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汉(校对)第51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12/779

  问题就在于,乞活军出征,游奕军出征,元戎军出征……
  整个西域中部的兵力,几乎都被抽调一空。而且,陈到的踏白军,将北出稽落塞,攻击坚昆……虽然北匈奴的王庭在郅支城,但坚昆却是在郅支城的王庭,如此一来,可以牵制住北匈奴的兵力,令其收尾难顾。毕竟,坚昆若失陷,北匈奴颜面尽失。
  选锋军在漠北高原出击,要独自面对呼厨泉一部的鲜卑军。
  而徐晃的解烦军需要镇守朔方,还要援助受降城,同时还要和选锋军呼应,保证居延城北面的安定。徐荣的兵马,则要屯集与鹊阴,防止马腾部从后方的偷袭。
  整个西域的兵力可说是被抽调一空。
  氐池方面虽有屯田军,却要首先保证整个河西的安危。毕竟,那些归化的羌人、氐人还有西域人,虽然表面上臣服,可时间上短,难以保证他们不会趁火打劫。
  也就是说,图尔尕特山口的阻击战,除了董俷的巨魔士和背嵬军之外,可用之兵,不足五千人。
  而董俷将要面对的敌军,数量将会在十万以上!
  诸葛瑾费尽了口舌,向蔡琰解释了图尔尕特山口的危险性。
  把个蔡琰说的是花容失色,六神无主。
  “本来,我们都不同意让主公来做这件事……可主公却坚持认为,除他之外,无人能担当此任务。他还说,他在图尔尕特山口多待一天,我们对大宛的战事就能加快一天结束……主母,您是不知道,主公当时还笑着对华将军黄将军等人说:相信诸位将军,绝不至让本都督把命丢在图尔尕特山口。你们越早结束大宛的战事,我就能早一点安全。所以呢,为了不耽误开春的春耕,还是由我来阻挡乌孙大军!”
  诸葛瑾模仿着董俷当时说话的语气,听上去很别扭,也很可笑。
  可是蔡琰却笑不出来!
  置之死地而后生,阿丑啊阿丑,你还真的是喜欢把自己置于死地啊。可你为什么就不能考虑一下妻儿老小呢?你若是不在了,我和孩子们,还怎么能继续活下去?
  诸葛瑾走后,蔡琰呆呆的坐在屋子里,直到董俷回来……
  出人意料的是,蔡琰并没有去劝说董俷。
  因为她很清楚阿丑那个臭脾气,决定的事情,就不会再改变,即便是天王老子也没有用。
  尽一个妻子的本份,蔡琰亲自下厨,做了丰盛的一餐。
  直到董俷疲惫的睡下了,她才默默的坐在董俷的身边,两眼垂泪,一句话也没说。
  “阿丑,我知道劝不了你,也不会劝你,让你心情低落的离开家。只是我也希望你能多保重自己,遇事多想想奶奶,我,还有我们的孩子……这个家,离不开你。”
  蔡琰用低弱的声音呢喃,片刻后起身离去。
  她才走出了房间,董俷蓦地就睁开了眼睛。一翻身从榻上坐起来,看着蔡琰的背影,轻叹了一口气。
  姐姐,我又何尝忘记过你们呢?
  我知道,这两年委屈了你和孩子们,等将来天下太平了,我一定会想办法补偿你们。
  只是现在……
  董俷想到这里,不自主的轻轻合上了眼睛。
  ……
  居延城,巍峨高耸,雄伟壮观。
  五丈高的马面墙在猎猎的朔风中,透出一股子难言的雄烈,让这座城市更显气魄。
  这座在河西四郡诸多城镇中最为雄壮的城市,总会让每一个初来乍到的人,发出出自肺腑的叹息。叹息它的雄伟,叹息它的繁华,当然还有叹息它独有的险峻。
  徐庶和石韬,也是诸多叹息者中的一员。
  “这就是居延城吗?”
  石韬忍不住赞叹道:“比之长安,亦不遑多让……非武功侯,谁能建此雄关来呢?”
  作为董俷的第一粉丝,石韬在进入河西四郡之后,已经有了太多的感慨。
  那感慨多到了让他身边的人,耳朵都快要生出茧子了!
  呵呵,石韬徐庶,的确不是单人独骑前来。自离开了襄阳之后,他们一路周游,结识了不少人。其中,有襄阳士子马峤马伯良和九江士子蒋干蒋子翼这二人为最。
  马峤年二十六,生的面容俊美,极有威仪。
  只是天生的少白头,让他看上去好像三四十一样,有点老相。
  此人精于政事,极有名气。刘表曾想要征辟他,但被他以老父新丧的借口所拒绝。
  事实上,马峤已看出,刘表非成就大事的主儿。
  和徐庶石韬二人早就认识,而且论点颇有些相似之处,所以徐、石二人离开鹿门山后,第一个就去拜访了马峤。听闻徐庶石韬准备一路游历去西域,马峤也生了游历的心思。加之对董俷也存着好奇之心,当下一拍即合,三人就结伴离开襄阳。
  当然,走之前,却是要去水镜山庄通知一下庞统。
  不成想,三人在水镜山庄竟遇到了因九江闹匪患而出门避难的蒋干。
  这蒋干生的有仪容,而且颇能雄辩。只是由于出身不好的缘故,加之战祸频繁,以至于无处容身。据他说,和周瑜早年曾一起求学庐江,所以想去豫章碰碰运气。
  但考虑来考虑去,如今江东战事频繁,水贼众多,他一个人还真的是……
  所以,在庞统几人的鼓动之下,干脆和徐庶三人一同结伴游历,来西域看看风情。
  好的话就留下来,不好的话,离开就是。
  四人辞别了庞统之后,一路游历。的确是增长了不少的见识,还结交了几个志趣相投的朋友。
  其中有一人,姓越名兮,字义权,是青州戟王越夫子之子,使一杆方天画戟,有万夫不挡之勇。
  听说徐庶等人要去河西,这越兮也跟着就来了。
  不过他可不是因为仰慕董俷,而是因为听说董俷乃是当世第一武将,所以想要来领教一番,看看这虎狼之将,是名副其实,还是空有虚名?徐庶自然很高兴的同意。
  别忘记了,徐庶早年也习武。
  虽然武艺没法子和董俷那种人相比,可也不算太差。
  他能看得出,这越兮的武艺极为高强。说不定此去河西,还能为董大哥带去一员猛将呢。
  至于能不能收服,那就看董俷的手段。
  武将和文士不一样,文士可以鼓动三寸不烂之舌,可武将的结交,还是要看本事。
  就这样,几个人一路西行,在路过京兆的时候,还碰到了一支商队。
  那商队来自于徐州麋家,正好也是往西域走。双方一拍即合,徐庶等人看中了商队人数众多,可以隐藏身份。而商队的人呢,则是看重了越兮的武艺和徐庶等人士子的身份。
  一路上翻山涉水,历经许多艰辛,终于抵达居延城。
  徐庶这心里面,可就好像翻江倒海了一样。和石韬相视一眼之后,催马向城门行去。
第三一九章
大决战(二)
  李儒很烦!
  贾诩带着幕僚们出发前往戍县,他也就成了居延城名副其实的主人,可并不觉得开心。
  以前在董卓身边,诸多事情都是由董卓拿主意,后来跟随董俷,他出谋划策,不管那计策好坏,最终拍板决定的还是董俷。但现在呢,大事小情都要有他来做出论断,这对于李儒而言,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说穿了,李儒多谋无断,是一个很好的参谋,却不是一个好的谋主。
  这也和个人的经历学养有关系,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李儒的确和贾诩有很大差距。
  “媛容,此次你押送辎重前往图尔尕特山口,就留在主公身边,务必要保证主公的安全。”
  李儒说着,取出了一块黑木虎符,“你可在技击营中抽调五百技击士,押送辎重。”
  在李儒的对面,端坐一名黑衣青年。
  身高大约在七尺八寸上下,体态修长挺拔。
  黑发挽了一个髻,面颊若刀削斧劈一般,棱角分明,看上去给人一种刚烈的煞气。
  眸光很深邃,黑眼仁多,白眼仁少,透着森冷之意。
  青年站起,接过了黑木虎符,沉声道:“请大人放心,董铁就算一死,也会保护主公的周详。敢问何时可以出发?”
  “呵呵,莫要着急……将做营设计出了一批武器,还未交付过来。你刚从技击营回来,先回家看看。你家的女神医,可是多次找上我家的门,打听你的行踪呢。”
  这青年,正是董铁。
  从朔方抵达张掖之后,李儒接掌了闇部,董铁就成了一个纯粹的技击营教官。
  这技击营不仅仅是一个情报机关,同时还蓄养了大批的死士,刺客,还有适合于在各种地形地貌下,可以进行特种作战的技击士,所涵盖的范围,可说是五花八门。
  技击士的概念,来源于董俷上一世记忆中的特种兵作战。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12/77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