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汉(校对)第34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49/779

  董俷没有露面,整日的在蔡府中,唉声叹气不停。
  一晃过去了三天,董卓重伤昏迷的消息,已经被人们证实。
  正当有些人幸灾乐祸的时候,第五天,突然又传来的消息,说是找到了解毒的药。
  一时间,又是引起了议论纷纷。
  到了第六天的傍晚,董璜带着一行人,来到了永安宫的外面。小黄门杨谦自然也认得董璜,毕竟人家也是董卓的亲戚,又是中郎将,他一个小黄门,当然要恭恭敬敬。
  董璜道:“弘农王可在里面?”
  “大人,弘农王今天身子有点不舒服,所以在里面休息,要不奴婢先为您通禀一声……”
  董璜冷笑道:“区区一个废物王爷,我要见他,何需通禀?让开……”
  “大人,这宫中的规矩!”
  “滚开!”
  董璜一巴掌抽在了杨谦的脸上,怒道:“不长眼的东西,回头在收拾你!”
  杨谦被打得嘴角流血,在地上骨碌碌的打了个滚儿。站起身来,还想阻拦董璜。
  哪知董璜身后两名甲士上前一把将他按住,明晃晃的宝剑,就架在了他的脖子上。
  其他的小黄门看这架势,那里还敢上前阻拦。
  一个个噤若寒蝉,躲到了一边。看样子,这是要出大事儿啊!
  董璜大步流星,走进了宫中。一脚把宫门踹开。
  就见刘辨躺在榻上,何太后正坐在他的旁边,喂他吃药。门被撞开,哐当一声,吓了这母子一跳。
  何太后扭头看去,怒斥道:“尔等何人,竟敢擅闯禁宫?”
  也难怪,董璜虽然也是中郎将,却没有资格进入北宫。而且,何太后早早的就被囚禁于永安宫内。平日里也出不去宫门,自然就不可能认得出董璜是什么来历。
  董璜哈哈大笑,“皇上闻听弘农王生了病,特命太医调制药酒,请弘农王早日安康。”
  说着话,就有两个武士走出来,拖着金盘,上面有一个铜酒壶。
  何太后是什么人?
  还是少女时就进入了皇宫,经历了多少波折,看过多少风浪?心里不免咯噔一下。
  “既是药酒,你可先饮。”
  董璜脸色一变,那秀气的面颊,陡然狰狞毕露。
  “皇上赐酒,你竟敢不饮?”
  说着,一摆手,就见几个武士蜂拥上前。何太后的脸色吓得惨白,心里非常害怕。
  而刘辨更是哆嗦不停,眼见着武士上前,想要起身反抗,却被死死的按在榻上。
  “可是太师要害我?”
  “哈哈,你可真的有趣。太师如今病中,怎会害你?实话告诉你,你活着,皇上就觉得那皇位做的不稳当。只有你死了,皇上才会高枕无忧。我今日前来,是奉了皇上的旨意,你可莫要怪罪于我叔父……来人啊,送弘农王和太后早早上路吧。”
  刘辨惊恐的瞪大了眼睛,犹自不相信董璜的话。
  “协,协为什么要杀我,为什么……”
  “弘农王,你还真是天真啊。你不想想,若你不死,皇上怎能安心?”
  刘辨的眼中,流露出一种悲伤之色,“不可能,协是我的兄弟,他为什么要杀我?”
  武士倒了一杯酒,向刘辨走来。
  刘辨这时候,好像才突然的醒悟过来,挣扎着大声叫喊:“董卿救我,董卿救我!”
  “哈哈哈,董卿……你是说董西平那小子吗?放心吧,他正陪着我家叔父,怎能前来救你?你死了,到时候就把罪名推到那董西平的身上。你们的关系不是好吗?嘿嘿,只怕用不了多久,叔父就会送他来陪你。到时候你们就在地下,再叙主仆之情吧。”
  董璜笑得眼泪都流出来了,无数年来积压在心中的怒气,仿佛终于有了一个宣泄口。
  殊不知,何太后看他的目光,好像看白痴一样。
  从门外传来了一声叹息,那叹息声,犹如一声霹雳在董璜耳边炸响。
  连忙扭头看,就见董卓,站在永安宫的宫门口,神色复杂的看着董璜。
  在他身后,典韦、沙摩柯左右保护,李儒站在董卓身旁,见董璜看过来,他轻声道:“阿秀,从西平七岁那年,你在校场想要杀他的那一刻起,我就有一种预感,你迟早会走进歧途之中。岳丈当年让你去扶风磨练,只可惜,你却辜负了岳丈。”
  与此同时,董俷从屏风后绕出来,看了看呆若木鸡的董璜,过去一把抓住了武士的脖子。
  “滚开!”
  武士被董俷摔飞了出去,狠狠的跌在地上。
  董卓轻声道:“那天我被刺,阿丑说有个人很像你,我还不相信……那天晚上,你在我病床前痛苦,我甚至真的以为,你是为我难过。文秀,你真的让我很失望。”
第二二五章
谁逼迫谁?
  这只是一个非常简单的计策。
  是的,非常简单……刺杀当天在南宫当值的官员,一共有十三个。其中三个人是董俷一系,剩下的人当中,除了董卓一系的之外,还有几个人一直在官署里干活。
  李儒把这几个人,都有详细的标注。
  董俷所怀疑的两个人,一个是郑泰,为名士,曾在何进麾下效力,后来董卓入京后,此人就投靠了董卓,官拜秘书。呵呵,可不要误会,这个秘书可后来的秘书可不一样。为桓帝始置,掌管禁中图书秘记,有点类似于未来社会皇家图书馆馆长。
  这不是个什么实权的官职,说明董卓并不信任此人。
  郑泰的立场也一直很模糊,说他是党人吧,曾因为得罪袁隗而被迫害。说他是东观士子,但见解却完全不同。武人?郑泰的剑术不错,少年时也曾仗剑游历天下。
  反正这样一个人,很难说清楚。
  董卓自然也不会信任郑泰,但也不能不接纳。
  他需要的人太多了……在凉州的时候就有这样的感觉,可以马上打天下,但不能马上治天下。
  另一个人,就是董璜。
  说实话,董俷更希望那个人是郑泰,而不是董璜。
  不管他和董璜之间有什么恩怨,总归是家里的事情。董俷对家庭很看重,所以很不希望家族内部出现分裂。可事实上……
  董卓看着董璜,慢慢的闭上眼睛。
  董璜这时候也慌了起来,扑通一声跪在董卓的面前,“叔父,不是我,我只是听皇上的命令……”
  “闭嘴!”当董卓睁开眼睛的时候,面容笼罩一层冰霜,冷漠的看着董璜,片刻后道:“李儒,把这逆子给我带回去,我要好生的审问他。”
  说完,佝偻肥胖的身躯,微微一礼,“弘农王,老臣家教不严,竟出此忤逆之辈,定不会轻饶。请王太后和弘农王好好安歇吧。有老臣在,绝不允许他人加害。”
  何太后的目光中,有一丝期盼。
  可是听董卓如此一说,眼中的精光随之黯然。
  本希望能借此机会,让辨重新登基。但是看董卓的意思,分明是不想动汉帝刘协。
  董俷轻轻握了一下刘辨的手,“王爷早点休息,明日一早,臣再来探望。”
  仿佛是主心骨一样,刘辨握着董俷的手,迟迟不肯松开。
  董卓一蹙眉,“西平,你在这里陪弘农王一会儿,把事情安排妥当,再来家中议事。”
  “喏!”
  辨啊,你何时才能长大呢?
  刚才多好的机会,如果你能表现的刚强一些,说不定……
  可董俷也知道,对于刘辨而言,虽然明知道这只是一场戏,可在梦中,不知道多少次见到了这样的场面。才十三岁,从小在温室中,何时经历过这样的风风雨雨?
  李儒押着董璜走了,董卓的背影佝偻,看上去一下子老了很多。
  可是当他走出永安宫大门的时候,猛然挺直的胸膛,神色间,再一次恢复平常。
  董俷在永安宫中,呆了一炷香的功夫。
  辨睡着了……
  董俷这才在何太后复杂的目光中起身,躬身道:“太后请放心,我已命李信和司马香儿的鸾卫营全部进入皇城。从今日开始,全天守护永安宫,定不会再有麻烦。”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49/77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