篡清(精校)第5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0/315

  在座儿的都是年轻人,如何没有这个胆子?叫好儿的声音都快将讲堂顶子掀开了。一叠儿的声音都是,马上就干!
  纷乱当中,就听见一个女孩子好听的声音响起来:“干嘛叫兄弟会?哥哥,你瞧不起女人!为什么咱们就不能参加?”
  大家的目光都转了过去,看到的正是李璇气鼓鼓的站了起来。这么好玩的事儿,少了她那还了得!
  女孩子盈盈在那儿一站,就听见不少人不自禁的倒抽凉气儿的声音。今天与会不少青年,是没有见过这位李家小姐的。进来就忙着热烈的讨论,也没有朝后面张望。眼下就看见这个容颜如雪一般清丽的美女站在那儿,嘟着嘴带着三分委屈和李星撒娇似的抱怨。血气方刚的小伙子还有不骨头酥了半截儿的?
  李星为难的涨红着脸,李大雄明理开通。在李家大佬们都不支持的情况下,放他们小辈参加这个护校的运动。可是也有交代,别让这个妹子参与得太多,毕竟是女孩子家。可是这个妹子古灵精怪,她要干什么,李星可是远非她的敌手。
  只是这次,热血青年们是抱着满脑子热血奉献的心思准备大闹一场儿。怎么能让这妹子也卷进来?
  他还没有说话,不少巴不得李璇在他们队伍当中,可以多瞧着两眼的青年们就纷纷附和:“就叫南洋青年会!和基督教的青年会一个道理,当然是有女孩子参加了!”
  李星左顾右盼,就看没人支持着自个儿。想摆出哥哥的威风吼回去。就看着那些妹子仰慕者的眼神儿投过来很有些儿不善。
  他郁闷的一摆手:“同意设立南洋青年会,参与护校游行陈情,准备投身归国强国事业的人,都举手!”
  李璇朝哥哥挤挤眼睛,笑得小酒窝儿就在脸颊上面飞舞。轻轻的挽了挽一头光滑的秀发,抿着嘴唇儿坐了下来,看着美人笑颦初绽。大几百号人都看呆了,这种无处不在,自然表露的美艳,实在是最动人心魄的。
  一时间,李星的号召,人人都忘记了举手儿。直到李星咳嗽一声儿,大家才缓过神儿来,个个都是热血沸腾。
  激烈的游行,青年的组合,强国的梦想,还有伟大的事业,更加上队伍当中还有李璇这样美丽的女孩子,还有什么能超过这些最能打动这些本来就是天真热情的南洋青年的?
  顿时手臂举起如林:“我加入南洋青年会!”
  李星激动得眼眶都湿润了:“咱们做好准备,走上街头,让那些白人土著,看看咱们华社的威力!这次,祖国是站在咱们这边儿的!”
  ※※※
  “大人,对于筹饷事宜,老朽向来是赞助到底的。大人要筹多少?三十万?五十万?只要给一个数字,四堂联合的宗会,都定然全部包了。至于其他,不是老头子这个荒僻之乡的人所能与闻。”
  李远富的神情淡淡的,还抽上了水烟。
  徐一凡却是说不出的郁闷。以为自己一番卖力宣慰,这么多的话语说出去。能让这些世家也如南洋青年一般明白了解。能支撑他们的,能帮助他们的,只有远方那个祖国。具体到人头上面,就是他徐一凡徐大人一人而已!
  从南洋排华的历史,讲到现在的风潮。说到自己带铁甲兵船来访,才让局势松动缓和,土著和洋人殖民当局不敢太过逼迫。可是李远富就是油盐不进,只是打算拿几十万银子打发他走路!
  换了其他人,几十万两落袋平安,还不要高兴疯了。可是他要的绝不止是这点儿,他要的是整个南洋社会,以后源源不断的接济,成为他心中绝大计划的支撑!
  曹天恩的眼神儿向别处飘去,估计对老头子的话是深得其心。这个麻烦,是越早走越他妈的好……
  徐一凡撑着脑门,忽悠这些世家,果然是不那么容易啊。不过,他还是想努力一下儿。
  “李老先生,你问问自己内心,还是不是华人?华人在南洋筚路蓝缕,一路的艰辛我都和您说了,您也亲身经历了这么些年。难道还不明白?大家在为华人地位拼力抗争。可是洋人连一个华校传承咱们文明的根都是不给哪!这次我也不仅仅是为着筹饷,是想将华人社会联合起来,在这件事儿上和洋人争上一争,交涉一番。您也看见的,祖国钦使过来,洋人就要客气应对。毕竟咱们代表的是一个国家!而您和这个国家是血脉相连!您自己得好好想想,我顶着这么大风险,周旋其中,到底是为了谁!”
  一席话儿说下,李远富顿时站起。又重重坐下来。身边伺候的几个儿子见老爷子作色,都是变了脸色,揣揣的看着两人之间紧绷的场面。
  “国家?国家?多少人过来,只是打着咱们手里的钱的主意。恨不得将咱们这点儿身家刮干净。华社坚持到如今,国家什么时候又闻问过了?真到了景儿的时候,您是钦差委员,洋人还是得客客气气的送您上兵船。咱们却还得在这里赢扛着!有本事,你就一直让兵船守在这儿!只怕整个大清,也没人有这个担待吧!是咱们在这儿活着,而不是大清朝!”
  老头子在南洋华社一言九鼎,徐一凡质询的话儿,是真的将他激怒了。对于徐一凡这些日子的宣慰,老头子也只是觉得在激化矛盾。今儿本来是想拿钱来打发这位上门拜访的钦差委员,价钱也不是不可以商量。谁知道徐一凡压根儿不和他说钱的事情,却只是口口声声的说要将华社团结起来!
  这不是忽视他老爷子在南洋权威,撬他的墙角来着?对于徐一凡一路宣慰,搅动人心的举动,老爷子也觉得极是不爽。一语不合,竟然拍案而起。
  “送客!”
  斯时斯境,徐一凡也只有苦笑。要做通这些世家的工作,果然不是光靠忽悠才能成。需要长久的沟通联络。只是自己在南洋这样招摇,到底总理衙门还有北洋衙门,会给他多长时间呢?
  老爷子干脆拂袖而去,徐一凡也只有拱手告辞。在李大仁歉意的笑容当中一路送了出来,徐一凡的脸色都难看得很。曹天恩乖巧的一句话儿都不说,装着没有看见徐一凡的脸色。
  这真是第一次感觉到,事情的发展,不在自己掌握当中啊……种种桩桩,自己要逆天行事,改变这个时代,到底还要经历多少场的无奈?
  徐一凡在马车里面只是咬紧了牙齿。无论如何,走上了这条道路,自己都要坚持下去,有法子的,一定是有法子的!
  队伍突然一顿,停了下来。徐一凡从自己思绪当中挣脱出来,推开车么望外看去。就看见一个穿着洋服,提着文明棍的人。安步当车,笑吟吟的朝这里走来。
  正是李大雄。
  这位人物,根据资料不过是李家不大重要,只是负责沟通联络洋人的儿子。这次道左相逢,又是为了什么?
第二十七章
即将到来的碰撞
  天津北洋衙门。
  一日的辕期下来,李鸿章见了一天的客人,又打叠着精神在签押房里面看着关于胶澳教案的公事,只觉得眼前一阵阵的发花。几层皮垫在身下,都觉着腰骨酸痛。地龙的火热滚滚的烧着,但是寒意还是一股股的袭在身上。
  年岁真的是大了啊……三千里外觅封侯。现在看来,什么雄心,到了这个岁数,都是一场笑话儿。
  为这破屋子,真真是忙得够了,也看得烦了。可是北洋的局面,一生的心血,还得支撑下去不是……
  正按着已经老花的眼睛出神儿的时候儿,就听见签押房外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儿响动。李鸿章还没来得及发问是谁,就看见门口戈什哈将帘子一掀,杨士骧和张佩纶双双的迈步进来。走得急切了,在门口两人险些儿撞着。
  “中堂,中堂,您瞧瞧,又是那二百五惹出的花样儿!”
  听着杨士骧的声音,李鸿章眉毛一挑,不怒反而笑了起来:“拿来瞧瞧!这位爷,可比我光瞧着那些公事儿精彩!”
  杨士骧只是叹气儿,将手里一叠抄报纸递了过来:“在日本踢馆闹事儿,到了南洋。又是鼓动华侨风潮。荷兰的爪哇省总督都电报北京的荷兰领事馆,和总理衙门交涉了。泗水领事是南洋大臣那里放出去的,刘坤一打电报过来,问咱们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北洋怎么插手到南洋去了?而且致远兵船说是机器坏了,也一直赖在泗水……总理衙门那些王大臣,估计都在皱眉毛叹气,背后骂那二百五呢……”
  李鸿章反而是眉飞色舞的,拿过那叠抄报纸来津津有味的看着。纸上抄报笔记潦草,估计才把码子翻过来就赶紧送上。一头看一头笑:“我们哪能管那个家伙?他是钦差特旨练兵的道台,不归咱们北洋节制嘛。告诉刘坤一,要打官司找总理衙门打去……啧啧啧,精彩,当真精彩。盛兵而入泗水,总督宴会上面儿拂袖而去,随员和洋兵斗殴,一处处宣慰华校,结好华社青年……看来不是咱们一个人对他头疼嘛。处处都能搅起风雨,这就叫本事!你们说说北洋诸公,谁能及得起他那担待?”
  听着李鸿章的话儿,张佩纶就是一笑,却并不说话儿。杨士骧却在发急:“中堂,这不叫担待,这叫缺心眼儿!现下大家是都不乐意好鞋踩这臭狗屎,才由着他嚣张。真要冲他动手儿,这还不是一捏就死?”
  李鸿章呵呵一笑,问张佩纶道:“幼樵,你怎么看?”
  张佩纶只是浅笑,多年磨砺,他风度已经极是沉静,敲着膝盖沉吟:“光是荷兰的话,估计总理衙门也是不大在意的。上面儿其实谁不心里对这些洋人恶心着?有人出来恶心恶心他们,估计上面儿也是乐观其成,又不是英吉利法兰西,荷兰小小国度。咱们法国都打了,还怕他们不成?只是这殖民地的事儿,向来是欧洲列强的禁脔。总理衙门估计不痛不痒的申饬一下徐道,让他赶紧归国,也就完了。咱们也就是两条兵船在那里担着干系,不碍的。”
  杨士骧一跺脚:“幼樵,怎么你也这么说着?兵船是咱们北洋的,出点儿什么事情,那就不得了!”
  张佩纶淡笑:“为着一个荷兰小国,咱们钦差委员就灰溜溜的回来,兵船拔腿就走。要是传出去,天下清誉,到底是骂谁来着?那二百五可一点儿责任都不会有!”
  “天下清誉派什么用场?谁又会传出去?”
  张佩纶摇头微笑:“我就干过清流,太知道这清誉的好处了……至于传不传得出去。要是我是那徐道,相必就是有自己的后手儿安排。在海外替国朝宣威,这好处名声儿他也知道……”
  李鸿章只是含笑听着自己女婿说话儿。不表赞成,也不表否认。态度很是有点兴味盎然的样儿。张佩纶笑道:“他的事儿且不去说他,眼下南洋的风潮所惹动的交涉,还是小事儿。咱们这就屈服压力,上到总理衙门,下到咱们北洋,都不能那么轻易低头。荷兰人不过表个态度罢了。有那个二百五在,替北洋分谤,有什么不好?咱们还可以细细观他的格局度量,到底是什么样的人才……中堂已老,不见后起,要是真的有这么一个人物能收拾收拾破屋子,有什么不好?”
  杨士骧犹自跌足,还没来得及说话儿。李鸿章已经笑道:“好啦好啦,咱们且先不去管他。静静等着就罢了,他能做出什么捅破天的事情出来?不过是个没兵没勇,凭着一副做派和一张利口的狂书生罢了……在南洋翻不了天的。我这么就把兵船撤走,反而给骂死。莲房,就这样吧,总理衙门现在在模糊肉头着,咱们也猫着。不顶这个缸,由着他闹去。笑话儿了,咱们还怕起荷兰来了不成?”
  杨士骧跺脚长叹:“这二百五天不怕地不怕,我真的怕他把天给捅破,到时候,咱们哭都来不及!一堆白鼠当中,突有黑鼠。这叫事务反常即为妖,中堂,咱们走着瞧吧!”
  说着一拱手,杨士骧转身就出去了。
  李鸿章和张佩纶互相看看,都是一笑儿。
  “幼樵,怎么看?”
  “中堂,您裱这破屋子,恐怕也是裱糊够了。有个愣头青出来,咱们就看看这反常能反常到什么模样儿吧。反正,我是很好奇呢……”
  李鸿章疲倦的一笑:“累啊,太累了啊,幼樵。看着他百无忌惮,我是真的……羡慕。”
  ※※※
  同样的天空下,在大清上海法国租界额尔非斯路上一处石库门房子前。穿着绿色号衣的电报局邮差,也拉响了石库门房子的手铃。
  这石库门房子挂着大清时报的招牌,字迹犹新,红漆未干。怕是才挂上没多久的新幌子。
  房门一下打开了,邮差操着上海土白:“侬家谭先生格南洋电报,交钱收报来格。”应门的工友忙不迭的上楼招呼主人下楼。不一会儿,谭嗣同神清气爽的就走了下来。
  他神色极佳,头皮剃得发青,伸着懒腰,摆着董家拳的架子一路走下来。口中还在笑道:“何方恶客,清晨电召,这十里洋场,寻一个清静好梦都难!”
  徐一凡临行之前,谆谆嘱咐唐绍仪在上海租界成立报馆,特特的让唐绍仪将谭嗣同请来当这个报馆的主笔!
  湖湘名士,顿时高居沪上,挂起了大清时报的招牌。谭嗣同现在隐然清流后起之秀的身份。又打定了要起着振聋发聩的作用出来。铁了心要一鸣惊人。虽然唐绍仪对他要钱要物的要求是有求必应,但是第一份报纸还远远没有办出来。谭嗣同也一直在苦心寻找,到底什么样的时闻才能让这个大清时报一炮打响!
  等他走到门前,看着那邮差手里厚厚一叠的抄报纸。他都忍不住吓了一跳,现在的电报费价格奇昂,这么一叠电报过来,该得花多少钱来着。打电报过来的人,真是拿着电报传文章了!
  邮差摘下帽子行礼:“谭先生格?翻报送报一共八十七块六毫洋。拿电报发文章,阿拉也是第一次见。大阔老!”谭嗣同笑笑,回头招呼:“拿钱给邮差!”
  说着接过抄报纸过来,当时就看住了。一目十行的将那叠纸翻得哗啦啦直响。手下工友正在一五一十的给邮差数大洋,就听见他一拍大腿:“好!好!好!徐兄果然给谭某传来了一篇好文章,这大清时报,从今天就开张!就要让大家知道,海外还有什么样的一群游子在,他们又受的是什么委屈!”
  声音之大,让工友手一抖,哗啦一声,白晃晃的鹰洋撒了一地都是。
  ※※※
  咯吱咯吱两声儿,两个箱子给撬开了。楚万里笑吟吟的看着徐一凡,屋子里面就他还有章渝,杜鹃,还有那个徐一凡看中,认为值得重用的北方汉子张旭州。
  大家面面相觑,楚万里真的把枪从致远舰上面搞来了!邓世昌也担着血海一样的干系,支撑着徐一凡宣慰南洋的举动!
  一只箱子里面装着的是乌黑诤亮的毛瑟八八式步枪,圆头子弹在箱子底下铺得满满当当的。李鸿章武装北洋水师的确是不遗余力,普鲁士德意志才生产不久的新式洋枪,都武装到了水兵的手上。还有一只箱子,里面儿都是手枪。六轮子手枪一支支的架着,底下也是一层儿手枪子弹。这几十把家伙,还有数百发子弹,楚万里就这么搞来了。
  这些日子,楚万里坐着徐一凡的钦差马车,没事儿就去码头采买水果和水产,说是供钦差大臣享用。外交用的车马,谁来查他?偶尔有洋兵和土著警察疑心,远远儿的过来瞅瞅,这小子胆子包着身子。敢上去东拉西扯,语言不通的和人家攀交情,一点儿没有做贼心虚的情怯。
  他这个做派,人家也不疑心了,还和他今天天气哈哈哈的扯一会子。三两天下来,十来条步枪,十来支手枪,就这么秘密的到了泗水领事馆里面儿。至于曹天恩,徐一凡不去找他麻烦就好了,他还来管着徐一凡的事儿?
  大家看着这些枪械,当学兵的不用说。见到家伙脸笑得跟烂柿子一样。空着手和洋兵还有土著警察脸对着脸儿,大家虽然不怯。但是心里总有点儿虚着。眼下局势又是如此,谁也不知道会不会出乱子,有家伙在手上。总是应付自如一些儿。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0/31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