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末年当神棍(校对)第56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62/766

  “就这么容易就被对付了?”白素贞有些傻眼,却有些不敢想相信。
  文飞哭笑不得:“区区一个倭国罢了,国小民贫,能有多少实力?便是号称八百万神,也不过都是插标卖首之辈罢了。不过你说的对,单单只是这些鬼兵的话,确实不是他们真正的实力!”
  说话之间,阴世的战斗还在继续,那些战魂鬼兵被斩杀之后,并没有复生,反而化为一道道黑气,凝聚不散,化而为一团黑气,张牙舞爪的宛如一道大龙。
  文飞冷冷一喝:“雷来!”
  但听“咔嚓”一声巨响,一道水缸粗细的雷光,劈开重重的黑暗,将整个的阴世照耀的雪一般的明亮。
  在这亮光所照耀之处,便仿佛天幕都开始破开一个个大口子来,这般至阳的力量,和阴世的力量完全相反,所照耀之处,一切都好像冰雪见到阳光了一般的融化。
  下一刻,文大天师已经带着白素贞回到阳世之中。原本那种狂风暴雨,已经变得有气无力的凄风苦雨,虽然依旧下着不停,却再无那般毁天灭地的一般的力道。
  严原金石城之中,开始燃起了熊熊大火。刚才一道雷击之下,点燃了城中易燃的建筑,即使在大雨之中,依旧蔓延了开来,反而火势越发的大了,要把一切都给埋葬入着祝融之中。
  “走吧!”文飞带着白素贞抬脚行去,笑道:“这些家伙溜的真快,看起来,咱们还是要往那倭国本土去走一遭了!”
  “好。”白素贞笑道:“我跟着师父!”
  文大天师却悠悠望着北方,说道:“王珩居然出海前去美洲了,现在不知道走到了何处?怕是还没有到白令海峡吧?”
  白素贞却道:“连海师兄也出发了,不过他却是往西方而去了,上次接到他的来信,说是已经到了突厥汗国了。师兄说,一直要到极西之地的大秦去看看……”
  文飞笑着点点头:“男儿志在四方,原本当如此。这般行程万里,对于普通人来说,自然是如同天堑一般的难行,但是对于我等修道者来说,却是再好不过的游历!”
  说着,他的目光所投向之处,却是似乎穿越了茫茫时空的阻隔。落到了更远的时空深处。
  ※※※
  老杰克一步步的走了出来,在他的面前,无数的照相机的光芒不断的闪烁着。那种架势就好像明星出场的时候,惹得无数的记者拍照一样。
  闪光几乎把他的眼睛都给耀花了,但是没有关系,他依旧沉稳的一步步的走了出去,就好像他现在并不是作为一个嫌疑犯,一个被逮捕的正要受到审判的黑帮分子,而是一个英雄一样。
  在他的心里充满了平静,即使那些家伙对于他的各种威胁利诱,也一点都没有能够打破他心中的那种平静。
  这些天来,他几乎什么都没有想,什么也都没有做,只是日日祈祷,越发的感受到了神灵力量的伟大。
  他很平静,甚至隐隐的有着一种卫道的悲壮。
  法庭外面的喧嚷的声浪几乎要把整个法庭给掀翻,今天,整个城市都被占领。所有贫民区的人们全部出动了,走上街头,开始游行。
  而法庭之中的那些原本该是审判者的家伙们,却失去了往日的那种的威严。而变得有些慌张起来。
  似乎一切都已经失控!每一个人似乎都感觉到了今天似乎有着大事要发生。
  全世界有着无数的人,正在关注着这里。所以才会有着这么多的记者,来这里采访。
  他们兴高采烈,甚至带着一点激动和好奇。其实对于今天审判的结构到底如何,真正关心的人其实不多。人们所关心的,却是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今天会不会有神迹发生?
  就好像上次汤姆传道的时候一样?
  没有人知道,但是越是如此,越发的引得人们关切的注视。甚至某些一神教的信徒们,同样也大规模的组团来到这里,同样也在抗议和示威。
  不过他们所抗议示威的是认为这些亵渎者弄出来伪神,亵渎了神灵罢了。
  双方的局势一度恶化,甚至差点造成了斗殴事件。让整个城市的局势,甚至这个国家的局势都有着失控的迹象。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北宋的时空之中。赵佶的车架,已经来到了泰山脚下。
  泰山上筑土为坛以祭天,报天之功故曰封。泰山下小山上除地,报地之功,故曰禅。
  算是对于封禅最为简单的描述了,自真宗皇帝封禅泰山以来,大宋气运顿时衰弱,差点以至于灭亡。幸而天降圣人出,挽回气运,扫灭六合。自古封疆之内,再无任何封国存在。这才有着这次封禅之行!
  秦汉以前,据说有着七十二家天子,封禅泰山。秦汉之后,也就只有六帝十次封禅泰山。
  然而历次以来,封禅泰山的显然很难有好下场。在真宗之后,原本历史上再无封禅者,一直到明太祖废除泰山封号,此后帝王再无封禅之举。
  到了康熙和乾隆时候虽然附庸风雅,来过泰山,却也只能叫做祭祀,算不得封禅了。
  而这个时候,赵佶站在了这泰山的脚下,自然的感概之极。
  历代以来,封禅时候的规模极大。比如唐高宗的时候,就率文武百官、扈从仪仗,武后率内外命妇,封禅车乘连绵数百里。
  随行的还有突厥、于阗、波斯、天竺国、倭国、新罗、百济、高丽等国的使节和酋长。
  然而这次,大宋的封禅虽然没有这等规模,然而声威之盛,却是已经有过之而无不及了!大宋国运声势之盛,却也已经超过了大唐。
  “官家来的晚了。”文飞笑道:“我已经等候多时了!”
  自古封禅,原本只能允许帝王一人登上泰山顶上。然而这次却是赵佶和文飞两个联手登上山顶。
  原本还算和风丽日的天气,顷刻间就是变化了起来了,眨眼间乌云就如同奔马一样的聚合而来。
  赵佶有些惶恐:“自古帝王封禅,似乎都会遇到大雨。秦皇汉武登泰山,风雨大作,被儒家讥之。尚父,难道是我等功德也不够么?”
  文飞哈哈大笑,泰山上天气变化最为无常。所谓“长冬无夏、春秋相连”。
  一年之中大风日数162天,极大风速达到过45米/秒。由于泰山山顶同雷雨云层基本处于同一高度,每到夏季雷暴十分强烈。而到冬季狂风肆虐,大雪封山时经常无法上下山,夏天大雾弥漫,经常十几天剑不到太阳。在这里风雨变幻,简直是太平常不过了。
  只是这些只是其中一个原因,同样有着天人交感之因。
  “官家不必担心,这雨下不下来!”文飞笑道。
  “哦?莫非是尚父做法,驱赶云层么?”赵佶好奇的道。
  文飞摇摇头,笑道:“不用这般麻烦,圣天子出行,百灵护佑,风伯雨师随行。便是这山川河流,一切地祇,都有着护庇之责。又哪里有着大雨能够降下来?”
  他这句话说的大声一些,在山崖间传递出去,隐隐约约的在山谷之中回响,似乎一直要传递到渺不可测的地方。
  赵佶自然也是聪明人,同样也笑吟吟的道:“尚父这句话恐怕不是说给我来听的吧?”
  两人相望一眼,同时哈哈大笑起来。转瞬间,就见到那大风吹起,将四周的云层给吹散的干干净净。
  昔年黄帝出巡泰山时,大象驾辕,六龙拉车。蚩尤在前开路,虎狼在后护卫。群鬼列侍保驾,众神簇拥陪行。风伯扫除,雨师洒道。蟒蛇伏地,凤凰覆上。
  黄帝登临泰山之巅,诏鬼神议国事。定大位、划疆域、祭天神,并作清角之音。似两凤双鸣,如二龙齐吟。
  这哪里又是人间帝王的排场?分明是天帝出巡的气象。
第七十一章
柴于上帝
  “自古帝王封禅泰山之后,多有灾劫。却是积累不够的原因。”文飞娓娓而谈:“登封报天,降禅除地。易姓而王,致太平,必封泰山,禅梁父,天命以为王,使理群生,告太平于天,报群神之功。”
  顿了顿,说道:“说白了,便是携天下之气运和众神谈判罢了!”
  原来如此!赵佶恍然大悟,一句话居然被文飞道尽千古之谜。
  “夏有禹,商有汤。周文武,称三王。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汤伐夏,国号商。”这个时候三字经约莫已经写出,怕是没有大规模的流传。
  然而这种启蒙读物,对于赵佶这种多才多艺,有着深厚文学和艺术素养的皇帝来说,是最简单不过了。不知道文大天师说这些又是什么用意?
  “大禹传子,殷商替之。《殷本纪》之中所谓,汤既胜夏,欲迁夏社。不可,作夏社。”文飞笑笑说道:“商人没能继承夏之神道,乃以神道设教,以帝喾为天帝。周人革天命,不称帝,而称王了。却就是已经非是帝喾子孙了!”
  “后世这天子之名,却都是白叫了!”赵佶感叹着道。
  文大天师点点头,说道:“是啊,所以历代大有为之主,都要封禅这泰山,便是要再立这天地间神道的秩序。
  只是这神灵们逍遥惯了,又哪里愿意找人管束着?找人要反抗。甚至亲手对付始皇帝,所谓祖龙死而地分……”
  “所以到了汉武帝之时,干脆撇下古代神道不理,以公羊学派之法,董仲舒之论,天人感应,再造神道。以太一取代昊天不说,便是封禅泰山,用的都是祭祀太一之礼。后世因之,却是积重难返了!”
  “看来都是失败了……”赵佶有些叹息的说道。
  “也不尽然,光武复兴,却就是得了鬼神之力相助。西汉末年一直到东汉,谶讳之学盛行,鬼神之力大张。”
  后面的话,却就不好和赵佶说了。
  汉明帝梦见金人,遣使西域拜求佛法。请回了印度二高僧迦叶摩腾、竺法兰以白马驮载佛经、佛像抵洛。从此之后,佛教就开始盛行中土。
  原本分散无组织的本土神灵们根本不是对手,穷极思变之下,为了和佛教对抗这才有着道教出现。
  然而这般,本土的神道再是一变。道佛相争气运消长。这才有着南北朝数百年的纷纭乱世。
  隋唐之后,天下一统。道佛始终相争不绝。然而道教始终占据着国家意识形态层面的优势,在原本的历史上,就是在北宋末年,赵佶的手中,道教再次一变,开始本土神道最后的变化,渐渐的形成了后世人们所耳熟能详的格局。
  然而明太祖朱元璋,虽然复兴汉室。社会习俗衣冠各个方面都要努力恢复的唐宋制度。却最终有着蒙古百年的割裂,大明之后,道教就从国家的意识形态层面给剥落了出来。
  后来的便不过只是一个苟延残喘的过程罢了,没有意识形态层面的作用,再不能为国祈福。
  道门就一偏流入到个人修炼的神秘学范畴,从一门显学变成了一门神秘学了。在唐宋时候,士大夫们参与斋醮是最正常不过的事情,到了明清之后在参与其中,却就要犯朝廷的忌讳了。
  到了文大天师穿越过来的时代,却就可以说是一脉不绝如缕了。甚至很难看到复兴的希望。
  然而这个时空之中却不多,道教一直牢牢的占据着这个优势,甚至可以说是一家独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62/76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