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汉(校对)第38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84/779

  蔡邕道:“那该如何调养才好?”
  济慈歪着头想了想,“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太师当以静气宁心为主,不宜过渡操劳,不宜大悲大喜,不宜过渡饮酒,不宜声色犬马,总之两个字。”
  “什么?”
  “平、和!”
  李儒在一旁听罢,不由得苦笑摇头。
  平、和?
  说的倒是容易。如今雒阳已经乱成了一团麻,外敌尚未完全退去,如何的平和呢?
  只是济慈是董俷的人,他不好破口大骂。
  “文正……”
  董卓突然在屋中叫起了李儒的表字。
  济慈一把拉住了李儒,“林乡亭侯切记,莫要让太师情绪起伏,更不要让太师操劳。”
  这女子,怎地如此无礼?
  李儒心里不快,不过表面上却没有流露任何情绪出来。
  而且,济慈也是好意,做人总不能好赖不分,李儒微笑着,点头表示明白。
  董卓靠在软褥上,精神看上比早上好不少。
  “岳父,可好些了?”
  李儒忙过去为董卓拉上了被褥,关心的询问。在私下里,李儒还是习惯性的称呼董卓为岳父。而在官面上,则以太师代替。毕竟这是雒阳,多少眼睛都在盯着他。
  这礼仪之说,可不敢轻视。
  董卓笑道:“区区小病,你担心什么?我不过是操劳过度而已,休息一下好多了。”
  “岳父还是要多注意身体才行,否则阿丑回来了,肯定要找我麻烦。”
  听到阿丑这两个字,董卓脸上的笑容更多了,气也顺畅的不得了,好像喝了蜜一样。
  一家人和和美美,才是正道。
  就好像现在,李儒和西平这样子一文一武……只可惜,那文秀不争气。
  想到董璜,董卓就觉得一阵气闷。轻声咳嗽,吓得李儒站起来,就要叫济慈进来。
  “坐下坐下,我又不是小孩子,没那么金贵。”
  董卓咳嗽着,示意李儒坐下来,“阿丑那边的情况已经平定了吧。”
  李儒点点头说:“大致上已经平静,我已传令下去,让西平抛开手中的事情,尽快赶回。”
  “成皋呢?”
  “袁绍退回了河内,目前尚在邺城。不过我观此人,贼心不死,当尽快除掉才是。”
  董卓沉吟片刻,“袁隗虽死,但袁绍依旧不可小觑。你说的不错,当尽快铲除……不过,我觉得最好不要我们来动手。小皇帝不是想要当事吗?就以他的名义吧。”
  李儒一怔,“岳父这是什么意思?”
  董卓咬着牙坐起来,从枕头下面摸出了一个盒子。
  打开来,只见里面有一个黄绸包裹的四方形物体。董卓拿出来,把黄绸轻轻打开。
  李儒不由得失声惊叫,连忙捂住了嘴巴。
  “玉玺,这是传国玉玺?”
  董卓微微一笑,点头道:“其实早在我遇刺之后,阿丑就把这东西送了过来。呵呵,这小子也不知道是从哪儿找出来,有时候我就在想,这也许是老天赐予我董家的宝贝。他把这东西交给了我,我一直没有使用,而是偷偷的保存起来,以备不测。”
  李儒眼珠子一转,顿时恍然大悟。
  “我明白了,岳父的意思是,以小皇帝的名义命令韩馥,诛杀袁绍……”
  早先,董卓的命令不被人承认,所却的就是这一方玉玺。如今玉玺在手,也预示着汉室的皇统在董卓的手中。谁敢不尊令?不尊令的结果就是,号令天下讨伐。
  别小看了玉玺,其意义可深远了去。
  董卓早一步把玉玺拿出来,固然可以震慑诸侯,但内部不安定的因素,依旧重重。
  索性借此机会,一次爆发出来,永绝后患。
  董卓也是在冒险,内忧外患之下,一个不深就会遭致性命之危。
  但他也只有赌这一把,而且他赢了。李儒没有把死间的事情告诉董卓,是因为害怕董卓在着急上火。毕竟,董卓所承担的压力,他这个做女婿的,可说是很清楚。
  董卓点点头,“此次大胜,足以威慑天下,至少我们可以平静很长一段时间。恩,再以小皇帝的口吻,传旨幽州牧刘虞,就说渔阳太守公孙瓒大逆不道,罪不容赦。”
  李儒连连点头。
  “对了,孟津的情况如何?”
  “魏越的援兵抵达之后,刘备一部见情况不妙,就连夜退走。孟津已无凶险。”
  “很好,这样子的话,我也就放心了……文正,你就按照我的意思,去处理吧。”
  “小婿遵命!”
  李儒深吸一口气,起身告辞。
  出门的时候,他忍不住又扭头看了一眼董卓。
  臃肿肥胖的躯体,横在榻上。想当年,这是一头驰骋西北的雄狮,可现在呢?雄狮业已衰老。
  不知为何,李儒的眸中,闪过一抹泪光。
  岳父他……真的老了!
第二四六章
气节壮士
  大战方歇,荥阳还是在一片混乱之中。
  董俷也面临许多难题,比如大战之后的俘虏,又该如何处置?
  五万多联军俘虏,数量远远超过了荥阳的西凉军和并州军的总和,已经构成一种威胁。
  不过,董俷并不担心俘虏。
  在他看来,虽然俘虏人数众多,却抵不住西凉军精锐的一轮冲锋。只要没有大的外因相引诱,联军俘虏也不是傻子,难道赤手空拳的站出来和长枪大刀抗争不成?
  让董俷感到头疼的,实际上是另一批俘虏。
  广陵军的臧洪,曾举为孝廉。父亲臧旻,曾为匈奴中郎将,是一个与大汉朝廷有功劳的人物。臧洪是当今名士,有雄气壮节,与刘繇王朗同时外放为县长,政绩颇为卓著。后来十常侍张让曾试图招揽臧洪,却被臧洪拒绝,甚至从此不再为官。
  广陵太守张超仰慕此人之名,故而邀请他为广陵功曹,非常的干练。
  此次酸枣主盟,就是臧洪所主持。
  按道理说,这个人不但是该杀,而且应该千刀万剐才是。毕竟,他算得上是首恶。
  但偏偏这样一个人,不仅仅是杨定、李通等人为他求情,就连贾诩这样的人,也出面向董俷求情。为什么呢?臧洪的名气太大了,如果杀了臧洪,就会产生许多麻烦。
  用贾诩的话说:这是气节壮士,杀之不祥。
  气节壮士,天底下有多少人能担当这种评价?连贾诩都这么认为,董俷真的为难。
  杀,不详。
  不杀,与法却说不过去。
  董俷从没有遇到过这样的事情,不由得左右为难,沉声问道:“此人可否招降?”
  招降?
  贾诩等人相视一眼,轻轻的摇头苦笑。
  若是可以招降的话,还能称得上是气节壮士吗?
  董俷苦笑道:“即不能招降,又不能杀害。老师是有大智慧的人,可否给我一个主意?您也知道,这个人为关东诸侯主盟之人,只怕太师和林乡亭侯都不能饶他。”
  贾诩也颇为难,“以我看,主公还是见见此人,再做主张!”
  “也罢,那就带他前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84/77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