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物天王(校对)第80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04/1198

  收到这些猎物时,主人往往会检讨猫是不是没吃饱,才逼得它去捕猎,然后语重心长地教育它不要这么干了,甚至打它或者惩罚它,警告它下不为例。
  其实,这真的是冤枉了猫。
  受到惩罚和教育时,猫一定很疑惑,为什么自己的善意要受到惩罚?
  猫做这些事的时候,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没人确切地知道。
  更大的可能是,猫根本没把人当成主人,而是把人当成另一只很笨的猫,笨到连蚊子和蟑螂都捉不住,需要靠它来饲养人类,需要它把猎物叼回来施舍给人类,否则人就会饿死。
  会这么做的猫,一定和主人的感情很深厚,因为在猫看来,把人当成另一只猫,对人来说是一种无上的荣耀——因为猫是独居动物,它竟然愿意与另一只笨猫共享空间,并且愿意承担起饲养这只笨猫的职责,充分说明你这只猫虽然笨到家了,但是很讨它喜欢。
  所以如果猫经常把抓到的猎物送给主人,这是它的一片真情,主人不应该生气,更不应该惩罚它,否则就会令它茫然和疑惑,不知道自己哪里做错了,会很伤感情。
  假设主人真的不需要这些老鼠和蟑螂的尸体当晚餐,正确的做法是,当着猫的面,把老鼠和蟑螂的尸体扔到外面,然后打开一袋猫粮,自己假装吃一些,表示自己虽然是只笨猫,但不需要以老鼠和蟑螂为食。
  反之,如果你家的猫完全没有这么做过,你就要检讨一下自己养猫的态度和水平了。
  张子安有理有据地把详细原因讲解给高恪,令他恍然大悟,原来猫真的可以成为狩猎的伙伴。
  不仅是高恪,卫康和其他两个研究生也听得津津有味,不住地点头。他们虽然是研究猫的,但术业有专攻,他们着重研究的是猫的生理特征和驯化演变,而不是猫的心理学。最重要的是,他们都没有亲身养过猫。
  高恪看看菲娜,又看看张子安,带着钦佩的神情问道:“我明白了,那这只猫肯定给你叼来过不少猎物吧,像老鼠蟑螂什么的?”
  张子安:“……”
  “怎么了?”高恪发现张子安的脸色像是便秘。
  尽管张子安很清楚这些理论,但他悲哀地回忆了一下,发现菲娜从来没有给他叼来过什么东西,倒是从他这里叼走过钻石和人民币……
  这就进一步证明了,理论并不一定能联系实际,卖猫的也不一定擅长养猫。
  他勉强笑道:“当然了,给我叼来过很多东西呢!今天早上还给我叼了个屎壳郎!”
  这次轮到高恪的脸色像便秘了,他能接受蟑螂和老鼠,但屎壳郎……
  张子安突然感觉背后涌来森森的寒意,两道扎人的视线似乎紧紧盯住了他的后背,赶紧又补充道:“屎壳郎只是咱们本地的俗名,人家在埃及的正式名字是圣甲虫!据说,古埃及人看到太阳每天不知疲倦地东升西落,心里就很疑惑,纳闷太阳移动的动力来自于哪里?后来他们看到屎……不对,是看到圣甲虫推着粪球滚来滚去,顿时眼前一亮——这粪球不是挺像太阳的,都是圆滚滚?于是他们认定,这太阳也是被一只超级巨大的圣甲虫每天推着滚来滚去。你们看它的额头,是不是像是有个圣甲虫的纹路?”
  其他人的目光再次聚焦在菲娜额头,确实发现它额头的纹路神似古埃及壁画里的圣甲虫,便纷纷点头。
  张子安喘了口气,继续说道:“所以吧,咱们现在要去埃及,可能就是它的故乡,它额头生有圣甲虫的纹路,早上又叼来个……圣甲虫,我觉得这似乎预示着什么!八成是什么祥瑞之兆,像什么鱼腹藏书、篝火狐鸣、一唱雄鸡天下白,预示着咱们这次肯定旗开得胜、虫到成功!卫教授,您觉得呢?”
  卫康差点被他侃懵了,愣了一会儿才委婉地说道:“这个嘛……我觉得你的想法是好的,心意也是好的,但是咱们是搞科学的,凡事以为科学以主,还是不要把这些封建迷信挂在嘴边为好。”
  张子安刚才完全是在求生欲的催使下胡侃一通,除了圣甲虫的传说是真的,其他的没一句真话,不过他听了卫康的话,觉得弗拉基米尔应该会很满意,因为这位中老年知识分子一点儿也不迷信,应该能博得它的一部分好感。
  另外,来自背后的森森寒意终于消失了,扎人的视线也消失了。
  高恪注意到他的脸色,提醒道:“你是不是哪里不舒服?看你出了一脑门的汗。”
  “没事,没事。”张子安劫后余生,庆幸不已,随手抹了一把汗,笑道:“行李又多又沉,所以刚才有些累得出汗,不碍事。”
  这个解释很牵强,但他们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菲娜身上,嘴里回味着张子安刚才告诉他们的猫类习性,也就没当成一回事。
第1114章
行程计划
  眼看话题越扯越远,卫康赶紧把话题拉回来,说道:“刚才讲到,新王朝时期的那副壁画,画着古埃及人带着猫去沼泽和湿地狩猎的情景。这副壁画的年代在3500至3000年前,而壁画里的猫依然是全身鲭鱼纹,肉眼可见之处似乎没有斑点,这证明斑点出现的时间不会早于3000年前。”
  卫康又转向菲娜,“所以它这身斑点与鲭鱼纹混合的纹路,虽然没有直接的证据,但我个人认为是出现于2500至1500年前。”
  反正离飞机起飞还早,张子安也不着急,旁观他们七嘴八舌的争论,心里挺佩服卫康,居然在没有直接证据的情况下把猜测范围大大缩小。
  他很想直接把答案告诉他们——别猜了,是2000年前。
  但是他不能说,即使说了也无法取信于他们,因为他无法解释自己是怎么知道的,如果可能的话,在此次埃及之行里,他打算想个办法从侧面证明菲娜这身混合纹路的年代。
  书呆子类型的杜学涛扶扶眼镜,小心翼翼地提问道:“老师,埃及不是一片黄沙吗?哪里来的沼泽和湿地?”
  卫康摇头,“这个我不太清楚,涉及到地理问题了。”
  张子安插言道:“我倒是听说过一二,应该是气候剧变造成的,以及随着人口增长,原有的耕地养活不了那么多人,于是人们大量砍伐森林,把草原变成耕地,最后就导致无可遏制的沙漠化。很久以前撒哈拉是草原还不是沙漠,就像罗布泊曾经是中国第一大咸水湖,据说商朝的时候中原地区还有大象,这在现代人看来是无法想象的——当然动物园里的大象除外,买票就能看。”
  卫康等人叹了口气,谁都无话可说。
  这是天灾,也是人祸。
  他们研究生物的当然知道,气候剧变的过程中会有多少神奇的物种悄然消失在地球历史中,就像从来没有出现过一样,只能令人扼腕叹息。
  “好了,咱们别在这里站着了,小张还有很多手续要办吧?你去办手续吧,咱们几个帮他把行李扛进去。”卫康说道,“行李中有很多都是咱们的设备,搬的时候小心些。”
  毕竟都是男人,干粗活很好用,连最瘦弱的杜学涛都拎起放云台相机的箱子,而最强壮的高恪更是一手一个箱子。
  张子安先带着飞玛斯去了一趟厕所——当然是男厕所,让它把体内排泄干净,然后带它办理了托运手续。
  然后,他领着菲娜去候机厅与众人会和。
  何荷坐在行李箱上,低头专注于手机游戏,被卫康叫了好几声才反应过来。
  “怎么才来?我还以为你们自己上飞机了,把我一个人扔在这里。”她一开口就抱怨个不停。
  “怎么可能,我们的行李还在呢。”高恪笑道,把行李箱放下,凑到她旁边,想看看她在玩什么游戏。
  “哎呀!这就是那只猫?好可爱!”何荷注意到菲娜,熄灭手机屏幕,从行李箱上跳下来,伸手就想摸菲娜的头顶。
  “别摸!”
  张子安就头疼这种一言不合就想摸陌生猫狗的人,要说他们心大还是怎样,真以为自己是所谓的亲猫体质?被咬了被挠了怪谁?
  菲娜早已经抬起一只前爪,眼睛瞪得滚圆,威吓般地一声厉啸,作势要挠。
  何荷吓得赶紧收回了手,“这猫好凶!不会是野猫吧?”
  其实如果菲娜真要挠她,哪里还能容她缩回手去,只是它急于重返埃及,不想节外生枝而已。
  “并不是所有的猫都有一副好脾气,特别是这只猫,最喜欢的就是挠人,你不想受伤的话,最好别去招惹它——先说好,我可不负责赔钱,勿谓言之不预也。”张子安郑重警告道。
  何荷撇撇嘴,“真扫兴!对了,不是说那只影帝狗也要跟咱们同行吗?它在哪?据说那只影帝狗的脾气很好,从不拒绝影迷的合影要求。”
  她东张西望,却没看到有什么狗。
  “飞玛斯要走宠物托运,在飞行途中会待在用来运送宠物的有氧舱里,如果你打算和它作伴……”张子安止住话头,不想太过得罪她。
  何荷:“……”
  “我也挺想跟那只狗合影的,刚才给忘了。”高恪也惋惜地说道。之前他们的注意力全放在菲娜身上,而且飞玛斯很低调,光芒完全被菲娜奇特的毛色和斑纹所掩盖。
  卫康及时插言道:“好了,合影等到了埃及再说不迟,到时候有的是时间。趁着飞机还没起飞,我先说一下抵达埃及之后的行程安排,否则等上了飞机,咱们再说这些就影响其他旅客了。”
  众人安静下来,听着卫康的讲解,但不是每个人都听得很认真,比如何荷就在低头玩手机,而高恪在看她玩手机。
  其实行程安排已经提前定下来了,但有时候计划赶不上变化,因此卫康再次强调一遍。
  按照计划,抵达埃及之后,第一天是自由活动,用来倒时差。
  从第二天开始,由卫康带着四位弟子拜访开罗的大学,与本地的生物系学者开会探讨家猫的演化过程,这个阶段将持续三天左右,具体视情况而定,只有在需要张子安携菲娜出场的时候,他才参与会议,其他时候他可以自由活动。
  第五天,他们会请本地学者代为介绍靠谱的向导,并且租借越野车,全员进入野外考察阶段,持续时间待定。
  也就是说,张子安差不多有四五天的时间可以自由活动,令其他几个年轻人很是羡慕。
  需要强调的是,这只是预定安排,具体执行起来会灵活变通。
  卫康特别叮嘱张子安,让他尽量减少外出,毕竟他自己一个人在埃及人生地不熟,语言也不通,当地局势不稳,万一遇到麻烦就糟糕了。
  当然,卫康更担心的是菲娜,因为张子安不给菲娜系上牵引绳,他怕菲娜跑丢了,那损失就太惨重了。
  张子安口头上满口答应,其实心里早开始盘算旅游路线了。
第1115章
垃圾填埋场
  从滨海市内出发,一直向南,经过狗市,再向南,越过几个不大的村子,便来到一大片临海的荒地。
  这片荒地位于滨海市与邻市之间,占地面积很广,是一片荒芜的盐碱地,含碳酸盐量太高,地表只有一层浅土,再往下挖全是碎石,地面上除了马尾草等少数生命力顽强的野草之外,几乎生长不了任何庄稼。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04/119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