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汉(校对)第42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23/779

  于扶罗抽出宝剑,把那信使刺死。
  脑袋嗡嗡直响,他实在是想不明白,怎么这一夜之间,事情就变了样子?
  平定那一支人马,又是从何而来?为什么从头到尾就没有听说过这支人马的动向?
  “大单于,我们还要不要攻击大城?”
  攻击大城……
  还有用处吗?老窝都被人抄了,麾下的士兵,还有什么心思继续攻打大城?
  弄不好,只怕是要被对方连锅都给端了……
  “撤!”
  于扶罗好像一下子变得苍老许多,呆愣半晌后,有气无力的说:“必须要在河水解冻之前,撤入五原……不行,五原也不安全,我们往受降城扯,走得越远越好。”
  说完之后,于扶罗走到了大帐门口,阳光耀眼,让他感到了一阵天旋地转,猛然张口,喷出一蓬绚烂的鲜血,手指大城,身体直挺挺的向后倒去,砰的摔在地上。
第二六九章
杀胡令
  于扶罗死了!
  至于是气死的,还是吓死的,无人知晓。但所有人都知道,于扶罗这一死,南匈奴算是完了。
  呼厨泉猛攻鸡鹿塞二十一日无果,在听闻于扶罗的死讯之后,立刻掉头撤军。
  很明显,朔方将落入汉军手中。呼厨泉同时也担心,于扶罗的死,会给他带来什么影响?
  必须在军心尚未散乱之前,平安撤离阴山。
  但是,呼厨泉刚一决定撤退,就被鸡鹿塞的徐晃和庞淯觉察到了端倪。
  解烦军集结兵力,连夜追击,杀死俘虏鲜卑军近两万人,缴获辎重战马不计其数。
  徐晃这边胜了,紧跟着高阙的鲜卑军也撤了。
  历时整整三个月的战斗,最终以汉安军大获全胜而告终。与此同时,吕布自云中出兵,一举夺取咸阳,占领五原大部,迫使已经在五原居住的南匈奴人撤往塞上。
  至此,云中、朔方、五原三郡连接,打开了通往漠北塞上的大半通路。
  ……
  大城塞废墟上,搭建了一座简易的营寨。
  董俷坐在中军大帐中,并不感到开心,相反表情很肃穆。
  朔方大捷,各地告捷文书纷纷传来,可是那韩遂还是逃走了……这让董俷很不开心。
  辛辛苦苦,就是为了找这韩遂报仇。
  可韩遂真的是老奸巨猾,一下子就变得无影无踪。
  董俷坐在大帐里生着闷气,同时心里面沉甸甸的,有点不舒服。
  大战结束之后,自有法衍糜芳,苏则羊衜整点战果,乞伏氏也很识相的送来了牛羊犒劳。
  说实话,这一战乞伏氏可是出了不少力。
  除了向临戎支援了一万骑兵之外,在最后一战中,苏则羊衜就带领乞伏氏男女老幼,在青盐泽遍插旌旗,策马狂奔。那满天的烟尘,就是乞伏氏氐人制造出来。可以说,在和匈奴人决战的时候,乞伏氏所装扮的疑兵,很大程度上动摇了匈奴人。
  经过清点,汉安军的死亡人数超过三千,伤者不计其数。
  虽然有行军医生救治,可糜芳估计,此次汉安军至少损失六千人以上,特别是屠各军,更是损失了一大半。对于这个损失,董俷还能接受。毕竟面对二十万大军,只损失六千人就取得大捷,并不是一个很难堪的数字。不过在一段时间内,汉安军再难展开攻击。
  朔方大捷,各部胡人并不安分。
  董俷可没有那些士大夫所谓的宽恕之心,对待不安分的人,他没有别的办法。
  一个字:打!
  但是,没有足够的兵力,还真是一个麻烦事。解烦军损失三千,乞伏氏的援军,更有一半人马失去了战斗力。选锋军奇袭美稷,占领了南单于庭,威逼朔方,也抽不出太多的兵力。
  虽说信奉精兵政策,可董俷现在突然觉得,原来人多一些,未必是一件坏事。
  如果说,这只是让董俷感到烦恼的话,那么羊衜所呈报的另一个战果,让董俷感到了莫名的压力。
  南匈奴大败,青盐泽一战,汉安军俘获南匈奴人将近三万。
  如果加上鸡鹿塞的两万鲜卑军,还有张郃庞德至今尚未呈报的战果,董俷粗略估计了一下,他手中至少有十万人的俘虏。
  十万俘虏,可看管他们的汉军却不到两万人。
  一旦这些俘虏营啸,那么此前所得到的一切胜利,就等于成了画饼。
  如何处置这七万俘虏?
  董俷不得不认真的进行考虑。
  营帐外,传来了一阵大笑声……
  典韦当先走进来,紧跟着法衍糜芳,苏则羊衜也都鱼贯而入,脸上都洋溢着笑容。
  “主公,看上去有心事?”
  典韦一眼就看出,董俷这会儿有点情绪不高。
  董俷抬起头,细目微闭,把手中的文书仍在了桌案上,“还不是这些俘虏闹腾的?”
  “俘虏?”
  法衍已经习惯了董俷的说法,拿起那文书看了两眼,脸色也变得阴沉了。
  的确,这么多俘虏留着不但是个祸害,每天所消耗的钱粮,也是非常惊人的数目。
  典韦挠着头,“主公,俘虏又怎么了?”
  对于神经很粗线条的典韦而言,显然还没有意识到这么多俘虏所产生的威胁。
  董俷一笑,并没有回答典韦。
  他看着法衍苏则和羊衜三人,沉声道:“此事必须妥善解决,我不想总是背着一个包袱。”
  对于董俷的想法,法衍三人很清楚。
  绝不会轻易把这么多俘虏放掉,那将会对朔方产生极为不好的影响。
  南匈奴人有一个很奇怪的观念,那就是汉军绝不会杀他们。只需要俯首称臣,汉室朝廷就会将他们放回去。下一次再做俘虏,那就再俯首称臣,反正汉军不会杀他们。
  相反,为了体现天朝大国的气派,有时候还会送他们一些钱帛。
  董俷对这种做法是深恶痛绝,在他看来,胡人之所以会有今天的壮大,就是因为这种所谓的大国气度。鲜卑人也好,匈奴人也罢,董俷只有一个字,那就是打。
  打得你怕,打得你不敢再乱来,打得你一辈子翻不过身,这才是硬道理。
  自古没有人凭借讲气度,讲风范就能获得天下,就算是那楚霸王项羽,一样会失败。
  对待敌人就要狠,用拳头来告诉他们做人的道理。
  法衍沉吟道:“十万俘虏的确是一个大麻烦,留着也不放心……不如,效仿长平之事?”
  所谓长平之事,就是战国时期,白起俘虏四十万赵军,而后将其活埋。
  董俷一下子没有反应过来,怔怔的看着法衍。而羊衜苏则的脸色却不由得一变。
  “不行,这样做会让主公为千夫所指。主公现在所欠缺的就是名声,这件事如果传扬出去,那主公这辈子就甭想在翻身了。不行不行,绝对不可以效仿长平之事。”
  法衍道:“名声又能如何?只要我们兵强马壮,足以让天下人不敢侧目。”
  “可是……”
  “文师,你莫着急,且听季谋先生说完。”
  董俷突然开口,阻止苏则说下去。而后看着法衍,“想必先生还有话要说,对吗?”
  “匈奴人冥顽,绝不可对他们怀有仁慈之心。以我之见,不仅仅是要杀这些俘虏,最好是彻底不流。当年暴秦曾以蒙恬领军,将匈奴人赶到了河北。匈奴人立刻就表示臣服,可中原一乱,这匈奴人立刻挥军南下,屡次犯我边关,实可恨至极。”
  董俷不说话,示意法衍说下去。
  “自高祖之后,先有白马之围,后有昭君出塞……到了光武皇帝,更拨出朔方,供南匈奴人居住,每年拨出大笔钱粮,以安抚这些域外蛮人。可结果呢?我们得到了什么?只要中原稍有动荡,这些匈奴人就立刻变得不安分。叩边劫掠,无恶不作。文师,你是扶风人,当见过被匈奴人劫掠之后的惨状,难不成还要讲仁恕?”
  苏则的脸,腾的一下子红了。
  他生于扶风,后来游学并幽,所见到过的凄惨景象,数不胜数。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23/77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