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汉(校对)第52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28/779

  “军师只说,请主公尽早做出决断。”
  “那好,你告诉军师,就说西域进退,只在军师的筹谋之中,无需问我。汉安军各部人马,皆有军师调配。我过些日子再回去,在此之前,都护府由他做主就行。”
  “喏!”
  信使急匆匆的离去。
  可是在一旁的马峤却忍不住开口道:“大都督如此决断,是否轻率了些?”
  马峤自去年末被调至氐池,辅助黄劭屯田,展现出了极为出众的才能。在这一点上,黄劭曾多次写信给都护府,赞扬马峤的才能。只是马峤心里面,还没有承认董俷主公的身份。是什么原因,就只有他自己知道。不过做起事来,倒是尽心尽力。
  黄劭病倒的这些日子,也多亏了马峤,氐池各项事务才算得以有序的进行。
  董俷笑了笑,“信一个人,就不要去怀疑。我相信,军师一定可以把事情安排妥当。”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也许这位大都督所要说的,就是这样一个意思。
  可这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并不简单。坐在董俷的位子上,又有几个人可以做到?
  不过,能被信任的感觉,一定非常好!
  马峤内心中,也不由得暗自羡慕起了贾诩。想必那贾诩听到这话,一定很开心吧。
  犹豫了片刻,马峤突然说:“大都督,听闻大都督所设乡学县学,不问出身皆可就学?”
  “正是如此!”
  “卑下在来西域的路上,曾经和广元讨论过这个问题。而后又在氐池亲眼见到,心中却有一疑问。这乡学和县学所教授的,完全不同。如果有品学兼优者,于乡学完成学业之后,想要继续求学,不知道又该如何来解决呢?您知道,有的学子家境优渥,却不足以继续求学。有的学子学业出众,却因一些原因,无法求学……”
  马峤突然提出的这么一个问题,让董俷不禁愣住了。
  毕竟,这乡学县学才兴办了不到两年,马峤所说的这个问题,董俷还没有遇到过。
  远谋,绝非董俷所擅长!
  他最多是遇事解决事,走一步,能看到第二步就算不错。
  乡学三年,县学三年……
  可是这之间的确是存在着巨大的鸿沟,如何将两学连接,甚至说是三学连接起来?
  所谓的第三学,就是由蔡邕、羊续、刘洪等人所兴办的太学。
  马峤的这个问题非常好!
  一下子把董俷给难住了。
  “伯良所说,的确是非常重要的事情。恩,恩,恩……不如这样吧,我们考试。”
  马峤只是想试探一下,却不想董俷还真的给出了一个答案。
  “考试?”
  有道是,一脉通,脉脉通!
  随着‘考试’这两个字从董俷的口中吐出来,思绪突然间一下子变得清晰起来了。
  上一世的记忆中,不是有考试这个说法吗?
  乡学、县学……仔细想想,就好像是小学中学的概念一样。
  当然,这个时代的小学中学,不可能像后世教授的那种课程。但诸子百家之类的,也可以划分出等级。根据不同的程度,来设定教材,而不是像现在这样随心所欲。
  嗯,嗯!
  这个考试,就是连接乡学和县学,乃至太学的关键。
  如果能够将三学完美的连接在一起,一条自古从未有过的教育体系,不就成形了?
  董俷当下滔滔不绝地讲述起他的构思。
  一条接着一条,从教材的设定,到如何学以致用……等等等等,听得马峤是目瞪口呆。
  这种种的奇思妙想,却是闻所未闻啊!
  听得马峤忍不住连连点头,待董俷说完的时候,门口却传来了一阵掌声。
  掌声并不是很大,抬头看去,却见黄劭在黄氏的搀扶下,从门外走进了大厅内。
  “主公高明,主公实在是高明啊!”
  出生卑贱的黄劭,自然知道普通人求学的艰辛。董俷的这一番言语,却等于为天下求学的士子,打开了一条通路。当然,想要实施起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教材,先生……
  包括如何将三学连接,诸如此类的问题,还有很多。
  可这世上,就是这个样子。当你有了思路,有了概念,有了方向,一切都不算难。
  黄劭跪下,浊泪横流,“劭为天下学子,谢主公的恩典!”
  而马峤也听出了端倪。
  如果三学真的能如董俷的设想所设立,那么原本垄断学识的学阀世家们,将再也没有什么可以威胁眼前这个面目丑陋,心思却极为细腻的虎狼之将。
  也许,三学教授不出蔡邕羊续那样的大家。
  可这已经足够了……相比之下,三学出来的人,恐怕是更有针对性,更加的专业化。
  马峤一直没有下定的决心,这时候也无法再犹豫了!
  只三学建立起来,董家的最后一个障碍,也将彻底的被扫清。
  如果现在还不投靠董俷的话,等将来三学兴起,再投靠恐怕就无法谋取什么利益。
  当下随着黄劭跪下来。
  “主公此举,大利天下,虽不是圣人,却胜似圣人。学生愿追随主公,效犬马之劳。”
  董俷有点懵了!
  怎么这话说的好好的,就突然认主公了呢?
  不过,内心里还是很高兴。
  等黄劭病好了,一定要接他回汉安休养。可是氐池是屯田重地,也需要有才能的人来接手。黄劭推荐了两个人,一个是费沃,一个是马峤。可是先前马峤一直不肯表态,董俷也不好说什么。而费沃虽有大才,可毕竟是一个人,如何分身两顾?
  深吸一口气,董俷笑着扶起了马峤和黄劭。
  “曾次,有伯良在,你应该能安心的随我回汉安了!”
  黄劭的脸上,浮现出一抹病态的红润,连连点头,轻声道:“我放心了,放心了!”
  马峤说:“不过主公,三学之事,还需仔细筹谋。广元在这方面颇有研究,何不让他也参与其中。至于教材,可请伯喈先生和兴祖先生出面。主公不要告诉他们这三学合并的事情……只需说明大概,请他们编纂就是。这是能名留青史的好事情,相信伯喈先生和兴祖先生,都不会拒绝。而且,两位先生出面,可振三学声名。”
  董俷想了想,马峤说得很有道理,当下点头答应。
  而马峤又说:“峤还有一件私事……峤的家眷,如今尚在襄阳。那些田产倒不重要,可膝下有五子,却不能不让峤心中牵挂。不知主公可否派人,前往襄阳一趟?”
  董俷笑道:“这有何难?我会马上吩咐林乡亭侯处理此事。”
  说完了,董俷又让马峤黄劭坐下,随口似的询问道:“伯良,你年纪和我相差不多,居然有五个孩子了?多大了?”
  马峤放下了一件心事,也变得开朗许多。
  闻听董俷询问,当下回答道:“倒是让主公笑话了……峤长子名良,年方九岁;次子名静,三子名季,四子名通,却是一胎三子,相差不过一个时辰,都才七岁。幼子名谡,却是个鬼机灵,年方六岁……”
  董俷原本也只是随口一问,并没有放在心上。
  长子名良,那就是叫马良喽……这个名字好像有些耳熟,但却想不起来这出处。
  居然是个三胞胎,马季……哈,听上去好像后世的相声大师;马静、马通?很陌生。
  幼子名谡!
  马谡?
  董俷的眼睛顿时瞪大了!
  慢着慢着,马良、马谡……马氏五常,白眉最良?
  “竟是马氏五常?”
  要说起来,董俷已经见过了许多名人,早已经麻木了。可这不经意中,居然发现眼前这人居然也是名人之老爹。还是有点忍不住,说出了六个字,又立刻闭上嘴巴。
  可这六个字,却让马峤吓了一跳。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28/77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