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吏(校对)第84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49/973

  董翳已经退下,黑夫对赵高的话不置可否,颔首道:“你说得对,我做事的确不择手段。”
  他诈死,他在始皇帝死后揭棺而起,他对昔日旧僚痛下杀手,利用死去的冯氏,又下令处死蒙氏兄弟,对遭六国屠戮的秦宗室也未施以援手,积极营救,因为他们的死能激起关中人之愤,更有价值……
  他靠阴谋、诡诈撷取政权,用威逼、利诱巩固自己的地位,在名为混乱的阶梯上,大步攀登,将任何挡路者推下万丈深渊!
  他还要编织巨大的谎言,以欺骗天下人,占据正义之名。
  黑夫曾是个好警察,一个好亭长。
  但从许多年前,头脑发热去追捕钟离昧,膝盖却中了一箭后,他黑夫,便再也不是一个“好人”。
  黑夫也不吝露出恶人本色,一脚踩在赵高脸上,好似他也是自己脚下的阶梯之一。
  “赵高,说起来,我还得多谢你呢。”
  “你不过是个谄媚上意的小人,攀附皇权,窃取权势,却于治军治国却一窍不通,只知道一味打压异己,诛灭冯氏,让李斯不得不投我。凭借一己之力,搅乱了咸阳朝堂,让本能撑更久的北方轰然崩溃,真是祸国殃民的奇才……”
  “但你的作用,也就到此为止了,接下来你将被带回咸阳,明正刑典,好让关中人泄愤。以汝之罪,再重的酷刑都不为过……”
  秦最终的刑罚,是具五刑。
  “不过,你也有机会留得全尸。只需答对一事。”
  黑夫拍了拍手,他的亲卫,拖着一木笼来到县寺庭院,却是一头附近捕得的梅花鹿,它在明晃晃的刀剑里穿行,早吓得双目圆瞪。
  “汝可知这是何物?”黑夫指着鹿问赵高。
  被绑在地上的赵高瞥了一眼,却不答,只冷笑道:“不过是狸猫戏鼠的把戏,我就算说它是鹿,也能被你说成是马,如今权柄已在汝手中,是黑是白,是鹿是马,还不是任你摆弄?”
  “你倒是聪慧。”
  黑夫似是料到赵高会这样说,笑道:
  “但它终究是鹿,不是马。”
  “就如同你我,不同途,更不同归。”
  黑夫道:“在你眼中,一切皆虚,唯有这把阶梯是真实的,攀爬就是一切,殊不知,爬到顶点后,接下来做什么才是关键……”
  一个人,到底是让秩序崩坏,生灵涂炭的大奸,还是重新撑起一个国家脊梁,治世之能主,看的是他掌权后的表现,而不是之前。
  使鹿驾车,它们会胡乱蹦跶,车难以前行,最终滞留原地,甚至车毁人亡。
  使马驾车,它们却能默默迈动四蹄,拉着沉重的车舆前进!
  “赵高,这天下,汝能乱之,我能治之!这便是你我最大不同!”
  鹿笼被推走,五匹老马被赶了上来。
  “这才是马。”
  黑夫心情愉悦,让人将赵高拎起来,带到马匹边上:“汝可还认得它们?”
  赵高努力睁着被打肿的眼,定定地看着五匹马。
  在一般人眼里,马都长一个样,但对于一辈子和马打交道的中车府令,他会相马,对马匹的任何外部特征都了如指掌,就如人的面目不同一般,谁是张三,谁是李四,一目了然。
  这五个老伙计,他岂会不认得?
  这是赵高在御苑中养了多年的马匹,始皇帝金根车的六骏,每逢始皇帝出巡祭庙,作为御者,赵高就在车边呆着,抚摸着马儿们的鬃,亲卫为它们刮洗身子。
  后来它们老了,放回御苑好生喂养,只是后来病死了一匹,竟被黑夫带了出来……
  此刻,它们似也认出了赵高,欢快地嘶鸣起来。
  “你将遭到秦律审判,先受宫、黥、劓、斩左右趾,拔舌之五刑。”
  黑夫在旁边冷冷说道。
  与一般的具五刑不同,腐刑是黑夫要求加上去的。
  赵高好像还真不是太监。
  但没关系,他死时,一定是以“阉人”身份死去的!
  “而后再五马分尸,就用这五匹老马罢。”
  黑夫走上前,轻轻抚摸着一匹青马的鬃,言语温和,好似在与一位老朋友作别:“你一手喂养它们长大,又作为御者朝夕相处数载,若由着它们扯碎你的躯体,那场面,定会不错。”
  赵高没了牙,否则此刻定会牙齿战栗。
  “最后,再菹汝骨肉于市,我想咸阳之民,都很乐意看这一幕,甚至高呼着要来分一口肉。”
  黑夫的声音在赵高耳边回荡,如同蜂鸣的丧钟!
  “赵高,这就是你的下场,汝之恶名,将永远被刻在史书上,从海东到西域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遗臭万年!”
第0921章
诛恶
  秦始皇三十八年,八月初,当陆贾从雍城抵达咸阳时,整座城市正处于狂欢之中……
  距离武忠侯入咸阳已过去一月,持续多日的军管禁令终于结束,街头恢复了往日的熙熙攘攘,百姓纷纷走出家门,个个脸上洋溢着笑容,见面就纷纷作揖,交相庆贺。
  庆贺的缘由有二,其一是,肆虐西河的六国群盗,终于被武忠侯驱逐。
  负责北伐军舆论宣传的叔孙通,将整场战争的过程,都写成通俗易懂的邸报,让咸阳的斗食吏们,在每个里闾张贴,宣读:
  报中夸张地描述了群盗在西河地区的暴行,临晋的残忍屠杀,夏阳的死人塞河,商颜的野无遗孑,项籍、张耳等六国遗贵,强盗头子仿若吃人禽兽,犯下了滔天罪行,让秦人听闻后,无不怒发冲冠。
  一百年来,只有秦人吊打六国的份,秦始皇帝一统后,六国之人西来关中服役,秦人也大肆辱骂戏弄之,视之为迁虏,何时轮到他们如此嚣张?
  愤怒之余,则是担忧,始皇帝已经不在了,关中尚处于混乱,他们根本无法想象群盗进入比西河富庶十倍百倍的咸阳城,会做出何种暴行来……
  于是,尽管对满口南方口音的新秦人、北伐军心怀疑虑,但当咸阳人听闻武忠侯亲自将兵,要去光复西河,驱逐群盗时,还是发自内心地支持。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内战胜负已分,接下来是该共同面对敌人了。
  那篇叔孙通改了又改的檄文,也被一遍遍宣扬,搞得人尽皆知,这檄文虽文采不怎么样,但胜在提气,咸阳人都为武忠侯竖起了大拇指。
  檄文才散播开不久,邸报上很快就充斥着一个个胜利的消息:
  “武忠侯渡过洛水,大军旌旗所向,六国群盗无不披靡而逃。”
  “秦军收复大荔,解救无数百姓,当地三老奉酒出迎,喜极而泣。”
  “骆甲、杨喜等故秦人为前锋,进攻蒲津渡,高唱‘无衣’之歌,将楚人赶下大河,贼首项籍抛弃辎重,狼狈而走。”
  “龙门一战,少梁山西河之民以木罂缶浮河而下,阻赵魏后军,与上郡翟骑汇合,此战大捷,斩首数千!”
  总之,叔孙通操作的邸报,大意就是:“大秦各地人民团结在武忠侯身边,结成统一战线,齐心协力,抵御贼辱,赢得了一场又一场伟大胜利,维护了秦地的安宁和祖国统一……”
  内里要宣扬的主题则是:“继始皇帝之志,为秦人守卫邦国,护里闾安宁者,武忠侯也!”
  舆论宣传格外成功,月余前,当北伐军初入咸阳时,咸阳人都小心翼翼地在门缝里观望,不知道新的统治者会如何对待自己。
  可眼下,当北伐军从西河返回时,咸阳人态度大变,迎接他们的却已是涌动的人潮,以及阵阵欢呼……
  武忠侯大旗经过时,甚至隐隐有“武忠侯万岁”的呼声。
  而第二个原因,则是武忠侯将大乱的罪魁祸首,欲卖关中与群盗的奸佞赵高一并押解回来,在咸阳廷尉官寺进行公审!
  棘门法庭肃穆无比,从始皇帝的太医令夏无且,李斯之子李于,冯氏的门客,王贲的旧部,到胡亥身边的小宦,一个个证人被引上来,吐诉赵高或有或无的罪。
  篡改诏令、谋害先帝旧臣、苛待百姓、贪赃枉法、卖国求荣、勾结群盗,引诱胡虏、残害公子公主……
  这是由北伐军两位军正乐和去疾给赵高所定之罪,最终宣判:以赵高之罪,旷古未闻,已超过了秦律中任何单项罪名,当数罪并罚,先具五刑,再行车裂,最后碎其尸骨!
  陆贾进咸阳当日,正好赶上这一盛况。
  处死赵高的当日,咸阳真是万人空巷,百姓们挤满了渭桥,涌向东市,全城来了足足有十多万人,其余人则堵在外围不得入。
  武忠侯不得不派出上万兵卒维持秩序,挡着汹涌的人潮,以免群情激奋的他们冲破阻碍,一拥而上将赵高活活打死。
  从王贲上书“请诛赵高”开始,赵高就成了咸阳人公认的大奸之徒,只可惜先前他们敢怒而不敢言,如今却能墙倒众人推。
  而在赤身裸体的赵高被押上来时,咸阳人情绪也达到了高潮,他们朝被北伐军士架住,往行刑台上拖拽的赵高狠狠挥舞拳头,仿佛它们真的砸在这奸佞身上一般。
  “佞臣!”
  “国贼!”
  “秦奸!”
  不同的称呼从众人口中骂出,如同狂风骤雨,朝赵高席卷而去,吹得他摇摇晃晃,脸上沾满旁人吐来的口水,在秋风中瑟瑟发抖。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49/97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