篡清(精校)第17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5/315

  日军齐射的火力就远远超过城头的禁卫军新兵,一阵弹雨过来,城头人仰马翻。惊呼惨叫声四起,在袁世凯背后,一个卫兵哼也不哼的仰天便倒,子弹在袁世凯周围的城垛打得烟尘乱冒。
  几个卫兵想拉袁世凯下去,却被他猛的打开。他心里早就紧成了一团,随时都想跳下去,但是他的动作却是冷着脸回顾,大声喝道:“有没有后退的?”
  接着就是一声中气十足的大喊:“弟兄们,徐大人正兼程赶来,第一镇正朝这里赶来!鬼子也不是铁打的,咱们拼啦!一个换一个,咱们这么多人,看要多少鬼子才够换的!”
  枪声中,袁世凯的吼声却一时压过了枪声!他已经扯过了一支步枪,接着就开火射击!他身后的卫兵也再不拉扯他,主官都这样了,还有什么好说的?一个个都趴在城垛口朝下射击,反正子弹有的是,打吧!
  不得不说袁世凯已经是城中军心之所望,一堆新兵加败军看着他都这样了,还有什么好说的,倒下的抬走,空出的地方,底下待命的人二话不说就顺着竹梯爬上来,接过枪就开始射击,军官也不再发出齐射的口令,鬼子就在鼻子底下,他们破烂的衣衫漆黑污秽的绑腿都瞧得清楚,就拼命打吧,无非就是一命换一命!
  城上城下,双方对射的火流潮水一般往来涌动,烟雾缭绕弥漫,枪声越来越紧,直到听不出个儿来。日军没有重火力,而安州城没用重火力——每一架能用的机关枪都被徐一凡集中在了平壤前线,包括每一个会摆弄机关枪的射手,行营炮倒有,盛军当中炮手也不少,可是城墙之上实在摆不开,都集中起来放在城内巷战工事里面控制街道了。双方就是拼步枪火力,日军射击准确而密集,而守军胜在有源源不断补充火线的人力,更有打不完的子弹,一阵对射,双方谁也窒息不了对方!
  在如此近的距离下,日军伤亡也是大增,不断有人翻进壕沟,但是他们二线也跟上来了。一架架临时扎起的就便竹梯架在壕沟上面,才一架好,就是一队队的人冲上去,不断有人摇摇晃晃的栽倒,却有更多的人冲过去,过了壕沟就一扯竹梯,前进几十步就摇摇晃晃的要架在城墙上,在壕沟外侧提供火力支援的日军更发疯一般的齐射。城头军官扯着嗓子大声呼喊着转移火力,集中射击已经逼到城下的日军,不少步枪转了过来,更多的人去推那些梯子,城下的人却用身体拼命抵着,双方火力都在拼命对射,城上城下,尸体都是一具具的增多,安州城高不过三米,双方拼命伸出来的步枪都快枪口碰着了枪口!互相的脸都看得清楚,一个个都紧张而扭曲,互相叫喊着,射击着!
  “守军怎么会有这么多兵?”远处的桂太郎举着望远镜喃喃自语。身后没有一个参谋回答,每个人都捏紧了手中的望远镜。
  不大的安州城,日军三千余人几乎都是战斗兵,完全可以环攻。如此激烈的对射,守军没有崩溃倒也罢了,不过战斗水平的确是新兵水准的。唯一让人惊讶的是,城头的火力丝毫未减!
  “我们……大概突破了吧?”一个参谋又在自语。
  现在的安州城,人仿佛象蚂蚁一样密密麻麻的布满了城上城下——这个城实在是小。日军已经扶梯而上,而上面就是用子弹,用刺刀在拼命抵抗。可日军已经孤军前进到了如此地步,胜利就在眼前,如何会后退?双方的喊杀声都盖过了枪声,直冲上夜空,环盖四野。这么小的城,只要突进去,就是全胜!守军连后撤节节抵抗的余地都没有!
  桂太郎放下望远镜看了看怀表。二十九日夜八点三刻,日军六,六十八两个联队奔袭而至,准备两个钟点就发起冲击,也许在十点之前,就能底定朝鲜的战局了吧?这个战场的主动权,眼看就要在我第三师团手中!
  他的视线还没来得及从怀表上抬起,就听到轰隆的爆炸声响起,先是一声,接着就是一连串。抬头一看,就见环着城墙,一片爆炸的闪光,城头不断丢下黑糊糊的东西。
  一个参谋惨叫一声:“他们把炮弹丢下来了!”
  城头守军的确是将炮弹弹头都丢下来了,这个时候炮弹特别是陆炮,基本都是弹尖引爆的触发引信,碰着就炸。禁卫军士兵都是新兵,准备了这些玩意儿,装上引信的炮弹拿在手上都害怕,试投的时候手软丢得不远,还炸死炸伤了几个。这可不是手榴弹,有延迟信管,丢出去还有几秒钟的缓冲时间!袁世凯打上了安州城堆积如山的炮弹的主意,但是看到这个情况,也不敢将这些装好引信的炮弹放在城头,磕磕碰碰,自己先炸死一大堆。只好集中没有装引信的弹头放在城下,挑选了一些盛军老炮手准备,万一危急,装上引信再递上去朝下扔!
  刚才枪战激烈,从上到下,谁也没想到这个茬,现在日军密集城下,冒死上冲,双方子弹对子弹,刺刀对刺刀,都打红了眼睛。日军毕竟是久战精兵,枪打得准,人冲得猛,都已经攻到了安州城下,根本就没想到后退。眼看城头拼死也挡不住,不知道哪个军官就大喊起来:“上炮弹,上炮弹!”
  盛军炮手装好引信,人就排成一线将炮弹递上来,这个时候还不是捧着就朝下扔,朝下砸。成功撞击引爆的差不多有一半,炮弹弹片呼啸着四下飞舞,双方猬集在不过三米高的城墙上下,不论是在上面的还是在下面的,顿时都倒下了一大片!
  一发弹片嗖的从袁世凯身边掠过,弹在城垛上面转弯,一下扎进他胳膊里面,痛得他浑身一抖。在他周围,早就混战成一团,尸体累累,有禁卫军第二镇戴大檐帽的新兵,也有包头号坎的盛军,他面前几具竹梯早就被推倒,底下日军尸首更多,伤兵惨叫着朝壕沟爬去,只有壕沟里面,才略略有遮蔽的余地。不断有人从城下补到他这个位置,摸到枪就打,他几个卫兵早不知道到了哪里。
  炮弹轰轰的炸响,弹片呼啸范围之内,人成片成片的倒下。在安州城头,人命成了最不值钱的东西。袁世凯眼睛早就血红,他算是明白了,自从他决定奔赴安州开始,他就没有退路了,要不全胜,要不就死在这里!他就不信,徐一凡会不管安州!
  一咬牙齿,他已经将带血的弹片拔下来,接着就是大吼:“把鬼子拼下去!想要富贵,自己拿命来拼!”
  “阁下,是不是命令撤退,整理一下?”一个参谋大声发问。
  桂太郎摆手,脸色铁青的咬牙道:“预备队上吧。”
  “阁下?”
  “难道我们还有后退的道路么?”桂太郎指着双方流血不休的城墙,指着照映城头的火光:“我们只有拿下安州!预备队,前进!”
第五十一章
铁流(下)
  “上刺刀!”
  李星下命令的声音并不很大,背后排成一线的麾下官兵默默的将刺刀装在枪口之下,传来一片细碎的金属碰撞声音。
  天候已经是凌晨时分了,虽然是夏日,风掠过处,却有冷冷寒意。在李星这个先头营的两侧,是一片刺刀的丛林!
  数千顶军帽微微起伏,所有人都以标准的蹲跪姿势形成密集散兵线,注视着对面那两个低矮的山头!
  十几架马克沁机关枪也架好了,标定了射击线路,帆布弹带装好,调节射击速度的半闭锁装置都也设定完毕,一条条备用弹带都已经整理完毕,随时准备填进枪膛。
  李星蹲跪在自己这个营队的最前面,下了上刺刀的命令之后就一直冷着脸默不作声,微微侧着头,似乎在听着北面被风带来的声音。
  越过这里的山川丘陵,就是他们一路奔袭而来的目标,安州城。这个势在必争的要点,却存没不知!日军大家都交过手,在正面前线禁卫军主力和第五师团打了一个天昏地暗,知道小鬼子的战斗力。攻得凶守猛得顽固。拼出了吃奶的气力,几千人的伤亡,以绝对优势的兵力火力才将其歼灭。而这个从东面上来的第三师团也不是善茬,几千人的孤军就一路挺进,击破聂士成,一头就撞向安州,这种为了胜利不顾一切的疯狂,上了秤也是秤尾巴翘得高高的,绝对的强兵!
  安州两营才进行完新兵养成教练的雏儿,能挡他们多久?无论如何,这一次冲击就必须成功,禁卫军耽误不起时间了!
  李星早就没有了当初在南洋那个白净小生的模样,袖子高高的卷着,露出了给太阳晒成酱紫色的皮肤,肌肉胀鼓鼓的,眼中目光闪动,全是精悍,还有一种见过血,杀过人,打过恶战的那种老兵特有的蔑视一切包括自身安危的色彩。
  两年的艰苦训练,从平叛到甲午,在朝鲜从北打到南,李星是无役不与。徐一凡对他小舅子的照顾就是先锋尽着你先挑!周围的同僚,北洋出身的上官,他统带的士兵,当初不是没有人为他身份而侧目,为他能不能当带兵官有而有腹诽的,现在下来,人人服气。要知道,李星他们那批南洋学官,基本都是从泗水那场惨案当中挣扎出来的!他们求强求胜的信念,从来未曾动摇过。
  “大人,所有攻击发起部队,全部进入攻击发起位置!”
  一个参谋军官大步走到李云纵面前,立正汇报。
  肃川里战场并不太大,六个营组成了两波次的密集攻击队列,不多的弹药全部下发使用,准备打光算完,务求一次冲击成功。攻击作战在没有生力军加入的情况下只会越打越疲,攻击锋刃越打越钝,一次冲击不成,给鬼子牢牢挡在肃川里几天都有可能。更别说左协是几百里奔袭过来的,稍微喘息了个把钟点就要强行发起攻击——这个把钟点其实也没休息什么,都在调整建制,运动就位。左协现在是鼓足最后的余勇,只求扫开当面这最后一道障碍!万一攻击不成,那么士兵也再没有攻击的体力和能量了,没有几天的休息和补充缓不过来。
  上下都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也毫无保留。六个营全部压上,一波之后,再是一波,拿人命填,也要填开眼前这道防线!
  李云纵站得笔直,只是向北望去,所有火把都熄灭了,只能看到星月光辉之下,一排排如波浪一般闪动的寒光,那是密集散兵线的刺刀丛林,随着他一声令下,这道钢铁的波浪,就要拍击在对面日军的阵地上!
  李云纵回头看看坐在一旁,拄着步枪休息的徐一凡。徐一凡也在尽力的向北看,仿佛想在这沉沉黑夜当中捕捉到一点远处安州的消息。对李云纵投过来的目光视若未见。指挥他才不干涉了,反正他只要肃川里,只要安州!
  李云纵又冷着脸将头转回来,整了整自己的军服。也不多话,轻轻将手一挥:“攻击开始!”
  身边的参谋和卫兵,将命令短促的传达下去,在他们所处的小丘下面,满满一排的号手——信号弹这个时候儿还没发明呢。几十名号手上前一步,一手叉腰一手举号,三长两短的号音顿时撕碎了凌晨的宁静!
  阵型前面的李星一跃而起,他没用手枪,也是一支步枪,刺刀上好,举枪向后一招:“禁卫军,前进!”
  无数如他一般的基层禁卫军官和他做了同样的举动,密集的散兵线前响起了各种各样的呼喊。
  “上啊!咱们禁卫军打遍天下!这些鬼子咱们包打啦!”
  “没咱们冲不过去的防线!”
  “前进,前进,前进!直到世界末日!”
  钢铁寒光的波浪微一起伏,数千官兵已经起立,接着就是稳定的便步向前,指向肃川里。而十几架火力支援用的马克沁机关枪也开始吼叫起来,枪口焰照亮了附近的天空,照亮了一张张疲惫坚定的面孔,弹雨如同火流一般扑向了对面两个死死扼住了肃川里通路的高地!
  ※※※
  安州城上城下,已经是一片尸山血海。
  打到这个份上,双方的部队长都明白,这是在赌互相的最后一口气了。这里就是整个朝鲜战局的安危所系的最要点!
  日军所恃的是,他们兵力还算不弱,两个联队环攻这么一座完全没有野战防御,只有城塞防御的小城,可以形成足够的兵力密度和波次。而且他们主攻,可以随时变换攻击重点,而且他们兵较为精锐,历经苦战过来也有血战的经验,眼前就是他们这次九死一生挺进的最后目标,从上到下都打红了眼睛,就没想过后退!
  而且他们还所恃的就是,后路在几天当中肯定是没问题的,一个完整的联队据守,禁卫军再强,攻过来也要几天吧,安州这么个小破城,填也填进去了!
  袁世凯所恃的是,日军没有重火力,要不然就凭着他这个人挤人的小城,一发炮弹过来,怎么也能炸着人——也多亏有个城,城墙将所有人圈着,只有拼死抵抗,放出去野战,打得这么惨烈,一千新兵加上新败盛军,还能不能坚持抵抗还是一个问题!
  他的火力充足,子弹可以象不要钱一样打。收服盛军之后,兵力也很充足——可是无论如何,他也是防御一方,是被动的。只要这个小城一点被突破,他连继续巷战的余地都没有,也许守军一直在苦苦支撑住的士气就会崩溃,出现大面积放枪投降的情况!
  不过他始终坚信一点,徐一凡会来救他的!
  城头已经有熊熊火焰烧起,尸体都堆成山了,血浸入城墙之内,滋滋有声——说是城墙,都很勉强了。炮弹一阵乱掷,夯土城墙上大大小小到处都是缺口。最矮处用手一撑就能翻过去,几个较大的缺口处,尸体交相枕藉,中日双方士兵,交叠着死在一处。
  袁世凯摇摇晃晃的站在城墙上向外望,就看见火光映照之下,日军又在整顿,又在调整队伍,一些才浑身浴血给打下去的日军士兵又站在了攻击队列当中,几个裹着带血布条的军官站在队列前面,大声打气,看来是又要发起攻击!
  环顾左右,每个人都脸色青白,原来几个马弁都不知道填在哪里了,身边站着的居然是几个盛军,拿着有禁卫军标记的步枪。袁世凯深深吸口气,大声下令:“城头补人!堵缺口!徐大人会来援救咱们的!”
  ※※※
  “怎么也突破不了啊……支那人真多……”
  桂太郎举着望远镜,铁青着一张脸,呆呆的注视着面前这座小城。
  纵射的子弹,可以贯穿守军的所有阵地。单薄低矮的城墙,仿佛用军靴都能踹倒。守军人是很多,但全是新兵和败兵,经验训练勇气指挥全面都缺乏,唯一不缺的就是弹药。这么多人挤在一个小城里面,人挤着人。但是这一路攻击前来的第三师团精华,几乎赌上了一切,却始终无法达成突破!
  他们难道以为,还会有人赶得及来救他们么?还是这就是支撑他们战斗到现在的全部期望?
  他放下望远镜,有点不寒而栗。
  中国太大,而日本太小。虽然日本有幸提早一步醒来,而中国人还在沉沉入睡。但是对于这么大一个国家,只要有一人醒来,带给大家希望,就不是日本这么小个国家可以击败,可以征服的!一路被他们赶鸭子一样赶到这里的八千盛军,因为有徐一凡会赶来援助的希望,就战斗到现在,推及整个甲午日本倾国运一赌的战事,徐一凡又是不是给整个中国带来了希望?
  如果是此,那么他和川上操六在这里做的一切就不算白费,他们就是拼上所有,也要将清国这点微弱飘摇的希望掐死!这个国家,不能醒来!
  他突然身子一抖,侧耳细听,仿佛从自己的南面远处,传来了喊杀声和枪声,再一细听,只有这里战场喧嚣的声音。
  “我们似乎就是和徐一凡一个人在战斗啊……清国哪怕是李鸿章,都不堪一击……但是只有这么一个人,我们都战斗得这样辛苦,日本太小了,太脆弱了……”
  他心中长叹,脸上却神色不动,用力又是一挥手。底下顿时号声哨声响起,无数和他一样已经决心死在此处的日本军官,近乎疯狂的驱赶着顺从而凶残的士兵,再一次步入了战场!
  ※※※
  肃川里。
  枪声喊杀声已经汇聚成了一团,滚滚向前的禁卫军攻击线如一波波涌动的巨浪,凶狠的拍击在了日军防线上。
  刚才的黑暗,完全被各种各样的火光照亮,双方交射的弹道,在夜空中交织出一道道死亡的大网。
  密集的散兵线一层层的被子弹穿透,但仍然坚定向前。徐一凡站在高处,和肃立的李云纵一起,只是静静的看着眼前一切。
  这些连续行军超过二十四小时的禁卫军左协官兵,几乎是才赶到肃川里,就扑向了日军战线!
  日军弹雨密集,射击纪律严整,一排排的子弹倾泻而下,在禁卫军阵线上打出了大大小小的缺口,但是这浪头前进得太坚定,稍一翻卷,这些缺口就已经被补上。到了两个高地之下,这本来整齐的浪线才稍稍破碎,速度也放缓一点,仰攻向上。在望远镜的目镜里面,可以看到军官都走在前面,不断有人翻落下来。但是马上就有人补上他们的指挥位置,呼喊下令打气的声音就没有断过,只是传到了他的位置,就变成了混成一团的巨大呼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5/31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