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汉(校对)第28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89/779

  “侄儿倒没有考虑这些。”
  袁隗露出了一丝笑意,睁开眼睛看着袁绍,“本初,你有才干,更为我袁家的才俊,为叔甚看好你。但你有时候,过于轻浮,很多事情只想到了结果,却不去考虑这中间的过程。说的好听,你这叫目光远大,说的难听,却是好高骛远,当甚戒之。”
  袁绍恭敬的说:“侄儿定当牢记叔叔的教诲。”
  “如今我士人已经处于生死存亡之际,在聚为一党,说不定就会有杀身之祸。当引祸水东流,把众人的目光转移到别的地方去。我等隐忍,于夹缝中求生存,方能保全实力。”
  袁绍心里一动,“叔叔的意思是……”
  “本初,你可知道董卓如今在凉州有何成就?”
  袁绍摇摇头,轻声道:“这两年侄儿先是征讨黄巾余孽,而后又……不甚清楚。”
  袁隗笑道:“我却是知道。在凉州,董卓的势力几乎覆盖整个西北,包括北地、安定等郡,全都是看董卓的眼色行事。那武威虽有些许动荡,可未尝不是董卓故意为之。如此一来,他就能长久滞留于西北一地,发展壮大,最终成为庞然巨物。”
  袁绍有点不明白袁隗的意思,好端端,提起董卓干什么?
  他现在听到‘董’字,就恶心的想要呕吐。可也清楚,叔父说这些,绝不会是无的放矢。
  袁隗接着说:“董仲颍如今麾下有雄兵二十万,其中包括了天下最精锐的三支人马、湟中义从、秦胡兵以及西凉兵,皆百战精兵,可称得上是我大汉最为雄健的兵马。麾下猛将如云,更有其董氏一族打造出的幕僚为核心,为他出谋划策……”
  袁绍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
  “那董卓,竟已发展至如斯地步?”
  “何止……董家子与蔡家联姻,结交卢植,与东观博士甚好;而那董家子,更因这次拼死救驾,成了自光武中兴后,我大汉第一个十八岁的将军,亭侯……虽比不得当年的冠军侯,可这二百年来,确是我大汉第一人。如今董家子任虎贲中郎将,汉帝又有意重组虎贲郎……嘿嘿,董仲颍外有西凉雄兵,内有他那狮儿坐镇……本初,难道你不觉得,如果董仲颍再有一个外戚的身份,不就是又一个何遂高?”
  袁绍一颤,骇然的看着袁隗。
  “叔父是说,依附董仲颍?”
  “可命张邈向董仲颍依附,我听闻士孙瑞如今正在安定,可命之也依附了董仲颍。”
  袁绍隐隐猜测到了袁隗的心思,也明白了袁隗的意图。
  “可请荀慈明、王子师依附大将军,我说的是彻底依附。如此一来,则可以为我士人谋求生路,获得喘息之机。同时,挑起何遂高与董仲颍之间的矛盾,坐收渔翁之利……总之,我们想要再有机会,就必须要忍耐、忍耐、再忍耐……一方面让他们去内讧,一方面我们自己发展势力。待时机成熟,则士人就可以重获生机。”
  “叔叔此计……”
  “雒阳一头虎,凉州一头虎……嘿嘿,可称作为二虎争食之计。”
  袁绍沉吟了片刻,觉得袁隗这计策若实施起来,却是如今最为妥当的策略。
  “那如何挑起何遂高和董仲颍的冲突?”
  这时候,袁绍才知道,论起老谋深算,还是叔父高明。他不禁有些可惜,为何早先不把事情向叔父说清楚。若是能得到叔父的同意,并与之谋划,岂不是胜算更大?
  袁隗想了想,“我听说骠骑将军董重最近和凉州联系紧密,可以此为突破,令何遂高猜忌。但仅于此的话,还有些不够。我前些时候曾听人说,阳翟长公主刘脩业已经十八……她是先帝之女,皇上对之甚为疼爱,视若亲妹一般。不如为董家子提亲……嘿嘿,一方面可让何遂高紧张,另一方面则可以令蔡邕和董家子生隙……恩,还有,董家子如今既然是虎贲中郎将,为何不让何遂高得北宫校尉一职?”
  这老头子半眯着眼,说出了一连串的谋划。
  只听得袁绍眉开眼笑,心里乐开了花。正应该这样,几方面一起下手,不怕何遂高不怒。
  袁隗又沉吟了片刻,“听说你与并州刺史丁原关系甚密切?”
  袁绍一时没有反应过来,下意识的点了点头。
  “丁建阳一介武夫,早先我曾与之交往。此人出自寒家,素有勇武之名,只是为人粗鄙,心胸也不甚宽广……叔叔,您这么一说,侄儿倒想起来了,丁建阳手下猛将颇多,而并州军也是我大汉最为勇猛之戍卫,何不让他出面,与董仲颍争斗?”
  袁隗赞赏的看了一眼,对袁绍这个反应很满意。
  “早些天,丁建阳派其从事……哦,好像是叫张辽来求见,说是想要调拨一些盔甲装备。我当时没时间,所以就扔在一边。你可去见此人,给些好处于丁建阳。不过,有何遂高和董仲颍这两头老虎斗就可以了,丁建阳……好像还差了些份量。”
  “那叔父的意思是……”
  “招揽丁建阳,设法令其依附与我等。这样一来,也可以为我士人多谋一出路。”
  袁绍连连点头,“侄儿明白了!”
  袁隗谋划了这许多事情,也觉得疲惫。
  突然问道:“近来公路在做什么?”
  “这个……不甚清楚。只知道他常不在雒阳,与长安张温联系颇为密切。至于在做什么,侄儿确是不太清楚。”
  提起袁术,袁隗就感到一阵头疼。
  “盯着他,别让他招惹是非。如今是非常之时,万不可再如以往那般行事。”
  袁绍恭敬的回答:“侄儿明白!”
  ……
  眨眼间,已经到了五月。
  天气渐渐的热了起来,任红昌的伤势业已经大好。
  而董绿呢,虽说因为早产,使得身子虚弱。可经过了女神医济慈的调理,也已经恢复了健康。五斤一天天的长大,看上去比刚生下来的时候,也是要健康了许多。
  总之,日子过的倒是蛮悠闲。
  朝堂上的事情和董俷无关,虽然不管走到那里,都会有这样那样的目光,但他也已经习惯了。
  这一天,他召集了手下人前来议事。
  如今董俷的手下,人越来越大。那小书房已经不足为用。
  而董俷有不喜欢那种议事大厅里的说话气氛,感觉过于严肃。故而每逢议事,都是在小校场中。一来他手下武人居多,二来这里说话,有巨魔士在外护卫,不担心被人听到。要知道,随着他的官儿越来越大,就会吸引来越来越大的目光。那议事大厅常有家仆路过,天晓得什么人就被收买?董俷很小心,特别是在商议的时候。
  典韦、沙摩柯早早的就来到了小校场。
  过了一会儿,庞德和麴义、成蠡也抵达了小校场。接着又有班咫、晏明、唐周来到,张郃、武安国和史涣,是最后来到。围在遮阳伞下,有巨魔士送来了还挂着霜气的绿豆汤。这也是解暑最佳饮品,在井水中冰了很久,一口下去,透心凉。
  “我拟让出北宫校尉职务!”
  董俷坐下来,一句话引起了众多人的惊讶。
  “主公,这是为何?”
  董俷苦笑一声道:“皇上拟以虎贲郎吞并南北宫卫,可如今看起来,似乎并不是很容易。北宫卫已经被打残,除了麴义手中的一营之外,几乎没有完整的编制……而且,我如今是虎贲中郎将,再把着北宫校尉的职务,确实有点说不过去。皇上的意思是,要我以此次参战的北宫卫为基础,去丹阳招募人马。丹阳素来出雄兵,一来可以避免落了人口实。这二来嘛,也可以让我暂避朝廷里的各种麻烦……”
  典韦一蹙眉,轻声道:“可如此一来,你和宫内的情分可就要断了。”
  董俷点头道:“我也有这种担心……不过皇上看起来,也不甚相信他人。故而让蹇硕通知我,我即便是让出北宫卫,也需要选一可靠之人担当。我思来想去,却是大哥你最为合适。”
  典韦愕然道:“我?”
  其余人也有些不解,沙摩柯忍不住开口:“可是大哥不是下军校尉吗?如何兼任?”
  董俷说:“我自然也知道这件事。不过皇上的意思是,让大哥让出下军校尉的职务,担任北宫校尉,秩比下军校尉,同为一千二百石。我猜想,皇上已经有了接任下军校尉的人选……这件事有好有坏。失了下军校尉,固然令你我手中的实力减弱,可一旦虎贲郎重建起来,则能顺利的合并为一体。我想皇上也是这个意思。”
  典韦挠挠头,“若是二弟觉得可以,我自然没有问题。可我先说清楚,我不精于练兵。此前新军都是有成蠡一手操办,要我担任也可以,成蠡要过来帮我的忙。”
  董俷一笑,“这个大哥不必担心……成蠡我另有安排,不过我会给你安排一合适的人。麴义将军有大才,精于兵事。我拟请麴义将军担任北宫左都一职,唐周为军司马,协助大哥重组北宫。晏明、史涣、班咫在大哥帐下听令,各领一营,为都尉。”
  被点到名的人,不禁惊喜非常。
  特别是麴义,格外兴奋。而班咫则捻须点头,心里道:如此一来,主公深信与我。
  要知道,此前班咫虽跟着董俷,但始终未曾掌握实权。
  如今自领一营,说明他已经通过了董俷对他的考验,只需继续努力,总有成功的一天。
  董俷说:“至于鸾卫营,我打算交给李信和司马香儿。虽说她们是隶属我北宫,可实际上却是听命于皇后。我不想再插手进去,红昌我另有安排,就由她二人执掌鸾卫营。但北宫重建,我只能将博浪士拨给大哥。此次参与冀州之战的北宫卫,我一个都不会归还,我准备以此为根底,作为重建虎贲郎的基础,请大哥见谅。”
  麴义、庞德,可是盯着那四五百个北宫卫呢。
  参加过战斗的,和没有参加过战斗的士兵,是两个截然不同的群体。
  只是董俷既然这么说了,他二人也没有办法,流露出遗憾之色。反倒是典韦一副无所谓的模样,想了想说:“自家兄弟,何需客气。既然你有用,那我另外找人。”
  董俷点头,招手示意任红昌捧着一个盒子过来。
  打开来,将虎符转交给典韦:“皇上的旨意,会在这几日下达,大哥你先熟悉一下。”
  说完,他看着张郃、庞德和武安国。
  这三人看上去有点失望,不过当董俷看过来的时候,又立刻挺起了胸膛。
  “我已奏明皇上,请隽义为虎贲中郎,还望隽义莫要推辞。”
  张郃闻听,顿时喜出望外。这虎贲中郎,秩比七百石,比之他早先那河间从事的职务,可要高出了好多级。更重要的是,为虎贲中郎,可自领一军。虎贲中郎将下虽然还有左右仆射和左右陛长,但实际能掌兵的,却是虎贲中郎,共有三个名额。
  如此,足以看出董俷对张郃的重视。
  士为知己者死,张郃此刻对董俷,可说是感激不已。
  “令明,我也拟拜你为虎贲中郎,待成军之日,与隽义各领千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89/77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