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汉(校对)第17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6/779

  他的年纪已经快四十了,可以说心智各方面全部成熟。对于一个谋主而言,这种年纪正是好时候。其经验以及各方面的水准,远远比一个青少年要高超了百倍。
  更重要的是,这个人有着超乎常人的目光和洞察力。
  贾诩之毒,毒在于他算无遗策,在任何时候都能保持清醒,甚至不惜损害千万生命,还周全自身。
  董俷知道贾诩曾经是董卓的人,后来归了张绣,而后有降了曹操。
  不但是长寿,更福泽于子孙后代。而在归降曹操之后,贾诩出场的次数不算太多,可每一次都会令天下格局产生改变。这样的人,这样的能力,怎能不让董俷心动?
  只是董俷不知道,贾诩是什么时候归顺的董卓。并且在演义当中,直到董卓死后,贾诩才登场亮相。董俷甚至记不清楚,这个人究竟是谁的部曲,曾跟随过谁。
  曾经偷偷的派人打探,结果根本就找不到这么一个人的存在。
  没想到,没想到居然会在这里相遇!
  得贾文和,则无忧矣……
  想到这里,董俷已经无心酒宴。
  可姐夫的盛情又不能推却,只得强作笑颜,吃了一会儿的酒,然后就匆匆的离去。
  原打算回到牧场之后,就开始谋划如何收服贾诩的事情。
  但事情太多了……董俷甚至没来得及去看将做营,更不要说去探望一下王姬的情况。刚一回去,就听人说唐周带着五溪蛮人从雒阳回来,正在小议事厅等候董俷。
  只好暂时把其他事放一边,匆匆的来见唐周。
  唐周的气色看上去是非常的好,坐在小议事厅里,和典韦、裴元绍寒暄。
  这小议事厅,是位于董俷住所旁边,是专门提供给董俷和他的部曲商量事情所用。
  小院四周,有森严的守卫,普通人休想靠近。
  一见董俷进来,唐周连忙起身,恭敬的说:“主公,周回来了!”
  “坐!”
  董俷没有客套,摆手让唐周坐下来。说实话,三国时代的人席地而坐,常采用跪坐的方式说话,实在是很辛苦的事情。董俷也对此颇有感慨,正准备找将做营的人,按照后世的桌椅设计打造一套。只是回来之后就一直没时间,只得暂时将就。
  “去雒阳,情况如何?”
  当时董俷派唐周去雒阳,主要是为了宛县的事情。如今宛县的危机也已经解决,故而董俷对唐周此行的结果并不是很在意,甚至没有追问唐周是否见到了蔡邕。
  唐周自然能领悟董俷话中的意思,忙说:“雒阳的情况比较复杂。”
  “哦?”
  “当日周到了雒阳后,很快就见到了蔡大家。不过没等蔡大家出手,就传出了由老主公接任左中郎将,督战颍川战事的消息。此后更因皇甫嵩的死,而产生了好多争执,蔡大家也被卷入其中,整日里烦不胜烦……蔡大家还问我,是不是主公杀了皇甫嵩。”
  董俷的面颊一阵非常明显的抽搐,片刻后深吸一口气,稳定住了情绪。
  “你怎么回答?”
  唐周起身,跪在厅中,“请主公责罚,周当时据实相告。”
  “哦?”
  “周以为,以蔡大家之智,岂能猜不出里面的奥妙?既然他直面相问,就说明他并不是想要为难主公,否则根本不需要理睬周就是了……周把当时的情况陈述一遍,蔡大家只说这是造化弄人。还说要主公多小心,在一段时间内,不要去雒阳。”
  眼前浮现出蔡邕那慈祥的笑容,董俷心中一阵温暖。
  “起来吧,这件事你做的非但没有错误,相反做的很好,非常的好,当重赏于你。”
  “多谢主公!”
  唐周喜出望外,连忙再次叩头感激,放站起身来。
  的确,如果唐周当时百般抵赖,不但是显得小家子气,相反还会惹得蔡邕不高兴。
  似蔡邕这种人,有太多的经历,太多的波折,早已经成了人精。
  想要隐瞒,那是很困难的事情。倒不如像唐周那样,直言相告,反而能获取利益。
  “伯喈先生还说了什么没有?”
  唐周刚坐下来,闻听连忙又要起身,却被董俷阻拦,“坐着说话。能进这房间的,都是自己人,无需那套繁琐的礼数。咱们怎么舒服怎么来,但把事情做好就是。”
  这一句自己人,着实暖了唐周的心。
  他坐好后,说:“蔡大家说,主公无法去雒阳,但也不能丢了学问。要温故而知新,如果有所得,可写下来派人送往雒阳……说将来主公若是去了雒阳没进步,他绝不会见你。”
  董俷闻听,对蔡邕更是感激不已。
  “雒阳……还有其他的事情吗?”
  “周离开雒阳的时候,各地战事都已经平定下来。但雒阳目前,却是暗流涌动,只怕新的党争,即将会开始。周以为,此次党人和阉寺的争斗如果再展开的话,必然是你死我活的局面。大将军会是其中的关键,但以周观之,大将军并不甚乐观。”
  “哦?此话怎讲?”
  “何遂高出身屠家子,无论怎样做,都不会得到士人的认可。虽说门下如今有很多士人,但只怕是……嘿嘿,何家与阉寺的勾连太深,何遂高若处置不好,只怕会落得个死无全尸。”
  没想到,连唐周这样的人,都能看出里面的端倪。
  在历史上,何进似乎确实是死无全尸。董俷很想知道,演义里唐周究竟是什么下场?估计是被杀了……否则这样的人,不可能在后来一点声息都没有,凭空消失。
  摇摇头,把这个念头甩开。
  董俷笑道:“唐周你分析的很好,但我现在对此没兴趣。我想知道,朝廷打算如何安排我父子?”
  唐周一皱眉头,“这件事说起来有些奇怪。据说当初颍川战事结束,老主公送去了张宝的首级,皇上非常开心……之后就没了下文。我离开雒阳之前,蔡大家说何进犹豫不决,难以成大事。冀、青、兖三州的功劳簿都呈上去了,偏偏没有豫州方面。”
  董俷深吸一口气,心道:何进啊何进,果然不是成大事的人物……
  “还有没有其他的消息?”
  “哦,有消息说,朝廷会派人前往南阳劳军,据说领头的人是袁绍。”
  “袁绍?可是那袁家庶子,袁本初?”
  “主公也知道此人?”
  董俷没有开口,怔怔的坐在那里,脑海中思绪纷乱。
  曹操出现了;袁绍登场了……若说此前董俷见到那些牛人的时候,会感觉时间紧迫的话,那么当曹操和袁绍出现在他面前的时候,让他感受的却是强烈的危机。
  这些人出现了,大乱还会远吗?
  唐周很识趣,没有再说话,而是悄悄的退出了小议事厅。临走的时候,向典韦使了个眼色。典韦领悟了里面的意思,和唐周一起离开,只留下董俷一人在厅内。
  一个人就这么坐着,也不知道过了多久。
  突然厅外面传来了声音,把他从沉思之中惊醒。
  走进来的,是董绿和王姬。两个人居然手牵着手,董绿笑嘻嘻的,看不出丝毫敌意。
  董俷愕然,不明白她们来做什么。
  “俷公子,妾身有一事想要请教。”
  开口的是王姬,手里捧着一卷写满字的纸张。她把那纸张放在了董俷面前,轻轻展开。
  是本朝定远侯班超之妹,班昭所留下来的《女诫》。
  想来为董绿平日所抄写下来的功课。董俷疑惑的看着王姬,不明白她是什么意思。
  “俷公子,刚才我和绿儿妹子在书房里看书,发现这卷绿儿妹子的功课。妾身有一事不明,这上面的圈圈点点是什么意思?绿儿妹子说,这是俷公子你教给她的。”
  “啊,这个……”
  董俷张口结舌,不知道该如何解释。
  什么圈圈点点,那分明就是句号和逗号。古人的书籍,大都没有标点符号作为断隔,连着读下来,会非常的累不说,而且根据个人的理解,断句的地方也大不一样。
  董俷当时也是图省事,时常会用一些标点符号来做断句。
  时间一长,一起读书的董绿,也就有了同样的习惯。王姬这一问,却是让他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想了想,董俷把那圈圈点点的意思讲述明白。
  王姬的眼睛灼灼闪亮,听董俷说完之后,突然躬身一礼,“公子,你实乃大才也!”
  夏末秋初,天气炎热。
  故而大家都穿的单薄。王姬这一躬身,却把衣内的峰妙处尽数呈现在董俷的眼里。
  那两点樱桃红,更是若隐若现。
  董俷张大了嘴巴,半天说不出一句话。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6/77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