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物天王(校对)第69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93/1198

  张子安一边跟着她游览,一边用游戏捕捉界面扫描周围,不放过任何一处角落。
  关于故宫未开放区域,一直以来都有很多真假难辨的传闻,有人说这些未开放区域里藏有明清皇帝的宝藏,甚至有人说故宫之所以不开放这些区域,是因为故宫一到夜里就会发生灵异事件,而这些未开放区域就是灵异事件的高发区。
  实际上,以他沿路的所见所闻,完全可以推翻这些空穴来风的假说,这些区域不对外开放是因为还没有修复完毕,没到开放的时机。
  每路过一处宫殿时,他透过敞开的院门都可以管中窥豹般见到院内的一角,灰头土脸的宫殿被脚手架所包围,四周摆放着成堆的石料,显然正处于修葺中。
  作为几百年历史的文物,故宫的修葺工作远比像普通房屋的修葺工作要复杂得多,都是从事这一行业几十年的专家领着研究生在一点儿一点儿地小心进行,任何一处马虎都可能导致文物受到不可扭转的损伤。
  因此,虽然看上去像是建筑工地,但其中工作的人只有零星几个,戴着黄色的安全帽对着图纸反复认证,工作进展极端缓慢,毕竟是慢工出细活。
  当然,也有些宫殿外面并没有搭着脚手架,那就可能是外部的加固工作已经结束,正在进行内部的修葺工作,或者干脆还没轮到这间宫殿。
  至于进入这里的第二感觉,那就是流浪猫真的很多,墙头、拐角、门槛、窗下,各种花色的流浪猫以各种姿势享受着春天的阳光。
  大部分猫喜欢安静,普通开放区域的游客人山人海,而且未免有熊孩子喜欢揪猫尾巴之类的,所以开放区域等闲见不到一只流浪猫,它们全跑到未开放区域享受安静的时光。
  每见到一只流浪猫,文丽就如数家珍般说出它们的名字。
  故宫养猫的历史早在明代就开始了,明代甚至设立了“猫儿房”,专门用来管理宫中之猫,然后从中选拔出佼佼者献给皇帝。皇帝把最喜欢的猫留给自己,剩下的就赏赐给皇亲国戚。
  多年的历史变迁,当年尊贵的宫猫已经散落四方。
  文丽介绍说,现在这些流浪猫,其中某些可能就是当年宫猫的后代,也有些是附近的流浪猫跑进来的,早已分不清楚了。
  包括小雪在内,这些流浪猫的耳朵上都有记号,表明它们经过了绝育。
  文丽还自豪地说,故宫的建筑大多是木制的,但多年来未闹过鼠患,其中一定有这些流浪猫的功劳。
  看着这些喂得胖乎乎、懒洋洋晒太阳的绝育猫,张子安对这个说法持保留意见,也许文丽这么说是想为故宫员工养猫爱猫找个正当合理的借口吧。
  流浪猫才是这片古建筑真正的主人,有些紧锁的院门,它们可以灵巧地从门下的空隙间钻过,从院墙上的排水道间钻过,还可以从墙头上跃过。
  游览故宫是一件很枯燥的事,毕竟所有宫殿其实都大同小异,但有专业人士领着就不同了。文丽每路过一间宫殿,都会不厌其烦地向张子安介绍这间宫殿的名称和由来,住过哪些嫔妃,发生过什么有意思的故事。
  不仅张子安听得频频点头,觉得不虚此行,连精灵们也听得很认真。
  越往西北方走,周围的建筑就变得越……陈旧,与开放区域那些光鲜靓丽的建筑判若两物,也许这才是经历数百年风雨与战火的故宫真正的样子,美颜固然好看,但并不真实。
  “前面就是咱们的目的地。”
  在建福门的东墙边,她斜指一处古树掩映间的建筑说道。
  建福宫是一片很大的区域,他们要去的并非建福宫的本体,而是旁边一处附属院落。
  看到这个院落的第一眼,张子安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也太破了吧?
  院落里的一排厢房已经不能用灰头土脸来形容了,简直就跟荒废的破庙差不多,窗户都是一扇扇空洞,没玻璃也没窗户纸,油漆都快掉没了,用手指一蹭就是一层灰。
  若这里不是故宫,他敢担保绝没有人有进屋的念头。
  文丽理解他的感受,苦笑道:“没办法,这里还未被纳入修葺日程,而且这个院落本身没有什么重要性,所以只能往后排。”
  她走到厢房的门前,那门也很破,只是个摆设。
  出乎张子安意料的是,她没有直接推门而入,而是对着破败的厢房里面扬声说道:“我进来了。”
  在她说话之前,张子安早已从窗户洞里大致看到了室内的样子,里面黑咕隆咚的,虽然看不太清,但可以肯定的是里面没有半个人影,她是在跟谁说话?
  一想到故宫那些神神鬼鬼的灵异传闻,张子安虽然不信这些,但依然不自觉地后背发凉。
  难道那些传闻是真的,这里确实存在某些超自然事物?
第957章
铜雀春深锁橘猫
  眼前这排破败的厢房,周围满是杂乱的荒草,残破的牌匾油漆斑驳,已经看不清本来的字迹。
  也许一两百年前,曾有被打入冷宫的贵妃长期居住此地,青灯古佛了此残生。
  又或者,某位红极一时但又骤然失宠的老太监曾经在此以一条白绫自缢。
  更有可能不止一位宫娥不堪妃子或者太监的刁难羞辱而横尸于此……
  故宫长久以来闹鬼的传闻始终被人津津乐道,就是因为宫里这些不为人知的秘闻实在太多了。
  目睹文丽对着空屋子喊话的过程,再一联想到这些,张子安就觉得后背发寒——他倒不是害怕,更多的是觉得诡异,毕竟现在是光天化日朗朗乾坤之下,就算有鬼也折腾不起来,而是觉得文丽作为一名堂堂的故宫员工应该不至于搞这种封建迷信活动吧?
  文丽喊完之后,就搬起形同虚设的门板放到一边,自己进了屋。片刻之后她发现张子安没跟进来,便又走出来。
  “请进吧。”她面色如常地示意道。
  “那个……有件事我不吐不快,刚才你是在跟谁说话?”张子安还是把话问了出来。
  文丽一怔,马上醒悟了,笑道:“哦,我是在跟大壮说话呀!”
  原来,每天晚上,故宫员工下班时都会把每间宫殿的房门锁上,第二天早上来上班时,再领钥匙把宫门打开。
  开门前,大部分员工都会遵循一个约定俗成的规矩,就是大声咳嗽一下,或者吆喝一声“我进来了”——这并不是对徘徊于故宫内的孤魂野鬼吆喝的,而是对居住在宫里的小动物吆喝的,提醒它们有人要进来了,防止它们被吓到。
  故宫以木制建筑为主,树多草从,面积广大,未开放区域里环境幽静,而且整个故宫一到夜里就几乎没人了。除了流浪猫之外,还有其他一些小动物也盘踞于此,比如黄鼠狼、蛇、刺猬之类的,谁也不知道它们是什么时候住进来的。
  人在门外喊一嗓子,意在提醒这些小动物有所准备,该躲的躲,该跑的跑,以免受惊之下蹿出门外伤到人或者吓到人。
  这个传统并不是始于现在,而是可以追溯至清朝,因为故宫8000多间房子,不可能都住着人,空置的房子就可能被小动物盘踞。进门前喊一声,让小动物自觉退避,与人类井水不犯河水。
  她详细解释之后,张子安这才恍然大悟。果然隔行如隔山,不说不知道,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老规矩,故宫的文物工作者如此,宠物行业也是如此,就像《相猫经》里说的不要买四个月以下的幼猫,其实也是一种经验之谈,只不过现在没几个人遵守了。
  张子安把心放回肚子里,跟着她一起进入昏暗的厢房内。
  “小心些,屋里黑,别崴了脚。”文丽好意提醒道,然后冲着角落里挥挥手,“大壮,我们来看你了。”
  故宫还有个特点,就是宫殿里极少有照明设备,这是为了防火,不过这也导致每间宫殿里都很昏暗,刚从阳光明媚的室外走进屋里,眼睛一时半会适应不了。
  张子安原地站了一会儿,等眼睛适应了光线,便循着文丽的视线看向角落。
  那里铺着一张草垫,草垫上蹲坐着一只橘猫,旁边放置着铝合金的水盆和食盆。
  以故宫流浪猫的平均体型和橘猫的平均体型而言,这只橘猫还真不胖,甚至可以说是挺苗条。
  它像没睡醒一样无精打采地耷拉着脑袋,听到文丽的呼唤,抬头看了她一眼,从眼神可以看出它认识她,但很快又垂下脑袋。
  室内暗,距离稍远,具体情况看不清楚,但张子安能看到有一丝晶亮的涎水从它的嘴角滴落。
  文丽介绍说:“这是大壮,我在这里入职之前,它就在这里了,是一只年纪挺大的老猫,具体多大不知道。这两天它突然变得很没精神,有时候还流口水,我们觉得可能是它年纪太大的原因。”
  张子安进屋后,就一直站在门口,身体挡住了进门的路。
  菲娜天性的好奇令它想进屋看看,但是被他挡着路进不去,而它又不想屈尊去跳窗户,在身后不停扒拉他的裤角,让他闪开。
  张子安把一只手别到身后,暗中不停地摆手,示意让精灵们别跟进来,在院子里玩。
  他不是执业兽医,但对猫狗常见的疾病比较了解,一眼就看出这只猫的状态不对,可能是得了某种传染病。
  如果精灵们跟进来,可能有被传染的危险。
  文丽想走过去把大壮抱到外面晒晒太阳,被张子安拦住了。
  “等下,它可能患有传染病。”他说道,伸手从裤兜里掏出一次性塑料手套戴上。
  他又不会未卜先知,怎么会提前准备一次性手套呢?
  这手套是在故宫外面买早餐时附赠的,让顾客吃东西时不至于沾了满手油。他因为要给精灵们喂食,买的早餐比较多,摊主以为他是买多人份的,就多送了他几副一次性手套。他用了一副之后,其他几副舍不得扔,随手塞进裤兜里,没想到真用上了……
  说起来这首都就是讲究,连早点摊都贴心地附赠一次性手套,让白领丽人和cbd精英吃完早餐免于洗手的烦恼,当然价钱也很讲究,羊毛出在羊身上嘛。
  文丽不知道内情,见他居然随身常备一次性手套,心里又多了几分佩服,心说果然是专业人士,就是不一样。
  三色猫小雪也跟在后面,张子安让文丽拦住它别让它进来。
  他慢慢靠近大壮。
  大壮对他的到来不甚欢迎,烦闷地晃着脑袋,吐着舌头四处甩着涎水,只是由于它体力衰竭,没办法做进一步的反抗或者逃跑——这也说明它的鼻子有问题,闻不到他身上沾有菲娜的气味。
  张子安把手伸到它的颈后,出其不意地从后方抓住它,然后把它拎起来,半强迫地捏开它的嘴,从它的嘴里和舌头上看到了大片的溃疡。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93/119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