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汉(校对)第27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76/779

  典韦也很无奈,耸了耸肩膀,不再提这个人。
  岂曰无衣,修我戈矛……
  那说起来确实是很感人,可这世上,究竟能有多少人在利益面前,仍记得战友之情?
  “沙沙,你与我同行否?”
  沙摩柯摇头,“我不去,我要留在雒阳,给二哥看家?”
  众人闻听,不由得用诧异的目光向沙摩柯看去。沙摩柯那张红脸,顿时成了紫色。
  “我可不是为了玉娘!”
  这呆子,谁又说你是为了那甘玉娘?
  这就叫不打自招,董俷忍不住哈哈大笑,书房里的众人,也不禁为之莞尔,气氛顿时缓解了不少。
  ……
  十一月二日,汉帝启程,自德阳门出,浩浩荡荡向孟津出发。
  三营一卫,共四千人,簇拥辇车徐徐驶出了雒阳城门,沿途皆有官军护送,好不威风。
  董俷以王双为先锋,领一营人马开道。
  又命成廉领一军为后军。他自领一营一卫,以任红昌为副将,班咫为军师为中军护卫。
  鸾卫营居中,北宫卫在外,一路下去,当真是威风的很。
  何进、袁隗率领百官恭送,待车仗渐行渐远,这才方散了去……
  “本初,为何最近不见伯求?”
  袁绍心里一惊,忙做出茫然之色道:“这个……侄儿也不知道。叔父您也知道伯求先生的脾气,他若是想出去走走,谁也不会说。再者,想来伯求先生也是心情不甚好吧,故而出去走走,散散心,所以也没有和我们说。”
  袁隗奇怪的看了袁绍一眼,“本初,你这是怎么了?我不过随口问问罢了。”
  “呵呵,侄儿这不是害怕您担心嘛……”
  “我有什么好担心?”袁隗摇着头说:“你最近有点古怪,别是有什么事瞒着我吧。”
  “侄儿怎敢……”
  “好了,好了,我知道你处事有分寸,也就是这么说说而已。不过,公路近来有点不像话。我知道他还心念着蔡家女,可那蔡家女已经两嫁了,让他莫要再招惹是非。董家子多少还是个明事理的人,他一走,那家中的两头老虎,可不讲理。”
  袁隗说的是典韦和沙摩柯。
  典韦如今是命官,还多少好一些。若是惹了沙摩柯,那可是个正经的蛮子,会在乎谁?
  “侄儿一定好生劝说公路,让他莫要再招惹是非。”
  “如此甚好,甚好……”
  袁隗一边走,一边嘀咕:“人老了,总是会变得疑神疑鬼。这份家业,迟早都是要交给你们兄弟。你还好一些,可是公路,实在让我不放心。虽说他结交名士,可王允此人,才能是有的,也懂得机变。只是心胸不够宽宏,只怕将来不得好死。”
  这不得好死,并非是一句骂人的话。
  非生老病死的死亡方式,都可以称之为不得好死。
  袁隗,是在替王允担心。但有些话又不好说的明白,只能借袁绍的口,来转达了。
  袁绍哪有心情管这个。
  刚才袁隗的两句问话,险些让他吓得半死。
  越想,越觉得何颙的那个主意不够妥当。成功了,士人们或许能有机会,可如果失败了呢?那士人们,恐怕是死无葬身之地。当务之急,要尽快从此事脱身出来。
  想到这里,袁绍忍不住深吸一口气,平静心中的躁动。
  “本初,你这是怎么了?”
  恰有曹操路过,见袁绍心思不宁,就忍不住问了一句。
  “我,我很好啊,我一点事都没有,孟德过虑了!”
  我过什么虑了?
  曹操弄的有些莫名其妙。袁绍也意识到,自己似乎有些失态,连忙打了个哈欠道:“我最近总是思绪过多,睡的不好,故而……呵呵,孟德休要见怪。说起来,自我回雒阳后,还没有和昔日好友一起聚会过。不如今晚我来做东,孟德以为如何?”
  谁做东那都是小事,曹操还是觉得袁绍有古怪。
  不过他也懒得去过问……但袁绍说的也不错,这两年,昔年的友谊,似乎却是淡了许多。
  “那就翠莺阁吧,我来找人。”
  “呵呵,那就拜托孟德了……”
  曹操笑道:“你我相交多年,本初怎地如此客套?可惜董西平不在,否则倒也有些乐趣。”
  又是董俷!
  袁绍现在极为腻歪这个名字,若不是他,何颙又何必兵行险招呢?不过脸上还不能表露,当下笑道:“董西平一介武夫,又有什么乐子?要是他在,恐弱了情调。”
  曹操摇头说:“本初,如果你认为董西平只是武夫,那可真的就错了。其外表虽鲁,却也是怀忧国忧民之心。你还没有回来的时候,我们曾有一次聚会。当时文举,孔璋皆在。原本是想要取笑那董西平一番,故而行酒令于酒桌上吟诗作赋。”
  “他?能作诗?”
  袁绍冷冷一笑:“若没有蔡翁和蔡家女在后面为他摇旗呐喊,他能有今日名气?只是那一本道德经,却让他给标注的是乱七八糟,不伦不类,他还能做什么诗赋?”
  曹操正色道:“本初此言差矣……董西平并非是剽窃蔡翁的诗赋,只怕是确有真本事。当时孔璋就让董西平以桌上的佳肴作诗。董西平只沉思片刻,就奉上一首: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虽不华美,却是真切。”
  袁绍闻听,心里不禁咯噔了一下。
  “想必是那蒙上的,没什么值得称道……呵呵,我们莫要再提这董西平了,我还有点事情,就先走了。孟德莫要忘记叫上公达他们,晚上我就在翠莺阁恭候你们。”
  说完,袁绍匆匆的走了。
  曹操看着袁绍的背影,不由得暗自嘀咕:今天本初是怎么了?却如此的急躁不安?
  ……
  冀州刺史,治于高邑。
  时已值隆冬深夜,滴水成冰,酷寒无比。
  冀州刺史王芬的书房中,却依旧是灯火通明。火盆子里的炭火噗噗直窜,令这房间里,流转着一种令人心情浮躁的暖意。
  王芬坐在上首。
  除了他之外,还有幕僚周旌,是沛国名士,曾师从郑玄,精通于六经。二人神色肃穆,在周旌对面,赫然坐着何颙。同样的,何颙此刻面色阴沉,看上去很严肃。
  “圣驾已经到了赵国,王大人……该下决心了!”
  何颙的声音带着一丝阴森之气,“在下思忖,唯有此,我士人方能获喘息之机。”
  周旌说:“那万一失败呢?”
  “失败了,你我皆死无葬身之地。”
  王芬没有说话,依旧是显得非常犹豫。何颙在数日前抵达高邑,直接找到了王芬。与何颙,已经相识了多年,早在李膺、陈蕃行北军之变的时候,二人都是最为坚定的党人。后来李膺、陈蕃诛杀阉寺王甫失败后,何颙流落江湖,而王芬则被关进了牢狱。一晃这么多年过去了,王芬因交好何进而成为了冀州刺史,何颙依旧一介白身。但这身份上的差异,并不能斩断二人的友情。当何颙到来时,王芬还是非常高兴。
  可谁知道,何颙居然上来就提出了一个让王芬瞠目结舌的问题。
  刺杀汉帝……废立新君!
  虽说皇权已经不再如当年那般强大,可汉帝立新军,天下动荡即将平息,这皇权正有兴复的趋势。弑君……这可是诛九族的大罪。就算王芬胆大,也是吓了一跳。
  何颙把朝堂上的情况说明白了之后,开门见山的说:“王兄,武人主政,皇权兴立,则当年李大人、陈大人的理想再无实现的一天,而我党人,只能沦为刍狗。”
  “有这么严重吗?”
  “只比这更严重……”
  王芬借口要考虑,一方面软禁了何颙,另一方面又和心腹周旌商量。
  经过十数日的反复斟酌,王芬终于下定了决心。
  “若弑君,由谁为帝?”
  何颙道:“合肥侯刘真,可为新帝。”
  王芬瞪着何颙,“合肥侯刘真,性情温和,确是我等辅佐的对象。只是此举实在……”
  “王兄,莫要再犹豫了!”
  何颙说:“如今我等已经成弦上之箭,不得不发。若能成事,则你我将为伊尹、霍光。大汉江山,也将因你我而得以中兴。我已经拜托许攸贤弟,请他联络冀州士卒豪强襄助。预计也就是这一两日,子远就会抵达高邑。我只问你,你如何做?”
  “我听闻,此次随行护驾的,乃是那虎狼之将,谁能抵挡?”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76/77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