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收藏(校对)第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155

  “店长,我们在宁州不是有古玩市场,有必要跑到三山县的地下交易市场收购古玩吗?”陆天宇问道。
  朱宏军嘴里塞着烟,手里拿着打火机,点着嘴里的烟后,他抽了一口,提了一把自己背在左肩上的皮包,对陆天宇说道:“小陆,你不知道的事情太多了,咱们宁州那个古玩市场大多数都是赝品,你想谁要是有真品,为什么不拿到文物商店来买,还会在市场上卖。当然,里面也有真品在那里,谁有那个时间像大海捞针一般在里面慢慢找。有那个时间,还不如在三山县转转,只要你眼力好、肯花钱,在三山县这边买到真品的机会远远大于在宁州的古玩市场……!”
  朱宏军边走边和陆天宇说起话来,陆天宇有些事情还真不太清楚,他当初以为文物商店的进货除了一些卖主来卖的古玩外,剩下的就是去古玩市场或者乡下收购,但现在听了之后,才明白,文物商店有些古玩也是通过这种地下的交易市场来的。
  这种地下市场好处在于古玩真品多,当然,其中少不了参杂赝品。这种地下市场大多不固定,就是如果有古玩后,会有人专门通知一些相熟的老主顾,过来看看。古玩的价格很低,但却可以竞争,就是以最高价者得。朱宏军曾经和孙伯阳在地下交易市场见过面,那次朱宏军看中的古玩大多被孙伯阳以高价购走。
  朱宏军认为那个价格已经是市场价,如果自己再出价的话,就算拿下来,也可能不赚钱。却没有想到孙伯阳把那几件买下的瓷器拿到海德拍卖公司的拍卖会上拍卖,结果还真小赚了一笔,这件事情孙伯阳一直引以为傲,只要遇到朱宏军,就会拿出来炫耀一番。
  朱宏军领着陆天宇东拐西转,就像走迷宫一般,最后来到一户人家的院门前。白色的院墙,铁门紧闭,从外面看不见院子里面的情况。
  朱宏军来到铁门前,右手握拳,在铁门上敲了几下,铁门开了一条缝,一名干巴瘦的老头露出一个脑袋来。
  一看是朱宏军,干巴老头脸上露出干巴巴的笑容来,推开铁门,招呼道:“老朱,你怎么来得这样晚,这里就差你了,我刚才还在想要是你再不来的话,我可就要开始了!”
  朱宏军冷哼一句道:“老王,你太不仗义了,咱们好歹也是七八年的老朋友,你什么时候单独关照过我。这些也就算了,我上次来就知道你没有多少是真品,就搞些赝品来糊弄我,咱们可说好,要是这次还是那样的话,以后我可就不来了,我有这时间自己去收不是更好!”
第16章
初露锋芒
  那干巴老头听到朱宏军这番埋怨的话后,赶忙说道:“老朱,瞧你说的,咱们可都是老朋友了!”说着他搂住朱宏军的肩膀,低声说道:“我这也是没有办法,现在不如以前了,古玩这东西不好收了,谁都知道赚钱。你不是不知道,就是我的人脉广些,有些人奔着我来,就是希望我联系买主,指望赚个大价钱,还有一些古玩的来历,不用我说你也清楚。咱们是老交情,我跟你透个实底,这次是外地几个人拿了一些古玩过来,让我帮忙出手,我瞧过了,其中有些瓷器还是真货,就看你的本事了!”
  朱宏军冷哼一句道:“老王,我看你十有八九又让我来当托,老孙那家伙在,我哪里能买到,就算我看好的,老孙也会跟着我抢,你又不是不知道之前的事情,你就不能先让我看过,我给你一个公平的价格!”
  “这些东西不是我的,要是我收购的话,咱们兄弟好说,我会打电话给你,就让兄弟你一个人来看,看好拿走,咱们价格好商量,但是……!”
  “得了,得了,我懒得和你这个老滑头说了!”朱宏军说道,“你猴精猴精的,比心眼,我可比不过你,好了,我进去看看就是了!”
  那干巴老头一听,赶忙说道:“走,走,别在这里站着了!”他看了一眼跟在朱宏军身后的陆天宇,微微愣了愣,问道:“老朱,这年轻人是谁?”
  “我分店的员工,这次我带他来见识见识!”朱宏军说着把陆天宇叫过来,介绍道:“小陆,这老头可厉害着呢,全国各地都有朋友,你要是有机会得多和这老头学学,他的本事可比我强了许多!”
  “老朱,瞧你说的!”那干巴老头眯着眼睛,上下打量陆天宇,随即笑道:“小伙子看起来不错,有机会咱们出来喝喝酒,别看我是一个老头,但我的心可不老啊!”
  陆天宇对那干巴老头笑道:“好,不过有一个问题,是不是我和你一起出去喝酒,你以后有好事会多照顾我们呢!”
  陆天宇说这我们也包括了朱宏军,那干巴老头一听,先是微微一愣,随即对朱宏军笑道:“老朱,你的手下可是够精了,不过,这个年轻人说话我喜欢,等完事后,咱们一起到市区吃顿饭,今天我请客!”
  朱宏军那是不客气地说道:“那是当然了,你可是土财主,这钱有得是,今天晚上一切花销都由你出了!”
  朱宏军和那干巴老头一起走进院子,陆天宇跟在他们俩人身后,一走进去,就看见这大院子里面站了大约十多个人,其中慕雨晴站在院子的东边,手里戴着一副白手套,拿着一件白釉口杯,旁边孙伯阳在低声和慕雨晴说着话,就看见慕雨晴只是微微点了点头,把那件白釉葵瓣口杯拿在手里仔细看着上面的图纹。那名高个男人始终站在慕雨晴身后,两手放在身前,眼睛四处扫视着。
  “各位,人都到齐了!”那干巴老头走到院子中间,他拍了拍手,说道:“这次是有几个外地的朋友送来一批古玩,这规矩就不需要我多说了,还是老规矩,大家自己看古玩真伪,你要是花钱买了赝品,只能说你眼力不行,当然,如果你捡到漏了,那是你的本事。我刚才说过了,这批货不是我的,我就是一个中间人!”说着,他叫过来一名看起来有三十多岁的男人,“这位才是这批货的主人,你们出价只要他满意,就可以拿走了,好了,我不多说了,剩下的时间给大家了!”
  那干巴老头说完,走向大门,有些放风的架势,就在大门边坐下来,拿出烟,摆出一副什么事情都和他无关的架势来。
  那名三十多岁的男人首先拿出一个浅绛彩山水图贴标盘,那名男人也不多说话,只是把那盘子举起来,给众人看。凡是有兴趣的就会围过去,看个仔细。陆天宇和朱宏军没有动,陆天宇只要看那贴标盘上画的山水图,就知道这个贴标盘是一个明国时期的瓷器。就看见那贴标盘上远山叠起、以线条勾廓,山体转折之处以繁密的线条代替。虽有山势起伏之感,却无厚重之感。上罩青绿,没有色泽变化,远山层林缺乏层次感。
  这是一个民国早期的瓷器,既无清朝瓷器的特色,又无法代表后期浅绛彩山水的典型风格,可以说这件瓷器的价格不高,市场价大约在五千块钱左右。这种低价位的瓷器几乎就没有赝品,很轻易就能判断出这是一件真品。
  “小陆,你看看那是一个什么时代的瓷器?”朱宏军似乎有意想考考陆天宇,他低声问道。
  “民国初期的瓷器!”陆天宇低声说道,“咱们店里就有这种风格的瓷器,但比起咱们店内的浅绛彩山水瓷器,这件瓷器绘画水平明显不足,至于让我确定是哪年的,我就没有这个本事了!”陆天宇那是有意客气一番,其实,他知道这件瓷器大约的生产年份是在1919年左右,因为就在1919年左右有过这一批瓷器,之后浅绛彩山水变得成熟起来,逐渐没有这种民国初期的风格。
  “不错,小陆,你看得很准!”朱宏军微微点了点头,说道:“这件瓷器确实是民国时期的,价位不应该太高。”
  就在陆天宇和朱宏军说话的时候,那名男人已经报出了低价,这件瓷器的底价五百块钱。立刻就有人要买,但却有人出六百……
  刚有人出到八百块钱时,忽然有人喊道:“一千块钱!”这一千块钱喊出来,几名对这个贴图盘有兴趣的人开始犹豫起来,感觉这个价位有些过高,要是再出价的话,买下来也没有多大的意思。
  那喊一千块钱的男人正是孙伯阳,只看见孙伯阳喊出之后,看见没有人要出价的意思,显得洋洋得意,和慕雨晴低声嘟囔起来。
  “那个老孙就会干这种事情,反正也不是他出钱!”朱宏军冷哼一声,似乎对于孙伯阳总干这种事情很不满,陆天宇一见朱宏军这个反应,他把目光又落在那贴图盘上,忽然,陆天宇把头靠近朱宏军耳边,低声嘀咕几句。
第17章
背地里阴人
  朱宏军听完陆天宇的话后,微微迟疑,他把目光又落在孙伯阳的身上,眼见孙伯阳再和那名慕家大小姐低声嘀咕后,朱宏军对陆天宇微微点了点头。
  “一千二!”陆天宇高声喊道。
  这一下子就在孙伯阳的喊价上多加了两百块钱,孙伯阳本以为自己这个出价没有人会跟着了,按照他对这件民国初期瓷器的估价应该在五千到六千左右。孙伯阳看中的不是这件瓷器能赚多少,而是想趁机在自己老板面前显示下他的本领。
  虽说慕雨晴所学的是文物相关的专业,但她毕竟缺少文物鉴定的实践,孙伯阳趁着这个机会,有意在慕雨晴面前显示他的本事,以便得到自己这名大老板的重视。
  像这种民国初期的瓷器最好鉴定真伪,孙伯阳当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本以为自己这个要价会很轻易地拿下那件并不太值钱的贴图盘,却没有想到半路杀出个程咬金来,竟然有人出价一千二。
  孙伯阳一看那名叫价的正是跟着朱宏军的那名年轻人,他心里明白过来,敢情是朱宏军故意想和我抢这笔生意。孙伯阳想起在宾馆被朱宏军羞辱的那番话,这心里可就跟朱宏军教上劲了,势必要让朱宏军没有面子。
  “一千三!”孙伯阳喊了出来。
  孙伯阳的叫价早在陆天宇的意料中,依照孙伯阳在宾馆走廊里和朱宏军说话时的口气,陆天宇判断这孙伯阳那是一个喜欢当面给别人难堪的主,不会轻易忍让。陆天宇这才跟朱宏军说孙伯阳一定是看好了那件民国初期的瓷器,不如咱们也出价。
  朱宏军判断那件民国初期的瓷器市场价大约在五千左右,如果以两千左右的价格买回去,倒也能赚一笔,最主要的是朱宏军不想瞧见孙伯阳如此嚣张,他也想给孙伯阳一点阻碍。朱宏军给了陆天宇的底价两千块钱,在这两千块钱的范围内,让陆天宇自由叫价。有了朱宏军的支持,陆天宇自然毫不客气地叫起价来。
  “一千四!”陆天宇叫完价后,有意向着孙伯阳那边看了一眼,那架势就是在告诉孙伯阳,自己是有意这样做,就是为了抢下这件瓷器。
  陆天宇望过去时,刚巧慕雨晴也望向陆天宇。慕雨晴误会陆天宇那是对自己的挑衅,她俏脸微浮愠色,嘴里冷冷说道:“讨厌的家伙!”
  慕雨晴这不过是嘴里随便一说,以表达她对陆天宇的厌恶。但孙伯阳却误会了慕雨晴的意思,他还以为慕雨晴是想让自己压住对方。他心里一合计,这件瓷器好说市场价也五、六千,就算自己再加几百块钱买到也不亏钱,虽说要是加上其他的杂费之类的,超过两千块钱买这件瓷器就不合算了,但孙伯阳心里就打算要和朱宏军争这个面子。
  “一千五!”孙伯阳又叫出价来。
  孙伯阳叫出一千五时,在场的几名买主纷纷把目光投向孙伯阳身上。这些人心里暗暗纳闷,为了这一件价值并不高的民国初期的瓷器又必要这样要价吗。就连那个干巴的老王头也把目光投向孙伯阳身上,他的眼睛里噙着淡淡的笑意,那架势就像是要看好戏一般。
  “两千!”陆天宇一口喊出两千,那几名买主又把目光转向陆天宇身上。站在陆天宇身边的朱宏军一直表现得很淡定,从身上拿出烟来,抽起烟来。陆天宇又故意望向孙伯阳,孙伯阳咬了咬嘴唇,张口喊道:“两千五!”
  当孙伯阳喊出这个价格来,陆天宇没有跟价下去。陆天宇冲着孙伯阳撇了撇嘴唇,随即他转向朱宏军,低声和朱宏军嘟囔着事情。虽说孙伯阳买下那件民国的瓷器,但心里却一点不开心,不知道为何,孙伯阳总感觉自己是被人涮了。他明明可以用一千块钱的价格买下这件民国瓷器,但现在却花了两千五,虽说这钱不多,但这种被人涮的感觉很不爽。
  孙伯阳太了解朱宏军这人,这人那是不会对别人使坏,也不能让别人对他使坏,属于那种明哲保身,不招惹事的人。
  孙伯阳把目光落在正和朱宏军小声嘀咕的陆天宇身上,感觉好像是这个年轻人在捣得鬼。
  在下面几件瓷器的买卖中,孙伯阳证实了自己的想法。果然是那名年轻人在背后捣得鬼,只要是孙伯阳看好的瓷器,那名年轻人总会出价,等价位一提起来,那名年轻人就不再喊了。一连几件瓷器,孙伯阳都是以较高价位购买的。本来有几名买主也打算出价,后来一看这场面,很知趣地退了出去。
  “我认为孙总监应该注意下了!”慕雨晴也瞧出来陆天宇那是有意这样做,她摸不清楚陆天宇的底细,一时间不方便下结论,只能和孙伯阳说道:“有人是故意这样做,如果再这样下去,只会把价格提得越来越高,我们是来收购瓷器,不是来和别人较劲,我希望孙总监能明白这点!”
  孙伯阳点了点头,他也感觉出来不能这样和朱宏军较劲下去。
  下一件瓷器就是那件白釉葵瓣口杯,那名三十多岁的男人把这件白釉葵瓣口杯拿在手中,高举起来。就看见这件白釉葵瓣口杯杯口呈葵瓣式,口下渐收,圆足。器里面均施白釉,外壁施釉不到底,近底处露胎。
  朱宏军一看见这件白釉葵瓣口杯,眼睛就亮了起来,他不由自主地迈步走到近前。这件瓷器实在太精美,此杯的造型模仿的是金银器,应属唐朝。
  陆天宇压根就没有要过去的意思,他只是看了一眼那白釉葵瓣口杯,心中就已经下定结论,这是一件赝品。原因很简单,不可能出现一个一模一样的白釉葵瓣口杯,要知道真正的那个白釉葵瓣口杯现在还藏在北京故宫里面。
  “底价一万!”那名三十多岁的男人喊道。
  “一万?”朱宏军听到这个价格后,微微一愣,先前只是看见这件瓷器精美,不由自主地想过去鉴定真假,在听到这个价格之后,朱宏军心里一动,感觉这个价格实在太低,低得令人不敢相信。
第18章
运气好而已
  朱宏军又回到陆天宇身边,他的眉头紧蹙起来,嘴里嘀咕道:“似乎在哪里见过这件瓷器!”
  玩瓷器的并不是所有的瓷器都清楚,他们只是掌握着瓷器的特征,如果遇到仿真度极高的古玩瓷器,这些所谓的专家也有可能看走眼。
  “店长,北京故宫就存有和它一模一样的口杯!”陆天宇低声说道,“我记得很清楚,那口杯的高度大约在6.2CM,难道会有两个相同的口杯吗?”
  陆天宇这句话一下子提醒了朱宏军,朱宏军就感觉这个口杯眼熟,他想起这件瓷器是唐朝的白釉葵瓣口杯,那可是一件绝世的珍宝。
  朱宏军这一仔细想来,才发现这件口杯的造型和北京故宫那件白釉葵瓣口杯过份相似,就连露出的胎的位置都一模一样。要知道北京故宫那件白釉葵瓣口杯的露胎处是在使用过程中磨损的,而这件口杯也在相同位置露胎而且其露胎的形状也几乎相同,这种巧合实在令人匪夷所思,唯一合理的解释就是这件口杯是仿制的。
  既然断定那是一个赝品,朱宏军也不在意到底有谁会买那赝品。他反倒对身边的陆天宇有了兴趣,感觉这名年轻人颇为有点深藏不露的大家风范。
  “小陆,你看得东西很多,这点值得肯定,搞咱们这行的就需要多看、多了解,我就不行了,虽说我搞了十多年的古玩,但前些年信息哪里有像现在这样丰富,你们年轻人可以通过网络很方便的查询资料,我就不行了,老了,不会电脑,只能看书或者参加一些展览会了解,在信息方面明显不如你们年轻人!”
  陆天宇笑道:“店长,我看你一点都不老,如果想学电脑的话,那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只要一天就能学会。这网络上面的知识虽多,但那都是理论的东西,真正到实践就不行。我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我花了大量的时间掌握理论的东西,但真到了实际却不好用。就像总部的那次考核,我明明心里知道怎么回事,这一到实践,我倒紧张起来,咳,还是不说的好!”
  陆天宇这是一点点让朱宏军相信他本人在古玩鉴定方面有着理论基础,并不是一无是处。朱宏军倒也相信了,他也感觉陆天宇所知道的事情很多,也许就是在实践中缺少经验。
  那名三十多岁的男人把一件件各种的古玩举起来说出底价,这其中有真、有假,考得就是买主的眼力。底价都较低,朱宏军看中一个清道光年间的鼻烟壶,朱宏军让陆天宇叫价。孙伯阳只是象征性的出了两次价之后,就没有再跟下去。孙伯阳担心这次又是想涮自己,结果最后陆天宇以底价买到了那个鼻烟壶。
  总体来说,这次的古玩价值都不高,没有一件市场价位较高的宝贝古玩,令来的几名买主都有些失望。这些买主都期望能买到好的“宝贝”,就算不是价值上千万的,那也价值几十万,但这里的古玩价位都不高。
  现在兴起收藏热,全民都在谈收藏。这样反倒不像前几年,很容易找到好的古玩。
  几名买主已经过早的离开,朱宏军也有离开的意思,剩下的几件古玩看样貌并不太好。朱宏军在瓷器方面有所研究,要说这杂项方面,也只能说略知一二。
  那名三十多岁的男人眼见这些买主都要离开,也没有像刚才那般一一举起,反倒像古玩市场上的地摊主一般,把他剩下来的几件古玩一一摊开,让剩下的几名买主挑选。这剩下的几件古玩有形状怪异的石板,有残破的玉器,还有一些钱币。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15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