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话烘炉(校对)第7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7/961

  就好像有些后世所谓自学成才,或者干脆说是思而不学的家伙,发明历史,创造民科……
  而幸好王氏大族,儒学传家,虽然算不上是家学。
  因为王氏没有一家出众的,和其他都不同的独特理论出来。
  但是却也是正规路子,有着王安族长不时指点,却就解决了这些问题。
  那王氏族长却也吃惊,原本考校王真灵,不过只是尽族长义务。
  但是却没有想到王真灵如此颖悟,心中不由暗骇:“还是我家七郎识人,他常和我说,这位十三郎非同小可,是我丹陵王氏的千里驹,麒麟儿。我原本还不怎么相信,现在却是信了!”
  却是在考校王真灵的时候,发现王真灵思路开阔,往往能够举一反三。
  每次指点王真灵的东西,发现他不仅能够领悟,而且往往领悟更多,许多都是王安以前想都没有想过的。
  如此一来,不由得对王真灵更加重视起来。
  原本对此,这族长应该高兴才对,不过想到族中的选择和王真灵的选择,却不免告诫王真灵,道:“鸿都门学之中不重儒学,而重文章辞赋,甚或者是音律。而那太学国子监之中,却是最重儒学。我知道你会做一些诗词,颇有灵趣。不过你既然打算走孝廉这条路子,准备日后前去国子监读书,那么你就要多读儒经!”
  王真灵应是,却是知道这方世界传统培养人才,比如国子监,和名门望族的家学都是传授儒学。
  而那些所谓的名门望族,往往都是五方帝君的后裔。
  都是有资格建立新朝的家族,这些家族个个潜势力巨大,可不会是彻底忠于朝廷,忠于天子。
  而那当今天子,立鸿都门学,想要培养忠于自己的私人,却就不能教授和国子监一般的学问。
  所以,鸿都门学之中,却是别出心裁,教授各种辞、赋、书、画,甚至是成天道的理论的!
  身为穿越者,王真灵可以抄袭一些另外世界的诗词,如果想要在鸿都门学之中立足,自然就容易不少。
  只是如果他想要在国子监立足,靠的就只能是儒学,而不是这些东西了!
  所以,王安族长这才提醒王真灵。
  王真灵当然知道这个道理。
  不过,以他现在的眼光来看,儒学是这方世界的显学,才是力量的来源,披露世界的真相。
  那王安又叹息了几声,道:“可惜你读书还是差了一点,若是能够读到开悟,将道理融入自家骨血之中,到时候圣光生发,感悟道理。我丹陵王氏却也能够出一位大儒了!”
  却是丹陵王氏虽然已经决定站到当今天子的队伍之中去,连那位王悦都已经入了鸿都门学,日后会成为天子门生,心腹。
  但是丹陵王氏毕竟骨子里还是儒学传家,对于儒学还是十分重视,视之为正途。
第六十九章
一着伏棋
  虽然这么说,王安自己却是摇头,知道这是做梦,是不可能的!
  偌大的天下,能够自己读书,达到这种境界的有几个?
  这方世界的儒教不是不用修炼,而是只需要悟道,不需要练法。
  因为等到他们当官之后,有着朝廷王法加身,自然就不用学,便可以施法。
  但是,官员也并不是那么好当的,就算是王法加持,本身也需要自家有着内炼功夫,才足以引动王法,施展法术。
  而这个内炼的界限,就在于锻魂。
  儒教弟子读书感悟,就是相当于悟道,有着内修的底子了。
  一旦当官,就能施法。
  反倒是一个从来没有读过书,做过儒教学问的人,就算是当了官,也施不了法。
  而所谓读书开悟,道理融入骨血,那就可以说读书入道。
  这等人物,日后自然前程远大,不说成为圣贤,起码也会成为大儒。
  任何一位官员也不敢不将其举荐为孝廉。
  只是,那又何等艰难?
  莫说丹陵王氏这种没有家学的县族了,便是名门世家,每一代又能出几个这样的人才?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读书开悟,圣光生发,感悟道理……此事对于别人来说困难,对于我来说,又算得了什么?说不得,这就是一步好棋啊!”
  只是,到底走不走这一步呢?
  暂时放下再说。
  这一步走出,那事情完全就不可控了!
  不过如此一来,我却要推迟突破出窍期的时间了!
  一个多月之后,秋收已毕,进入到了农闲时节。
  王真灵率领着三百青壮,行走在队伍之中。
  这是丹陵县派出的队伍,足有三千之多,浩浩荡荡的,走在大道上。
  他们将要赶到下及县,在那里和周围各县的派出来的人马,还有郡卒汇合,一起杀入无及之山中,剿灭雾谷诸寇!
  每到秋收过后,就是备寇,驱鬼的时节,本就会抽调大量人力兵马,进行训练,防备盗贼,鬼潮。
  而下密郡守直接发布命令,让各县抽调人马,组成军队,深入无及之山,斩杀那些修行者和鬼物。
  大成王朝的官员权力极大,地方官员都有着典兵之权。
  郡守一声令下,各县纷纷抽调备寇的青壮。
  一个丹陵县就已经凑齐了三千人马,而到了最后,所有各县人马加起来将要超过两万!
  那陈不识果然说话算话,王真灵虽然辞官。
  但是如今这场军事行动,依旧把王真灵征召而出,率领两百县兵,给了一个假军侯的军职,让王真灵一起参与这场军事行动,却也是给了王真灵一个立功机会。
  尽管县令王光答应推举王真灵为孝廉,但是大成天下,七十六郡,九百多县。
  按照每个县一年推举一位孝廉,那么国子监中,每年都将有着将近一千学子入学。
  虽然说,这是入仕正途。但是每年这么多的孝廉之中,能够出头的又有几个呢?
  这可不是王真灵的前世……前世也有着举孝廉,不过那是郡国才有的权力。
  县中是没有权力举荐孝廉的!
  而在这方世界,却是每个县每年都有一位孝廉的位置!
  虽然说这大成王朝的办法,吸收了更多的人才,扩大了统治基础。
  但是对于个人来说,你就算是举孝廉,入国子监读书,也还是需要功绩,需要名声,才能出头啊!
  这次围剿无及之山,动用的都是地方郡县兵马。
  王真灵亲自在其中,经历了整个过程,就能够看出,大成王朝的动员能力非同小可。
  不说别的,下密郡不过只是一个中郡,随随便便的就能够动员两万人马。
  整个大成王朝,天下七十六郡,能够动员的兵马又有多少?
  而且,这些兵员虽然不算是职业士兵,但是素质却是极好。
  因为这些青壮们每年都要参加备寇训练,队伍娴熟,算是很合格的预备役了。
  在这般战争专业化水平并不算太高的古典时代,这些人聚集起来,稍稍训练,就是强兵了!
  而且,这还不是极限动员的能力。就比如王真灵所在的广阳乡,按照户口,只是动员了一半青壮不到。
  也就是说,按照这个比例,下密郡可以动员的兵力随随便便的就四五万人。
  “这等还残留着古典军国痕迹的大帝国,实在是太恐怖了!”
  前世,王真灵在某论坛上看到了这么一个问题,如果秦朝和明朝开战的话,谁会胜利。
  大部分人都认为是明朝……
  因为他们认为明朝怎么说也发现了一两千年,技术进步很多了。
  但是王真灵只想说,如果真是如此,那明军也就不会被后金打的满地找牙了!
  以大秦那种古典军国主义时代的军事能力,动员能力来说,吊打大明一点问题也都没有。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7/96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