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强赘婿(校对)第133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31/2154

  祝弘主道:“记住,不惜一切代价,不管死多少人,都要拿下怒潮城,然后彻底封锁整个越国东部海域的所有防线,隐元会会全力配合你们。”
  薛彻道:“是!”
  ……
  次日!
  宁政收到了无数份的辞呈。
  超过上百份之多。
  种氏家族在朝堂上所有的嫡系,全部请辞。
  祝氏家族所有的嫡系官员,也全部请辞。
  薛氏家族请辞,黑水台都督阎厄请辞。
  整个越国朝堂,几乎空了一小半。
  之前遮天蔽日的祝氏、种氏竟然全部消失了。
  顿时,朝堂上剩下的文武百官不由得觉得一阵阵茫然。
  朝会之上,没有议出什么。
  书房之中,宁政和尚书台、枢密院的几个嫡系大臣商议。
  “殿下,留住他们。”
  “殿下,关闭国都城门,留下他们。”
  “种氏、薛氏一旦返回领地,一定会谋反。”
  新晋的尚书台副相王承惆依旧是一个大喷子。
  “太子殿下,一定不能放过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种鄂不能走,薛彻不能走。”
  “立刻下旨,将他们定为叛逆,然后发兵灭之。”
  监国太子宁政道:“宁纲王叔,宁启王叔,你们二人觉得如何?”
  宁纲道:“殿下,若是现在宣布他们为叛逆,那内战就会在国都爆发。”
  宁启道:“在国都范围内,我们的兵力占优。”
  王承惆道:“殿下万万不可有妇人之仁,就算内战在国都爆发,就算打得满目疮痍,却能一劳永逸。”
  宁政道:“若在国都爆发内战不能一劳永逸。内战不可避免,但不能在国都内爆发。一举剿灭薛氏领地,种氏领地,这才叫一劳永逸。”
  这话一出,几个朝堂巨头大惊。
  一举灭掉薛氏领地、种氏领地当然好,算是直接解决了百年隐患了。
  但怎么可能做得到?
  越国就算最强盛的时候也做不到。
  楚王率领三十万大军攻打镇西城都没有打下来。
  那可是种氏家族的老巢,经营超过百年之久。
  而现在宁政能够拿出多少军队?
  充其量不会超过五万。
  三十万都打不下镇西城,更何况四五万?
  还有薛氏家族。
  隔海为王战略,他们比金氏家族早了几十年就开启了。
  如今薛氏家族的武安伯爵府是空的,薛氏家族所有的势力都在南洲群岛。
  这是一个伪装成为南海剑派的超级大军阀。
  薛氏不但垄断了南部海域所有的贸易航线,而且还算得上是浮屠山的附属势力。
  拥有强大无比的海军,武道军团。
  没有海面舰队,想要灭掉薛氏家族完全是痴人说梦。
  南洲群岛距离天南行省足足两千里,这片群岛有多大,有多少军队驻守,有多少城堡?
  情报都是不完整的。
  因为薛氏家族扶持南海剑派超过了百年,大规模向南洲群岛移民持续了几十年。
  浮屠山对南海剑派的扶持,也超过了几十年。
  所以薛氏家族的南洲群岛,绝对是一个超级庞然大物。
  从之前发生的一件事就可以看出薛氏家族、南海剑派之强大。
  浮屠山夺取了黑石岛上古遗迹的开发权之后,南海剑派派遣海上舰队封锁了所有的海域,动用的舰队超过上百艘,一万多人。
  而金氏家族有多少舰队?
  不超过四千人,而且训练成军不超过两年时间。
  顿时,王承惆道:“殿下,可以放种鄂走,但不能放薛彻走。种鄂不是种氏之主,但薛彻却是薛氏之主,南海剑派之主,南洲之主。一旦放他离开国都,就是纵虎归山。”
  宁政道:“王相,那用什么罪名留下薛彻呢?”
  王承惆道:“罪名还不简单吗?谋反啊!”
  真不愧是御史大夫,最擅长给人戴帽子,之前口口声声说金卓谋反,现在说薛彻谋反。
  宁政道:“可是薛彻没有任何谋反的证据啊。”
  薛彻率队劫杀宁政,这就等于谋反。
  但此事不能公开,一旦公开就把天涯海阁,浮屠山统统卷入进来。
  王承惆道:“要什么证据,先定下罪名抓人,然后再调查便是了。”
  宁政道:“要出师有名,名正言顺。”
  王承惆无奈。
  宁政殿下真是太正了,甚至有点迂腐了。
  当然作为臣子的话,他确实想要一个正直的君王。王承惆对宁元宪就颇有微词,作为一个君王不施王道,尽走歪门邪道。
  现在宁政表现得正直,他又觉得迂腐。
  那么是宁政迂腐吗?
  当然不是!
  眼下的局面,根本留不住薛彻。
  薛彻,燕难飞,阎厄都是宗师级高手。
  当然这三人只有燕难飞一人有宗师之名,但另外两人也有宗师之实。
  当日在王宫,宁元宪是用君王之威镇住了他们。
  若想要靠武力,还真拿不下。
  不仅仅这三人是高手,宁岐和种鄂也是顶尖高手。
  黑水台的武士很多都是南海剑派出身,所以国都内的武道势力,宁政一方是落于下风的。
  自保可以。
  因为宁政一方有李千秋夫妻,钟楚客、黎穆,大傻等。
  但想要留下薛彻,绝不可能。
  更何况,薛彻背后还隐藏着浮屠山高手,隐元会高手。
  所以他们彻底退出,把一个完整的国都交给宁政,这是好事。
  ……
  对于这一百多分辞呈,监国太子宁政一一批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31/215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