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汉(校对)第28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86/779

  原来,董俷昏了过去。
  幸好张郃手疾眼快,搀扶住了董俷。北宫卫连忙上前,把董俷放在了象龙背上。
  “送大人回营!”
  班咫确定了董俷没有性命之虞后,长出了一口气。当下拱手道:“武壮士,史壮士,我家大人从昨夜子时至今,连番征战,过于劳累。在下是北宫卫军师班咫,若二位不嫌弃,请随我一起回营休息,如何?张将军,这边的事情,就拜托你了。”
  张郃自然不会拒绝,连忙点头答应。
  隐隐约约的感觉到,自家的好日子似乎要来了!
  武安国和史涣二人对董俷也是甚为敬佩。他们并无军职,只是中原游侠。虽不知道北宫校尉是什么官儿,可也听说过,虎狼之将的这个名号,自然也知道董俷。
  没想到居然会和虎狼之将相遇,二人心思都活泛开来。
  “我等愿意护送大人回去。”
  这机会可遇而不可求,武安国、史涣当下答应了班咫的邀请,随北宫卫一起回转大营。
  ……
  中平四年的这一场叛乱,令整个大汉朝都感到了前所未有的不安。
  不同于以往的叛乱,这一次,竟然是朝廷钦命的冀州刺史作乱。那王芬,可是大汉名士啊。
  所有的士人,都觉察到了那股隐藏在其中的危机。
  大将军何进在得到了消息之后,立刻做出反应。封锁了雒阳十二门,大大小小的世族全部受到了监控,就连太傅袁隗也没能幸免。虽然没有打入囚笼,可实际上形同于软禁。那些没有背景的党人,则在一夜之间被抓捕起来,关入了大理监牢。
  与此同时,幽州牧刘虞、益州牧刘焉、徐州刺史陶谦、扬州刺史秦颉全都举起了屠刀。
  各地世族或多或少的都受到了牵连,纷纷被打入囚笼。
  企图反抗者,就会遭受到疾风暴雨的打击。就在新年即将到来的时候,大汉的天空下,弥漫着腥风血雨。
  而这一切,董俷丝毫不知。
  他醒来的时候,已经是在赵国郡的治所,距离雍水畔的那一场恶斗,也过了十天。
  全身上下,共有二十七处箭伤,背上遭关公一击,几乎伤了骨头。
  不过,这还不是最为严重。
  连续三次施展那运气之法后,使得董俷人同油尽灯枯一般。伤口感染,连续十天高烧。幸好这赵国有一位女神医,是华佗的弟子,名叫济慈,原本是赵国本地的一个破落世族后裔。在听说了消息后,就自告奋勇,前来为董俷进行了悉心医治。
  在昏迷了十天后,董俷终于从昏迷中醒来。
  只是全身酸软无力,又在榻上躺了整整十天,这才算是能下地走路。这也是他体格健壮,若换了别人,只怕少说也要躺上三四十天的时间。可即便如此,走起路来,还是要靠人搀扶才行。
  “皇上如今在何处?”
  董俷醒来后,忍不住向照顾他的济慈询问。
  这济慈年约二十上下,生的也算不上非常漂亮,但却能给人一种极为温婉的感受。
  她听说过董俷的名字。
  华佗在凉州效力,曾给她写过信,并且在信里面不止一次的提到了董俷的名字。
  否则,以济慈的脾气,断不会主动跑来。
  听董俷询问,济慈哼了一声,“你们男人只知道打打杀杀,难道就不晓得爱护自己吗?皇上、皇上……董西平,亏得有人天天念叨你,可你醒过来却是问都不问。”
  “啊?”
  “啊什么啊?任姐姐的伤势也很重,可在昏迷的时候,还不停的叫你的名字呢。”
  任红昌,貂蝉?
  董俷猛然醒悟过来,激动的问道:“红昌的伤势如何?可有性命之虞?”
  “你们随军的郎中虽然本事不怎地,不过也算是有些手段。幸好抢救的及时,若是再晚一些的话,只怕性命就保不住了……好了,好了,她没有事,只是她身子不比你这般健壮,还要再休息一段时间。皇上在已经移驾至河内……也不晓得你有什么好。皇上和皇子紧张你,外面还有一堆人,也紧张你,但都被我给拦住了。”
  “外面?谁在外面?”
  “一个姓班的……算了,反正你也醒了,你自己见他们吧。我这就叫他们进来。”
  济慈说完,把董俷扶起来,靠着软垫躺着。
  不一会儿的功夫,就见班咫带着三个人走进了房间。
  那青年叫做张郃!
  董俷隐约还记得张郃的名字,但是对武安国两人,却已经是记得不清出来。
  张郃?
  那评书中,曹操的五子良将,后来更成为了诸葛亮最为担忧的一名将领。早先董俷见到文丑的时候,还想到了这个人,可没想到,居然会在这种地方和张郃相遇。
  “原来是你们!”
  董俷平静的笑道:“有劳三位担心了,快快请坐。”
  哪知,武安国和史涣听了这话,却上前两步扑通跪下,“我二人久闻将军之名,只恨没人引见。今日还请将军收留我二人,武安国(史涣)愿为将军效犬马之劳。”
  董俷吓了一跳,连忙道:“二位快快请起。”
  原来是武安国……
  史涣这个名字比较陌生,但武安国这个人,还是有些印象。评书当中,使锤的武将不多,在董俷的记忆中,只有武安国一人。此人曾在虎牢关前,独战吕布十几个回合,武力可不算太低。只是经那一战,武安国被吕布砍了一只手,就再也没有出过场。可惜了一员虎将……董俷也使锤,故而对使锤的武将,还是颇有好感。
  “俷能得二位相助,实三生有幸。快快起来,一家人莫说两家的话……”
  说完后,董俷又道:“不过你二人莫要称呼我为将军,俷不过是一校尉,并非将军。”
  班咫笑了,“主公,您现在已经是将军了!”
  “啊?”
  张郃上前道:“将军有所不知,您昏迷的时候,皇上亲封您为虎贲中郎将,安宁亭侯。末将也被皇上点名,从河间调入您的麾下,听从您的安排。”
  虎贲中郎将?
  董俷有点懵了!
  虎贲中郎将在周朝就已经出现,当时名为虎贲氏下大夫。《孟子·尽心》中说:虎贲三百人。顾名思义,虎贲之意,言其如猛兽之奔。西汉平帝年间,改武帝所置宿卫‘期门’为‘虎贲郎’,虎贲中郎将为虎贲郎的主官,可是秩比两千石的大员。
  虎贲中郎将原本受九卿之一的光禄勋节制,属五官中郎将之一。
  能受此官职,说明皇上是极度的信任,并且将来还会有外放,乃至一方大员的可能。
  历来担任虎贲中郎将的人,都是前程远大。
  比如那东汉权臣、名将窦宪,也担任过虎贲中郎将。董俷如今刚满十八岁,就获得了如此殊荣,其前途之光明,可想而知。而让董俷吃惊的,还不是这虎贲中郎将。安宁亭侯……他老子如今才是个乡侯,只比他大了一级而已,这可是无比的荣耀。
  一门二侯,自西汉开始也并非没有。
  但父子二侯,在董俷的印象中,却是没有过的。要知道,这亭侯,可是能世袭。
  董俷好半天才反应过来,非但没有高兴,反而生出莫名的悲伤。
  “成廉和王双的尸首,可曾收拢妥当?”
  张郃三人都知道,成廉、王双是董俷的部将。如今董俷升官,第一个想到的却是为他战死的袍泽。三人心里不由得一阵感动,看董俷的目光,也变得有些不同了。
  特别是张郃,投靠董俷,也只是想换个远大前程。
  但现在看来,这虎狼之将不仅仅是勇猛,而且还有一个关念部曲的心。
  班咫轻声道:“主公放心吧,王、成二人都已经收拢,他二人若知道主公在这时候还能念着他们,定然会非常的开心。”
  “王双、成廉,当年随我一同到了雒阳,为的也是得一个远大的前程。没想到……出师未捷身先死,他们未曾随我享过多少福气,就这么走了……我心里实在愧疚。”
  气氛,突然间变得有些沉闷起来。
  济慈走进来,一皱眉道:“好了,时间差不多了。你们若是想要他多活些时候,就赶快出去。等他身体好了,你们说多久我都不会管。但是现在,这里归我做主。”
  “那还请将军好好休息……”
  张郃三人忙起身准备告辞。班咫想了想说:“主公,那张翼德还被我们关押,怎么处置?”
  董俷犹豫了一下,“先别急,等我身子好了,再去会会他。”
  那边济慈已经冷下了脸,班咫不敢再说话,忙退出了房间。
  董俷笑道:“看起来,他们好像很怕你啊!”
  济慈也笑了。那眼眉儿一翘,宛若新月。打开手中的盒子,露出里面的一排金针。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86/77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