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支配者(校对)第14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8/488

  十几年前,太宰滕雍主持编修,改岁星纪年为干支纪年,方修闯入神魔之门的时刻刚好为丙子年,第六代桓王薨,嫡子重康继位,新王登位之时年仅八岁。
  大桓王朝建立的时候,为了压制原本的轩辕国遗留下来的部落、城邦、大族,以及东南方的蛮族夷人,分封诸侯前往各地镇压一方,同时将大的城邦部族拆散分离,或者迁往王畿之地,或者跟随分封的诸侯前往各方,以此来巩固自身的统治。
  初期大大小小的诸侯方国有数百上千,到了如今,却余下不过数十。
  其中又以绍、高、磐、卫、白、诵六大诸侯最强最强,其中高、卫、白、诵四诸侯皆出自大桓王族,南方以绍国称霸一方,北方以磐国兵马精良,国力强盛。
  又恰逢北方妖魔蛮族动乱,连年入侵中土、磐国、卫国,四方妖魔作乱,诸多异人、方士、炼气士、阴阳术士纷纷出世,封闭数十年未曾现世的道场、福地、门派都随之纷纷现世,大开山门收取弟子。
  大批修行门人弟子入世修行,下山降妖伏魔,或者加入大桓王朝以及各方诸侯方国。
  有人辅佐一方,将一方城邦、小国治理的富饶强盛,有人化作武将征战天下,加速了诸侯、方国、部落之间的吞并,有人降妖除魔,拯救民众于水火之中,被人奉为神明仙人。
  整个大桓王朝,就好像一个被煮沸的热汤瓦瓮,被死死的捂住盖子。
  但是却阻挡不住源源不断往瓦瓮下添加的薪火,火越烧越旺,汤越滚越沸。
  百年之间,大桓的变化简直大得难以想象,人族如同燎原之火一般点燃了东洲核心,城邦国度沿着大河和黎河不断建立而起,农田村庄遍布大地。
  整个中土再也不复曾经蛮荒不见人烟,野人部落遍地的景象。
  礼仪教化和人道文明传播四方,人们开始懂得华章之美、礼仪之大,虽然北方诸侯部族,和百万大山之中的夷人依旧有着纹面断发、携兽食人的恶习,但是人道文明的日渐昌盛,是无法阻挡的趋势。
  方修坐在一艘大船之内,沿着宽大的河流而下,两岸青山掠过,不时的可以看到农田村庄、城郭墙垣。
  船上不止他一人,还有着南方绍国的平民、行商、以及赶赴滕地的大夫夏旻,那行商穿着锦衣华服,大腹便便,充满富贵气息,夏旻则穿得简单一些,但是一身贵气却遮挡不住。
  夏旻大袖翩翩,出身卿族世家,家世可以追溯到百年前大桓开国之初的诸侯,和方修交谈之间谈古说今,偶然还能说出一些超乎方修想象的见解,方修问过之后,他才傲然的告诉方修,他的老师出自埙都学宫。
  “天下各家学说、诸子、学派,皆源自埙都学宫,为丰圣、庄圣、伊圣讲道之地。”即将前往官吏夏旻一说起埙都学宫一下子站了起来,站在船舱内仿佛一下子变得胸怀天下起来,目光之中充斥着无尽的敬仰。
  “我此生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够进入埙都学宫,能够听一听诸子、学宫夫子讲述圣人之言,可惜我不能够早生上几十年,若是能够一睹三圣的容颜,当真是此生无憾矣!”
  方修看着那夏旻大发感慨,思绪不由得一下子回想到了多年以前,仿佛再次站在了埙都学宫之内,手持着书册望向了宫内门徒学子,还有慕名而来的老少孺子。
  “遂古之初,谁传道之!”方修席地而坐,看向了窗外,缓缓的吐出了这句话。
  “丰圣之言!原来你也知晓!”夏旻一下子激动了起来,仿佛将方修当成了同道一般。
  方修不由得哑然失笑:“略有耳闻!略有耳闻!”
  船一路穿行绍国境内,途中不断有人下船,也有人上船。
  大河之上,大大小小的舟船络绎不绝,尤其是南方河川湖泊众多,水路商贸更是发达至极,一路过处村庄城镇的景象,和繁华的码头,这一切足以见证绍国国境之内的兴盛。
  天下虽然实力还是以大桓最强,不论是大桓的黑甲军还是巫祭司,以及十几位二阶强者,六卿五官皆是当世强者,还有着神秘莫测的大巫祭和王族留下来的老一辈,这才镇压得天下蠢蠢欲动的诸侯和修士不敢动弹。
  但是文明中心却逐渐的从中土渐渐转向南方的绍国,不论是礼仪教化,还是人口富饶,南方的绍国都远远超过了其他地方,包括大桓的王畿之地。
  要不是山海界之中的天地法则和现世之中的差异,天地类似于传说中五行元气演化而成,绍国此刻恐怕就要在百年间跨越数千年的差距,一步跨越到现世的地步了。
  他们发现法则的差距,和现世科技和知识理论完全不能用于这个世界,连火药的配方都不一样,甚至威力变得弱小无比,更别说其他的,之后就开始改变计划,逐渐的适应这个世界,终于明白修行和术法才是这个世界的核心。
  这是一个属于修士和神魔的世界,术法和大道才是这个世界的基调,一个和现世迥然不同的山海。
  途中经过一条叫做勃河的大河之时,一只妖鳄翻江倒河,方修还没来得及出手,就从对面船上射出了一支符文铁箭,散发着淡淡的灵光,将那只妖鳄脑袋穿透,翻起肚皮狰狞的漂浮在河面之上,巡河的水卒立刻冲了出来,用钩锁将这妖鳄拖到了岸上。
  夏旻却没有丝毫奇怪立刻说道:“已经到了滕地了,小小妖物,也敢现身。”
  “这里是原本的旧滕国,现在是绍国的属地了!”
  方修路过的时候,看到河边正在举办着祭祀,成千上万的人伴随着礼乐,沿着河道跪拜呼喊,颂唱着祭文,还看到高大的河神像被推了出来,那是一个拄着拐杖穿着大桓黑红色袍服的老者。
  “那是谁?河神?”方修立刻问道。
  夏旻看都没看,就说道:“是前任太宰滕公,告老归乡之后回归故里,当时这条勃河还是妖物遍布,龙种妖物携卷大浪大水而起,大河时常决堤、淹没农田、村镇。”
  “而太宰滕公乘船而下,河内的魑魅魍魉、妖鬼魔物如同碰见了烈阳大日一般,尽数消散,数百里勃河恢复了平静,两岸从此再也没有了水患,此后滕地的人就祭祀滕公,以来镇压河中的妖鬼蛟龙,此地皆将藤公当做神灵一般祭祀,这种习俗已经有近十年了。”
  方修抬眼望去,目光穿过了整条勃河,可以看到,这条水脉之中的阴司赦令已经不见了,而水脉在人的梳理之下,逐渐的平息通畅。
  “看来有人已经发现了登临地祗神位的方式啊!”
  “这把火,终于有人点起来了!”
  方修一眼就看出,勃河河神即将出世,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就是那个所谓的太宰滕雍。
  积攒功德、香火祭祀、阴司敕令或者地府神诏,然后掌控地脉或者水脉,就能够登临山川河岳之主,亦或者为一方土地城隍,当然,越是强大的神职,要求的功德就越高。
  这一位大桓王朝的太宰,编修历法,为官荫护无数百姓,一生积攒的功德,也就勉勉强强的敕封这大河的一条支流河流的河神,而不敢谋取大河河神这种神职,可以想象想要成为山川大岳之主,究竟有多难。
  夏旻在这里就下了船,方修再乘船前行了一段之后,上岸一路北上而去,往大桓和埙都而去。
  看过了南方绍国的繁华,方修却丝毫没有停留,毕竟南方却并不是什么修行昌盛之地。
  埙都和大桓,才是修行者最多的地方,也是修行势力最昌盛的地方。
  修士和超凡者,才是这个世界的主调,这是一个修行者和神魔掌控的世界,个人的力量就能够支撑起一个国家,强悍的巫士、修士能够抵挡千军万马的世界。
  所以南方绍国再怎么繁华文明,也比不上埙都和大桓,那神秘强悍的大巫祭一人踏入绍国境内,就足以让绍国上下瑟瑟发抖。
  几日之后,勃河骤起大浪,就好像一条蛟龙穿行过水面,一路从末端逆流而上,跃而飞起。
  整个勃河的水族跟随着一起,千万条锦鲤、银鱼在日光之下跃出水面,跟随着水龙呼啸而起,最后伴随着荧光,地底深处的水脉,终于开出了一方虚幻神境,境中拥有着水晶宫殿,虾兵蟹将穿梭。
  一个穿着黑红色长袍的威严老者,手持着散发着神道光芒的阴司敕令,在万千水族拱卫之下,走入了水晶宫之中,和大河融为了一体。
  数百里勃河,宣告了拥有了自己的主人。
  神灵归位,水脉畅通无阻,地脉灵气疏通,两岸的轮回秩序也开始稳定。
  整个滕地的河神庙和河神像,同时发出了光芒,异相惊动了滕地所有的庶民百姓。
  有人登临神位的消息,哪怕是在南方绍国的刻意压制之下,也在有心人的探索和关注之下,阻挡不住的传播了出来,震动了天下所有修士、方士和炼气士,各大修行门派还有大桓王朝。
第一百九十二章
神道
  龙丘为大桓王陵之地,历代大桓人王登基之后,都会前往龙丘祭祀先祖,祷告天地巫神,祈求祖宗神明护佑大桓的江山社稷。
  身着黑色玄甲的数万大军持着矛戈,浩浩荡荡如同大山一般拱卫着桓王的座辇,一路穿过大桓境内的城池邦族,一路之上,封邑城邦的卿大夫率领着部众跟随着桓王的座辇北上。
  敢有不从或者违逆者,这数万黑甲军和随行的巫祭足以镇压一切心怀不轨者,六年前上代桓王北巡,就是伴随着血与火,如今还在龙丘修建王陵的数万囚徒,就是见证。
  所过之处,可以看到乡间的庶民、野人、部落皆跪拜在桓王的座辇之下,在他们眼中,这场景简直如同天帝出行一般,在那黑衣甲士的注视之下恐慌发抖。
  这同样是为了向北方强盛的磐国彰显武力,磐国不断扩张,南边国境已经贴近了大河,东境抵达了太首山,国土竟然和大桓相近,而磐国同时还有着太首山、灵枢山支持,背后甚至还有着曾经轩辕古族的影子,这样的强敌,由不得大桓不重视。
  此刻那磐国南境与大桓隔大河相望,若不是万妖邪魔、蛮族源源不断的冲击,恐怕早就蠢蠢欲动了。
  六匹龙驹浑身的毛发就好像火焰一般燃烧,三丈长的天子座辇周围跟随着数道散发着强大气息的存在,每一个人身上涌现出来的气息,或化作黑色狼烟,或化作璀璨光柱笼罩天上。
  而大军更是散发出火红色的血气之云,蒸腾而上。
  远处打开灵目张望着天子座辇的几个炼气士,看着这情景不由得脸色苍白,他们穿着黑色的斗篷站在山巅之上张望,而那力量形成黑色狼烟的存在,突然化作一只天狼,发出一声震天怒吼。
  远处窥探的几人,同时闭上了眼睛,领头的那人更是一口鲜血喷了出来,双眼溢出鲜血,化作两行血泪从脸上淌下。
  “桓王虽然年幼,但是大桓国力依旧强盛,气运未衰。”
  “师尊说的没错!还没到改朝换代的契机啊!”
  几个人正是灵枢山的炼气士,千里迢迢而来,正是为了观测一下大桓王朝王权交替的变化和虚实,看完之后头也不回的转身离去,化为几道黑影消失。
  而随后穿着黑甲的大桓兵卒和巫祭便抵达了这里,马蹄嘶鸣,还伴随着浓烈杀气,然后巫祭施展法术,追根溯源,却什么都没有发现。
  数日之后,桓王重康在大祭司和太史、太宰等卿族官吏大夫的伴随之下,亲自登上龙丘山,祭祀先祖,祷告天地。
  顷刻间,天地风起云涌,漫天白云化作丝线薄雾扭曲消散,狂风骤起不歇。
  龙丘大山都好像动了起来,盘起的地脉大龙之中,飞出了一道帝君神诏,落入了大桓人王手中。
  这是百年来第一次得到了龙丘帝君的回应,同时也代表着天地正在发生的变局,还有地祗封神和阴司重现的重要性,连龙丘帝君都开始绕开限制规则,插手介入。
  太首山乃是青阳寻遍了东部大山大川,寻到的一座灵山,山不算高大,却钟灵神秀,灵气充沛。
  当初这里还是一片蛮荒大地,周围只有一些部落蛮人,妖魔鬼怪横行,魑魅魍魉肆意吞噬人族,而如今,却已经成为了磐国境内的领地,太首山下就有着三个乡村,往远处还有着边境重镇。
  青阳散人归来的时候,最小的弟子已经垂垂老矣,但是太首山道场却日渐壮大,拥有了门人上百,原本简陋的道观,已经化作了青阳道宫,山上还有着藏经阁、摘星楼、悟道洞等等建筑,看上去总算有了大门大派的气象。
  传承近百年,原本只有寥寥不到十人的太首山道场,随着祖师青阳散人归来,底蕴深厚,在整个人族中都有着非常大的名气。
  青阳散人是先一批进入山海界的,此刻已经在山海界呆了近三十年,论起对山海界的变化和局势了解,也以他为最,从二十多年前,他就开始布局。
  “阴司敕令!”青阳散人手中把玩着一具散发着神光的铜令,正面有着扭曲古老的文字——太首。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8/48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