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朝时空神仙传(校对)第53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35/898

  这种事情,只有死士才肯干。这师兄还有着大好前途,自不会如此。
  这次,只要能够打探到足够的情报回去,那就是大功!
  这两个和尚以为自家的打扮天衣无缝,却不知道早已经被人盯上……
  “区区两个小鱼虾而已,不必动手了。看看他们和谁接触,到时候来个一网打尽……”
  李封已经接到情报,淡然自然的说着。
  自从投靠刘胜之之后,他就奉命暗中组织锦衣卫。负责探查四方情报。
  不过李封知道,这种事情,自己尽着责任就好,不要太过上心。日后找到合适人手,自然有人接任。
  这种事情,他还是不要牵扯太深的好!
  自古以来,适合统领情报工作的,向来是那种贫寒出身的爪牙之臣。他这种背景深厚,前途远大之辈,却就不适合……
  “这就是锦官……如今已经有着几十架织机。”
  步鹏鹏对着刘胜之刘胜之说道,这是在成都城南之处的一座里坊,又叫做锦里。
  整个里坊之中,并无一处住户,却尽数都是一座制造蜀锦的大作坊。
  汉代时,蜀锦的生产已非常发达,朝廷更设置锦官管理。这也可以说是国营企业了……
  诸葛武侯当年相过蜀之时,更是说,民困国贫,所赖者唯有锦耳!
  知蜀锦有重要的经济价值,所以便大力发展。
  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发展蜀锦,奖励种桑、加强锦官的权力、推行先进的纺织技术,改造工艺等等,提高了蜀锦的产量。
  又与吴国友好,扩大蜀锦的。蜀锦因而成了国家的经济命脉、军费的来源。
  以至于那蜀锦到数百年之后,都还是极其出名的名贵衣料。甚至那锦官城都变成了成都的别名。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这般重要商品,刘胜之自然不会放过。要把这东西做成自己辖下的拳头产品。
  这锦官便是简雍为贯彻诸葛亮这一方针,对蜀锦生产又采取了统管和织造两项政策。
  对蚕茧统一收购,收买农奴从事锦缎织造。在城南以土筑城,建造织锦专业的所在了。
  此处专门从事织锦的煮茧、缫丝、挽丝、机抒、织锦、漂洗、练染、纺择的各种工艺,规模极大。
  足有上千人在此地劳作!
  不过,据说这已经是历经战乱之后的规模大为缩水的结果了。早在当初诸葛武侯时代,此地的规模更要大上十倍……
  据说这些年间,许多大族豪强也都从各处想办法,或者挖人,或者采用其他手段。
  纷纷从此处学走了技术,自家开起了作坊。却也让蜀锦行销更远,也因此,整个成都城外,各处栽种的桑树却不是一般的多。
  甚至有些作坊的规模,据说已经不在这官府掌控的锦官之下了。
  没错,按照规模来说,这些足有上千人生产工作,规模不小。
  但是,在步鹏鹏看起来不论是产量,还是质量,却也都不过只是作坊的水平而已。
  这竖式纺织机,是早已经淘汰了几百年的技术,还要用人力纺织。但是放在这个时代,却就不一样了。却是不折不扣的大杀器,只用数十台,就已经可以超过百倍人手的劳动成果了。
  若非是煮茧、缫丝等等其他工艺跟不上来的话。便是如今这处锦官,便已经胜过蜀中其他所有地方的产量的总和。
  便是放在后世的清代,用着那传统的通经通纬织法,像这样的锦缎,日产也不过仅织几寸而已。可谓是寸锦寸金!
第004章
诸事纷纭
  而用了这纺织机之后,那工作效率就提高太多。一天一人便是织成一匹,也不是难事。
  这就是改进工艺之后,效率提高的结果。尤其是当年开启了工业大革命的竖式纺织机都被鼓捣了出来的时候。
  这比原本的人工纺织足足快了上百倍有余,不过随便拿出两匹,和其他地方生产出来的蜀锦,却也看不出明显的质量差距了。
  刘胜之满意的点点头,后世那复杂到极度的人工手段,所织造的蜀锦,自然是艺术品一般的精品。
  而他这个汉王需要的不是艺术品,而是能够大规模织造的商品。有着这个程度,就已经绰绰有余了。
  这个时代的蜀锦,绝没有后世又发展了一千多年的蜀锦那么的精美。
  “此地一定要保密。”刘胜之对于生产等等,并没有太多的要求。他知道步鹏鹏一定会办到。
  但是,技术保密的事情,却还是忍不住要交待一声。
  步鹏鹏听了嘿然而笑:“我省得,这东西的重要性,搞不好比那炼钢术都还要重要……”
  刘胜之点点头,技术垄断才是做生意的不二法门。在古代期望不断地技术进步,形成代差垄断,那简直就是做梦……
  许多穿越者就不清楚这一点,拿着现代飞速更新的科学技术观念来套用古代的情况。
  便是现代科学技术更新水平,也没有当初许多自鸣得意者们所想象之中的那么快。
  所以,他们占据金融技术,高踞全球产业链最高点。然后把落后技术进行技术转移……自家可以轻易剥削那些产业链下游……
  玩了十多年之后,到底后果如何,大家有目共睹。
  这还是放在技术水平日新月异的现代时空,而不是天然就有着技术瓶颈的古代。最起码你搞不出电力,自动化……
  总而言之,在刘胜之这里。这些技术无论如何也要保密。
  “嘿嘿,放心吧。我知道怎么办的,当年诸葛武侯在此地专门建了这么一个锦官出来,可也都是想过垄断保密的问题的……”
  刘胜之听了,不由点头。这锦官是单独的一个巨大里坊,有着独立的坊墙,只有一个大门出入。
  锦官附近原本更是不允许有人家居住……
  虽然蜀汉之后,法度渐松。这锦官附近早已经开始有了民居,但是却都被刘胜之派人给迁走。
  锦官外面更是驻扎有着大军保护,隔断内外。
  如此,再配合其他手段,这保密的问题却就不大了。
  这能够给刘胜之的汉王宫带来巨大收入,支持各种政务养兵所费。
  而且,刘胜之正在考虑。日后还要把锦官给迁徙走,单独作为一处工坊区存在。
  而且那地方将不只是锦官,还要有糖官,铁官,茶官,瓷官……
  不过,这些事情却是要慢慢来。如今蜀地甘蔗,茶叶的种植规模却都是太小。
  巡视了一遍这正在建造的锦官,刘胜之终于放心下来。
  各种政务现在有着尚书台处理的井井有条,并不需要刘胜之多费心思了。
  他就有着心思回到现代时空去转转,这一晃又是快半年时间了。
  却又接到了新的战报,却是江左各处民变四起。不论是孙恩控制区,还是那桓玄控制区都是一般。
  而自从上次建康大战,一场洪水下来,双方几乎可以说是两败俱伤以来。现在双方都已经彻底的丧失了水师,实力损失惨重。都在收缩力量,舔着伤口。
  甚至那刘裕更是雄心勃勃,把荆州的治所迁徙到了武昌去,开始打造造船,想要随时过江。
  对此,刘胜之没有拦阻。却也是在命令蜀地造船,同样装备顺流直下。
  不过,现在遇到了一点麻烦。一个是缺少造船的船料。
  这般时代,各地的大木头却不会少。但是想要造船,一般却都要放个两三年,彻底的晾干水分,方才能够用来造船。
  要不然新船下水,顶多几年时间就会变形损坏。
  荆州桓家野心勃勃,当初一心想要渡江,占领建康,自然是这般了许久。各种木料船工一应俱全。
  反倒是蜀地这里,却还要从头来过。
  不过,这并不是最大的问题。问题在于,一日那那海外龙族还在和孙恩勾结。这任何水师,想要渡江都危险的很。
  上次是斩断龙脉,突发洪水。让海外龙族猝不及防之下,吃了大亏。以后,可在很难有这种好事了!
  因此,想要渡江,拿下江左这是一个最麻烦的事情。反倒是战事方面,刘胜之却就并不怎么在意了。
  江左以王谢为首的许多大族,都已经开始和汉王宫暗通款曲。如今江左各地民变,都是这些门阀大族在背后挑动。
  那东晋如今谁都能够看出,早已经是明日黄花。而那不论是孙恩,还是桓玄,却都不是那些门阀能够看得上眼的有为之主。
  孙恩糜烂三吴,裹挟百万流民,正是所有门阀豪强的死对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35/89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