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物天王(校对)第18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2/1198

  雪狮子寸步不离菲娜的左右,若是有哪只不开眼的鸟飞得太近,它就极快的速度挡在菲娜的身前,将其驱离——这倒是有个好处,刚才那个女司机Jamie自述来鸟舍玩的时候被空中落下的鸟粪袭击过,弄得身上又脏又臭,而由于有雪狮子在,张子安他们没有受到这个困扰,始终保持着衣着的整洁和干净。
  郭冬岳认真地听着卫康的讲解,随着卫康的手指移动视线,寻找母亲以前养过的那种牡丹鹦鹉。张子安的注意力则放在凤鸣鸟舍的布局上。鸟舍里每隔三五步远,就会有一株光秃秃不剩几片枝叶的枯枝栽种在地上;作为天花板的玻璃穹顶下,挂着长长的仿真藤蔓,尽力营造出野外的气息;至于供鸟类栖息的搁板和握杆,更是随处可见。
  “卫教授,这里既然是散养,又为什么准备了许多鸟笼?”张子安指着通道两侧众多的鸟笼提出疑问。
  卫康不假思索地回答:“那是供它们相亲、睡觉和繁殖时用的,免受打扰。”
  张子安正要放下手臂,一只绿色的鹦鹉扑腾着翅膀落在了他的小臂上,显然是把他的胳膊当成了握杆或枯枝。他顿时僵住了,不知道是不是应该把它赶跑,万一它在胳膊上拉屎怎么办?这件衣服还算是新的,刚穿过两次。
  “卫教授……”他停下脚步,招呼前面的两人。
  卫康回头,看到这只鸟时啧啧称奇,“你的运气可真好,怪不得能在大街上捡到原始埃及猫……这是极罕见黑领牡丹鹦鹉,主要分布在非洲南部,即使在这间国内排得上号的鸟舍里也仅有这么一只,是吕总托关系从国外弄进来的。另外这种鹦鹉相当胆小,能主动飞到陌生人的手上是很少见的事。”
  张子安一听,居然是这么罕见的鹦鹉,不由地提起了兴趣。
  这只黑领牡丹其实并不好看,比普通牡丹鹦鹉的体型稍大一些,羽毛大部分为翠绿色,鸟喙是灰黑色,后颈部有一道显眼的黑线,这大概就是它得名的原因。
  黑领牡丹同样好奇地盯着张子安,在他的胳膊上小跳着,不时低头寻觅着什么。
  卫康说道:“它在找食物。”
  张子安刚才好像看见有工作人员在喂食,往地上撒播小米之类的谷物,不少鹦鹉都在地上啄食,为什么这只黑领牡丹不去吃呢?
  卫康像是看出了他所思所想,又说:“黑领牡丹的主食是无花果,食谱极度狭窄,有些像是以竹子为食的大熊猫,如果没有无花果吃,它几天就会饿死。”
  我勒个去!这么娇贵,怪不得罕见。也幸亏它体型小,要是长得像大熊猫一般大还如此挑食,八成早灭绝了。
  张子安啧啧称奇,对它说:“你父母小时候没跟你说过不能挑食么?”
  黑领牡丹当然不能像理查德一样听懂他的话,它的注意力已经不在张子安的身上,而是盯着正在给其他鸟喂食的员工。
  卫康长吁一口气,“我在这里当顾问,吕总跟我们研究所有合作关系,提供给我们必要的资金。作为交换,当他在国外弄到罕见的鸟类时,会以研究所的名义带回国内,避免在海关被查没的风险。”
  张子安没说什么,只是仔细瞧着手臂上的黑领鹦鹉。他本来就觉得有些奇怪,卫康看上去像是老实教书的,不像是那种热衷于与商人打交道的教授,为什么会在这间鸟舍出现呢?听到卫康的自述,他明白了这就是互惠互利的关系。
  刚才接待他们几个的员工怀里抱着三瓶矿泉水,手里拎着一个小竹蓝匆匆走过来,“卫教授,给你们拿水来了。”
  黑领牡丹突然发出一道极为难听的叫声,从张子安的手臂上飞走,落在这名员工手里拎的竹蓝边缘,把头探进去啄食着什么。
  张子安被这声怪叫吓了一跳,还好不是晚上,晚上的话非得吓尿了不可。
  “呵呵,叫声挺难听吧。它叫起来就是这样,所以不怎么讨人喜欢。”卫康对黑领牡丹的叫声已经有了免疫力,并不吃惊。
  张子安用小指抠了抠耳朵眼儿,苦笑道:“耳膜差点刺破了……”
  员工手里的竹篮中装着新鲜的无花果,黑领鹦鹉一口接一口地啄食着,吃得口齿生津。
  在张子安和卫康关注黑领鹦鹉的同时,郭冬岳却根本对罕见的黑领鹦鹉不感兴趣,仍然在四下寻觅记忆中的鹦鹉,然而这里的鹦鹉实在太多了,看得人眼花缭乱。
  突然,在一条较头的枝头,两只身体呈绿色脸颊泛红的鹦鹉引起了他的注意。
  “看那里!就是那种!”他指着它们说道。
第245章
红面牡丹
  郭冬岳一直将焦虑的心情掩藏在平静的外表下,因为他不知道在这里能否找到记忆中的那对牡丹鹦鹉。他之前逛过一些宠物店,也去Xi城区的繁星宠物连锁超市找过,逛过滨海市最大的宠物交易集散地——狗市,然而宠物店和宠物超市基本上不销售鹦鹉,而狗市里虽然有不少鹦鹉,却没有他记忆中的那种。
  不仅如此,他还在电商网站里找过,然而电商网站里也只有常见的鹦鹉,罕见的鹦鹉基本没有。
  看到枝头上那对鹦鹉时,他终于如释重负,焦虑感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
  张子安一听找到目标了,心里也是一宽,不再关注那只黑领牡丹,而是抬头看向郭冬岳所指那对鹦鹉。正巧其中一只像是由于被众人注视而感到害羞般转过了身体,让张子安得以一窥正反面的全貌。
  它们的胸腹是黄绿色,背后的颜色较深,大致上是翠绿色,尾羽上方有一块青空般的蓝色,最显著的区分是它们的脸和颈部,一只呈鲜红色,另一只黄橙色,爪子是很漂亮的银灰色。它们两个亲昵地靠在一起,鲜红色头颈那只将鸟喙探入同伴的脖颈里,为其梳理羽毛,黄橙色的那只也没有闲着,用鸟喙为清理同伴鸟喙上沾染的食物残渣,看上去极为恩爱。
  靠!张子安的第一反应不是想知道这是什么种类的鹦鹉,而是这年头连鹦鹉都开始虐狗了……
  卫康抬眼看去,哦了一声,说道:“怪不得你们要来这里找,这种鹦鹉虽然不像黑领鹦鹉那么罕见,但养的人也很少。”
  “这种鹦鹉也很挑食?”张子安下意识地问道。
  “这倒不是,因为它们只能成对饲养,否则很难养活。”卫康说,“这种鹦鹉的名字是红面牡丹。如果说牡丹鹦鹉是爱情鸟,那么红面牡丹就是爱情鸟中的爱情鸟。”他指着其中一只说道:“那只红脸的是公的,黄橙色脸的是母的。这种鸟对于伴侣的选择极为严格,基本上只能靠自然求偶,人力很难干预。”
  郭冬岳对于这些并不在意,他急切地问道:“这对鸟多少钱?我想买。”
  卫康迟疑了片刻,没有回答。
  郭冬岳的心忽地往下一沉,以为是很贵,又或者是不卖。
  “钱倒不是问题——吕总已经说了,你要的话可以直接送给你。”卫康沉吟着说道,“我是不清楚你为什么指名要这种鹦鹉,不过我提醒你,红面牡丹很难养活,所以养的人很少。另外嘛……”
  郭冬岳不觉得这有什么问题,无非是鹦鹉而已,只要保证让它们吃好喝好就行了,“另外什么?”
  “你看它们如此亲昵,简直是如胶似漆,不分彼此,中间再没有任何插足之地。”卫康示意他仔细观察。
  “所以?”郭冬岳不理解卫康的意思。
  “它们不会像其他鹦鹉一样对主人产生深厚的感情,你明白吗?它们只将感情倾注在对方身上,而主人只能排在第三位。无论你养它们多久,它们也只会跟彼此在一起玩。”卫康解释道。
  郭冬岳想了想,觉得这没什么影响,他只是想让这对红面鹦鹉陪母亲一段时间,能陪多久算多久,只要在这段时间内让母亲高兴就行,至于以后的事……他不愿多想。
  张子安提出一个小疑问,“我记得你说过,你母亲把她的两只鹦鹉叫‘小紫’和‘豌豆黄’,要说母的那只挺像豌豆黄,但公的那只,怎么也跟‘紫’联系不起来吧?”他提出这个问题是担心郭冬岳买错了。
  郭冬岳很简单地回答道:“因为我母亲色弱,她把它们背后的那块蓝色区域看成了紫色。”
  “哦。”张子安有些尴尬,觉得自己多余担心了。
  卫康走到最近的一个空鸟笼旁边,把自己的那瓶矿泉水盖子拧开,自己先喝了几口润润喉咙,然后将剩下全都倒进鸟笼里的水盆中,转身走开一段距离。
  就在他离开不久,两只红面鹦鹉几乎同时飞离枝头,拍打着翅膀一前一后地飞进了鸟笼,啜饮水盆里的水。
  卫康不紧不慢地走过去,把笼门关上,摘下笼子递给郭冬岳。
  “给你,拿走吧。笼子也给你。”
  郭冬岳欣喜而激动地接过笼子,像是看宝贝一样盯着两只红面鹦鹉。
  “注意啊,这种鹦鹉很难养活。”卫康再次提醒道。
  郭冬岳激动之余,对卫康的警告并不太在意,只想赶紧把它们带回去,像是生怕卫康和吕明义突然反悔一样。
  “是因为它们不适合笼养?”张子安处于第三方冷静客观的立场,没有忽视卫康的提醒。
  “不好说。”卫康摇头,“但应该多少是有些关系。任何一种动物都不是为了在笼子生活而进化的,天生双翼的鸟类更是如此。总之,个人饲养红面鹦鹉的存活率很低,即使在凤鸣鸟舍这么优越的开放式环境里,有着专门的鸟类医生,红面鹦鹉的存活率也不到一半。如果是换成别人,我是不建议饲养的……但是你们指名要这种鹦鹉肯定是有原因的,所以我就不多说什么了。”
  卫康说得郑重其事,张子安相信他不是在危言耸听,看来红面鹦鹉确实很难养活,不由地心里没底儿了,因为这两只鹦鹉肯定是要寄存在他的宠物店里,由理查德来试着教它们说话,若是养着养着给养死了,那真是愧对江东父老。
  “还有一点。”卫康补充道,“这种鹦鹉,当伴侣死亡后,另一只会整日沉浸在伤痛中,大概也活不了几天,往往一死就是死一对。”
  张子安肃然起敬,红面鹦鹉对爱情的坚贞不渝,令自称为万物之灵的人类都要相形见绌,真不愧是爱情鸟中的爱情鸟。
  卫康见郭冬岳急着离开,也就不再挽留,叮嘱了他们几句红面鹦鹉的饮食要点。张子安逐一记在心里,连卫康这样的专家都如此审慎,看来这红面鹦鹉是真不好养。
  把该交待的都交待完毕,卫康亲自送他们出门。
第246章
大名鼎鼎的Nature
  鸟舍内外,简直就是两个世界。
  刚进门的时候,张子安和郭冬岳被纷至沓来的嘈杂鸟鸣声惊吓到,然而不知不觉间,他们已经有些习惯了这种嘈杂,当他们跟在卫康身后连续穿过两扇门,重新回到外面时,甚至觉得耳中静得可怕,总想弄出些声音来。
  除了声音之外,另一项不同就是温度。一阵冷风吹过,张子安缩了缩脖子,赶紧把进入鸟舍后脱掉的外套重新穿上了。鸟舍里非常温暖,大约保持在20度左右,走了一圈儿甚至微微冒汗,而外面即使是时近中午,却依然秋风萧瑟,寒意浸人,乍冷乍热之下很容易感冒。
  郭冬岳相比于自己,更在意两只红面牡丹会不会着凉,他将自己的外套盖在了笼子外面,为它们挡风。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2/119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