惊讶萧何对刘季如此在意,当初刘季去服役,众人皆送三百钱,唯独萧何送五百,如今更愿意冒着寒风赶路。
  萧何却只是笑了笑:
  “老子有云,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也。何虽只是小吏,却不愿轻易失了行于道的根本。对了,你所说的那位封疆大吏,是去哪赴任,做何官吏?”
  曹参虽一直视萧何为榜样,但毕竟年龄比萧何略小,又干过贼曹,为人孔武有力,便眉飞色舞地说道:“说起此人,那可是大名鼎鼎!萧兄还记得,去年那些去关中、塞北服役的徭夫回沛县后,最多提及的人是谁么?”
  沛县民夫去咸阳和上郡做苦工,转运粮食,死了十个,留了十个,只有三十余人被刘季带回,平常夸夸其谈的刘季这次却不怎么愿意提起此事。而其他人就管不了那么多了,他们最念念不忘的人,除了在民夫中留下贤名的公子扶苏,便是立功巡街的三位将军。
  而其中,又以黔首出身的黑夫,最受黔首崇敬们……
  萧何很擅长分析,他说出的答案,八九不离十。
  曹参拊掌:“正是这位尉将军,据说,他是最受皇帝信重的大臣,如今被任命为胶东郡守,正志得意满前去赴任呢!”
  ……
  “从咸阳去胶东郡赴任,应过三川,走东郡、济北、临淄,一路直达即墨,这位胶东守,为何要舍近求远,从我沛县过?”
  正午时分,沛县县令已带着大小官员在沛县南城门等候,曹参却仍有不解。
  萧何心里算了算后,低声道:“我听说,这位尉郡守是南郡人,应是回了趟家,又从陈郡或九江郡过来的,故从南门入。再者,他只停留一日,明天就要北上入薛郡,看来时间紧迫……”
  这还符合常理,曹参点了点头,又有些佩服萧何的心细如发,难怪能被县令倚重。
  萧何是从县令的秘书“文无害”做起,擅长文法吏事,非但对泗水郡、沛县情况了如指掌,其他郡也略有所知。
  他知道,胶东郡是齐国分出的四郡之一,东、北皆是大海,南临琅琊,西面与临淄相连。虽然是帝国最东边的郡,人口却不少,足足十多万户,口七八十万!虽不如将军王贲镇守的临淄,但也算一个大郡了,人口足足是北地郡的三倍!
  胶东经济也不错,有山海之饶,盐铁之富,是中原海盐和鱼肉的主要产地,只是听闻近来沿海盗贼滋生,有不小的祸患,而当地的豪长大族之势,萧何身在沛县,亦略有耳闻。
  “正因如此,朝廷才派一位杀伐果断的强吏去治理吧……”萧何如此想道。
  这年头消息闭塞,萧何等人虽不知道黑夫在秦灭楚战争里的表现,却从去关中服役的徭夫口中,知道了黑夫的一些事迹。包括他与李信大败匈奴,入冬时向兵卒徭夫们“送温暖”,甚至连黑夫颇喜美须髯之士的传闻,也不胫而走,为人津津乐道。
  总之,在萧何、曹参的印象里,这是一位他们高攀不起的能吏近臣。
  正思索间,派去十里亭等候的人上气不接下气地回来了:“县君,胶东郡守,已近南门!”
  “快站直,站直!”沛县令连忙让诸吏整理衣冠,备好接风洗尘的酒水。
  虽然胶东和泗水郡隔着几百里,那尉郡守管不到沛县来,没必要如此谄媚,但黑夫乃是皇帝宠信重用之臣,也许轻轻一句话,就能改变县级官吏的命运,沛令不敢不讨好。
  不多时,道路上便出现了数十骑士,骑的都是清一色的河西马,虽着布衣,但光看腰间挂着的剑,背上负着的弩,就知道是军伍出身,个个眉高气扬,这大概是胶东郡守的门客扈从。
  骑士们驰至城门边,分左右而去,露出其后的车队。或载书籍,或载随员,其中最大一辆车有着黑色车盖,两边屏障涂为红色,这是比两千、两千石大员专属的乘车,华盖之下,是一位着玄色衣裳,头戴鹖冠的黑面官吏……
  “沛县诸吏,见过少上造!”
  沛县令、丞、尉三人立刻迎了过去,向其作揖行礼,胶东郡守却只是微微拱手。
  车停了一会后,在沛县令指引下继续往城内开去,只是黑夫的眼睛,却扫向道旁的沛县众吏。甚至不经意间,落到了诸吏站位最靠前的萧何身上,但只是轻轻一瞥,复又露出了笑,继续和得以登车,感到荣幸不已的沛县令笑谈起来。
  萧何、曹参等各曹百石官员则分列两侧,躬身施礼,等车马过去后,曹参才抬起头,诧异地说道:“如此年轻,便为少上造,便为两千石!?”
  他没看错的话,这位尉郡守,不过三十上下,再摸摸自己一大把胡子,真是有些愧然。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98/97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