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汉(校对)第1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779

  董俷摇摇头,“阿丑不知道。”
  “我成家祖先,乃是本朝开国元勋,忠诚侯伏波将军马援大人手下的将领。马援大人,是赵国马服君赵奢的后人。这箱子里,装的是将军的兵器和毕生行军的心得。将军死后,这些东西都归我成家保管,已经有一百多年。今日,我将它送你……”
第七章
金城破羌(1)
  伏波将军马援?
  董俷听说过这个名字。评书里不是说过,西凉锦马超就是伏波将军马援的后人吗?马超是谁,就不用在这里赘述了。董俷在来到这个时代后,也听人提起过马援的名字,据说光武中兴的时候马援是刘秀的手下,所向无敌,是个大牛人。
  只是董俷没想到,自己的家人会和马援扯上关系。
  至少在三国演义的评书当中,袁阔成大师没有提过董卓的家人和马援有任何关联。
  兵书战策?听上去似乎很诱人。
  不在三国的时代,你永远无法知道读书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情。先不说这时候的纸张并不普及,大部分的书都是有竹简做成。而且书籍大都是由世族门阀所控制,作为普通人想要读书,绝对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即便董家在临洮很有地位,家里也有些藏书,可大都不为董俷所喜爱。董俷甚至很恶心的想:早知道是这样子的话,上辈子先背熟了武经七书再重生,总好过天天看些之乎者也。
  成方说:“老主公一生戎马,留下的只有这部著作。当初老主公麾下有四大家将成、庞、严、黄。成就是我家的祖先,深得老主公青睐。老主公当年过世后,光武皇帝竟然不许老主公下葬。一怒之下,咱们的祖先就带着这些东西来到这里。”
  “成、庞、严、黄?”
  又是一件新鲜事,董俷不由得更加好奇了。
  “其他三家后来都不知所踪,我们也不清楚他们去了何处。反正,老主公当年一身绝艺,纵横沙场无人能抵挡。枪、刀、锤,再加上他的兵法,合称四绝。”
  成方指着车上的两个箱子,“这里面是老主公的兵法心得。”
  “那这个箱子呢?”董俷好奇的问道。
  “当年老主公麾下四大家将,枪为马氏后裔所留,刀被庞、严、黄三家所得。剩下的锤,就归了咱家的祖先所有。这个箱子里装的就是伏波将军留下的金锤。”
  成方上了牛车,把三个箱子分别打开。
  其中两个箱子里堆满了竹简,剩下的那个箱子里却放了一对看上去很吓人的大锤。
  为什么说吓人?因为这大锤大的吓人。
  锤柄约有六尺长,一端是生铁打造出来的小金锤,另一端却是一个花瓣的形状,扣在锤头上面。这种造型,很像是现代铸造中的焊接技术,当然有不是完全一样。
  锤头是一个椭圆形,每个锤身上都被打磨出了六十四个菱形的平面。
  “这叫什么锤?”
  “老主公说,这锤叫做擂鼓瓮金锤!”
  董俷有种时空错乱的感觉。擂鼓瓮金锤?这个名字好熟悉啊!
  貌似评书《说唐》和《说岳》中都有出现,一个是隋唐第一条好汉李元霸的兵器,一个是岳家大公子岳云的武器。怎么,怎么这擂鼓瓮金锤在三国就出现了?
  董俷纵身跳上牛车,伸手想要去拎起大锤。
  他对自己的力量很有信心,可哪知道提了两下,大锤竟然是纹丝不动。董俷的脸腾地一下子就红了。开玩笑,这大锤究竟有多重,居然连动都不动?
  两膀当下用力,董俷的脸涨的发紫,口中一声爆喝,生生把大锤提了起来。
  可提是提起来了,可别说挥舞,就连走路都成问题。一口气泄了,大锤轰得落在车板上。牛车的车板随之破碎,大锤连着几个箱子,一下子都掉在了地面上。
  “爷爷,这锤有多重?”
  “左手锤一百五十斤,右手锤……呵呵,一百九十四斤!两把大锤,共三百四十四斤重。”
  董俷脑袋嗡的一声,立刻懵了!
  三百四十四斤?演义中说关二爷的青龙偃月刀才八十二斤,这锤居然三百多斤?
  谁是力王,只怕这马援当之无愧。
  李元霸的一千六百斤大锤,基本上可以过滤,水分太大。
  可这么一对三百斤以上的大锤就在眼前活生生的放着,董俷也觉得脑袋不好使了。
  这么一对大锤,谁能舞动起来?
  成方走到了董俷身边,拍拍他的肩膀说:“这对锤在我们家放了一百多年,没人能拎起来。你今年还不到七岁,竟然能把这大锤提起。等长大了,一定能使用。”
  “可现在……”
  “别担心,你奶奶已经命人按照这对锤的式样重新打造一对五十斤重的锤。另外老主公留下了三十六路锤法,名为长恨锤。一并交给你保管,望你别辜负老主公的威望。”
  董俷木然的点点头,盯着那对三百斤重的擂鼓瓮金锤,心里一阵阵的发寒。
  能使用这种锤的人,不是妖怪,就是神仙!
  ……
  董俷的日子变得更加辛苦了。
  除了要坚持每天练习五禽戏打熬力气之外,上午和三个老师读书识字,下午就在奶奶的房间里听成方诵读马援留下来的兵书战策。到了晚上,则练习那长恨锤法。
  每天的日程都安排的很满,如果不是董俷的身体好,再加上有成年人的思想和毅力,还真的是不容易坚持下来。
  成方不会用锤,董俷只能靠着三十六张牛皮上的图画练习。
  成方不懂兵法,他所要做的就是每天诵读竹简上的内容。毕竟这些东西不能为外人所知。一旦被人知道当年伏波将军的兵法还在世上,天晓得会有什么麻烦。
  除此之外,伏波遗宝中还有一张地图,是西域地图。
  董俷看了两眼后,就扔到了边上。那是当年伏波将军在西域打仗时留下的地图,没有任何的用处。不过董俷也不敢真的扔了,把地图放在一个盒子里,交给绿漪保管。
  数日后,董卓带着牛辅回到临洮。
  又数日后,董卓动身启程,前往河东上任。
  临洮董家在经过了一番喧闹之后,又恢复到了往日的宁静。董俷的生活很充实,特别是在奶奶为他打造出来的第一对铁锤送到他面前的时候,就变得更加充实。
  董媛没有和李儒一起去河东,而是留在了临洮。
  她的日子过的倒也悠闲,和母亲董氏,二姐董照聊聊天,找弟弟阿丑说说话。
  没事的时候,就带着一群家将在城外骑马狩猎。
  董璜的伤好了以后,不敢呆在家里。很快的就跑去了河东,在叔叔董卓的麾下做事。
  经过这次事情,董璜变得老实了。
  董卓来信说,董璜每天呆在军营中,或是找人习武,或是捧着兵书阅读。
  殊不知,当年的临洮一霸已经由董璜变成了董媛。只是相比下,董媛不会去欺男霸女,最多就是纵马疾驰的时候撞翻人,踩了人家的摊子。而且每次惹事后,都会有一个奇丑无比的少年出面赔钱,使得董家在临洮的名声也好了许多。
  那个奇丑的少年,自然就是董俷。
  在他看来,董媛没什么坏心眼,只是性格有点随董卓,而且大大咧咧的什么都不在乎。好玩儿,才是董媛惹是生非的原因。否则她也不会再撞伤了别人后,让董俷出面赔礼道歉。至于她自己,用董媛的话解释就是:实在丢不起那个人。
第七章
金城破羌(2)
  就这样,日子一天天的过去。
  转眼过去了数年,董卓在河东混的是风生水起,更升任河东刺史,好不风光。
  数年中,董俷手里的锤从五十斤变成了一百五十斤,体格也变得魁梧。才十二岁,身长近八尺。如果按照现代人的计算方法,那差不多是一百八十公分的个头了。膀阔腰圆,看上去简直是董卓年轻时的翻版。相貌的变化不多,但是随着个头的增长,这脸也渐渐的长开了,至少看上去没有六七岁的时候那么难看。
  董俷不喜欢束发,大多数时候把头发散开。
  也正是因为这样子,整个人站在那里看上去好像一头狮子,细长的眸光有一种令人难以琢磨的光彩。至少在董氏夫人的眼中,阿丑变得越来越高深莫测了。
  若说董府之中谁最有威信?肯定是老夫人和董氏。
  可如果说府中的人最害怕谁?毫无疑问,就是董俷。一百五十斤的大锤轮开,连牛辅都挡不住十个回合。整个董府……不,应该是整个临洮,无一人是董俷的对手。
  连带着董俷越发的威猛,他的小婢女绿漪也水涨船高。
  在绿漪的眼中,董俷不但是她的主人,更是她的保护神。有一次出门买东西,被街头的几个地痞调戏。回家后绿漪向董俷哭诉之后,这位好像狮子一样的少主人竟然单枪匹马的跑出去,把临洮的小地痞们挨个的收拾了一遍,找到了那几个家伙。
  结果自然是……其中一个人被董媛栓在马上,然后绕城三周活活的拖死。
  这件事发生后,董俷挨了老夫人的一顿爆揍,然后不了了之。可满城的人都知道,董卓走了,可董家在临洮的地位不容人挑衅。两个新一代的董家魔王足以让所有人感到恐惧。这不,连临洮县尉也只是象征性的调查了一下,还给了董俷一个除暴安良的评语。
  董俷知道,董卓的官越做越大,那么和历史的发展也就越来越相似。
  他曾经想通过董媛警告一下董卓,可没想到却换来了一顿臭骂。也难免,董卓如今正春风得意,又怎么可能听一个他不喜欢,而且连毛都没有长齐的小子胡言乱语?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77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