篡清(精校)第18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3/315

  两人初识徐一凡,就已经上了请诛旗人虏首的折子。清季这飘摇之势,有心人谁不明白?只是一片黑暗当中苦无出路。谁都知道国家这样下去不行,却无力改变。甲午战事起后,大清最后一条遮羞的内裤都已经被扒了下来。恃为长城的北洋陆海军给打得稀里哗啦,旅顺要不是禁卫军三营人死战,陷落得还要早。两万兵守如此要塞都守不住,推而广之,又有什么地方能可一战,能可一守?
  大清已经衰微到了极处!
  只有徐一凡在朝鲜白手起家,两年的经营,两年的覆雨翻云,只有他在这里摧挫敌锋。禁卫军已经是毫不夸张的大清第一强兵!
  这个时候,徐一凡已经是一支举足轻重,再不能被满清朝廷限制的力量了。他要是坐守朝鲜,完全交代得过去,海路断绝,量一量从朝鲜到辽南的陆路就知道了,就算奉命回师,按照这个时候的道路条件,走个几个月也没人挑眼。按照满清现在的力量打下去,只有一场接着一场的惨败,接着屈辱求和。
  如果徐一凡真有如他们猜测的野心的话,就应该看着满清败得越惨越好,一片废墟当中,风云际会的英雄人物,才更有机会崛起!
  到了那个时候,就算徐一凡有恃强硬来的实力,真的天下归心否?只怕揭杆起时,就是帝国分崩离析,动荡不休的开始——徐一凡纵然已经有了声望,在帝国内部的基础,还是太薄弱了!
  可是放弃这个机会,又要等到什么时候?先不说回到国内,战场扩大了如此多倍,徐一凡这点兵力能不能挽回危局。帮满清缓一口气,然后再让他们继续再想方设法的对付禁卫军,对付徐一凡。然后再逢国战,大清照旧再来一场惨败?
  李云纵和楚万里都是多年的老搭档了,双方对局势的考虑判断都差不多。徐一凡从一开始就走的不是老路,他们这才誓死追随。现在这个时候,替徐一凡想想,还真是左右为难!
  李云纵纯粹一些,他下定决心追随徐一凡之后,就只是遵照命令,不管徐一凡做出什么样的决断,他执行就是了。这个时候,他也是默不作声。
  楚万里的嘴角却浮现出一丝坏笑:“大人啊大人,还非要给咱们吹吹风,统一一下咱们的意志么?只怕你早就决断下来了吧……”
  徐一凡自语了一句,突然回头,口罩上面露出的眼睛滴溜溜的转着,瞧着正在坏笑的楚万里:“万里,鬼子不过六个师团的常备兵,再拼凑,最多一两个能战的了不得了。咱们打掉两个,还有两个在辽南。鬼子还有两三个师团的预备队,你觉着,他们会把这兵力投入朝鲜,还是投向哪里?”
  楚万里摘下军帽,挠挠脑袋:“不是山东,就是直扑津门,干脆打北京,不会到朝鲜来的……”
  徐一凡紧接着逼问一句:“为什么?”
  “到朝鲜再来啃我们这个硬骨头?鬼子又不傻……这个时候,朝鲜他们再把国家最后一点力量投进来,要吃掉咱们也难……再说了,打垮了我们,朝廷就会和他们求和?扯淡不是么……我看朝廷多半还盼着我们和鬼子打个两败俱伤呢。吃完我们,鬼子也家里没有余粮了……
  辽南,山东,甚至津门到北京帝都,至少现在鬼子是怎么打怎么有,就看鬼子胆子多大了……直扑津门北京,还担心个列强干涉什么的,席卷山东是绝无疑问。与其来和咱们拼命,不如拼命在这些地方扩张战果,将那些京城的大佬们打得心胆皆裂,赶紧求和,他们才算捞到战果……再拖下去,鬼子就自己耗死自己了,他们才多大点儿地方?”
  李云纵也在旁边淡淡附和:“这次和日军交手,标下也觉得,日军从上到下,从战略到局部,都是孤注一掷。战略上,以小国凌大国,靠的就是不多的精兵速决作战。战术上,每一次战事也都是期望速决,不留后路,可见日人军资储备不多,拼命建设起这么一支常备军,已经耗尽国力了……他们在朝鲜打下去,除了面子,捞不到足够的战果!”
  徐一凡眼睛乱转,笑道:“哦?这么看来,咱们可以守在朝鲜,安安全全的等着看最后打成什么样子,再回国摘桃子咯?这样也好,咱们也打得够累的啦……”
  李云纵默不作声,而楚万里也笑嘻嘻的不接话。
  徐大人啊徐大人,现在你也学会玩儿这种帝王心术了,长进得真快。
  大人……你还想演戏到什么时候?
  ※※※
  广岛,日军大本营。
  满座日本文武肃然而坐,看着每人发下的一份简报发呆。而伊藤博文就背对着他们,看着挂着的巨幅地图,一动不动。
  窗外,是广岛的宇品港。阳光明媚,碧蓝的海面上白帆点点,阳光洒进来,到了这间会议室里面,在这低沉的气氛下,都变得阴冷潮湿了起来。
  那份简报,就是日本驻上海领事馆抄报的大清时报号外,长电紧急发回国内。在第三师团败部还没有爬到元山,回电国内告知惨败消息的时候。谭嗣同雄文已出,禁卫军在摧破第五师团之后,再度击破第三师团主力。日本常备陆军的三分之一,已经被徐一凡消灭。朝鲜局势,已经完全在徐一凡掌控当中。元山一带,不过有一个联队的日军,汉城还有千把人,还是第五师团的后勤部队。已经没有能力牵制徐一凡半点,而这支禁卫军,随时可以转用国内!
  第五师团覆灭之后,日本大本营已经震惊莫名。第三师团还是如期发起上陆攻击,但是在伊藤博文主导的大本营策划当中,只是用来牵制徐一凡的禁卫军,不让他们能自由转用。但是陆军丧失了山县有朋这样的元老大将,怎么可能不红着眼睛复仇。这也关系着战后陆海军长州萨摩两藩在帝国内部的势力消长。在陆军高层的默许帮助之下,本来作为大本营代表的川上操六,随军监督第三师团作战,应该负担的使命是监督第三师团不要发疯独走,贸然扩大战事,只要起着威胁牵制徐一凡东线安危的作用就可以了。
  谁知道,就是这个临行前还和伊藤博文长谈,在担忧的伊藤面前信誓旦旦的川上操六,却亲自率领着第三师团主力,做了如此大的冒险,而且遭受了如此惨败!
  帝国新任陆军大臣陆奥宗光(本来日本陆军大臣是山县有朋,以陆军大臣身份兼任征清第一军司令官,山县战死,陆奥宗光紧急以外交大臣兼任陆军大臣),坐在那里眼睛都直了。大清时报上,战事经过,日军番号,俱都详载,不像假的。第三师团也一直没有详细的进军战报回报——这本来就是陆军上下默许要看到的结果,装聋作哑,让第三师团独走挺进,冒险求胜!第三师团就算遇到不测,也可以迫使大本营不得不转用兵力,丢了第五师团,难道伊藤还有胆子继续再丢第三师团?这将不得不迫使战事重心和主导权由海军转向陆军。
  可是谁也没想到,川上赌得如此之大,第三师团被如此干脆利落的被击破。日本陆军,又丢了一个中将!
  伊藤一直背着手不说话,会议室内,气压越来越低。陆奥坐在那里,只是觉得海军那边的目光不断的投过来,海军军令部部长桦山资纪眼神更满满都是蔑视——混帐!这家伙还是在陆军少将任上转任的海军少将!现在仗着海军的战果,想对陆军落井下石么?
  陆奥宗光猛的一拍桌子:“奇耻大辱!帝国陆军的奇耻大辱!”
  他啪的站了起来,碰得桌子板凳一阵乱响,僵硬的低头行礼:“阁下!敢请转用帝国第二,第四师团,编组称为征清第三军,如果兵力还不足用,北海道的屯田兵也可以抽调出来!一定要和徐一凡决一个胜负!陆军上下,泣血恳请阁下,拜托了!”
  屋子里面一片肃然,接着就是所有陆军军官都站了起来,狠狠的垂首下去,马刺碰撞,铿然有声。
  而伊藤博文一动也不动,几名陆军将官的呼吸越来越粗重,到了最后陆奥宗光又抬头起来,语调急切:“阁下!”
  伊藤博文慢慢的转过身来,清瞿的面容坚硬如铁,嘴角向下弯着,只是轻蔑的吐出了一个日文单词:“混帐!”
  陆奥宗光的脸色一下涨得通红,胸口剧烈的起伏着:“阁下!难道就要让天皇陛下的陆军,蒙受如此的耻辱?不击败徐一凡,如何慑服清人?只要打败徐一凡,清国人必然求和!现在已经到了转移攻击重心的时候!”
  伊藤博文冷冷的道:“如果不是陆军的独走妄为,怎么会有徐一凡今日的地位?怎么会让他成为清国人心目中的英雄?”
  “陆军是做出了错误的判断,但是川上阁下已经用他的血洗刷了错误。今后的战事,陆军将以百倍的努力,千倍的牺牲,一定要将清国这支最后的可战之军彻底粉碎!”
  到了最后,陆奥宗光的话语几乎都是在吼叫了。
  伊藤冷冷的看了他一会儿,最后摇摇头:“在这场战事当中,我不再会和陆军讨论什么问题了。”
  桦山资纪哈的笑了一声,满是嘲讽的意味。
  不知道是桦山资纪的冷笑,还是伊藤博文的话语彻底激怒了陆奥宗光,他双拳一下重重的捶在桌子上:“陆军将帷幄上奏,恭请天皇陛下圣裁!不需要经过你们的批准!”
  他的话音还未落下,伊藤博文已经一脚踢倒了椅子,制造出更大的声响。
  “你们不仅仅是混帐,还是蠢货!我们作战的目标是什么?是要清国求和,不是粉碎徐一凡!你要记住,清国是清国,徐一凡是徐一凡!我们的国民承担着清国人四倍的税收,我们背负着六千四百万日元的国债,我们需要清国敞开市场销售我们的产品,我们需要清国替我们偿还国债!我们还需要清国割让朝鲜给我们!
  而这一切,打败徐一凡之后,我们能得到么?那个时候,帝国也已经破产了!
  你要记住这一点,清国是清国,徐一凡是徐一凡!
  我们要在满洲扩张,在停战前占领更多的地盘,可以讨价还价,榨取更多的利益。我们要攻略山东,将北洋水师彻底歼灭,让亚洲再没有可以威胁到我们的海上力量。我们需要海军迫近天津大沽的海岸线,用火炮毁灭他们的海防要塞,将战火烧到清国人的首都门口,让他们丧失一切抵抗的意志……帝国,打不起一场消耗战!而西方列强,也不愿意看到东亚两国进行着一场消耗战,而失去牵制抵抗俄国在远东扩张的力量,他们到时候必然会介入调停当中,让帝国什么也得不到,而我们强国的梦想,就只有这样失去!比起国家的命运来,陆军的地位,哪怕我伊藤博文个人的权位生命,有什么不能失去?
  记住,能做出投降求和这个决定的,不是只是带着一支禁卫军的徐一凡,而是在清国宫廷中的慈禧,光绪,还有那些清国的大臣!我们只需要摧毁他们的抵抗意志!
  这个时候,你们做了那么多的蠢事,还要烦渎陛下的圣聪,陆军到底是何居心?陛下已经从东京发来电报,严词斥责陆军的莽撞无谋,这个时候,难道你们还不反省,还要将帝国拖向深渊么?我真想将你们拖出去,全部斩首在宇品港码头前面,向帝国谢罪!”
  伊藤博文的话语如连珠炮一样爆发,脖子上面青筋爆得老高,额头处慢慢浮现出细小的红点,他真是暴怒得连毛细血管都破裂了!
  在伊藤博文狂风骤雨一般的怒火下,几个陆军将领呆呆的听着,在听到明治天皇也来电斥责之后,终于颓然坐回了椅子上面,垂首不语。
  伊藤博文发泄完毕,拿起那份简报,看也不看的丢在地上:“川上……就算不死,也该自己切腹!大本营已经做出决断!征清第二军,由辽南四下扩张,进逼辽西走廊,我们的前锋,要在二十日内,看到清国的山海关!要击破当面清军的一切抵抗!征清第三军立即编组,在本土舰队的掩护下,做登陆攻击清国北洋水师总基地威海的准备,第三军要在本月之内,陷落威海,扫荡烟台,登州,莱州,给清国沿海繁盛之地,造成巨大的破坏!而联合舰队主力,挺进渤海湾内,炮击天津,炮击大沽,炮击一切可以摧毁的东西,做威胁北京态势!两军席卷北京清国帝都的两翼,舰队深入轰击天津海口,让清国宫廷内的太后,皇帝,大臣,丧失一切抵抗的勇气!让徐一凡即使能够回师,也无法对大局施加任何影响!”
  他语调如铁,脸色铁青。话音落后,已经心胆摇动的大本营所有幕僚,哗的一声整齐的站了起来:“谨遵陛下的意旨,谨遵阁下的命令!”
  ※※※
  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响,在颐和园内的玉澜堂外响起。几个小太监在树上缠起了一串串的万响长鞭,都垂到了地上,小太监们正撅着屁股在那里凑香头呢。
  那边树上的才炸完,这边树上的又响了起来,火线到处,就看见鞭炮纷纷落下,然后炸出满天彩纸。玉澜堂外,满满的都是烟雾和火药味道。在那个颐和园出名的三千尺长廊里,站着的都是探头探脑的太监宫女,捂着耳朵看着这边的热闹。不了解情况的太监还扯着公鸭嗓门互相打听。
  “这是怎么一出啊?”
  “才接到的消息,朝鲜徐一凡徐大人打赢了鬼子,又砍了一个什么大将的脑袋,几千鬼子的耳朵穿起来,要送京师报捷!”
  “啊哟皇天,怪不得皇上都出来了呢!听说旅顺丢了,茶馆里面都安静得跟什么似的,说书先生讲永庆升平都无精打采的,坐在那儿眼泪差点掉下来,就连咱们,心里都闷闷的,您说说,旅顺丢了关咱们什么事儿?只是想这么个大清,怎么连东洋小鼻子都欺负上门了?现在可好了!咱们大清,还是有人!太后有福气,皇上也是百灵相助!”
  “这么放炸鞭儿,不怕吵着了太后?”
  “这些炸鞭儿,都是李大总管送过来的!太后也一准儿高兴!”
  “怪不得世三爷他们今儿一早就去了乐寿堂,准是给老佛爷叩喜去了,您说说,小鬼子自己上门找倒霉,能怪谁去?”
  “那徐大人,准保要大用了吧?”
  “那可不!”
  鞭炮的声音,太监宫女们议论的声音夹在一起传了过来。让戴着风帽,穿着明黄面子坎肩儿站在玉澜堂门口的光绪脸上的笑意掩也掩不住。
  他还是显得瘦弱,脸上却像是要放出光来一样。原来佝偻的脊背也显得直了一些。抄着手笑吟吟的看着眼前热闹的景象。在他身后,站着一个二十岁左右的旗装女子,团脸儿显得挺富态,比起宫里的其他妃嫔,最特出的地方就是眉宇间活泼灵动的地方,这女子正是光绪最宠爱的珍妃,今年正月,才从嫔的位置进到妃子。
  跟在活得小心翼翼的光绪身边儿,珍妃也是第一次瞧见这么热闹的场面,兴奋得直拍手。照理说这算是失仪,可光绪就喜欢看她活泼的样子。
  鞭炮炸了半天,珍妃才双手合十:“观音菩萨,皇上您终于有了笑模样儿了……”
  光绪感慨的道:“一吐胸中闷气!朕就想着,朕以精诚感化天下,总要出几个名臣大将吧?这徐一凡争气!咱们大清,还是只遇到小小磨难,一朝奋起,还是盛世!”
  “爱新觉罗家的江山万万年……”珍妃调皮的吐吐舌头。光绪笑吟吟的看着她:“你这个他他拉氏啊……”
  “皇上,接着是不是继续打小鬼子?”
  光绪兴奋的一笑,看看左右无人,他在这里说话,鞭炮声中,远处的太监也听不见,才低声道:“为什么不打?有朝鲜胜迹鼓舞,其他重将,还能不卖力?一样的枪炮,一样的人,都是那些重臣大将不卖力,想看朕的笑话儿才打不好!现在朕决定不再心慈手软了!这些家伙,光指望他们激发天良可不成!那李鸿章,朕也要好好敲打一下!”
  鞭炮声音太响,珍妃没怎么听清他的话,却又说到了其他话题上面:“这徐一凡,听说是咱们大清的二百五,怎么就这么能打?皇上,这下要好好儿赏他了吧?”
  光绪傲然一笑,看来对自己识人和驭下手段自信得很。自卑压抑久了,一朝扬眉吐气,这信心简直是爆棚,更别说他本来就是一个行事操切急躁的皇帝了,恨不得借着这股东风,将所有权力都掌握在自己这个皇帝手中:“徐一凡……贪花好色,要钱,也要权。瞧着他搜刮朝鲜国库,死死把着禁卫军权位,不惜和李鸿章破脸就知道了。朕都能赏他!除了这些,他毕竟能做事嘛!就怕当官的不想要东西……朕自然是要大用他的,已经电谕平壤,让他回师辽南,朕也电谕各军,大集辽西辽南,各军戴罪立功!徐一凡赶到辽南的时候儿,朕就以他经略全军,反攻旅顺,把小鬼子赶下海!他他拉氏,你就瞧着吧,大清就要中兴!将来徐一凡,少不了现在李鸿章的地位!”
  他望望乐寿堂方向,藏下了心底的一句话:“老佛爷掌管一切这么久,结果也不过是这样,朕一亲自拿权指挥战事,结果就是如何?天下归心!名将奋起!老佛爷,这爱新觉罗家的事业,还是朕来管罢!只要这仗圆满的打完!朕一定会是大清的中兴之主!”
  身旁珍妃笑颦如花,光绪不知道为什么,只觉得豪气满胸。
  ※※※
  乐寿堂内,几扇窗户都全部挡上了。慈禧太后老佛爷号称是为了这场战事,吃了禁口斋,身子虚弱,有点感了风寒,正在调养。
  远处的鞭炮声,零星的传来,乐寿堂内跪着的几个大臣听见了,都面面相觑。
  慈禧半躺在榻上,面朝着里面,李莲英垂首站在她身边侍立,脸色难看得很。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3/31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