篡清(精校)第11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3/315

  数十卫兵们,簇拥着荣禄上船,又退了下来。船上将跳板撤回。荣禄呆立船头,魂不守舍。徐一凡站在马头上,微笑抱拳躬身,再抬起头来,荣禄已经回到船舱里面去了。徐一凡目光一转,就看见另外一艘船上,一个八字胡,虽然便装但是满身都是军人神态的中年人,正目光如电的看着他。
  两人目光一碰,都是微微一笑。那中年人缓缓立正向徐一凡行了一个洋式的军礼,再指指脚下的朝鲜土地,微微摇了摇手指,转身就上船去了。
  江风扑面,汽笛长鸣,两条小火轮呜咽声中,背道而渐去渐远了。
  ※※※
  颐和园内,乐寿堂内。
  慈禧老佛爷才歇了晌起来,就召见过了李鸿章。两人之间奏对了两个多小时,李鸿章才告辞退出。这位保养得极好的老妇人就呆坐在自己卧榻前面儿,拿着李鸿章呈上的节略发呆。
  外面是炎炎暑日,乐寿堂内却是满室阴凉,李莲英默不作声的垂手侍立在慈禧后面,也是呆着一张脸,好像什么也没想一样。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慈禧才慢慢开腔:“这李鸿章,在这儿奏对的,和在老六府上,说的可不一样啊……”
  李莲英心里面嘀咕,那是,鬼子六的一举一动老佛爷您还不关注了?见着这么个重臣,秀宁小格格已经将李鸿章和鬼子六的对话全部呈上来了,李鸿章自己也灵醒,又交代了一遍。两面儿都对上了才罢休。
  李鬼子在恭亲王府上说的,对徐一凡不想搭理。这是敷衍,谁不知道恭亲王和翁同禾有段时间的来往?皇上那边儿可是挺看好徐一凡的。他可不能把真实心思瞎说一气儿。到了老佛爷面前,就掏实话了。
  徐一凡的禁卫军,不能留!最好的办法,就是朝廷赶紧裁了禁卫军的番号,调徐一凡回京养起来,要不了几年,他就无声无息了。就算现在暂时要维持住朝鲜的局面,还不能乱动这支军队,只要北洋大军一到,首先就要将他逼离汉城,让他回平壤去。给朝鲜政府撑腰,让徐一凡再不能搜刮地方供应!
  大清到朝鲜的饷道供应,最方便是走水路,这毫无疑问是掌握在拥有北洋水师的淮系势力手中。走陆路再供应不起一支八千人的大军常驻国外的。原来徐一凡是靠着勒逼朝鲜供应养军队的,再断了他这条路,禁卫军还能生存下去么?
  只要北洋陆师一到,朝鲜政府有了撑腰的,就敢给徐一凡脸色看。凭着这个法子,李鸿章也有信心几个月之内就赶绝了徐一凡!他可不是荣禄,无拳无勇,光靠着一个钦差正使的牌子来对付徐一凡,他背后有着整个的庞大北洋势力!
  李鸿章和慈禧的奏对当中,最主要的内容还是反复陈说这个事儿。李鬼子看来是铁了心了。其他的至于什么和日本如何交涉啊,李鸿章担负什么名义啊,大军入朝如何部属啊,都是小事儿,到时候发谕旨的时候还要在皇上那儿走个过场罢了。
  慈禧眼睛缓缓转动,显然在反复权衡,低声自语,也不知道是说给谁听的。
  “……这徐鬼子,我瞧着怎么总有些不摸门儿?一年多了,到了哪儿哪儿就是闹得跟什么似的,真不省心哪……荣禄也给他逼回来了。有俩钦差了,朝廷也对得起他了,他还想要什么?掌着八千兵,老李也忌惮着呢……是不是真把禁卫军给撤了?给这徐鬼子一个什么侍郎或者小京卿的名义,养起来算了?我是真怕折腾,可大家伙儿倒好,偏偏要折腾!……莲英哪,你瞧着呢?”
  李莲英听到问话,这才啊的一声仿佛才被惊醒一样,仔细想想,才小心的道:“老佛爷,这还不是您一句话的事儿?要撤就撤,徐一凡还能逃出您的手掌心?要说起来,这小子也真不省事儿,早该打发回家种田完了。可是一来呢,朝鲜暂时还离不得,日本人还在闹腾着呢!二来呢,李中堂那儿……朝鲜那边两条腿撑着,总比一条腿稳当不是?
  徐一凡再跋扈,再胡闹,还能超过得了曾国藩他们?呸!那是抬举了他!那些老家伙,老佛爷还不是调理得顺顺溜溜的。朝鲜那儿事情平了下来,该怎么收拾他就怎么收拾他,尽用不着客气。再者说了,他小子有没有那好运气还两说,李中堂憋着对付他,只怕不用朝廷出面,他就早吹灯拔蜡了!咱们只瞧着就是……”
  这话儿李莲英自以为说得油光水滑,妥妥贴贴。慈禧却回头笑道:“莲英哪,徐一凡朝你这儿塞钱了是不是?”
  咣的一声,李莲英就跪了下来,指天誓日:“奴才心里面可只有老佛爷!”背后却全是冷汗,唐绍仪这段时间一趟一趟的给他送钱,几十万的数字都有了,就是要在他这儿买一个禁卫军含糊的地位,撑过一年就成。老佛爷这个也知道了?
  慈禧却有些疲倦的样子,没继续追问,摆了摆手:“徐一凡不是曾国藩他们哪,我瞧着一点儿都不像,哪里不像,又说不上来。再瞧瞧吧,等荣禄回来,我还要问问他……莲英,给皇上交代一声儿,李鸿章的名义,就发了吧。和日本人的事儿,早了早好……”
  ※※※
  光绪十九年,公元一八九三年八月六日,朝廷明发谕旨。李鸿章为中日交涉案全权钦差,兼任朝鲜宣慰钦差大臣。一应事宜,授以全权。陆师水师调动,便宜行事。
  谕旨当中,对于徐一凡这方面的事儿,只提及徐一凡应定难汉城劳绩,加兵部侍郎本衔,身兼两钦差差使,一体开复。关于禁卫军的事儿,一个字都没有提。
第三十六章
纷至沓来
  天津北洋大臣衙门的议事厅内,一片马刺咯吱咯吱踩动,叮当叮当的腰刀碰撞的声音。整个议事大厅之内,都是穿着五云褂,戴着各色顶子官帽的北洋系统将领。这些武弁集会,可没有文人相处那么揖让从容,一个嗓门儿赛过一个,大声武气的交相谈笑。
  淮军不像湘军,湘军历史上就是以读书之人,统带教战乡野之夫。淮军崛起却率多无文,李鸿章也比较喜欢这些的粗鲁武夫,好拨弄一些儿。再加上这些武弁们心里也得意,嗓门儿还能不高大?
  淮军承平日久,生发大打折扣。带兵的都知道,大炮一响,黄金万两。中法之后安静了那么许久,这些提督总兵大爷们看着那些当地方官儿的,搞洋务的一个个揣得饱饱的。他们就只有日常的死饷钱和公费好克扣,眼睛都蓝了。眼见得要在朝鲜摆开重兵的架势。这算是备战,各种各样的开拔费,借支银子,军火军资补充,战时的盐菜钱,米津就哗哗的尽着他们报销,这还不是好事儿?更别说朝廷已经明发谕旨,这次主持大局的就是他们淮系嫡亲恩主李鸿章李老中堂!
  到了朝鲜的好处,还另外单算在外头呢。
  种种桩桩好事儿加在一块儿,能不让这些武弁们嗓门儿越来越大么。
  直隶的首道,杨士骧杨莲房坐在一旁,也不加入讨论当中,只是含笑打量着场中诸将。尤其是看着一水一陆两个挑头儿的大将。陆师的直隶提督叶志超,还有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这两个人还有点矜持,端坐在那儿并不怎么搭理周围闹哄哄的诸将。其他将领你一声我一声的,议论来去,都少不了这次中堂准备调那些营头,那些兵船去朝鲜?谁有这个福分带兵?心底有点数的客气得言不由衷,心里没底气的嘴里就少不了夹枪带棒。闹哄哄的响成了一团。
  屏风之后传来了靴声,叶志超和丁汝昌对望一眼,啪的一声就从马扎上面站了起来,丁汝昌还厉声道:“站好班次,仔细军前失礼!”将领们嗡的一声乱纷纷的四下归位,你撞了我我碰了他,好一阵子扰攘。
  才按品级站好班,就看见李鸿章板着一张脸从屏风后面转了出来。将领们啪的又是一个立正,靴声马刺撞在一起,铮然有声,倒也有三分肃杀之气。一张张热切的脸,就看着李鸿章。
  李鸿章朝着麾下诸将淡淡一笑,一一扫视过去。慢腾腾的一拱手:“奉圣谕!本爵阁部堂已任中日交涉,朝鲜藩国宣慰宣慰全权大臣,直隶奉天两处水师陆师,全权调遣,便宜行事。诸将当体圣心,当畏军律。奉命唯谨,事上为勤!”
  底下诸将从小肚子那儿提足了气儿,都是大喊一声喳!震得这议事厅嗡嗡而动。
  说完场面话儿,李鸿章脸上堆出了微笑,在公案后坐下,双手伸出,示意大家也都坐。
  “大家也都是我李鸿章手底下使老的人了,不少都是两代三代,跟着我卖命。这次,相信大家伙儿也不会闪了我老头子的腰……和日本东洋人交涉,我坐镇天津离不开,朝鲜那儿,就拜托诸位了。”
  老头子说得和气,才坐下的众将都是一笑。谁也不相信这次出去是真能打起来。到了朝鲜,公事上就两个字,镇抚。私事也是两个字儿,发财。
  李鸿章笑吟吟的看着大家,伸手点着坐在最靠近公案的武官位置上面的叶志超:“曙青……”
  叶志超早就准备好了,站起来躬身行礼,声音极大:“标下在!”
  李鸿章笑道:“你是跟着刘铭传打出来的,现在就数你资历最老,官儿也是提督,开了府了。老头子只有借重你,朝鲜陆上戒备,就是你叶志超总统陆师入朝!”
  底下嗡的一声,虽然早是意料中事,但是李鸿章一宣布,底下还是一片艳羡的声响。叶志超此时不过五十多岁,又黑又胖,左耳后还有一处刀疤,就算不说话还经常被肌肉牵动。真有个提督重将的气派,他肃然打千领命。杨士骧朝他笑笑,示意不用领令箭了。
  李鸿章慢慢儿的道:“直隶咱们步队有一百零五个营,马队是四十个营,算算额子,四万多人差不离。这次给你调盛军马步十三个营,你兼盛军总统,卫汝贵分统。奉军马步九个营,左宝贵总统,聂士成分统。毅军马步四个营,马玉崑总统。加起来就是陆师马步二十八个营头,我都给你补足,九千精锐,就全部交在你手上了!”
  随着李鸿章不紧不慢的话,记名提督宁夏镇总兵卫汝贵,高州镇总兵左宝贵,太原镇总兵聂士成,候补总兵马玉昆都肃然起来,大声应诺。周围目光集中过来,都是又羡又妒。
  这三个系统,五员将领出列排成一排,一齐躬身:“请中堂授以方略!”
  这些都是题中应有之意,不过昨天李鸿章早就和叶志超细细的谈了半晌,今儿不过说些场面话就算完。
  五将归座之后,李鸿章继续点将:“吉林练军马步五营,由镶黄旗副都统丰升阿大人总统,为入朝诸军后路总援应,丰大人练军是奏派而来。我北洋自然全力供应,丰大人所部还是在吉林坐镇,随时准备接应……”
  四十多岁的丰升阿点头微笑,拱了拱手,并没有象叶志超他们那样领命。对吉林练军,李鸿章并没有便宜调遣的权力。这设一个旗人带领的后路援应,也是大小相制,顺便让旗员也沾点光的意思。大家心里都明白,谁都没计较这礼数。
  大家都看着李鸿章将目光转向了丁汝昌,就听见老头子慢腾腾的道:“禹廷哪……北洋水师,这次大船都调出来,定、镇、致、平、来、经、靖、济八大铁甲船都出来,加上碰快船,炮船,合成一大队,往来于中朝之间,确保饷道,耀威于日本水师当面。无饷道,无水师,则无朝鲜,你可明白?”
  丁汝昌碰的立正,肃然躬身行礼。水师没陆师这次油水那么多,又要直面徐一凡,李鸿章也没专门和他们怎么交代。他抬起头嗫嚅着想说什么,就看见李鸿章笑吟吟的转向杨士骧。
  “此次交涉宣慰大任,莲房就是我的总文案,总参军,也是后路粮台总办。交涉的事情非老头子不可,朝鲜一任兵事,后路粮饷供应,都是莲房代拆代行。大家都是老相识,想必不会给莲房找什么麻烦吧?”
  大家都是一怔,接着哄然大笑,一团和气当中,李鸿章笑眯眯的起身就回去了。丁汝昌嘴里的话,自然也没机会说出口。
  李鸿章才去,众人就嗡做一团迎向了杨士骧,这次杨莲房的权可重!特别是没捞到机会去朝鲜的将领,都忙着去拍马屁。捞一个护送军装粮饷,或者后路接应的差使也不错阿!杨士骧只是笑着应付了两句,就朝叶志超和丁汝昌招手,转身就向后面走去。叶丁两人对望一眼,按着腰刀就跟了进去。其他的人可不敢跟着进后堂,只是在外面议论个不休,久久不肯散去。
  到了后面花厅安坐下来,厮仆就送上来茶水,杨士骧笑着招呼他们坐下。就看着这一水一陆两员重将。
  “两位,这次务必给兄弟一个面子,漂漂亮亮的将差使办下来!兄弟这里,自然不敢委屈了两位大哥,中法战事之后,大家都知道中堂的憋屈。咱们受恩深重的人,这时还不竭力报效中堂?”
  叶志超一抱拳:“莲房兄,您尽管放心!中堂的方略,兄弟都牢牢记着了。一上岸,就要把徐一凡挤出汉城!要让朝鲜上下明白,中堂是给他们撑腰的,不让徐一凡再骑在他们头上作威作福!汉城稳了,再由南向北,再夺他的权。六个月里面,徐一凡不垮干净,兄弟从朝鲜游回来!”
  杨士骧哈哈大笑,极是满意,笑着又补充了一句:“对东洋人,要临之以威,但是不要擅自生事!宣扬了我天朝武力,也就足够……”
  丁汝昌只是在一边儿默默的听着,杨士骧那句替李鸿章争脸,他是完全听进去了。可是这次入朝,真的就是为了对付徐一凡而已?
  他在那里想心思发呆,一时忘记了表忠心,杨士骧含笑转过目光看着他,到了后来,笑容就渐渐的有点僵了下来。叶志超在桌子底下捅了丁汝昌一下,他才反应过来,尴尬的笑道:“为中堂老人家出力卖命,属下份内的事情,敢不尽心竭力!只是……只是北洋水师大船都有些年久失修,有的跑不出最高的速度,有的船底还没刮……锅炉机器不少也该换了……煤也不足,开滦给咱们的煤,都是碎渣子,得挑着用!”
  说说丁汝昌的声音就大了起来:“……咱们兵船出去,还得准备和日本水师见仗!他们在添船购炮,咱们几年来一船一炮未增。要确保饷道,水师还要添一百门快炮,开花炮子也要添,这些现在水师都没有!莲房兄,兄弟也就这么些要求!”
  杨士骧笑容不减,淡淡道:“有中堂办交涉,东洋人还敢和咱们真打起来?你没瞧着徐一凡那八千新兵打死那么多日本人,现在他们也只是敢办办交涉?更别说咱们北洋这兵船精兵添上去了。不够,再加兵,吓也吓死他们。禹廷兄,老哥!您要知道,这次开兵交涉,朝廷可没给咱们拨半点银渣子!都是拼咱们北洋自己的老底儿,给中堂争口气……
  这么着吧,水师修造和添煤的事儿,兄弟包了,不让老哥有半点为难。快炮和开花炮子兄弟实在是爱莫能助,给中堂省点银子,让兄弟少为难一点可好?”
  丁汝昌还想说话,叶志超就把他一拖站了起来,朝杨士骧拱手笑道:“莲房兄,咱们老粗,还不是都听你行事?禹廷老哥也都明白,咱们军务在身,这就回去安排了。杨大人说一,咱们绝不说二,一定把差使办下来!”
  杨士骧也自无话,端茶送客。叶志超拖着默不作声的丁汝昌,从花厅走得远了,到了二门口才低声对丁汝昌哼道:“一朝权在手,就把令来行,什么东西!禹廷,你也别置气,到了朝鲜,你兵船放了洋,他说他的,咱们做咱们的,什么事儿直接捅到中堂那里。别理这家伙!这些年咱们也苦够了,该松动松动,为他置气,划不来。”
  丁汝昌只是看着叶志超:“曙青,你不怕真打起来?”
  “打不起来!只要替中堂收拾了徐一凡,禹廷兄,朝鲜就是你我的天下!”叶志超哈哈一笑,拱手先从二门出去了。步步有声,从脚步声里都能看出他的好心情。
  丁汝昌负手在二门口站了好一会儿,长叹一声,就想离开。却看见人影一闪,李鸿章的女婿张珮纶正在一处廊角朝他招手。
  他青衣小帽,看起来甚是潇洒,比起正满腹心事的丁汝昌自己,可是轻松了许多。丁汝昌心思一转,这张珮纶找他,又有什么话说?
  心下盘算,脚下可走了过去。张珮纶笑吟吟的朝他抱拳见礼:“恭喜禹廷得担大任!”
  丁汝昌只是苦笑,抱拳回礼,并不做声。他现在满脑门子的官司,就想离开这座北洋大臣衙门。
  张珮纶看他神色,只是一笑,低声道:“兵者大事,但求我之有恃,不求敌之无备。我也是从中法战事当中打过滚出来的……中堂撒手不管朝鲜,莲房气盛,叶曙青志骄。上下眼睛里面就有一个要对付的徐一凡。上下解体,漫无所备。所有行事就凭着一点,以为不会和日本人开仗!再说徐一凡就那么好应付?一旦有衅……恐有不忍言之事啊!”
  丁汝昌神色一紧,就看着张珮纶。张珮纶也正了容色,几乎是一字字的交代:“禹廷,我就一句话,听不听全在你。带上邓世昌,和徐一凡保持联络,一旦溃决。说不定就只有他,才有回天之力!”
  ※※※
  “你叫什么名字?”徐一凡笑眯眯的问,他这神态,可以说是经典的问小LOLI要不要去看金鱼的怪叔叔。
  朝廷谕旨已发,果如他自己所料,满清动用了李鸿章这张牌。禁卫军这个怪胎,还是被提防,被警惕的对象。李鸿章对他态度究竟如何不得而知,反正也不会让他在朝鲜为所欲为了。为了撑过未来几个月时间,他能做的都已经做了。甲午是不是会如期爆发,他做的那一切是不是能如愿奏效,他又不是神人,谁球知道。
  想起穿越前在网上无意看到的一本架空小说,叫什么1911新中华的。在那个变态作者笔下,叫雨辰的主角能掌控一切风云变幻的大能,徐一凡忍不住就泪流满面。
  清廷谕旨一发,朝鲜王室那里就顿时冷淡了下来。眼前就有李鸿章的粗腿好抱,还是一条很熟悉的粗腿。对徐一凡自然就不那么奉命唯谨了。投桃报李,他也懒得替朝鲜人管那什么重建新政府的统治秩序,还大方的将水电报房让了出来,让他们尽情的和李鸿章联络去。甚至连监视日本公使馆的禁卫军,他都下令撤了出来。现在他唯一做的事情,就是守着到手的那几个仓库,朝鲜的一些金银内善坊储备,抄家的犒军收入,可都在那里,就等着北面后续部队护送大批驮马走骡过来,将这些东西抢运回平壤基地。
  事情一少,他自然就清闲下来。剩下这点事儿,楚万里打发就绰绰有余了。他足足的睡了两场好觉,冷面烤肉酸辣白菜的填了一肚子,算是恢复了前些日子殚精竭虑之后的元气。饱暖之后,自然思的就是那个。想起前些日子忙德四脚朝天之的时候儿,朝鲜双手奉上的那一对也算一等品的小LOLI,都孤零零的呆在他那现在只有章渝一人照管的临时内宅里面儿。顿时就有了去抚慰一下她们寂寞的小心灵的心思。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3/31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