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汉(校对)第43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30/779

  董俷出征的时候,蔡琰已经有两个月的身孕。虽说她已经是一个孩子的妈妈,可那时候有老爹照顾,所以还好说。蔡琰的学识很渊博,人也很聪明,可偏偏在这件事情上,有点犯迷糊。她不舒服也不和济慈说,直到董俷出征,身体很明显的时候,才反应过来。
  说起来,蔡琰的身体并不是很好。
  加之时常担心董俷的情况,故而又一次的早产了……
  ……
  董俷回到汉安都护府,也顾不得董绿任红昌那责怪的目光,急冲冲的就往后院跑。
  “姐姐生了?姐姐什么时候生了?”
  何太后在院门口把董俷拦住了……
  这时候的何太后,看上去不像个太后,更像是一个长辈一样,翘着脚点着董俷的脑门子。
  “武功侯,你可真是……媳妇要生了,你回来也不先回家看看,居然跑去和弘农王唠家常,你可真行,你可真行……辨,董卿回来了,你怎么不告诉他这件事?”
  刘辨往董俷身后一躲,看样子有点害怕。
  “母后,孤看到董卿回来,一高兴就把这事情给忘记了!”
  何太后不禁为之气结,摇着头连声道:“一个糊涂的武功侯,还有一个……你们两个,还真是一对儿啊……快进去吧,昭姬没事,给你生了个大胖小子,可真像你。”
  说到后来,何太后忍不住笑了。
  董俷不明白她为什么笑,急急忙忙的冲进了卧房。
  空气中还弥漫着一股子羊水的味道,蔡琰靠在厚厚的褥垫上,脸色看上去格外的苍白。
  “出去……”
  济慈眼睛一瞪,“有你这么当爹的吗?回来了也不先回家看看?”
  这时候的董俷,手足无措。
  看到蔡琰身边有一个黑不留丢的婴儿,却看不到样子。急得他抓耳挠腮,连连告饶。
  济慈这才算是放过了董俷。
  三步并作两步,跑到了蔡琰的身边。
  董俷先是一把握住了蔡琰的手,“姐姐,为何不派人通知我?”
  “夫君领军作战,妾身怎好让夫君分心。家里有我们的女神医在,你又担心什么?”
  说着,撑起身子,把那婴儿抱在怀中。
  只见那婴儿,肌肤黝黑,稀疏的头发略带着一种枯黄的颜色。胖墩墩,看上去少说有八斤重。五官挤在一起,总而言之,言而总之,活脱脱当年董俷刚出生的样子。
  董俷瞪大了眼睛,好半晌挤出了一句话:“怎么长得如此难看?”
  蔡琰心里咯噔一下,不禁感到一丝担忧。
  她是大妇,嫁给董家也有四五年了,除了小文姬之外,再也没有生下一个孩子。
  董俷这话的意思,是不是说他不喜欢?
  不过董俷咧嘴笑了起来,“还别说,这小子还真的是像我。你看着眼睛,这鼻子……”
  董绿借口说了一句:“比夫君小时候却是好看了些。”
  满屋中的人,顿时大笑起来。
  也难怪,在这些人当中,比较了解董俷小时候的,也就是董绿。
  这婴儿长得已经够难看了,董俷小时候比他还难看,那也许真的是有点见不得人。
  董俷抱起了婴儿,哈哈笑个不停。
  小文姬和董冀一边一个的扯着董俷的袍子,“爹爹,让我们看看,让我们也看看。”
  蔡琰这心里面,这才算是松弛了下来。
  至少夫君看上去,还是蛮喜欢这个丑丑的小子。
  济慈笑道:“武功侯,您先是朔方大捷,如今又喜得贵子……还有啊,告诉你一个好消息。”
  “什么好消息?”
  董俷愕然的看着济慈,却发现济慈正看着任红昌。
  刚才进门的时候心急火燎,董俷没有留意。这会儿才发现,任红昌竟也是挺着肚子。
  “红儿她……”
  “已经快六个月了,恭喜侯爷!”
  “同喜同喜……”
  董俷的脑袋里是一片空白,硬是半天都没有回过味儿来。
  任红昌也有了?
  算算日子,那不就是在他出征前的那一段时间怀上的孩子吗?
  这要么不来,要么一起来……怎么生孩子也是一波一波的,这么古怪?
  任红昌羞红了脸,螓首埋在胸前,不敢抬头。何太后在一旁看着,也不由得心有感触。
  她看了一眼刘辨,心里却在想:如果当初不是不其侯改变主意,想必现在辨也快要做父亲了……
  如今,辨虽然不是皇上,可是看上去,却比以前快活了许多。
  也许真的是应了那句话: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说不定不娶那伏家的女娃,也是好事。
  何太后如今的心胸,可比早先在雒阳时的心胸宽广了不少。
  略一惆怅之后,她随即释怀,笑着加入了打趣董俷的行列。开玩笑,好歹她是太后,这一加入,连带着济慈、董绿一起给绕了进去,把三女说的是面红耳赤,低头不语。
  当晚,汉安都护府大摆宴席,一方面是庆贺董俷凯旋归来,一方面也是为了祝贺他喜得贵子。
  临泾地方官员,纷纷前来道喜。
  就连这临泾城中,素有威望的皇甫家族,也派人前来道贺。
  皇甫家族?没错,就是皇甫嵩的家族……在临泾,最大的世家,就是这皇甫家族。
  董俷抱着儿子,笑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
  老子又当爸爸了,谁说封建社会不好,老子如今可是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不对,还有一个没出生!
  何太后坐在演习的上首,刘辨就在她旁边。
  董府的家宴,没有许多规矩。小文姬牵着弟弟的手坐在董俷的下首,瞪着乌溜溜的大眼睛,打量刘辨。此时的刘辨,腼腆的好像个女孩儿一样,低着头不说话。
  “爹爹,弟弟叫什么名字?”
  董冀已经五岁,身子骨看上去还是很单薄,轻声的询问。
  董俷想了想,“临泾于大汉北方,我又刚在朔方获胜。如今是年初,庄子曰朝菌不知晦朔,恰是初始之意。就叫做朔吧,董朔,诸位以为这个名字如何?”
  典韦第一个叫好,连连点头,“董朔,是个好名字。”
  他话锋一转,“二弟起名字皆有深意,不如我下一个孩子,就由二弟你来取名字吧。”
  董俷啊了一声,看着典韦。
  没等典韦回答,就见沙摩柯站起来,举着手大声道:“还有我,还有我……”
  “你们……”
  董俷反应过来,忍不住放声大笑。
  “恭喜大哥,恭喜三弟啊……”
  也许真的应了那句话,生孩子是一波一波的。这不,典韦的老婆,沙摩柯的老婆也怀上了。看起来用不了多久,这汉安都护府就要变成保育院,可真的要热闹了。
  有道是,人逢喜事精神爽。
  董俷怀抱董朔,腿上一边坐着小文姬,一边坐着董冀,是来者不拒,一口一碗酒。
  这一场酒宴,一直吃到了大半夜。
  众人这才尽兴而归,各自回去休息了。
  而董俷则抱起了董绿,回到了那令他熟悉而温馨的爱巢之中。
  这一夜,却是道尽了风流……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30/77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