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朝时空神仙传(校对)第75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50/898

  这就是试探一下,这王天生是不是故意撺掇着,想要让他们和仙门,甚至守护者对上……
  如果真的如此的话,那刘胜之当真不介意随手把这种心怀鬼胎的家伙当真变成了鬼去。
  王天生早已经大汗淋漓了。面对指责,他心中依旧后悔之极,不该在这些老江湖面前耍一些小心眼的……却不是当真就是想要刘胜之等人去幽阙做些什么……
  此刻,听到刘胜之问,顿时如逢大赦,赶紧说道:“知道一些,不过听说海外散仙们也不是一伙的……其中似乎也分为几个势力。但是具体如何就不知道了……
  是了,听说天涯玄洲,和你们那昆仑岛,都是出自归墟,也都是当年十洲三岛之一……”
  见着刘胜之眼神渐渐变得不善,自己拿出这种大路货来,到底是想要敷衍谁?
  一时间心急如焚,急忙叫道:“是了,是了,我还是知道一处所在。应该也是和当年的归墟有着极大的关系,说不定也是十洲三岛之一的秘境……”
  “哦?在哪里?”刘胜之淡然问道。
  “在海上……”王天生急忙说道:“不过那地方颇为危险,我们可从来没有进去探索过。里面到底什么情形,却是无人知道!”
  “足够了!”刘胜之十分满意。
  精英会是这当地的地头蛇,如果说正统会在旧大陆经营了数百年,根深蒂固的话。那么正统会就同样在这新大陆,盘根错节。
  谁也不知道,他们拥有多大的力量,知道多少的秘密。
  能够榨出一个秘境所在,并不是结束……
  反正刘胜之现在已经修行了一气化三清之术,这个化身足以在现代时空纵横无碍,自然有着另外化身,坐镇于那六朝时空。
  “走吧,带我们去你说的那地方看看去。”刘胜之淡淡的对王天生说着。
  王天生不敢反对,却也只好带着他们一行离开这片雨林,向着他所说的那一片海域而去。
  就在刘胜之在现代时空,到处找着蛛丝马迹,随便撸草打兔子,弄一点法宝和好处的时候。
  六朝时空
  大汉天子已经离开了帝都长安。
  此刻正是季节变幻,秋高气爽的时节。
  长安通向蜀地的道路,都已经修整一新,起码已经容得大队人马轻松通行。
  便见着,足有上万人的队伍,行走在那苍翠的奇峰怪石之间。
  天子以四海为家,巡行天下!亲自祭祀天下的名山大川,礼拜天地。
  至于后世帝王,却就几乎等于被圈禁在那皇宫之中,几乎不得走出一步。
  便是祭祀,却也不过只是在城郊而已。
  这般时代,离古未远。应该还能够算是中古之世,许多上古风俗都还保存遗留。
第048章
巡幸蜀中
  因此,刘胜之这般巡行,就算不得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了。
  起码不会如同明代皇帝那么可怜,打算走出皇宫一步,就有着一大群臣子挡在外面,要死要活……
  正好刘胜之又是开基创业的恢复之君,自己所立规矩。这就更少管辖了!
  这一次入蜀,还是选择的子午谷道。这条路虽然艰险难行,但是比起其他两条道来说,虽然远了一些,但是险要地形却没有了那么多。
  如今大汉虽然不敢说富有四海,但是却足以说是兵精粮足。供应天子随驾人马,那就更不是什么难事了。
  这一次,刘胜之要巡视整个大汉疆土。从蜀中,下梁荆,祭祀长江水神。并且按照计划,要集结大军,炫耀武力,镇压江左。
  然后再继续北上,前往青徐之地,甚至可能出塞,直至辽东。整个行程万里,历时一年有多。
  这就不仅仅只是一趟巡行,就和当年秦始皇统一之后,不断奔波,巡视天下一样。都是要亲自镇压天下!
  只是,当年秦始皇巡视到了楚地,不仅没有压服人心。反而激出了两个大丈夫当如是,彼当取而代之的大反贼来……
  虽然如此,但是其实这却是极好的办法。却足以宣告各地,天下已经再次有主,已经恢复太平!
  这对于人心上的震慑自然是不言而喻的……
  如今天下自汉末以来,差不多已经动荡了两百年了。民思太平,可不比当年那秦皇时代,六国贵族一心还想要变乱动荡可比……
  花费了个多月功夫,当刘胜之车架出现在汉中之地的时候,整个汉中都沸腾了起来。
  说起来,刘胜之可以算是龙兴于汉中的。因此,汉中百姓与有荣焉……
  如今已经是汉家天子的刘胜之再次回来,就更是惹得全城轰动,迎接队伍出城上百里。
  在汉中住了十多天之后,车架再次动身,前往蜀中成都。同样引起轰动……
  汉中和蜀中几乎一体,汉中百姓自认是龙兴之地的人,蜀中却也同样差不多。
  更不要说,此地是刘胜之最早的地盘,经营最久,对于刘胜之的拥戴,也非是他处所可以比拟。
  也就是在这般全城涌动之中,那成都所在的离宫之中,却是无比幽静。
  这等实在地广人稀,土地最为不值钱。帝王修建宫殿,动不动就是数十里,数百里的规模。
  尽管刘胜之在蜀地的时候并没有大动土木,但是这离宫所在,却也是宫门深似海。这深宫之中,自然半点动静也传不出去。
  白日,天子宴请城中各地的耆旧长者,叙述当年的旧情。并且录用了不少古旧子弟为中书郎,留在身边听用。
  这是拉拢人心的手段,自然让那些蜀中势力为之感激慑服。
  那蜀地之人既然把刘胜之当成自家人,与有荣焉。又见着刘胜之如此照顾旧人,自然也是感激。
  要知道刘胜之现在改组之后,在宫廷之中又加了一个中书台。现在权力日渐扩大,以至于渐渐有了内台之称。和那号称外台的尚书台都好像有了分庭抗礼之势……
  却是刘胜之借签的后世大明的司礼监制度,不过权力却远远比不上,更不要说完善了。
  司礼监因为都是太监,自然有着其特殊之处。和外庭的那些士大夫们完全隔绝敌对……保持独立……
  而这个时代,虽然开始考虑科举之事。但是,显然在一两百年之内科举还做不到一家独大。
  在另外一个时空轨迹之中,从隋代进行科举,经历了整个唐代。
  再经过五代十国的动乱打击,那门阀世家彻底消弭之后,再到宋代开始,科举制度才开始一家独大。
  当然了,任何一个事物到达巅峰之后,都开始消亡,步入毁灭。这是任何人都料想到的事情。
  所以在一家独大之后,那科举制度就在明清时代,很快就陷入了僵化死板之中。
  这就不单单只是因为八股文的事情了……
  到这一步,便算是没有八股文出来。也会有着别的死板程式代替,让其越发僵化。
  大汉在一两百年之内不用考虑这个,世家门阀的力量还算强大。
  朝廷用人既然能够通过几种不同的渠道,那么这中书台的独立,还算是能够相对保持。
  一旦大汉的科举力量大盛,所有用人都出自一孔的时候,那中书台的作用就会完全失去。
  因为内外台的都是一帮人,互相之间都是同年,师生,同乡等等乱七八糟的关系的时候。那么小处也许有着一些权力摩擦,但是到了大处,整体利益就要趋同。
  那时候,这有中书台反倒更进一步限制了皇权的力量。甚至可以说是死死束缚……
  中书台,可离着皇帝比外台近的多了!
  除非刘胜之肯学明代用司礼监这般制度……
  可惜,宦官先天不足。本就是残余之人了,心理变态的想来不少……
  这等事情,刘胜之自然留着日后慢慢调整。
  时移世易,世上本就没有完美的制度。
  最好的制度就是有着活力,可以不断的改正自己的缺点,尽量不使之僵化的制度。
  这一点上来说,古今中外,还没有人超过在另外一个时空轨迹之中的那个蓝色星球之中最强大的国家……
  因为他们有着一个最大的,别人学不来的优势。
  最为强大的不是国家机器本身,而是凌驾于国家机器之上的力量。
  自身对于自身动不了手术,但是有着其上的力量,却就足以。
  如果这个时空,刘胜之天庭建立,甚至能够直接干涉人间事物的话。那么不断进行手术改造……说不定也会有着千万年的皇朝出现……
  这些都扯得太远,反正在这个时候来说,中书郎是皇帝身边的近臣。日后不论放出去做官为吏,都占据了绝大的优势……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50/89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