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汉(校对)第24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44/779

  张让手捧竹简,站也不是,退也不是,半天说不出话。
  有人唤来了太医匆匆上殿,为刘洪检查了一番后,回答说:“皇上,皇叔气脉虚弱,需尽快调养才行。若是在耽搁下去,臣恐皇叔有性命之虞。”
  “因何如此?”
  “皇上,皇叔的脉象虚浮,而且极为怪异。臣从医二十载,却从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故而也不好说明。”
  “既然如此,快快搀扶皇叔下去,好生调养。”
  汉帝说完,又对张让道:“阿父,快将手中书卷呈上来,朕要看看天意究竟如何。”
  张让闻听,忙奉上了竹简。
  汉帝打开竹简,见上面洋洋洒洒书写千余字。
  但内容无非是一个:雷击嘉德殿,是因为朝中有忠良为宵小所陷害,故而警示之。那忠良为勾陈降世,一如文王之雷震子一般,是上天派来护佑大汉江山社稷的忠臣……
  汉帝抬头,突然问道:“何人是朕的雷震子?”
  此言一出,大殿上一片寂静。
  汉帝分明是把自己比作了周文王,听上去似乎有点怪异。可即便怪异,谁敢开口。
  好半天,司徒陈耽挺身而出道:“天书所言雷震子,必为皇甫义真。”
  何进阴阳怪气道:“如此说来,雷震子已死,岂不是说我大汉必将亡于吾皇之手?陈司徒,你好大的胆子,诅咒大汉江山,更污蔑吾皇昏庸无能。我且问你,天书所言,朝中有忠良为宵小所陷害,也就是说那忠良之臣尚未弃世,与皇甫嵩何干?”
  “这个……”
  张让也开口道:“老奴幼年时曾听人说,凡上天所派,定有异象。传闻那雷震子相貌秉异,非常人之相。幼年曾为人所弃,后来才成为文王之子,和皇甫义真完全无关啊。”
  又有东观博士站出来说:“臣闻董家子生就秉异相貌,且名字中的‘俷’字,亦含‘弃’之意。以臣之见,天书中所言大汉忠良,莫非是指的那董家子董西平吗?”
  袁隗一旁听得目瞪口呆。
  蔡老头可真是为了保他这个女婿,什么都敢说啊!
  连董俷是雷震子转世的瞎话都愣是敢往外编,他还真的是不怕这上天给他天谴吗?
  东观博士,大都以蔡邕为马首瞻。
  可以说有一大半是以蔡邕学生而自居,剩下的那些人,或是钻研经学,却以卢植为师。
  汉帝闻听,不禁连连点头。
  而卢植此时也站出来,恭敬的说:“启禀吾皇万岁,臣尚有一本。”
  “奏来……”
  “前日臣于蔡翁家中做客,偶然见有一书,名《敕勒川文集》,据说是有蔡翁之女昭姬编撰,尚未完成……不过,臣随手翻阅,发现其中颇有奥妙,特别是有一种断句之符号,非但浅显易懂,而且于文章阅读,颇有益处,臣当时甚为惊讶。”
  谁也不晓得,这卢植为什么突然说出这样的事情,好像和主题不着边啊。
  倒是汉帝笑逐颜开,点头说:“蔡翁学究天人,有三君美名。想必那些是他所创吧。”
  “臣当时也以为是如此,可后来一问,才知道这断句符号,实乃董家子所创。”
  “啊?”
  就连袁隗都吃惊不小。
  那董家子还有这等本事,一武夫而已……
  “董家子?可是那董西平?”
  “正是!”卢植笑道:“那董家子生的确粗豪,五大三粗的看不出还有这种本领。臣当时也不相信,就取笑蔡翁说:伯喈先生为女婿张目可以理解,但有些过头了。”
  “哦,那蔡翁如何回答?”
  “蔡翁说,那确实是董家子所创,非是他为董西平张目。之所以起名为《敕勒川文集》,是因为董家子自幼长大的地方,就是凉州董家的敕勒川牧场。而敕勒川三字之名,还别有来历。据蔡翁之女昭姬说,那是源自董家子所创作的一首民歌。”
  这事情似乎变得越来越有趣了,赳赳武夫化身翩翩文士?
  汉帝问道:“那民歌是如何唱的?”
  “说实话,那民歌文辞不美,却带着雄劲之豪迈,颇有塞外民族之风味,若无生活于西北苦寒之地的经历,定然无法创作。臣曾征战沙场,甚爱此歌之粗矿,故牢记心中……今日皇上既然询问,臣且唱之:敕勒川,武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这曲调经过蔡邕父女精心修改,而卢植那略带苍老沙哑的声音唱来,更显风韵。
  一时间,竟有人似乎有一种眼见西北大地之苍凉的风情。
  一曲唱罢,连袁隗也忍不住拍手叫好。可拍完了手,却似乎变得有些尴尬起来。
  汉帝也不禁轻声唱和,连连点头。
  “这董家子,倒是个有才艺的人啊。”
  “皇上,只怕此歌非董家子所创,而是抄袭他人之作。”
  卢植闻听愕然,“陈司徒,敢问是何人所创?陈司徒可能够说出来历?另外,那董家子曾与昭姬相伴,并为昭姬作诗一首:美人卷珠帘,深坐蹙蛾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敢问也是抄袭?还有当日董家子在鸾卫营所创《木兰歌》,抄袭何人?”
  陈耽被问的哑口无言。
  卢植从袖中取出竹简一卷,捧过头顶。
  “皇上,董家子在鸾卫营之时,曾整理出《道德经》一卷,并附有断句之标点用法,呈给皇上。”
  袁隗、何进,面面相觑。
  那董家子,居然真的有这种本事?
  两汉时代,特别是在西汉早期,黄老之术可说是皇室必读的文章。
  自董仲舒之后,虽说儒学兴起,但对于皇室而言,却是外尊儒术,内尊黄老。故而每个皇帝都曾经诵读过《道德经》,即便是汉帝刘宏,也不例外。接过竹简翻阅之后,按照标点符号的含义去理解董俷的断句,汉帝刘宏连连点头,时而又轻轻摇头。
  陈耽眼见着这事情要脱出了控制,恨恨的瞪了卢植一眼,抢步上前。
  “皇上,就算那董家子文才出众,可是却有杀害皇甫义真的嫌疑,不可不查啊。”
  “司徒,你们口口声声说皇甫义真为董家子所害,可除了那一纸不知是何人所写的证词之外,再也没有其他证据。朕这月余来也曾询问过,那董家子分明用的是马槊,可杀死皇甫义真的人却是用双锤。而且,皇甫义真为箭矢所射杀,据朕调查,那董家子并不善射,甚至连弓弩都没有。其三弟蛮人沙摩柯倒是善射,可在皇甫义真死的时候,正和现荆州东部都尉秦颉在南阳与反贼鏖战,何国丈可作证。”
  一旁何进,轻轻点头,“正是。”
  “尔等一边说董家子是杀害皇甫义真的凶手,一边却又没有半点证据,连那所谓的证人如今也不见了踪迹。陈司徒,朕看你真的老了,老的连是非黑白都分不清了!”
  这最后一句话出口,让陈耽身子一颤。
  刘宏的意思很明白:你老了,别占着茅坑不拉屎了,还是把职务给我乖乖的让出来吧。
  陈耽知道,若他再不识好歹,只怕……
  跪在丹陛下,泪流满面,“老臣确实老了,实不足以担当司徒一职,请皇上恩准臣致仕还乡。”
  一时间,朝堂上众人唏嘘不已。
  陈耽,陈汉公,东海人……曾经历任司空,司马,司徒,如今就这样退出了雒阳舞台。
  皇上的意思很明白,这就是在警告我们,别没事找事!
  就在这时候,突然小黄门蹇硕禀报:“启禀皇上,鸾卫营校尉董俷请求觐见皇上。”
  众人一怔,董家子求见?
  汉帝也觉得有些奇怪,“可有说是什么事情?”
  “皇上,那来送信的羽林军军官说,似乎是关于凉州的战事。”
  “凉州?凉州怎么了?韩遂虽然突破了金城防线,和李文侯等人汇合,难道他们……宣董俷觐见!”
  其实,大家都心知肚明。
  董俷虽说被关押,同时又有旨意不许董俷见任何人,可实际上呢,大家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只是谁也不清楚,董俷这会儿上殿要干什么。
  不过他目前还在鸾卫营,故而传报之后大约过了半个时辰,黄门在殿外高呼:“鸾卫营校尉董俷,请求觐见。”
  “宣!”
  随着一阵呼喊声此起彼伏,一身戎装,头戴九头扭狮子罩面盔,身穿九头扭狮子乌金铁叶甲的董俷,大步流星走上嘉德殿。九尺五寸的身高,在百官之中如鹤立鸡群。
  步履铿锵有力,魁梧壮硕的身形,犹如一座小山。
  在大殿上的文武百官,不少是第一次见到董俷。只是那罩面盔遮住了董俷的面庞,看不到长相。但从那步伐之中,让不少人忍不住心中赞叹:果然不愧是虎狼之将。
  “臣董俷叩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恭祝吾皇千秋万载,寿与天齐。”
  别开生面的话语,让满朝文武都是一怔。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44/77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