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汉(校对)第43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33/779

  胡昭闭上眼睛,缓缓的坐了下来……
  许久,他猛然睁开眼睛:也罢,若是这一次你能逃出生天,我就为你效力,也算是还了士人的这个情面。可若是你死了,我会为你烧一摞黄纸,从此隐居山林。
  想到这里,胡昭抓起桌案上的酒碗,就那满满的一碗浊酒一饮而尽。
  他咬了咬牙,暗自对自己说:“胡昭啊胡昭,莫要在为难了。如果那董西平真的是你所想像的明主,自然会逢凶化吉,可若他不是,那就要怪他倒霉了。恩,这对关东诸侯而言,却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若真的成功了,那董家只怕难以幸免。”
  不清楚自己究竟是怎样的一种想法。
  胡昭一方面希望董俷逢凶化吉,另一方面又不想背叛士人。
  两难抉择之中,一碗酒接着一碗酒,月上柳梢头,胡昭趴在桌案上,已是酩酊大醉。
第二七四章
他是谁?
  董俷离开了临泾,很快就过了长武,进入司隶地区。
  与此同时,长城以北,一支人马也正趁着夜色急速行军,朝着定襄县方向前进。
  大约有两万多人,犹如一条长龙般,掠过盐泽。
  没有打出任何的旗号,整支人马就是那样默默的行进,马裹蹄,口衔枚,除了行军时发出的沙沙声响,再也没有任何的声音。
  盐泽外的山丘上,停着一队人马,大约五六百人。
  正中央是一个身穿黄金甲,头戴黄金盔的男子,年纪大约在三十多岁,生的面如粉玉,目若朗星。面部的线条很柔和,总是带着温和笑容,但那笑容中却有一丝沉稳。
  那目光很深邃,看不出有什么情绪。
  只是那紧握缰绳的手指节都透着白色,显然是非常的用力。
  马上挂着铁槊,一旁还斜跨双股剑。马色纯黑,是上好的纯种铁骅骝,极为雄壮。
  在他身后,有两个人。
  一个文士打扮,三缕长髯,儒雅倜傥,不过眼角朝上挑着,略显出清高之气。
  旁边武将却是面如重枣,一部美髯飘洒胸前。身穿鹦哥绿的战袍,胯下浑红马。
  一口青龙偃月刀挂在马背上,丹凤眼半闭,手捻长髯。
  只看这三人的特征,就知道他什么是什么来历。
  没错,那身穿黄金甲的男子,正是刘备。
  在他身后的文士,则是许攸。
  或许有人要奇怪了,许攸不是袁绍的奔走之友吗?为何会出现在刘备的身边呢?
  原来,许攸并不是个无能之辈,相反在很多事情上颇有见地。
  只是为人有点轻狂,加之又是袁绍身边的老人,所以不管对什么人,总有些傲慢。
  若只是对其他人傲慢也就罢了,但许攸傲慢的有些过头,把袁绍也个得罪了。
  袁绍也不是个心胸很宽广的人,以前看重许攸,是因为他身边没有人。如今,他有田丰沮授、逢纪荀谌,麾下谋士众多,猛将如云,对于许攸自然也就没有往日的倚重。
  许攸在袁绍处不得志,心里难免觉得不快。
  索性就自告奋勇,到刘备身边当军师。袁绍也没有想那么多,反而非常的高兴。
  田丰总是说,刘备这个人心机深沉,不可不防。
  虽说这家伙杀了公孙瓒,立下了大功。但袁绍也有点不放心,几次想要把刘备等人分开。不过沮授却劝阻了袁绍,用他的话说:“刘玄德在军中颇有威望,关羽文丑勇武非常,主公初定冀州,正是用人之时,不可以轻举妄动,以免逼反刘备。”
  “可是元皓说,此人……”
  “主公何必担心,只需要派一心腹之人,看住了他。待大局稳定,在图谋也不迟。”
  沮授说的有道理,袁绍也非常赞同。
  正好许攸要求外放,干脆就让许攸去刘备那里盯着。
  在袁绍看来,许攸跟随他多年,可是正经的心腹之人,正好可以监视刘备的行动。
  殊不知……
  刘备看着从山丘下徐徐而过的人马,抬头看了看天色。
  “子远,再往前可就是云中了。”
  许攸微微一笑,“玄德放心,天亮之前咱们就可以看见定襄。吕布如今正在蛮夷谷练兵,准备出兵塞上,其麾下张辽在受降城,定襄县空虚,可一举将其攻下。”
  刘备点头笑道:“若非子远,备焉有今日的威风?”
  “玄德,客套话咱们不多说。攸只希望玄德他日富贵,莫要忘记了今日的这份情意。”
  许攸的语气中,带着落寞。
  也难怪,若非袁绍只可同患难,不能共富贵的性情,怎么会让我走到今日这一步?
  刘备轻声的安慰几句,然后扭头对亲兵说:“立刻通知文丑将军,命其加快行军速度。务必要在天亮之前拿下定襄县……云长,你再通知各部,命其也加快速度。”
  关羽在马上轻声应诺,催马冲下了山丘。
  “子远,袁公如今初定冀州,就急急忙忙的兵发并州,是不是有些匆忙了呢?且不说吕布勇武,若是雒阳方面有些许差池的话,非但并州不可得,只怕冀州亦难保。”
  许攸冷笑一声,“玄德何必担心,若失败了,对你我而言,好处更多。只需占领定襄,顶住吕布的反扑就行。其他事情,你无需操心……还是考虑一下未来吧。”
  刘备一怔,诧异的看着许攸。
  “子远,此话何意?”
  “说实话,我倒是希望袁绍失败,若是他成功了,只怕你也就离死不远。”
  刘备的面颊一阵抽搐,看了看身后的亲兵,距离大约二三十步,四周也没有旁人。
  压低声音,“子远有话直说,莫要这样遮遮掩掩。”
  “玄德,你真的没看出来吗?”
  “看出来什么?”
  “呵呵,我欲与你交心,可惜玄德却不信我。你称袁绍为袁公而非明公,心里面可不要说一点念想都没有。我实话告诉你,袁绍身边如今小人当道,你小心一点。”
  一把抓住了许攸的手,刘备咬着嘴唇,犹豫了一下之后说:“子远救我!”
  刘备真的愿意一辈子给袁绍当走狗,当打手吗?他真的看不出来袁绍对他的猜忌吗?
  若是这样,那也就不是刘玄德了!
  能一次次的死里逃生,能在雍丘那种极端恶劣的情况下东山再起,刘备靠的是什么?从这一点来说,刘备的眼光之毒辣,是常人所不具备的,怎能看不出袁绍的心思?
  许攸轻声道:“玄德,现在说都还为时尚早。若是袁绍败了,你我都能安然无恙。可如果说袁绍胜了,我也有了妥善的计策……不过时机尚不成熟,玄德需多忍耐。”
  这一句话,说的刘备心里一阵轻松。
  毕竟和许攸接触的日子良多,刘备知道这个人虽说清高自傲,却也是足智多谋。
  自己身边,勇武的人多了去,可缺少能出谋划策的谋主。
  背着一个反贼的名号,刘备也知道自己不可能被士人接受……嘿嘿,如此还要多亏了袁绍,若非他怠慢了许攸,许攸怎么会帮他出谋划策?如此甚好,如此甚好。
  当下也不多问,催马下了山坡。
  也正是这看似无意的举动,却让许攸心中一暖。
  这是一种信任,一种可以把性命身家托付的信任。比之袁绍,刘玄德虽然没有什么出身,可相较而言,却是有气度的多。也许,这一次自己下的赌注不会蚀本。
  ……
  邦邦邦,三更天已过。
  雒阳城内鸦雀无声,格外的寂静。
  街上行人绝迹,不时的会出现一队队巡逻卫兵。马蹄声踏踩地面,哒哒哒,格外清冷。
  虽然说距离关东联盟围攻京兆已经过去了一年多的时间,可是董卓并没有因此而松弛了雒阳的戒备。相反,每天都保持着宵禁,以维护雒阳的治安稳定。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谁又能知晓,会不会发生意外?
  京兆地区如今聚集有大约一百二十万左右的流民,准备迁徙至朔方、云中、五原。
  这一百二十万流民当中,有多少不安定的因素?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33/77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