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汉(校对)第15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4/779

  当时谁也没有在意,都忙着准备对付张宝。怎么现在突然有蹦出一个张燕,什么来历?
  李儒一拍手,“为何唐周送来的消息中,没有张燕此人?”
  也难免他有些惊慌。从董卓担任左中郎将之后,李儒就一直在研究颍川的情况。
  先是有一个郭嘉和他想到了一块,如今又跑来了一个张燕!
  李儒倒吸一口凉气。他能想到水淹张宝,那是经过长时间的考虑才做出的决断。
  郭嘉能在短短的时间里和他想到一块,或许有他是颍川人的优势。
  可这个张燕,又是何方人士?如果在南阳和此人相遇,只怕是难免会有一场恶战。
  李儒不怕恶战,他所担心的,是根本不了解张燕这个人。
  一个褚燕,一个张燕……李儒的思路有点混乱。不过他是个心思沉静的人,很快就冷静下来。抓住了斥候问道:“宛县失守,那么原先宛县的那些人如今在何处?”
  董卓也醒悟过来,连连点头道:“是啊,秦颉、何老太公,如今在哪里?”
  斥候说:“这个还不清楚。只听说在淯水决口的时候,秦太守带人从宛县北门杀了出去,至今下落不明……”
  若说董卓恼不恼何进?肯定是恼的!
  但他并不想丢了这个靠山。如果在身上打下了鲜明的宦阉烙印,只怕日后麻烦更多。
  左右逢源,是董卓最擅长的事情。
  只要何进一天没有和十常侍真正的翻脸,那么他就有足够的活动余地。
  可一旦真的要翻脸了,董卓也不准备选择那一边。待价而沽!这也是董卓在雒阳明白的一个道理。做走狗,人家是不会珍惜你的。最好的办法,就是待价而沽。
  所以,董卓一方面急于追上董俷,另一方面也存了救下何老太公的心思。
  不管怎么说,能把何老太公救下来,也算是卖了何进一个面子,趁机弥补一下两人之间的裂痕。
  李儒又问:“那俷公子的人马在何处?”
  “昨日清晨,俷公子曾在淯水河畔与反贼交战,斩贼酋孙夏之后,就不知所踪。”
  董卓愣住了!
  “慢着,慢着,你是说,董俷胜了?”
  斥候回答:“正是。据说俷公子以六千步卒牵制反贼主力,待反贼全力进攻的时候,由反贼两翼杀出了两支人马,大败反贼。之后又突然撤离,再也没有消息了。”
  这是什么意思?
  是什么原因,让董俷突然撤离了战场?
  依照着董卓对儿子的了解,肯定会对宛县发起凶猛的攻击。
  难不成,是发现了什么危险?
  亦或者说,他又有其他的打算吗?
  董卓一时间也弄不清楚董俷究竟是怎么回事,更不知道是继续前进,还是徐徐而行。
  这一次,是反贼据城而守,兵力同样是非常的惊人。
  而且里面还有一个决口淯水的张燕,和一个行踪不明,却心狠手辣的褚燕,怎么办?
  “文正,我们该怎么办?”
  李儒那双泛着浊黄的眸子滴溜溜的打转,沉吟片刻后突然下定决心:“主公,全力前进!”
  “为何?反贼势大,且敌情不明……”
  “主公,您想想阿丑为何在大胜之后,突然失踪呢?”
  董卓想了想,“这个嘛,我还真的是弄不清楚他的用意。你也知道,阿丑的心思难测。”
  “其实一点都不难。”李儒笑道:“以阿丑的性子,在大胜之后撤退只有两个可能。一个是他发现了反贼的陷阱。不过斥候刚才所说的情况来看,应该是不可能……那第二个可能,就是阿丑在用计。”
  “用计?”
  李儒点点头说:“您莫要忘记了,阿丑身边可是跟着一个鬼才呢。”
  “你是说那个姓郭的小家伙吗?”
  “主公不要小看了此人……阿丑称其为鬼才,并非没有道理。试想,若主公您被一群人数处于劣势的兵马击败,又突然失踪的话,会有什么反应?而且是在我们大军即将抵达的情况下失踪,会有什么反应?”
  董卓一怔,“要么是和大军汇合,要么就躲藏在某处……你是说,阿丑在用疑兵之计?”
  “不错!”
  李儒笑道:“反贼定然时刻担心这支人马的动向,甚至不可能和我们正面交锋,而是据城避战。不过我很奇怪,若宛县刚历经了数次大战,各种物资都极为匮乏。而且水淹宛县,也令城墙的防御能力大大降低。以张燕这种人物,怎能看不出这里面的害处?”
  “什么害处?”
  “我们只需围而不打,用不了多久,宛县粮草一断,则不攻自破。况且反贼并非官军,在这种情况下还能生出什么战力?最好的办法,就是立刻撤离宛县,选择一粮草充足的去处休养一段时间,再和我们进行决战。那时候,胜负还在两可。”
  董卓眼睛一翻,“你究竟是什么意思?”
  “张燕失势,反贼出现了内讧……若我猜的不错,只怕那张燕已经不在宛县了!”
  董卓想想,“此言大善!传我命令,三军加速前进,我要在明日见到宛县城墙。”
  令行禁止,随着董卓将令发出,三军齐动,向宛县极速进发。
第一百一十二章
江东猛虎
  夜深沉,月亮看上去很混浊,只露着半张脸,还带着淡红色的光晕。
  看不到星星,让残月似乎很寂寥,有气无力的就那么挂在黑幕中,甚至懒得睁眼。
  黑漆漆的穰山,好像一座沉睡的野兽。
  崇山峻岭中,有一支人马默默无声在默默无声的行进,偶尔还会传来几声战马的响鼻。
  褚燕……不,应该称呼他做张燕,就站在山岗上,看着这支队伍行进。
  那匹跟随他多年的雪花骢很安静的站在他身后,两个敦实的汉子,分别站在张燕两边。年纪大概在三十左右,比张燕的年纪要大。可是从他们看张燕的目光中,能发现一种发自内心的尊敬。他们就那么站着,好像两尊石像,一句话也不说。
  目光很深邃,似乎想要穿越过山川、时空的断隔。
  “董俷……”
  张燕突然扭头,“孟平、权义,你们要记住这个名字。如果我们还有将来,他会是我们最大的敌人。”
  “大帅,宛县真的没希望了?”
  “你说呢?”
  张燕看着两人,微微一笑。刘辟刘孟平,龚都龚权义,这两个人都是黄巾军中的渠帅,手中的兵马加起来有七八千,却义无反顾的跟随了自己。这让张燕很感动。
  “我生平除了义父之外再也没有佩服过别人。不过现在,我佩服的人却要增加两个。董俷,以一己之力搅得我们太平道焦头烂额不说,也是第一个让我无功而返的对手……还有秦颉,原以为此人无甚本领,可居然在撤走前斩杀了张大帅,很高明啊。”
  刘辟转了转脖子,“高明?此话怎讲?”
  张燕好像是在自言自语,“我本来也没有在意。可是在彭脱渠帅抵达之后,我才明白了秦颉的用意。他是在用离间计,杀了大帅,却把罪责归到了我的身上。南方十六个渠帅本来对我就不甚服气,我攻破了宛县,也迫的秦颉杀了大帅,不高明吗?”
  龚都反应过来了,“大帅,您是说,我们是上了秦颉的当?”
  张燕点点头,“偏偏我还没法子解释。彭脱渠帅到了之后,大家对我的不满也就更炽了。我也是看到了这一点,才决定离开宛县。而且,宛县……实不足为屏障。”
  刘辟问:“大帅,那我们又该何去何从呢?”
  “太平道大业已经没希望了,灭亡也只是在早晚。当务之急,我们需要选择一个地方,休养生息一段时间。那董俷在淯水河畔击杀孙夏,你们都看到了吗?不过他也发现了我们,突然撤离是担心有埋伏……也算是我为宛县的兄弟出最后一把力。”
  张燕的表情有些落寞,但很快就恢复了正常。
  “不过没关系,我们有的是时间。虽然此次我们未能成事,却是因为时机尚不成熟。以某观之,汉室将衰,天下必乱。我等暂时蛰伏,正是为他日一飞冲天做好准备。”
  说完,他翻身上马。
  刘辟和龚都也骑上战马,“大帅,我们要等多久?”
  “嘿嘿,那就要看那些士人们,能够忍耐多久了……士人无兵,武人无名,你们说这天下如何不乱?孟平,权义,你们且耐心旁观。狗皇帝开党锢之禁,朝堂上的争斗,不过是刚刚开始。让他们闹腾去吧,闹腾的越厉害,我们的机会就越多。”
  刘辟、龚都二人闻听,信心倍增。
  三人纵马冲下了山岗,随着大队人马,消失在莽莽山野之中。
  一阵山风吹来,摇曳穰山草木沙沙作响。也许,正如张燕所说的,一切才刚开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4/77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