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吏(校对)第64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41/973

  赵高冷笑:“知道所有人都在追扶苏,顾不上他们,遂走他道,不愧为黑夫之妻,这条母犬,真是聪明!”
  不过无所谓了,只要皇帝南下,不管黑夫是引颈待戮,还是负隅顽抗,他都彻底完了!
  就算皇帝来不及收拾黑夫,只要赵高一手教导,对他无比信任的公子胡亥能凭借皇帝的宠爱,登上皇位,一切都不成问题!
  秦始皇一直闷闷不乐了一整日,据说期间又动气昏厥了一次,到了次日,在参汤激励下,才重新打起精神,让人找来地图。
  皇帝老了,再不是那个站在四海归一图上,一步灭一国,挥袂扬海波的巨人了。
  他的背有些微驼,眼神也不太好,需要侍者掌着灯,让他贴得近近的,在地图上细细寻找。
  秦始皇的指头点着代表着扶苏人生大不幸的“石泉亭”,从这里往东,有一条沿汉水而修的道路,在它的尽头,一分为二,往南的岔路,可至南郡,那是昌南侯的老家,黑党众多……
  “扶苏莫非是知道追击者众,难以逃脱,于是独自改走他道?”
  秦始皇喃喃自语,但随即哼了一声:
  “为了自己活命,抛弃二子,扶苏什么时候变得这么狠辣果断了?”
  “举高些。”
  秦始皇下令,随着侍者手中的灯光渐渐往上,汉水道的北岔路出现了。
  它会抵达南阳,然后向北拐个弯,便是武关道。
  回关中的武关道。
  也是从咸阳去邾城的必经之路。
  “他是要等在那,还是会回来?”
  秦始皇又自言自语,随即一声冷笑,否定这种想法。
  “如同一条丧家之犬般回来?然后跪在殿下,求朕宽恕他,然后一生背负屈辱地苟活着?若真如此,还不如死!”
  秦始皇帝,没有这样的儿子,他本该站在风口浪尖,紧握住日月乾坤,却一败涂地!
  而攀爬巅峰的失败者,将永坠深渊,也没有重来的权力!
  带着点泄愤的意味,一把夺过灯烛,秦始皇将这张地图付之一炬!
  老皇帝转过身,地图在身后一点点燃烧,先是关中,然后蔓延到南方、关东,最后是整个天下,皆被烈火所焚。
  背后的火光,映照出秦始皇帝郁结的脸:
  哀其不幸,却又怒其无能!
  虽然骂扶苏“活该”,但秦始皇却不顾准备妥当的出巡部队,在咸阳又等了三天,让人每天关注着武关的消息。
  一日早中晚三报?
  不,是每个时辰一报!
  他还一边喝着参汤,一边傲娇地自己安慰自己:“朕等的不是逆子扶苏,而是李信的消息!”
  数日后,秦始皇等到了……
  依然没有任何关于扶苏的消息,倒是李信,从西域送回了又一份捷报!
  ……
  去年,应大夏国之请,秦始皇决定派兵西征,在大夏的引导下,击破条支,开通前往“西王母邦”的道路。
  秦始皇春天发令,李信夏天时率军两万出玉门关,民夫刑徒四万、骡马数万往返河西及西域运输粮食,至今大半年,战果斐然,每一次回报,都被太史令胡毋敬记于史册。
  “五月,李信收祁连北乌孙精骑三千,出玉门,屯蒲类海。”
  “六月,李信至车师国,其都河水分流绕城下,故号交河。去咸阳五千二百里,有口五千,食麦,信令其献粮,且出丁千人为徭役。”
  “七月,信至焉耆国,去咸阳五千四百八十里,其口三万,胜兵数千,拒为秦借道献粮,李信击之。”
  “八月,焉耆西有国名龟兹(新疆库车县),去咸阳六千里,有口七八万,胜兵万人,应焉耆之请,北联北山月氏残部,南结尉犁,合兵两万,与李信万人战北山之下,李信胜,诛焉耆王,斩月氏王子,悬龟兹王首……”
  这是三十六年收到的最后消息,李信在西域北道大杀四方,一路干到天山脚下,接下来两个月,完全占领了龟兹全境,扶持龟兹王子做了君长,利用这个西域北道最大邦国的粮食,喂饱了饥饿的远征军。
  而这次送回的消息称,骇于秦军的强大,龟兹西边,距离咸阳六千五百里的姑墨国愿意向秦臣服,并开放道路,提供粮食,让秦军能够顺利西进。
  但因为西域苦寒,冬天无法行军,更遇暴风雪,骡马死数千匹,李信和远征军遭到重创,必须在龟兹以东,一个叫“轮台”的地方休憩,开春后再谋西进……
  因为已离玉门两千里,民夫已难以运送粮食补给,所以李信打算在轮台设官,开始屯田,赋税诸邦,就地取食,而在当地从无到有,将秦朝制度搬过去的官员,恰恰就是差点将秦始皇气死的喜……
  “这些地方究竟在哪?”
  秦始皇又让侍从掌着灯,在新绘制的西域地图上,一一找到了蒲类、车师、龟兹、姑墨、北山的位置。
  末了一句感慨:“朕过去从未想到,西域,竟如此之大啊……”
  乌氏延称,西域有三十六国,南北有大山,中央有河,东西六千馀里,南北两千馀里。东则接秦,阸以玉门,西则限以葱岭。
  “数十年前,先君昭襄王攘却戎狄,筑长城,然西不过临洮。”
  “可现在,咸阳以西六千里的地方,也有秦吏了……”
  骄傲归骄傲,但秦始皇又有些不甘。
  从乌氏延和李信的回报来看,那些地方的确很诱人,沙漠、雪山,绿洲,与中原不同的,高鼻深目的人种,奇异的瓜果……
  但这数千里的距离,却让秦始皇无奈。
  “朕去不了那么远了。”
  他叹息:
  “朕只能去邾城,瞧一眼为朕引路十来年,一直忠垦勤勉的狗,看他是冲朕乱吠呢?还是跑过来舔朕的手。”
  而藏在身后的另一只手,却不是骨头,而是利刃!
  但是,他其实有更想做的事……
  秦始皇将手伸向辽阔的西域,还有西域以西,更加广袤,大到无法想象的新世界!
  他真希望,能亲眼见证,大秦铮铮铁蹄,踏遍那崭新的万里河山!
  “若朕能早十年……不,哪怕只早五年知晓这一切!”
  只可惜,人丈量土地的速度比较有限,它们来得是那么不及时。
  而李信奏疏上,描述的未来行军计划,也让秦始皇最后的希望破灭了。
  李将军称,三十七年内,他定能通过姑墨、疏勒,翻越葱岭,抵达大夏!
  而三十八年,则要与大夏联合,对条支开战,争取三十九年击溃条支,抵达西海,找到西王母邦……
  这样算下来,大概秦始皇四十年,便能迎西王母来秦了。
  “四十年?”
  秦始皇苦涩地摇摇头,连能不能熬过三十七年,他都没有一点信心。
  “今年祖龙死!”那沉璧复返的预言,尽管不承认自己是祖龙,但这句话,如悬在他头顶的一把剑!
  秦始皇看了一眼灯油即空的烛火,愤怒之余,又烧了一张地图。
  这一次,火焰从关中腹心的咸阳腾飞,它一路向西,将西域南北两道三十六国统统卷了进来,让北山行国化为灰烬,甚至越过葱岭,开始吞噬地图外的未知世界……
  花白的须发,虚弱的步伐,苍老的目光,望向阴霾的天际。
  虽然不愿服输,但这一次,他再没有那种与天斗个胜负的气力了。
  “朕真的,还想再活五百年啊!”
  ……
  说一千道一万,邾城之行,秦始皇都必须去。
  “等父皇巡视归来,西王母,或许就在咸阳等父皇了!”
  在启程出发的前一夜,乖巧孝顺的少子胡亥如此乐观地宽慰秦始皇帝。
  在扶苏出奔事件后,这傻孩子,或许是秦始皇心中,最后一点温暖了。
  “但,朕还能回来么?”
  自己的身体自己清楚,秦始皇,从未如此不自信过,与历史上不同,一系列的变故,似乎让这位骄傲固执的皇帝,认清了一点现实。
  今日的太阳,迟早都要落下。
  而明日的太阳,也必须做好准备,不然此行若有万一,这天下无日亦无月,岂不要陷入无尽的黑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41/97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