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吏(校对)第52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22/973

  徐福道:“第一,作为恶人,吓唬了箕氏,帮了公子扶苏一个大忙;第二,恶归于己,功归于扶苏,陛下会明白郡君的苦心;第三,为国争利,同时也为胶东争得不少好处,皆是一石二鸟,岂非高明?”
  黑夫笑了笑,不置可否。
  徐福说的没错,这几个月里,伴随着航路的开通,胶东与朝鲜的贸易日渐兴旺,中原的丝、糖、漆器等物漂洋过海,颇受贵族邑主们欢迎,朝鲜的貂皮等物,也被大量采购。
  虽然秦朝的商贾也是“食于官府”,但齐人善贾,与朝鲜规模完全不能等量啊。更何况,黑夫近来成立了一个“海东商社”,专门招安齐地商人,给他们贸易海东、辽南的皮毛的特权,每一艘粮船运去的是粟麦,运回的,则是皮毛。
  取消边税,意味着胶东官商花极少的代价,便可将丝糖等奢侈品倾销到朝鲜,高价卖给当地贵族。接着,再以极其低廉的价钱购入貂皮,带回胶东交给官府,官府再卖到中原,再赚一笔……
  总的来说,就是胶东玩转手贸易越来越富,而朝鲜输出原材料,购入奢侈品,越来越穷。
  但箕准并未意识到这点,或者说,压根就不在意。
  依靠邑主贡赋维持收支的朝鲜,根本没看出这是个大坑,昔日“商人”的后代,逃离凶险的中原,在海东玩了八百年单机后,终于把自己玩退化了……
  黑夫是有自己的计划和思量的。
  “公子扶苏有句话其实说的没错,并非一切事情,都能靠征伐来解决。”
  比如朝鲜,远征军一路过来,遇到了无数艰难险阻,还没见到敌人影子,就折损不少。对这种统治半径外,有一定文化的国度,直接攻占,划为郡县,根本不现实,等待王朝的,只是无穷无尽的叛乱和得而复失,历史上,汉唐都在半岛栽了跟头。
  暂时维持这种政治上臣属,经济上殖民的关系,倒也不错。
  只要箕氏同意那四条,朝鲜的外交,经济,军事,法律,基本都被秦朝渗透,在交通便利后,失去独立,被融合吞并,只是迟早的事。
  藩属?说是保护领,似乎更恰当些。
  不过,非但要朝鲜那边答应,秦始皇那头,黑夫也得去信说服。
  “朝鲜只是这种外交模式的试点。”
  黑夫有些可惜:“也是唯一的试点……”
  因为放眼九州之外,目前秦人能抵达的地方,除了西域城邦外,唯独作为殷商后裔的箕氏朝鲜,有城市,有文字(甲骨文),有礼仪,符合这三条标准,称得上是个“子文明”。
  “从今以后,不管是存是灭,朝鲜都得明白一点。”
  黑夫写罢信里最后一笔,笑道:
  “你啊,不过是中国庶生的儿子,不管跑得多远,不管面目变成了什么样,是李代桃僵,还是移花接木,都改变不了一点:你爹,永远是你爹!”
  ……
  五千大军驻扎在列口,如同一把利剑,顶在喉咙上,由不得朝鲜拖延。
  很快,这才过了两天,朝鲜就黑夫拟定的《黑四条》给出了答复。
  “箕氏愿意全盘接受这个条件,他们唯一的要求是。”
  徐福还是充当翻译,听完箕准的话后,他啧着嘴,看向黑夫,又看向扶苏,笑道:
  “朝鲜,请与大秦结为姻亲!以公女嫁与秦公子,两国永以为好也!”
第0606章
三十四年
  “那朝鲜公女,她叫玉漱么?”
  听到箕氏提出的条件,黑夫却表情怪异地让徐福问了对方这么个问题,箕准心里有些愠怒,因为问自家女性之名是不礼貌的,但只当这黑汉子监军不懂礼俗,强忍怒意,摇头否定。
  黑夫这才暗暗松了口气。
  “我就说,这不是《神话》的剧本,也不会出现秦将黑夫护送朝鲜公女前往咸阳,遭遇截杀,相互产生情愫的狗血剧情嘛。”
  再说了,蒙毅还远在帝国另一端的张掖郡,作为监军与李信搭伙呢,高鼻深目的西域胡姬或能勾搭几个,至于朝鲜婢子?就没可能了。
  这下黑夫可以放心地谈正事了,但联姻之事,别说是他,连扶苏也做不了主,得发回咸阳请皇帝陛下定夺——这也是太子不为将军的原因之一,事事请示,实在有失威严。
  其实在黑夫看来,秦朝与朝鲜联姻,倒也没什么大不了的,秦与诸侯的娶嫁,是常有的事,尤其与子姓殷人的姻亲,更是历史悠久。
  黑夫曾听张苍说过,早在一千多年前,那时候嬴姓的祖先费昌为汤武御车,败夏桀于鸣条,以此称功,成了殷商的小贵族。
  这之后,老嬴家继续发挥自己擅长与牲畜打交道的特长,世代做商帝的司机。到了商朝第九任君主帝太戊的时候,费昌的玄孙孟戏、中衍兄弟二人因在战场上开车开得好,很得太戊欢心,竟把自己的一双女儿嫁与他俩。
  从此嬴姓走上了人生巅峰:“遂世有功,以佐殷国,故嬴姓多显,遂为诸侯”。
  成为一方侯伯后,除了零星娶入子姓女子,嬴姓的姑娘也被家族拼命往大邑商的城市里塞,去做商帝的“多妇”。
  不过,她们只能做侧室,混不上三名配妻的位置,因为殷商视自己为天命玄鸟的帝子,俨然神族。为了确保“帝子”的血统纯正,他们很喜欢娶自己的堂姐妹什么的。比如武丁的妻子妇好,其实是“妇子”,也即子姓之妇,她的祭祀名号是“后母辛”。
  商朝六百年间,有很多位“妇好”,地位往往高于异姓。这个习俗被同姓绝不通婚的周人诟病,认为是让殷商衰败的原因之一,灭商后大加谴责,认为是伤风败俗。
  但子姓宋国,依然偷偷保留这一点,曾经连续三代人内娶。
  黑夫特地让徐福打听了一番,才发现,箕氏朝鲜,依然是这尿性,更玩起了骨科至极的姐弟、兄妹通婚……
  徐福晓有兴致地对黑夫和扶苏说:“这朝鲜侯箕否,国虽小,却有9位妃子,其中5名是子姓,或是其姊妹,或是同族。妃子们共为他生了10名公子和9名公女。我稍加打听,这9名公女中,有6位都嫁给了同父异母的兄弟,那长公子箕准,就娶了他一位异母妹。”
  “竟然如此!”
  徐福一诉说,扶苏被这种殷商流传下来的古俗惊得目瞪口呆,他真没想到,这个颇有“君子”之风的国度,却有这样可耻的内幕。
  “箕氏也是无奈啊。”
  黑夫这时候,似乎是来自前辈的骨科之魂猛地觉醒,忽然为朝鲜叫屈起来。
  “昔日,箕氏寥寥千人,深入九夷濊貊之地,普通贵族也就罢了,但这箕氏公族,依然持殷商之俗。”
  为了确保“帝子”的血统不被濊、韩、真番等蛮夷污染,箕氏公族坚决不与之通婚,为了解决婚配问题,只能把邪恶的目光转向同姓姊妹了……
  对他们而言,异姓婚不过是男女情爱,同姓婚才是正事:繁衍血统纯正的子姓后代。
  总之,在朝鲜,公族多以姊妹为妻,还有个不成文的规矩,除了极个别的情况之外,公女只能嫁给宗室成员,禁止外嫁……
  眼下朝鲜愿意嫁公女与秦,在他们的风俗里,这是极大的妥协与示好了。
  虽然在扶苏看来,要秦公子娶朝鲜公女,颇有点齐国想嫁与兄弟乱伦的文姜给郑子突之嫌……
  但即便有些让中原不齿,这姻,还是要联的。
  黑夫很现实:“这些道听途说的事,就不必让陛下也一一知晓了,若是大秦回绝,恐朝鲜会视之为侮辱,到那时,公子在海东,又添一敌。”
  但凡是习俗古旧的国度,他们能在强权下接受苛刻的条约,可一旦是损害“面子”的事,却难以忍受。
  所以不仅要娶,最好还是正妻。
  反正秦始皇也很多产,足足有十八个儿子,在里面随便挑一个未婚配的不就行了……
  当然,扶苏是不可能了,他只比黑夫小几岁,已于远征匈奴的次年,娶妻生子,娶的是三朝老将麃公的孙女,但麃公已死多年,麃氏爵位虽高,却没多少实力,根本无以为外援。
  “我看公子胡亥倒是合适,他今年已满十八,也该婚配了罢?”
  黑夫看似随意地开起玩笑来,一眨眼,那个趴在秦始皇脚边,当面笑他黑的熊孩子,已经长成俊朗少年了,据说模样像极了秦始皇年少时,加上性格欢脱,最得皇帝宠爱。
  扶苏却没表现出嫉妒羡慕的态度,只是摇头:“不可能,父皇极宠胡亥,岂会让他与小邦结亲?”
  秦朝不比当年僻居一隅的时候,乃赫赫上过,娶与国之女为妻,会被视为贬斥而非恩宠。
  所以,皇帝诸子里,最不受待见的公子,可能会有为国献身的荣幸……
  ……
  按照古礼,但凡两国建立关系,都要进行“诅盟”的仪式,这是春秋战国独特的盟誓形式,与后世签订条约有点像,只是多了神明见证的过程。
  诅盟必须等秦始皇正式同意后再做,扶苏坚持不离开他的士兵,继续率部留驻列口,黑夫在海东也没更多事,便带着信件、国书,乘着越来越冷的北风,返回胶东去了。
  颛顼历新年正月初一这天,与扶苏告别后,黑夫站在楼船甲板上,看着朝鲜海岸渐渐远离,不由哈了口气:“三十四年了啊……”
  一年前,诸田之乱刚刚平定,秦始皇尚未结束巡视,却又萌生了南征北战的想法。
  如今一年过去,这场战争,却已经打响,只是距离结束,还遥遥无期。
  “果然,仲母说的没错,仲父每到过年时,都会感慨这么一句啊。”
  海上风大,侄儿尉阳为黑夫送来暖和的狗皮帽和貂皮大裘,正好听到了这句话。
  他给黑夫披上衣服后道:“据仲母说,从仲父成亲后起,每逢过年,都会数一数年岁,然后叹息一声,抬头看着天,也不知在想什么。”
  这一叹,就从黑夫和叶子衿成亲的二十七年,叹到了三十四年,一年不差。
  黑夫哑然失笑,不愧是自己老婆,自己的习惯,她都了然于心。
  尉阳年少不知愁滋味,好奇发问:“仲父莫非是在算什么?”
  黑夫却默然良久,笑道:“我在算,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22/97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