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汉(校对)第14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9/779

  “这个……”
  董俷哪儿会想到,这郭嘉上来就指着鼻子一顿臭骂,黑漆漆的脸顿时成了紫色。
  “俷也是一时蛮气发作而已。”
  “蛮气发作,哼哼……文若,你听到了没有,我今晨可没有说错话吧。”
  荀彧忍不住哈哈笑道:“奉孝,你牙尖嘴利的,谁能说过你?我看俷公子是不想和你一般见识罢了。”
  “是吗?”
  郭嘉瞪着董俷,刚要再开口。
  董卓在李儒的陪同下却走过来,“敢问那位是荀先生?”
  荀彧连忙起身,恭敬的说:“董将军莫要如此称呼在下,实不敢当先生二字。”
  “先生客气了,若非先生前来救援,只怕文开和小儿都要折在此处。这救命之恩,卓不胜感激。”
  董卓为何会对荀彧如此客气?
  说穿了不是因为荀彧的名气很大,而是他的出身,让董卓不得不客气。
  早先在雒阳大将军府,诸多士大夫当中,以刘表、荀爽二人对他还算比较客气。
  投桃报李,荀彧是荀爽的侄子,而且荀家又是大族,董卓怎能不敬?
  而相较之下,对于同样是白身的郭嘉,董卓就显得有些怠慢。好在董俷机灵,拉着郭嘉低声的说话,总算是把董卓的这种无礼举动掩饰过去。这鬼才万不可怠慢了!不过和演义中那个胸怀十万甲兵的郭奉孝相比,如今的郭嘉显然还有些稚嫩。
  荀彧举止得体,和董卓客气的寒暄了一阵之后,才分宾主落座。
  荀彧、陈群、郭嘉三人坐在上首,董俷和李儒在一旁作陪。
  而华雄、陈到、徐荣、裴元绍、董召等人则坐在另一边。一眼看过去,却都是武将出身。
  董铁和成蠡没有坐,而是站在董俷的身后。这两个人一见到董俷,立刻就充当起了护卫的角色。要说起来,董铁和成蠡如今也都是董卓帐下有职位的武将,却一如从前般的恭敬,让荀彧三人好生在旁边好生的羡慕。
  酒过三巡后,荀彧突然开口道:“董中郎,不知接下来有何打算?”
  董卓一怔,“文若先生此话怎解?”
  荀彧正色道:“董中郎,今日虽拜俷公子勇猛,斩杀了贼首波才,击溃反贼,可情况尚不容乐观。据彧所知,在颍川尚有反贼近二十万,更有贼酋张宝督率,手中聚集着十数万大军。波才被杀,必然会激起张宝的报复。到时候十数万大军兵临长社,不知道董中郎是否已有腹案?”
  董卓闻听,黑脸顿时变得阴沉。
  说实话,在得知波才被杀,自家儿子出现的消息之后,董卓一直很开心,并没有考虑其他的事情。可荀彧如此一说,反贼声势居然如此浩大,让他顿感压力倍增。
  此次前来颍川,董卓共带了两万多人马。
  加上沿途收拢的败军,以及当初皇甫嵩留在长社的人马,加起来也不足五万之数。
  以五万人对抗十数万人,确实心里没底儿。
  侧目看了一眼李儒,发现他正在低头沉思。至于在座的武将,似乎除了阿丑新招收的那个陈到在思考之外,其他人都显得无所谓,一副兵来将挡,水来土填的表情。
  向董俷看去,却发现他正和陈群、郭嘉推杯换盏。
  似乎对这件事毫不在意,荀彧的这番话,丝毫没有引起他的忧虑。
  心中一动,董卓笑眯眯的看着董俷,“阿丑……”
  “在!”
  “看你如此笃定,是否已经有了对策?”
  董俷大笑起来,“父亲,如今这大帐中,人才济济。文若先生有王佐之才,长文先生更是当今青年才俊。至于奉孝,胸藏十万甲兵,乃当今鬼才……加之姐夫足智多谋,父亲帐下猛将如云。区区张宝,又何足挂齿?至于我,不过以莽夫罢了,这种伤脑筋的事情还是不要问我,冲锋陷阵,打仗杀人,这种事情才是我所擅长。”
  如此一说,却让大帐中的紧张气息随之缓和下来。
  荀彧和陈群好奇的看了郭嘉一眼,“奉孝,你这鬼才之名从何而来,为何没听你提起过?”
  “这个,这个……”
  此时的郭嘉,还只是一个在求学的少年,也没有达到未来鬼才的地步。
  闻听董俷这么一说,却是面红耳赤,吭哧吭哧的说不出话。别看他平时机灵聪慧,可在众目睽睽之下,也颇觉得不好意思。恶狠狠的瞪了董俷一眼,苦笑道:“文若兄长,长文兄长,嘉有什么本事,你们还不知道吗?不要听俷公子乱说,喝酒,喝酒!”
  “哈哈哈,没想到奉孝也有害羞的时候!”
  陈群忍不住放声大笑,把个郭嘉闹得是脸红脖子粗。
  董俷这么介绍,大家也不觉得有什么奇怪。说起来,董俷将来迟早会拜在蔡邕门下,也是郭嘉的同门师兄弟。人家同门之间相互吹捧一下,似乎也不是不能理解。
  李儒也笑了……
  董卓笑眯眯的捋着胡须,连连点头。
  “今日这帐中可说的上是群英荟萃,有诸多贤良相助,想那反贼也掀不起风浪。”
  董俷这时候,却突然起身,插手道:“父亲,孩儿还有一事相求。”
  “阿丑但说无妨!”
  “二月时,孩儿曾在宛县和黄巾军交手。苦战三十日,俘虏了反贼南方大帅张曼成,并击杀贼酋无数。只是宛县虽依旧在朝廷之手,可是死伤惨重……大将军之父何老太公,南阳太守秦颉和襄阳名士庞德公如今都在宛县,苦盼朝廷的援军。”
  说着,董俷单膝跪地,“孩儿两个结义兄弟也都在宛县协助,还有两名部属,也都留在宛县。请父亲给孩儿一支人马,前往宛县救援。若是迟了,只怕宛县危险。”
  董卓不由得愕然,惊奇的问道:“宛县还没有失陷?”
  董俷点点头,当下把在宛县如何守城,又如何突围的事情讲述了一遍。
  董卓等人,莫不听得脸色数变。虽然董俷并没有太详细的叙述守城的细节,可从那简单的词句当中,大家都还是听到出了当时的凶险。
  陈群率先起身,“俷公子高义,群深敬佩之……早先听闻伯喈先生赞公子为国士时,群尚不以为然。但现在……若非公子舍命相助,则南阳一旦失陷,大汉永无宁日。”
  荀彧和郭嘉也起身,齐声道:“公子真国士也!”
  董卓眯着眼睛,看着手足无措,面红耳赤的董俷,心里涌现出无限的骄傲之情。
  我家狮儿,果然不一般啊!
  要知道,荀家也好、陈家也罢,不仅仅是颍川的望族,更是这大汉天空下的老牌世族。
  阿丑能得到他们的认可和支持,与我董家的确是大有好处。
  只是……
  董卓犹豫了片刻,轻声道:“阿丑,非是父亲不肯出兵救援,实在是目前颍川兵力薄弱。各地援军尚未抵达,右中郎将朱儁之前在陈留被彭脱和张燕夹击,损失惨重,如今还在管城整备。你有所不知,反贼的另一贼酋张梁率兵出青州,奇袭东郡,已经威胁到了雒阳的安全。朱中郎即便是整备完毕,也需要留在原地拱卫京师。”
  荀彧一惊,“如此说来,岂不是颍川如今只有董中郎一军?”
  董卓苦涩笑道:“正是如此!”
  大帐中人,都陷入了沉默。董俷焦急的看着董卓,见他不开口,忍不住向其他人看去。
  一干武将,都低下了头。
  荀彧、陈群两人,也都是忧心忡忡。
  反倒是李儒、郭嘉神色平静。董俷心中一喜,“姐夫,奉孝师兄,可有什么好主意?”
  李儒和郭嘉相视一眼,突然都笑了。
  “主公,这颍川要战,宛县也要救援,此二者并没有什么冲突,可以同时进行。”
  董卓一皱眉,“文正,颍川反贼势大,我军集全部力量堪堪能有一战之力。若是分兵的话,只怕……阿丑刚才也说了,南阳的反贼人数众多,可不比颍川的少。”
  李儒说:“宛县当务之急,是要继续守住,所以无需分出太多人马。以我之见,裴元绍,董召麾下都是阿丑的本部人马,再加上我们自河东带来的八千步卒,足以令宛县坚持到颍川战事结束。而我军尚有四万人马留在颍川,寻机消灭张宝一部。”
  董卓翻了个白眼儿,心道:你说的轻松。老子五万人还觉得不够呢,你平白的就分出去一万,听你的意思,好像是想让阿丑去宛县?这小子能征善战没错,可也是个惹是生非的坯子。让他跑去宛县,如再闹出点风波的话,我可实在受不了。
  不过,既然李儒这么说,董卓又不好当场翻脸。
  “文正,说了半天,你还没有说出击溃张宝大军的办法啊!”
  李儒阴阴的一笑,“奉孝笃定,想必也有了腹案。不如你我把各自的计策写在纸上,看一看奉孝的想法,是否和儒相同?”
  这是在向郭嘉挑战!
  先前董俷赞郭嘉是鬼才,李儒当然不服气。
  荀彧、陈群都是名门望族出身,而且颇有贤名。李儒虽然不服气这两个人,可是也不敢触这二人的虎须。但郭嘉年幼,又没什么名气,故而李儒准备试上一试。
  郭嘉恶狠狠的瞪了董俷一眼,那意思是说:你给我找的麻烦。
  董卓说:“既然如此,立刻上笔墨伺候。”
  已经是骑虎难下,郭嘉暗自咒骂董俷多嘴。而荀彧和陈群,在一旁一副看好戏的模样。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9/77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