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汉(校对)第4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3/779

  董俷二话不说,迈步就冲了进去。
  一进大厅,他就呆住了。董玉倒在长案上,昏迷不醒,嘴角还挂着一串黑色的血丝。在距离董玉不远处的长案上,还趴着一个老人,看样子已经没有了气息。
  董俷忙跑到了董玉身边,抱起董玉大声呼喊:“姐姐,姐姐醒来,我是阿丑!”
  “阿丑,你怎么跑过来了?你姐姐最担心的就是这个,营寨里的情况一切可好?”
  董俷扭头看着北宫伯,眼眶里布满了血丝。
  “姐夫,这是……”
  “我们太幼稚了!”北宫伯靠着大厅的门,端起一坛酒一阵牛饮,而后狠狠的摔在了墙上,“那韩遂妄称西凉名士,也是个野心勃勃,心狠手辣之辈。他竟然想要在这里杀了我和太守大人,引起羌汉之间的冲突,以达到他不可告人的目的。”
  董俷一怔,抱着董玉说:“我管他什么目的,我问我姐姐是怎么回事?”
  “韩遂在酒宴中下毒,若非小铁发现了端倪,连我也要饮下这毒酒。你姐姐中毒之后,怒气攻心昏了过去。陈太守在死前把府内的亲卫交给我指挥。只是……一共加起来不过二三百人,我们已经快要抵挡不住了,没想到你却跑来了。”
  董俷的面颊抽搐,“那韩遂,究竟是什么目的?”
  “韩遂虽为西凉名士,却出身寒门。他料想自己就算是奉召当了官,也难有大成就。毕竟他非是世族,而中原的名士多如江河之鲫,那容得他出人头地。于是就设下了一个局,要借助羌汉之乱谋取利益。只是具体的情况,我也不清楚。”
  “那……”
  “阿丑,我们快点离开这里,否则那韩遂一旦醒悟过来,可就危险了。”
  董俷站起来,把大姐绑在了背上。
  “姐夫,随我杀出金城!”
  他二话不说,走出大厅翻身上马。此时府中的亲卫家兵所剩不足百人。加上董俷带来的十几个人,也凑不足一百个。看看这眼前一个个满身是伤的家兵们,董俷心中感慨。他长吸一口气,“儿郎们,我在城门口安排有接应,只要能杀到城门口,咱们就有活……不想死的,还能走起来的,就随我一起杀出去,杀出金城。”
  “愿听将军调遣。”
  这不到一百人的呼喊,却带着无尽的悲壮。
  董俷心里很清楚,杀进来容易,要杀出去恐怕就……
  能活着杀出城门的人,能有十分之一就算是不错了。希望裴元绍能守住城门吧。
  想到这里,董俷向北宫伯看去,“姐夫,阿丑愿为先锋。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只要活着,咱们就可以找那韩遂报仇。你若是好男人,我姐姐的丈夫,就随我杀出金城。”
  说着,董俷抬手抽出了阔刃刀,递给了北宫伯。
  北宫伯说实话,此时已经没了生趣。在这数千官军的围困下,向活命都难,还说什么报仇?可董俷这一番话,却让他重新燃起了斗志。我是大妹的丈夫,我好歹也是朝廷的命官。岂能在那些乱臣贼子面前服输?杀出去,我一定要杀出去。
  他一把接过了阔刃刀,自有董铁牵马过来。
  北宫伯翻身上马,一干家将亲卫能找到马的就找到马,找不到马的则紧握兵器。
  生死也就在这一线之间。
  杀出去,或许能有一线生机。可如果留在这里,就只剩下死路一条。
  人常说,被逼入困境中的人,会爆发出无穷无尽的力量。想当初项羽背水一战,击溃的暴秦大军。如今正也是这样的情况,唯巳而已。若死都不怕,又有何惧。
  府门轰然大开,人影尚未出现,一抹乌芒先至。
  在府门前一名站在贼军前的将领被乌芒穿透了身子,啊的一声惨叫从马上一头栽下来。
  与此同时,董俷又是一马当先,背着姐姐冲出了太守府。
第二十九章
走马震金城(三)
  已经快到子时,金城郡内却是灯火通明。
  雪越下越大,把先前地上的血迹掩盖了起来。但是对金城郡兵而言,有一些东西却不是一场大雪就能遮盖。不过也亏得他们是身经百战的西凉郡兵,在经过片刻的慌乱之后,很快就醒悟过来。与此同时,韩遂也接到了消息,立刻派程银、成宜两员大将前来督战。
  也许会有读者问了,韩遂为什么不在这里?
  这也正常,任何人在看到大功告成的时候,总是会难免放松警惕。而在韩遂开始向太守府发动攻击的时候,不论从哪方面来看,太守府中的人都不可能有活路。
  如果说先前太守府顽强的抵抗让韩遂吃了一惊的话,那么当他听到有人闯入金城郡,杀进太守府的消息时,整个人都有点懵了。问清楚了来人的样貌之后,韩遂扼腕长叹,“莫非是天不助我?怎么蹦出来了这么一个好似魔王一样的家伙。”
  “叔叔休要涨他人志气,灭自家威风。小侄不才,愿领一彪人马擒拿破羌贼人。”
  韩遂的感慨,惹怒了身边的一员小将。
  他大步上前,插手行礼向韩遂请命。但见这员小将,身高八尺,猿臂蜂腰。双肩抱拢,面如美玉,双眉入鬓,目若朗星。鼻直口阔,两耳垂轮。看年纪,也就是在十六七的样子。身披三环青铜甲,上嵌九吞龙鳞片。豆青色的战袍,脚上蹬着虎皮战靴。
  韩遂一见这小将军,顿时眉开眼笑。
  “彦明,那董家巨魔儿非同小可,你真有把握拿下他吗?”
  “侄儿学艺多年,虽说不得武艺精通。但若拿一鄙夫人头,却如同探囊取物般。”
  这一席话,说的韩遂心花怒放。
  立刻下令让小将军带一彪人马前去助阵。等小将军走了,韩遂又一想:不对,那些人是怎么进了城?难道说,这城门有失吗?若如此的话,那可就要有危险了。
  想到这里,他立刻召唤来三名心腹,正是金城郡八都尉中的三人。
  这三人分别是李勘、张横、梁兴。都在壮年,血气方刚,武艺精湛在西凉颇有名望。再加上程银、成宜和督战的候选,以及那死去的杨秋和马玩二人,合称八部将。据说,这八人跟随韩遂已经多年,可以说的上是能和韩遂推心置腹的亲信。
  “你三人各带一彪人马,查看金城东西北三门。我自带一彪人马,前往南门查看。”
  “喏!”
  三员将转身离去。韩遂也带着人往南门去了。
  ……
  韩遂等人巡查各门且放到一边不说,单说说董俷带人冲出太守府。
  自有董铁为他把大锤装好,徒步跟在他的马前。董俷出门,一把投枪夺取了一员将领的性命,二话不说轮锤就杀了出来。这边金城郡兵刚清楚了状况,正准备抖擞精神,向太守府发起攻击。哪知道太守府的人突然杀出来,不禁有些措手不及。
  董俷一马当先,好像下山的猛虎。
  口中不停的咆哮怒吼,大锤呜呜挂风,血光崩现。在他马前,有董铁护着董俷的战马,一对折刀寒光闪闪,杀气腾腾。那寒光过处,必有残肢断臂散开。他马战虽然不精,但是步战可谓是凶猛无比。加之有董俷保护,两人配合起来,倒是相得益彰。在二人身后,有北宫伯挥舞阔刃刀,带着近百名家将亲卫紧紧跟随。
  这一行人杀出来,一路如同劈波斩浪般。
  董俷已经记不清有多少人死在他的锤下,锤头上全都是粘稠的血和脑浆。身上的披挂,也是血迹斑斑。分不清楚是他的血还是敌人的血。眼看着就要到南门了,从小巷中突然杀出一彪人马。为首一员小将横枪立马,大吼一声道:“阎行阎彦明在此,破羌鼠辈,安敢伤我军士,还不下马投降,等待何时?”
  董俷这时候杀得晕头转向,听到那阎行高喝,不由一怔。
  这是个非常陌生的名字,至少在三国演义的评书当中,董俷并没有听说过此人。
  但看此人的气势,应当是比较难缠的那一种。
  不过,董俷自出道以来何曾有过敌手。眼见这阎行年纪比他大不了多少,可说起话来却是傲气冲天。心中勃然大怒,二话不说一催战马,朝着阎行就冲了过去。
  那阎行也不搭话,手中金枪分心便刺。
  两人胯下的战马都是少有的大宛良驹,只是董俷的斑点兽已经苦战了许久,力气相对而言就弱了一些。二人相遇,都不搭话。董俷举双锤向外一磕,铛的一声就把阎行手中的金枪荡开。紧跟着一式二龙戏珠,双锤一分呜的砸向了阎行。
  而阎行的枪虽被荡开,但架势却没有散乱。
  在马上扭身,大枪刷的一转,枪头从肋下刺出,依旧是朝着董俷的胸口扎来。
  这可是搏命的招法,但董俷却知道,这家伙不是搏命,而是仗着马的精气神足,速度可比他的要快许多。如果就这样打下去,锤没要了对方的命,枪先扎到他。
  不可否认的是,这阎行的枪法的确是高明。
  董俷忙屈肘,运锤向外封挡。马打盘旋,两个人就这样站在了一起。
  一个是异世现代人,自有苦练五禽戏,更得伏波真传。而另一个却是未来三国将,祖传枪法,快如闪电,招招致命。这两个人纠缠在一起,北宫伯等人却陷入了苦战。前面有阎行带来的兵马蜂拥而上,后面却是程银等人带着追兵紧紧跟随。
  北宫伯连连吼叫,阔刃刀挥舞出去,必然有人丧命。
  他抬手从一个郡兵手中抢来了一把长矛,一手刀,一手矛,刀矛相交,威力倍增。
  而其他人也知道这时候不拼命是不行了,索性闭上眼睛冲过去,二话不说就是一阵砍杀。这也是路窄了些。金城郡兵虽然很多,可是却无法一下子冲上去。而另一边,董俷越打越吃力。他发现了一件致命的事情,这家伙根本不和他硬碰硬。
  阎行的力气不小,枪法也很精妙。
  如果是在往常,董俷定然会乐于奉陪。可现在,他很清楚拖一分钟,就多一分危险。更何况,姐姐在身后仍昏迷不醒,这时候可不是装英雄,充愣的好时候。
  你不和我硬拼,那我就逼着和你硬拼。
  想到这里,董俷根本不顾阎行的大枪扎来,怒吼一声大锤华棱棱散开了锁链。
  要知道,董俷这大锤的锁链足有两丈长,锤头飞出之后,那威力马上展现出来。
  阎行吓了一跳,本能的抬手举枪向外封挡。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3/77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