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朝时空神仙传(校对)第44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41/898

  司马氏的皇权极弱,都是如此。更不要提那大一统的朝代,官府朝廷威严日甚的情况了。
  遍观史书,所有出现灵异情况的事件,不是在乱世之中,就是在国之将亡的时刻。
  就好像是那祖龙死而地分,师门作祟而孔甲寻崩。
  太守府外的凄风苦雨之中,一个带着幽幽亮光的马车停在外面,正有着一个羽扇纶巾的黑衣鬼神,笑眯眯的看着刘胜之。
  “武侯!”刘胜之客气行礼。
  “听闻君不打算继那汉中王位,所以我才来相劝!”诸葛武侯说道。
  刘胜之一呆,笑了起来。想不到前几日自家面色有些犹豫,这么快就被其知道了。
  这刻轻轻点头,道:“不如吾等进去说吧!”伸手一指,那覆盖在太守府上的一层薄薄的云气,忽然就分了开来。
  “请!”诸葛武侯微微点头,跟着刘胜之走入太守府的大堂之中。
  这汉中太守府的建造的时间已经很长了,很大一部分的建筑能够追溯到蜀汉魏延任太守的时代,还有一部分,却是东汉时代的残留。
  年深日久,看起来越发显得古朴浑厚,充满了说不出的肃穆来。却也如今这个时代所崇尚的自然精美的建筑风格浑然不同。
  就连那链接建筑物之间的游廊,都彷佛极其厚重,一片片的漆黑如墨的瓦片盖了下来,在雨夜之中,彷佛把所有火把的光芒尽数都给吸走了一般。
  尤其是这座刘胜之最喜欢的大堂所在,那庭院之中,也就只是栽种了几棵树,地面上却尽数铺着青砖,被雨水洗了,纤尘不染。
  却在廊下脱了鞋履走入那深深的大堂之中,地面上的地板打磨的更是光滑,年深日久,显得光可鉴人。
  不过,现在是秋冬季节,座位之中,却就铺着几块厚厚的羊毛地毯。
  除此之外,那些后世所见的家具,却在这大堂之中,一件也是没有的。
  起码要到宋代以后,日后所见的那些桌椅家具,方才会慢慢出现。
  “我曾经看过一本古书,说的是海外某国古代之事。说是那国天下大乱,群雄割据,都各自称王称霸。其中有着一个英雄豪杰,却提出了广积粮,高筑墙,缓称王之策。
  任凭那天下群雄互相交攻,而其却在最后积蓄实力,最后出兵扫平群雄,鼎定天下,建立了三百载的江山。”刘胜之坐定,缓缓说道。
第107章
武侯献策
  “哦?”诸葛武侯面容一动,问道:“不知道你看的是什么书?却又是哪个国家之事?”
  刘胜之缓缓笑着摇头:“记不得名字了,不过书中所记载都类似庄子寓言,却不一定真的有哪个国家。”
  两人都沉默了下来,许久诸葛武侯问道:“君所说的那个国家争竞定然十分激烈,一如三国时候,不知对否?”
  刘胜之点头,元末群雄争霸,那战争自然十分激烈。
  “可是此世不同,如今天下战乱久矣。生民十不存一,许多地方数百里都是荒无人烟……如今之世争竞的却并不激烈啊……”
  刘胜之一呆,从这个角度看来,却是如此。战乱太久,造成了大片的无人区,不论是后秦还是后燕人口都是稀少。
  再加上不断有着新的胡族势力兴起,也让诸国之间实力都相对弱小,并没有进行统一战争的条件。
  也可以说,整个五胡十六国时期,唯一有条件发动的一次统一战争,便是淝水之战了。
  却要等到北魏建立之后,统一北方。让历史进入到南北朝时代,变成南北双方对持时代,才渐渐又有了再次发动统一战争的条件。
  所以说,虽然现在天下战乱不已。但是其实互相之间的力量都不大,都在对付身边的弱小势力。
  东晋正在内乱,自顾不暇。那后秦还在对河东等地用兵,现在目光刚刚转向中原。
  而后燕却在应付新生的拓跋鲜卑,甚至很快要败亡,被扫入历史的垃圾堆里,再次分裂。
  这个时候,刘胜之称不称王,似乎也不会有谁去关注他!
  “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举!如今君自称梁州刺史,却有打着桓家旗号入主汉中。此名不正言不顺也……”
  刘胜之点点头,这本来就不过是权宜之计而已。
  “君不打出王者旗号,如何开布幕府?如何招揽英才?此时,君自当打起汉家旗号,吸引那北方战乱之地的英才豪杰之士,归附才对!
  如今,君所要做的,非是韬光养晦,反而更加要高举旗帜才是!”
  “那如今汉家还有这么大的号召力?”刘胜之有些怀疑。
  就算是在民间,这般刘氏主吉依旧慢慢繁衍。但是在那些北地的门阀世族之中,有这么强的号召力么?
  再不会有人比刘胜之更加清楚,那些北方世族植根于乡土。不论是哪家统治者来了,他们都会合作。
  但是让他们背井离乡,跑来投靠自家这个汉中王,就算刘胜之再把自己的魅力点到一百二十点都没用……
  “君有天师道在手!”诸葛武侯笑了出来:“这和他人不同,当年那张角不过一匹夫而已,振臂高呼,百万黄巾军顿时蜂起,几乎撼动了汉家天下……”
  刘胜之一下子明白了过来,瞪大了眼睛:“你是说,派人在天下各处传道……”
  这下子,刘胜之彻底搞清楚了诸葛武侯所说的到底是什么意思了。
  怦然心动,这是要打一场宗教战争啊!
  见到刘胜之已经彻底明白了过来,诸葛武侯笑而不语。
  如果真的这么做的话,那么这个时空的历史轨迹定然会被自己改的面目全非啊!
  这不仅仅只是改变历史进程的事情,而是把文明进程都给改了。
  再不会有原本轨迹之中的佛道儒三教存在,新的教派将可能取得西方教会那般大的权利。
  而困扰刘胜之最久的一个问题,也就是说他要作为人王,还是法王的问题,也都会解决。
  “内圣外王!”
  “没错。天子者,爵称也。爵所以称天子者何?王者父天母地,为天之子也。故《援神契》曰:天覆地载谓之天子,上法斗极……”
  诸葛武侯所说的,这是白虎通义的开篇名义的第一章,刘胜之不久前正好看过。
  这般儒家经典却几乎是经学大成之著作,里面充满了儒家神学的内容。若是儒家一直这般发展下去,那么说不定日后就会成为真正的宗教。而不单单只是政治学说。
  “君可知我,为何一直忠诚汉室。哪怕知道事不可为犹为之?”诸葛武侯问道。
  “不知……”刘胜之虚心说道。
  “那是因为,不论是我,还是曹操。最初从来没有想过会改朝换代,更没有想过,会有天子易姓的时候……
  更不会想到,天子易姓之后。这天下会混乱到了如此地步!”
  “上古久远,只存在于典籍之中,不可捉摸。周室分封,暴秦短命。所谓大一统者,自我大而始!”
  刘胜之浑身一震,已经开始深刻领会到了为何刘氏主吉的谶纬,甚至一直影响了整个魏晋南北朝的数百年间。甚至到隋末唐初,山东门阀还要抬出这个和关中门阀竞争。
  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稳定有效的大一统王朝,汉民族也是在这个王朝的荫庇下真正形成。
  而之后数百年间一直都是战乱,让这当时的人们怀疑,是不是就是刘氏再不为天子。所以才战乱不休,宁无宁日?
  何况,这世间不论什么事情。第一次总是最为美好的不论是初恋还是别的。
  再加上又有刘秀再兴汉室的先例存在,让人忍不住相信,就算是大汉灭了,犹自会有新主再出,三兴汉室。
  这般复杂的心理态度,恐怕除了当时之人外,其他人恐怕再想不明白。
  刘胜之也是到了这个时代这么久,慢慢方才有些明白了。
  随着后来大唐再次一统,光辉不下大汉。这才最终打破这个思潮,让人们不再相信,刘氏大汉是天下必须和唯一!
  但是,这个时候离着大唐建立,还有着两三百年之久……
  而且,还是在魏晋南北朝这个黑暗动荡的年代之中,最为黑暗动荡的时刻之一。
  下一次还要等百年之后,北魏分裂,南朝倾覆,才会再有这么一个乱世之中的高潮出现。
  因此,这个时候,却恰恰正是人们向往希望的时候。
  他刘胜之这个时候,正该挺身而出。为天下之望,如此,才能够再最短的时间之中,积蓄起最为强大的实力!
第108章
君,真乃天命在焉!
  “多谢丞相教诲,我明白了。等拿下了毛璩,我就称王!”
  话音刚刚落下,就听到有人欢喜的快步走了进来,远远地叫道:“刺史,沔阳传来捷报。毛璩军中缺粮,大军崩溃。毛璩自杀……
  王镇恶等一边收编毛璩大军,另外一边已经打着桓家旗号,乘机骗开了剑阁大门。如今已经拿下剑阁!”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41/89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