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汉(校对)第29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91/779

  “陛下只管放心,臣绝不会令陛下失望。另外,臣有一件私事,想要途径颖阴……”
  汉帝说:“这倒无妨。只要董卿你能把虎贲郎的事情办好,也没有大碍。”
  “那臣这就回去准备,今晚动身。”
  “还有,北宫校尉……”
  “哦,我已经转告了我家兄长,他说愿听从皇上的安排。”
  汉帝满意的点头,“董卿一门,果然忠义。”
  有蹇硕从门外进来,手捧一长方形铁盒,里面摆放着一应物品,董俷当下清点后,告辞离去。
  才走到北宫门的时候,有一人跑来。
  “董卿,董卿留步。”
  扭头看去,董俷不免诧异。原来是辨王子,只见他一边跑,一边喘着气。来到董俷面前,辨王子调整了一下呼吸,轻声道:“董卿,孤听说你……辞了北宫校尉?”
  董俷点点头,“确有此事!”
  哪知这话才一出口,辨王子眼睛一下子红了。
  “那是不是,你以后就不管孤了?”
  也许是三年相处,也许是在雍丘的那一次救驾。在辨王子心里,董俷已经是他最值得信任的人。从第一次见面,第一次击鞠,第一次董俷教他练武,一幕幕一下涌上心头。
  辨王子眼泪汪汪,无助的看着董俷说:“董卿,若是你也不管我了,孤以后就再也没有可以说话的人了……这皇城之内,孤最相信的就是你,你,你为何要辞官呢?”
  仔细想想,辨王子如今不过十二三岁,还是个孩子。
  这皇城之中,真的是……
  董俷看四周没人,轻轻拍了拍辨王子的肩膀。
  那辨王子的个头只到董俷的胸口,活脱脱像个小孩子般。董俷说:“殿下,臣不会不管你。只是臣做了虎贲中郎将,如果再做北宫校尉,就会遭人说闲话……接掌北宫校尉的人,是我大哥。他也会照顾你,若是有什么事情,可以去直接找他。”
  “你,你真的不是因为……所以才辞官?”
  “当然!”董俷知道辨王子说什么。他恐怕是想说:你真的不是因为我不受父皇所爱才要辞官吗?
  “殿下,臣今晚就要离开雒阳,前去丹阳招募新军,重组虎贲郎。到时候,虎贲郎建起,臣还是会为您效力,还是会全心全意的保护您。何来我不管殿下的说法?”
  “可母后……”
  董俷叹了口气,明白过来。
  原来这里面,还有何皇后在戳哄。当下又劝说了一会儿,才让辨王子彻底放了心。
  小脸儿又绽放笑容,“董卿,早点回来。到时候带些好玩儿的物件,和孤说说,你一路的见闻。”
  “臣,遵旨!”
  董俷目送辨王子离去,长出了一口气。
  离开北宫之后,回到家里。又把各种事情处理妥当后,在天亮之前,带着三百巨魔士出发。
  随行的,还有庞德和武安国。
  而沙摩柯,则继续留在家中,负责守护大宅门的安全。董俷此行,等同于将大宅门的防卫抽调了一大半。家中只剩下一百多五溪蛮战士,和内宅那八十九名鸾卫。
  不过这里是雒阳,有典韦的北宫卫和位于雒阳城外,北邙山庄中由张郃率领的六百北宫卫,当不至于有危险发生。出发时,蔡琰等人恋恋不舍的将董俷送出大门。
  反复的叮咛,让董俷心中也是更感动不已。
  “回去吧,我事情一结束,就会马上回来……”
  蔡琰和董绿,眼睛都是红红的。
  才相聚了几个月,马上就又要分别。心里的那一份牵挂,真的难以用言语表达。
  “你们也要多保重,照顾好文姬和五斤……红昌,我不在家,就烦劳你多费心思。”
  董俷说完,翻身上马。
  马蹄声愈行愈远,一行人终于消失在夜色之中。只留下大宅门外,一群人翘首远眺。
第一九一章
徐庶求学
  董俷此行,不似早先往冀州时的任务艰巨,故而是轻装上阵。
  马铠,盔甲包都挂在另一匹战马上。此前马嵩等人护送典韦家眷往雒阳,带来了一批战马。这也让董俷麾下的马匹一下子多了不少,三百巨魔士,也全都是一人双骑。
  董俷只着一袭黑衫,内罩软甲。
  象龙奔跑起来也格外轻快。没有了盔甲和兵器的负重,象龙的速度很快,一路处于领跑的状态,看上去极为欢悦。如果计算一下年龄的话,象龙已经过了十五岁。
  正是在最巅峰的状态中!
  但董俷知道,再过几年的话,象龙的状态就要出现下滑的趋势。
  盛极必衰,不仅仅是人,马匹同样如此。
  所以董俷也极为珍惜和象龙在一起的时光。等有一天,象龙跑不动了,就把它送去张掖。它本就来自于西域,落叶归根,自然应该终老西域。而现在,就让它快活的跑吧……
  离开雒阳之后,一行人几乎是马不停蹄的赶路。
  差不多在第三天,在过了荥阳之后,董俷等人就追上了先期出发的成蠡和石韬。
  两军汇合在一起,稍事休整后,再次赶路。
  原本石韬还有些不放心。毕竟成蠡不是董俷,到了颖阴能否压住当地的官府并不一定。而董俷的出现,让他多日来那悬在嗓子眼儿的心,一下子放回了肚子里。
  毕竟,他并不希望看到成蠡和当地官府进行正面的冲突。
  就这样,董俷一行人日夜兼程的向颖阴进发。在这一路上,董俷意外的发现石韬甚是精通于政事,特别是对于律法和吏治两方面的见解,也颇有他独到的地方。别看石韬的嘴巴碎,但说起话来却是条理清楚,什么话到了他口中,没理也有了道理。
  董俷忍不住询问:“广元如此才干,为何不为朝廷效力?”
  石韬苦笑:“不是我不愿意为朝廷效力,而是没有门路。我本和元直一样,都是出身于寒家,又不愿意投效望族,故而无人引荐。而且我觉得,我的才能还不足以担当大任。原本打算出门游历,寻找名师学习,可不成想,元直却出了这档子事。”
  “那广元以后打算如何?”
  石韬想了想,“我与元直情同手足,若元直没事的话,我就出门寻找名师学习;但如果元直……我当奉养婶婶终老,如果那时候还有可能的话,我就再去游历。”
  这一番话出口,让董俷等人对石韬不由得刮目相看。
  庞德忍不住说道:“广元实在是高洁之士,胜过那许多徒有虚名的士子,德佩服。”
  董俷也颇有感慨。
  石韬无甚名声,却能有此情意,当真是可以羞煞天下无数名士。
  在雒阳也呆了多年,对于士人的看法,从一开始的畏惧,敬佩,到后来的轻视。
  这也并非是没有原因。
  在董俷进雒阳的第二年,也就是中平三年的时候,曾发生了一件事,为雒阳人所流传。当然,那件事情和董俷并没有关系,当时他也只是在边上看看热闹而已。
  事情的一方,牵扯到了袁家。
  袁隗膝下有一女,名叫袁异,中平三年时,方双十好年华。当时有雒阳名士黄允,才学渊博,颇有名声。袁隗对此人也颇为满意,想要把女儿嫁给这位名流士子。
  但有一个问题,这黄允已经成亲,而且还是豫州陈留的望族之后。
  妻子复姓夏侯……貌似和曹操有点亲戚关系。曹操曾说过,那夏侯氏论辈分,是她的侄女。
  很有才能,并且极为贤淑,人长得也漂亮。
  自嫁给黄允之后,一直是恪守妇道,谨尊女诫所言,许多人提起她,都会称赞连连。
  不想那黄允在得知了袁隗的意图后,立刻要休了夏侯氏。在他看来,攀附上袁家,其前程远大于那夏侯氏的支持。任凭夏侯氏如何哭劝,这黄允就是一门心思的要这么做。
  董俷当时听闻了这件事情,恨不能过去揪下那黄允的脑袋。
  也幸亏当时曹操在,拦住了董俷。冷笑道:“西平莫要担心,我那侄女有的是手段。”
  果不其然,数日后传来消息,夏侯氏居然同意了黄允的意思。
  不过有一个条件,就是要黄允召集亲朋,当面说明。黄允也没想太多,就请了不少人前来。酒宴中,夏侯氏突然发难,把黄允要休她的理由讲述了一遍,还诉说了许多黄允的糗事。最严重的一点,就是那黄允在娶了她后,曾抄袭了她的文章。
  当时引起了一片哗然,董俷和曹操也都在,忍不住大声叫好。
  夏侯氏还举出了证据,令黄允恼羞成怒,当场拔剑。曹操过去一脚踹翻了这黄允,又被董俷按在了地上一顿暴打。而后夏侯氏表明和黄允再无关联,事后离开雒阳时,董俷和曹操还去相送。有时候想想,这么漂亮的女孩子,那黄允怎就脑袋进了水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91/77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