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汉(校对)第26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66/779

  区星自称将军,旬月间攻城略地,将长沙周围的县城占领,声势浩大。
  比之张举当初的造反,区星显得非常聪明。
  但在之后,区星却亮出了他太平教徒的身份,自称是继承张角衣钵,引得四方太平教众来投。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里,反贼的数量从几千暴增至五万人马,虎视荆州。
  “飞燕,这区星,你可曾听说过?”
  位于汝南穰山深麓,也有一支人马,数量只有八千左右,但是却极为精悍。
  大寨依山而建,分内外两寨。里面的是老幼妇孺,负责耕种和纺织;外寨则有分为三寨,中军大寨有四千人,左边一寨建在山岗上,右边的寨子则立于空旷地中。
  三寨成掎角之势,能互为声援。
  大寨的主帅,却是当初从宛县撤走的张燕,左边营寨的主将是刘辟、龚都;右边营寨的主将名叫张白骑,原本是黑山军的一部。
  张白骑曾是张牛角手下的大将,和张燕素有兄弟之情。
  张牛角死的时候,张白骑是负责镇守高邑,没成想被董卓打了一个措手不及,以至于失了高邑,带着本部人马辗转冀州。管亥在黑山组军,得满宠相助,声势浩大。
  张白骑于是前去投靠,可当初管亥不过是张牛角手下的一名小将,如今突然成了张白骑的上司,自然心里就不是很舒服。加之管亥听满宠的意见,以自身发展为主,不断壮大力量,却从不提为张牛角或者张角报仇的事情,令张白骑更加不满。
  管亥兴兵,只掠夺而不占据城池,令张白骑的不满终于爆发。
  而在这时候,他得到了张燕的消息。张白骑不服管亥,但是却非常服气张燕。
  于是临阵突然带着本部人马撤退,赶往汝南投靠。也正因为他的突然撤退,造成了管亥建立起的防线露出了一个缺口,一日之间就溃败而逃,不得已退回了黑山。
  同样,也使得白绕三人不得不离开冀州,前往司隶地区求生。
  张白骑在到了穰山之后才得知了这一消息,好生惭愧。幸好张燕相劝,这才让他心里舒服了一些。如今闻听区星竖起黄巾大旗,张白骑顿时感到无比兴奋,前来中军大寨询问。
  张燕也得到了消息,正要让人通知张白骑三人。
  听张白骑的问话,张燕忍不住说:“怎么,你也没有听说过区星这个人吗?”
  “第一次听说!”
  这时候,龚都和刘辟赶来,张燕连忙询问这二人。
  也难怪,他和张白骑原本都隶属于北方大帅张牛角的麾下,对南方太平道的事情,并不是很了解。
  哪知刘辟、龚都也是一脸的迷茫之色。
  “区星是谁?我等从来没有听说过啊……”
  龚都说:“飞燕,南方各州,乃至于交州等地的教友,哪怕只是个小帅,我二人多多少少都听说过。可是这区星,确实不知道……估计连个小方都不是,不清楚。”
  “该死的小人,怎敢妄称得将军衣钵?”
  张白骑生平对张角最为敬重,其次是张牛角。至于张宝、张梁,尚拍在张曼成之后。闻听有宵小冒用张角之名,心中怎能不怒?在他看来,张燕如今才是最正宗的张角传人,何时轮到那区区的小人物?当初他离开冀州,也是看不惯管亥为首脑。
  反倒是张燕冷静下来,沉吟片刻后,突然笑了。
  “也罢,既然这厮要用天公将军之名,我们不妨成全他一下……这两年官府也开始对我们留意,实不利于发展。不若趁此机会,突袭汝南,把那汝南的粮草金银尽数掠来……此事有刘、龚二位将军负责,记住要把那汝南的库府给我搬空。”
  龚都笑道:“某正有此意,定不负将军厚望。嘿嘿,听说今年汝南大丰收,粮草可是堆积如山。若搬空了库府,则我穰山军可扩张至万人以上,两年无需为粮草担心。”
  张白骑道:“那我呢?”
  “白骑兄随我出击,袭扰徐州……同时要造出声势,我们是要支援那区星小贼。白骑,我知道你想复兴义父他们的大业,可不到时候,真的不到时候。管亥在冀州做的很不错,不占州县,只行掠夺之事。如此一来,官军将收尾难顾。可一旦占据了州县,就等于把我们的实力尽数暴露给了官军……我们如今,还是太弱小。”
  “飞燕,你放心,同样的错误,我绝不会犯第二次。这次我随你走,你说怎么打,咱们就怎么打!”
  ……
  七月,汝南失陷。
  各地豫州黄巾余孽纷纷响应区星,有飞燕军途径徐州,一路掠夺。
  徐州刺史陶谦命麾下骑都尉臧霸出兵拦截,不成想被飞燕军引入绝地之中,险些全军覆没。
  陶谦大怒,要斩杀臧霸。
  而同样感到委屈的臧霸也在一怒之下,率领部将孙观、吴敦反出徐州,据泰山而立。
  臧霸,字宣高,本为青州泰山华县人,少有谋略。
  其父臧戒曾经担任华县狱掾,因不肯听从泰山太守徇私杀人的命令,而被收押。
  臧霸一怒,带着几十个人在押送途中劫走了父亲,后来逃命于东海,以勇壮而闻名。黄巾之乱时,陶谦接掌徐州,臧霸归附于陶谦,数次破敌,可谓功勋卓著。
  但也因此,臧霸在徐州颇有名气,以至于陶谦生出了顾忌。
  此次治臧霸的罪,与其说是因臧霸征伐不利,损兵折将,倒不如说是为了铲除异己。陶恭祖原本也是个非常爽利的人,可随着官儿做的越大,就越发的变得小心。
  闻听臧霸反出徐州,陶谦勃然大怒。
  立刻派麾下猛将曹豹,领军八千,前往泰山消灭臧霸。
  曹豹,乃是徐州当地的大族出身,也有谋略。可虽说他兵多将广,可那泰山却是臧霸的地盘。地形不熟,被臧霸沿途奇袭,损兵折将。华县城下一战,更打将原本就精疲力竭的曹豹打得狼狈而逃,八千人马回到徐州的时候,却已经不足两千。
  这并不算结束,曹豹出征的同时,陶谦接到了青州的求援。
  有黄巾反贼何曼在青州造反,请求陶谦出兵援助。
  当陶谦接到曹豹战败的消息时,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那臧霸,竟然有如此本事?
  青州,是无力去救援了,自家门口的这把火还没有熄灭。
  犹豫再三,陶谦听从了新任别驾糜竺的建议,上书雒阳,请求朝廷出兵平叛。
  七月中,陶谦的求援信到达雒阳。
  而在同一天,平定了冀州黄巾之乱的袁绍,也志得意满的策马自正阳门进入雒阳城。
第一七七章
西园立八校(二)
  啪的一声脆响,那汉白玉雕刻而成的麒麟镇纸摔落在地上,变成了粉碎。
  嘉德殿上,满朝文武噤若寒蝉,眼看着那丹陛龙案后的汉帝愤怒咆哮,却无一人站出来。
  “尔不是平日里不都自称是满腹经纶,胸怀甲兵吗?为何一到这事头上,却连说话都不敢?自中平以来,朕无时无刻不战战兢兢,勤政爱民,为何还是有这许多反贼出现……今儿个是冀州,明儿个是凉州,如今有蹦出来个区星,谁能告诉真,这区星是什么东西?为何闹出这么大的动静,连青、徐二州都有了反贼,朕才知道?”
  郎中张钧闻听立刻站了出来,“皇上,如今四方盗贼兵器,侵略州郡,都是因十常侍卖官海民,欺君罔上而起。如今朝廷正人皆去,我大汉江山社稷,祸不久矣。”
  汉帝心里有些不快,我这里在问如何平定反贼,你这家伙却蹦出来弹劾十常侍?杀了十常侍就能平定反贼吗?这些该死的太学院出来的家伙,只会干这种事情吗?
  正想着,那张让、赵忠等人立刻匍匐于地上,大哭道:“皇上,老奴们对皇上忠心耿耿,可无奈大臣们不相容,老奴等实不能活矣。请皇上恩准,让老奴等人回归田里,家中一应财物,愿献于皇上,以充作军姿。若大臣还是不答应,老奴等人头一并奉上,只求我大汉江山社稷永固,千秋万代……”
  说实话,汉帝对张让等人是有防范,但却不能妨碍他喜爱张让等人的这番心思。
  满朝文武动辄要他这般如此,如此这般,可唯有这十常侍,却能让他想要如何,便如何为之。这就好像家中养的恶犬,虽然伤人,却能体贴主人家的那种心情。
  汉帝大怒,指着张钧道:“你家中也有近侍之人,为何容不得朕之阿父呢?来人,将这不学无术的奸贼拉出去,斩了他的首级,悬挂午门之外!”
  殿上金瓜武士立刻应命,拖着张钧往外走。
  那张钧一边挣扎一边大呼:“臣死不足惜,可怜汉室天下四百余年,到此一旦休矣。列位臣工,列位大人,为何不站出来说句良心话,难道尔等的良心都让狗吃了不成?”
  满朝文武皆不语,气得汉帝说:“割了他的舌头,看他还敢咒骂?”
  有大臣想要站出来为张钧求情,可是看到汉帝那一脸的怒色,于是又匆匆忙收回了脚。
  这年头,想要活命,保住富贵,当效仿那金人三缄其口。
  张钧的舌头被割下来,满口喷血,犹自呜呜大叫。而张让、赵忠站在汉帝身后,阴冷的目光扫过殿上群臣,那意思是说:来啊,弹劾我们啊,那张钧就是前车之鉴。
  “好了,说说如何平定反贼吧。”
  张让轻声道:“老奴有一人选,袁太傅之侄袁绍袁本初,素有贤名。且平定了冀州黄巾之乱,想必由他出马,区区长沙反贼,定然是手到擒来,易如反掌啊。”
  汉帝眼睛一眯,“倒是个好人物!”
  袁隗一听,就知道张让存的是什么心思……
  这老阉货是想把本初支走啊。汉帝准备组建新军的消息很多人都听说了,据说袁绍因为平定冀州之乱,已经入了汉帝的法眼。这时候把袁绍支走,分明存心不良。
  袁隗好不容易等到了自家族人能掌握兵权的机会,又怎么会放弃。
  连忙说:“皇上,本初确实有本领,但他在冀州平乱,两年来日夜操劳。昨日回京以后,就病倒在榻上,至今无法下地走路……请皇上怜悯我袁家世代忠良……”
  张让闻听冷笑。
  下不了床?昨天晚上也不知道是谁在翠莺阁喝的大罪,还怒斥董家子为文坛巨盗,剽窃了自家老婆的作品出来显摆……怎么这一夜之间,就病的连下地走路都不行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66/77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