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物天王(校对)第56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65/1198

  如果他坚持养海水鱼,来自老伴那边的压力肯定很大,即使为了家庭和睦考虑,他也不打算养下去了。
  “其实,如果您很想养海水鱼的话,我倒有办法。”张子安不失时机地提议道:“您可以使用工作电压24伏的加热棒,即使漏电也不会危及人身安全。”
  “啊?还有工作电压24伏的加热棒?”吴电工先是一惊,又是一喜。
  人体的安全电压是36伏,36伏以下的电压非常安全,若是工作电压24伏的加热棒,即使漏电也不会对人体产生丝毫危险。
  “怎么没见有卖的?”他扫视着柜台里陈列的各款加热棒,这些无一例外全是220伏的工作电压。
  “呃……我这里没有24伏的加热棒,连听都没听过。”老板同样很疑惑。
  张子安狡黠地笑道:“如果您想买24伏的加热棒,我可以给您留个地址,这是从德国进口的高端水族设备,贵是贵了些,但绝对能保证安全,就看您舍不舍得在安全方面投资了。”
  直播间的观众们顿时骂声一片,闹了半天鶸店长是要趁火打劫,借机推销自己的东西……
  吴电工当然看不到弹幕,还以为张子安是要推荐其他的水族设备店铺。
  他还没退休的时候,每年都要参加工厂组织的安全生产学习,见过、听过很多由于疏忽、故障、误操作而导致的惨重事故,深知安全是无价的,事故总是发生在人们认为不会发生事故的时候。
  他当即拍胸脯表示:“能有多贵?我一个月的退休工资够不?”
  左邻右舍以及单位同事们的退休生活都很丰富多彩,有人花了大几万块钱买了单反相机和镜头然后走街串巷拍照,有人迷上了航拍,买了无人机整天往山沟里钻,坠机之后就再买新的……跟这些比起来,养鱼的成本已经很便宜了。
  至于老伴的唠叨,都已经听了几十年,耳朵里磨出了茧子,唠叨就让她唠叨去吧。
  “那倒是用不了。”张子安加了吴电工的微信,把自己店铺的地址发过去。
  吴电工扫了一眼地址,他是领着孙子偷偷溜出家的,今天是没时间过去了,回家后老伴肯定大发雷霆,他打算消停几天之后再去。
  他向张子安和小雪告辞,领着小孙子离开了鱼市大楼。
  这家水族设备老板也挺好奇,向张子安打听工作电压24伏的加热棒是从哪弄来的,因为他知道越是高端的设备利润越高,但张子安顾左右而言他,随便找了个借口带着小雪离开三楼,顺着楼梯下到二楼。
  二楼是卖底沙、活石、水草、海藻、滤材、珊瑚礁、装饰性珊瑚等鱼缸造景用品的,也有商家为鱼缸造景之后直接整体出售成品的。
  鱼缸造景是一门技术活儿,除了心灵手巧之外,最关键的是要有一双能发现美的眼睛。同样的底沙、活石和珊瑚,在一些人手里只能玩泥巴,而在另一些人手里就能变成美轮美奂的海底龙宫,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样的天赋和耐心的,很多人更愿意直接花钱买成品。
  如果说张子安在三楼是走马观花地浏览,那么在二楼他就要认真观察,为构建自己的水族馆挑选合格的材料。
  “哇!这里简直像个花园!太漂亮了!”小雪眼前一亮,不由地赞叹道。
  确实,与灯火通明的三楼不同,二楼的照明亮度被调得很低,最显眼的中央区域全都摆放着各家店铺引以为傲的成品造景缸,使用五颜六色的灯光为其增色,水草和海藻绿可莹人,营造出争奇斗艳的美景。
  二楼的墙上贴着禁止拍照的告示,小雪对直播间的观众说声抱歉,暂时把手机塞进兜里。
  观众们抱怨连连,只能听到声音,画面却是一团黑。
  二楼没有导购来招揽客人,大概是因为是效率太低,因为一楼和三楼的顾客都是冲着买鱼买设备去的,而二楼的顾客往往于不同的造景缸之间徘徊很久,只欣赏却不掏钱,或者用手机悄悄把缸内造景的样子拍下来,打算回家以后山寨一下。
  商家也不着急,悠闲地坐着玩手游。
  造景缸利润很高,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
  这倒也好,没人来打扰,顾客想怎么看就怎么看,想看多久看多久。
  “店长先生,这些鱼缸的造景风格,怎么都不太一样?”小雪观察之后,敏锐地察觉到这点。
  “因为这些都是不同流派的造景。”张子安指着最近的一个造影缸介绍道,“你看,这缸里大量使用了沉木和粗砺的岩石,凤尾蕨的根系附着在沉木上,底沙里栽种着水榕,那几尾背鳍呈橙红色、造型如同莫希干发型的游鱼是西非短鲷,整体看上去是不是有种很狂野的感觉?”
  小雪点头,“真的耶,特别是这西非短鲷,长得挺逗。”
  “像这鱼缸就是西非风格的造景流派,但并不算很正统,正统的西非风格造景应该是使用黑木蕨,而不是凤尾蕨。”张子安远远瞥了一眼商家,“凤尾蕨生长速度快,生命力旺盛,商家往往用其来代替黑木蕨,外形也相差无几,普通人根本分不出来。”
  小雪吐吐舌头,“怪不得网友说鱼市的水很深呢,连小小的水草都以次充好!”
  “倒算不上以次充好,这两种蕨类价格差不多,但是凤尾蕨造景更省事,在鱼缸里布置黑木蕨的时间都够在两个鱼缸里布置凤尾蕨了。”张子安纠正道。
  “那这个呢?这个看起来给人很恬静的感觉。”小雪又指着另一个造景缸问道。
  这个造景缸的布局异常简洁,迷你矮珍珠水草铺满了整个缸底,如丘陵般四周低中间略高,两块长条状的岩石呈倒八字斜插于丘陵顶端,仿若荒废的墓碑,几缕大莎草于岩石旁随水波摇曳,白中透蓝的灯光营造出晴空万里的氛围,望之有某种很空灵孤寂的感觉,像是站在英雄的坟冢前凭吊。
  “这是典型的日式造景,其他的风格都是做加法,唯独日式风格是做减法,缸里的东西越少越好,元素越简单越好。”张子安笑道,“凡是这种性冷淡风格的就往日式上面猜,准没错。”
  直播间的网友们看不到画面本来就焦躁,一听更是炸了锅。
  “这算是性骚扰吧?揍他丫的!”
  “性骚扰店长知道咱们看不见,立刻就丑态毕露啊……”
第776章
珊瑚
  西非风格的狂野与日式风格的空寂形成鲜明的对比,而其他的造景风格则介于这两者之间。
  张子安把这些鱼缸的造景风格向小雪做了个介绍,连旁边随意浏览的其他顾客听得都入了神。
  “那有没有中式风格的造景呢?”小雪看了一遍,意犹未尽地问道。
  “很遗憾,暂时没有,至少我没听说过。”张子安答道,“日式造景比西方造景起步就晚了四十多年,经过奋起直追才赶上末班车——要知道,在扶桑,鱼缸的建造和布置费用是可以算进住房贷款里的,缓解了经济方面的压力。中国开始流行鱼缸造景更晚,形成一种特有的风格需要时间来沉淀,也许将来某天会出现中式风格的造景吧。”
  小雪听得有些遗憾,但这种艺术方面的东西强求不来,而且中国太大,各大城市之间又彼此不服,形成一种统一的风格实在太难。
  除了经济方面的因素,鱼缸造景是有钱有闲有心境才能玩转的,而中国的中产阶级上有老下有小,往往每天忙得不可开交,根本没有静下心来的时间,能玩鱼缸造景的大部分是退休金丰厚的老人、实现财务自由的成功人士,或者企事业单位。
  逛完了中央的展示区域,张子安需要忙自己的正事。
  他走到周围的各家商铺前,寻找满意的水族用品。
  小雪跟在他身后,她不懂这些东西,默默看着他抄起一把底沙捏了捏,拿起一块活石观察颜色,置于鼻下闻闻,基本上不向商家询问,就算询问也只是问问价格。
  商家一看他这样子,知道他是行家里手,往往直接报出底价,省去双方讨价还价的麻烦。
  张子安走到一处商铺前,拿起两根长棒状的人造石头,叮叮地互相敲了敲。
  “这是什么?空心砖么?”
  小雪注意到这两根人造石的表面布满了细密的孔洞,看上去很轻,令她联想起作为建筑材料的空心砖。
  “不是,这是细菌屋,是一种滤材,用来培养硝化细菌的。”张子安把其中一根递给她,“大部分海水缸因为有活石承担这一任务,不需要额外添加细菌屋,但fot鱼缸,也就是裸缸,缸里只有鱼的那种,还是需要用到的。不过细菌屋时间长了会呈酸性,需要和珊瑚砂配合使用。”
  说完,他向商铺老板招呼道:“给我来一根。”
  张子安不仅在这家店铺买了一根细菌屋,二楼每家卖细菌屋的店铺他都停下来买了一根,放在不同的塑料袋里,用马克笔标注上店铺的名称。
  不等小雪发问,他就解释道:“细菌屋消耗量很大,一买就要买上百斤,但这东西良莠不齐,我先买些样品回去,砸碎了放在显微镜下看看内部结构,有的细菌屋比较坑爹,只是表层有细孔,里面全是实心的。哪家的质量好,我再回来买哪家的,当然会要批发价。”
  小雪不明觉厉地哦了一声。
  两人拐过一个转角,来到一家售卖珊瑚的店铺门前。
  说起珊瑚,往往会把珊瑚活体与珊瑚礁、装饰珊瑚混为一谈,但其实珊瑚活体是一种生物,而后两者是死亡后的珊瑚遗体。
  海水缸大致分为三种,也就是纯鱼缸、珊瑚缸、以及鱼与珊瑚混养缸,饲养难度逐渐升高,但美观度也同样是逐渐升高,绝大部分海水缸玩家都希望拥有完美的鱼与珊瑚混养缸。
  因此,张子安需要采购一些不同种类的珊瑚放置于展示缸内,比光秃秃的纯鱼缸更能激发顾客的购买欲。
  这家店铺是专门卖珊瑚的,整个店铺都被大大小小的珊瑚缸填满了,张子安粗略扫了一眼,珊瑚的种类还算丰富,起码常见的珊瑚种类都挺齐全。
  “咦?这两边都是珊瑚吗?”
  小雪看看左边,又看看右边,店内左右两侧鱼缸里的珊瑚形态截然不同,左侧的珊瑚宛若巨大的花朵般绽开在珊瑚礁上,而右侧的珊瑚形如仙人掌一样的虬枝。
  “嗯,都是珊瑚,左边的软体珊瑚,右边的是硬骨珊瑚,分得很清楚。”张子安信步走到缸边,透过水体仔细观察。
  经过观察,他发觉左右两侧的珊瑚看似平分秋色,但实际上左侧软体珊瑚的种类更多,右侧硬骨珊瑚则是以数量来填充种类。
  珊瑚的魅力在于多姿多彩的形状与颜色,特别是硬骨珊瑚,就像是一片茂密的珊瑚丛林。
  小雪几乎把脸都贴在了鱼缸壁上,透过玻璃惊讶地欣赏珊瑚的美姿。
  珊瑚缸与之前的造景缸截然不同,因为造景缸基本上使用的都是淡水里的动植物资源,美则美矣,却不像珊瑚缸这般充满了深邃的神秘。
  店里还有一位女顾客在挑选珊瑚,她似乎已经看完了店内所有的珊瑚,但是仍然觉得不太满意,向店老板问道:“老板,还有没有别的珊瑚啊?就这些吗?”
  “没了,只有这些。”老板正在低头玩手机,头也不抬地答道。
  这位女顾客年约三十左右,全身上下都是名牌,看上去比较有钱。
  “你这里的珊瑚,全是人工养殖的吧?有没有野生的?价格贵一些也没关系。”她皱眉说道,“南海那边的有没有?”
  老板懒洋洋地抬起头,瞟了她一眼,“没有,国家不允许卖啊,只有印尼和澳洲那边的。去年这里卖野生珊瑚的,有好几个都被执法部门带走调查了,好几天才放回来,回来后就关店了,卷铺盖走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65/119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