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汉(校对)第49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93/779

  董俷把诸葛瑾留在贾诩身边,熟悉各种事情。
  一俟开春后,就会让诸葛瑾去氐池。在董俷的印象中,诸葛瑾的军事才能,好像不是很高。所以,对于兵事上的事情,他很少让诸葛瑾插手,而是由卢植掌控。
  贾诩接过了公文,扫了一眼。
  诸葛瑾说:“没想到这个班咫,还真的是够厉害。二十天拿下鄯善,真不简单啊。”
  贾诩淡定一笑,“其实这不难预计。班咫为定远侯后人……子瑜,你没在河西呆过,自然不会知道,定远侯在西域的威望。当年定远侯班超父子,在西域如同异姓王一样的存在,故而才会让先皇所顾忌……定远侯三十六骑平西域,第一个目标就是鄯善。想那鄯善,视定远侯为神人,如今班咫出面,鄯善王焉敢不投降呢?”
  “古有定远侯三十六骑定西域,今日有班咫八百骑降服鄯善王,倒是一段佳话。”
  “佳话不佳话我不知道,我只知道,鄯善一降,天山南路南道十国,也就算完了。”
  诸葛瑾笑着点头,“没错,按照这个速度,预计来年年末,南道十国当为主公治下……咦,中原传来消息,袁绍果然出兵了!沮鹄为主将,刘备关羽为先锋,驰援徐州!军师,如此一来,主公的布局看起来是要得手了,只是不知道这刘备能否……”
  贾诩一蹙眉,接过了公文。
  “说起来,我一直有点奇怪。这个刘玄德……虽然多次出手,却没有展示出太大的本领。相反,除了偷袭吕布,借和连之手夹击,取得了一次胜利之外,似乎没有打过什么胜仗啊。为何这一次主公一定要戳哄他出来,他真的能抵挡住曹操吗?”
  当初,董俷提出刘备的时候,所有人都很惊异。
  毕竟这刘备声名不显,除了华雄之外,很多人甚至都忘记了曾经有过这么一个人出现。
  而华雄之所以能记住刘备,也是得益于关羽的那一刀。
  说穿了,对关羽的印象,远远高出对刘备的印象。而当初董俷的那一句提醒,更是困扰了华雄很长一段时间。几次试图询问,但都被董俷支支吾吾的把话题岔开。
  不过,华雄也因此对董俷,更加敬服。
  所以当所有人都认为刘备不可能抵挡住曹操的时候,华雄坚决的站在了董俷的一边。
  废话,主公是什么人?
  若非主公的那一句话,说不定我现在早死了。
  所以主公说那刘备能挡住曹操,那刘备就肯定能挡住,就算是挡不住,也能挡住。
  贾诩蹙眉,沉吟片刻。
  “子瑜,你把这里的公文处理一下,我去半点事情。有重要的公文,就放我桌上。”
  “喏!”
  贾诩站起来,向屋外走去。
  一边走,他一边想到:既然主公如此重视这个刘备,看起来,当加强对此人的监视。
  那么有谁来完成?
  毫无疑问,当然是由李儒来完成。
  李儒抵达居延城之后,迅速的接手了技击营。
  当然,对外宣称李儒只是一个秘书郎,治中从事史。换而言之,就是董俷的幕僚。
  表面上看技击营依旧由董铁和王买掌控。
  法正由技击营抽掉出来,在李儒手下打杂。这在许多人眼中来看,是一种惩罚。
  而法正心里明白,董俷这样做,正是为了培养他。
  要说起来,李儒的确是个干情报的材料。经过了一次失败,李儒变得更加缜密细腻。而王买相对而言,则充当了台面上的那个人,二人配合起来,可谓相得益彰。
  董龙前往徐州,正是李儒一手策划。
  同时,借助麋家的商业网络,一张巨大的情报网,在无声无息中,已然有了雏形。
  贾诩想要加强对刘备的关注,就必须要通过李儒。
  事实上,虽然贾诩的官位高于李儒,但他心里也知道,那技击营,才是董俷最为在意的一个秘密存在。而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贾诩李儒的配合,也渐入佳境。
  走出署衙,贾诩就见有一人晃悠悠的走来。
  “啊,绍亭侯……”
  贾诩连忙向那人行礼,开口问好。
  沙摩柯的精神看上去并不算太好,情绪也有些低落。
  “军师,见到我二哥了吗?”
  “啊……早上议事的时候,主公在。不过议事结束之后,就带着弘农王和文姬出去了。哦,你要去的话,不妨去费沃那里看看,主公最近似乎和费沃在研究什么东西。”
  “哦,那我去找他。”
  看沙摩柯走了,贾诩苦笑着摇了摇头。
  这个三爷啊,有时候太较真了。贾诩当然知道沙摩柯为何而烦恼。说穿了,在沙摩柯心里,总觉得丢了安定,对不起董俷。说实话,那怪不得沙摩柯,就连贾诩也没有发现那里面诸多的阴谋,沙摩柯一个粗人,又怎么可能看出里面的端倪来?
  另外,董俷在抵达张掖之后,在居延城重设汉安都护府。
  汉安都护府下,原设有巨魔士、背嵬军、选锋营和解烦军四支人马。董俷又增设了三支人马,分别是踏白军、游奕军和乞活军。踏白军主将是陈到,完全是以早先张掖军的班底为主,以韩德为军司马,裴元绍董弃董召三人为副将,镇守稽落塞。
  游奕军的主将是黄忠,文聘为督军从事,王威晏明为副将,镇守宜禾都尉城。
  这两支人马,董俷并没有急于配备军师。
  倒不是他不想配备,实在是他手中现在能独当一面的军师,实在是太少了。
  同时,两支人马的人数,也限定在八千。同样是精兵政策,西域如今实在不适合进行大规模的征兵。反倒是乞活军,和踏白军游奕军的性质,没有丝毫的相同。
  其组成的主体,全部是俘获来的马贼,还有战败的羌人、氐人俘虏。
  想求乞活命是不是?
  很简单,就给我卖命吧。
  你们打下来一个地方,那些异国俘虏,就是你们的麾下。只要你们能有了一定的战功,就可以获得自由身,同时还能得到属于自己的土地。如果死了,那就怨命不好吧。
  这样一支人马,完全是乌合之众。
  而担任这支人马的主帅,正是董俷的大哥,典韦。
  成蠡为督军从事,军司马。典家四小虎,则担当副将。
  乞活军如今的兵马大约在两万左右,奉董俷之命,驻扎在金满城,等待开春出击。
  所有人似乎都有了安排,唯有沙摩柯,至今无事可做。
  也难怪,这位三爷会感到郁闷。
  沙摩柯跨上丹犀,出居延城向西行。
  大约三十里处,有一个新建起的城镇,也是一个屯田的地方。
  城镇名为董玉城,是董俷为了纪念大姐而专门命名。同时,这座董玉城的另一个身份,就是将做营的所在。别看这里守备松弛,可实际上,到处都是贾诩安排的暗哨。
  贾诩也明白,这里是董俷的另一处重要官署。
第三零七章
沙沙有心事(二)
  董俷正扶犁赶牛,在田间耕作。
  这汉代的犁,多是以长直辕犁为主,回头转弯时不够灵活,起土也有点不太方便。
  不过对于整个时代而言,长直辕犁却是非常出色的农耕工具。
  从春秋末年开始,就出现了耕牛,对于耕种而言,产生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由于耕牛并非是家家户户都能养得起,只聚集在少数人的手中。有一头耕牛,那在乡间就是很了不起的事情。有些地方,有些人甚至靠着耕牛,就能蓄积一大笔财富。
  中原的耕牛稀少,但是对于张掖而言,似乎就不再是什么大问题。
  大片的牧场,大批的游牧羌人……
  随着董俷从中原迁入汉人之后,从羌人的手中买来耕牛,并不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说起来,这里面有黄劭的大功劳。
  早期为了吸引汉民流入,有一段时间曾予以了一户人家,一头耕牛的措施。
  随着汉民增加,地域不断的向西面扩张,产生了大批的良田,更促使了黄劭大力发展畜牧业。反正所占领的土地,都是董俷的财产。黄劭规划出几块肥美的牧场,专门吸收流离失所的羌人前来牧养牛马,也进一步的促使了羌人和氐人的汉化。
  血统纯良的马匹,被用以战马。
  而次一等的驽马,则被当作商品进行贩卖。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93/77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