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汉(校对)第53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39/779

  前蹄扬起,险些把马腾从马上给甩了下去。
  挽住马缰绳,马腾定睛观瞧。就看见正前方的山丘上,一直人马挡住了他的去路。
  帅字旗上书斗大的‘文’字!
  为首的大将,胯下马掌中刀,脸上一道疤痕,从耳根子一直到嘴角,显得极为狰狞。
  “马腾老贼,文聘在此等候你多时!”
  马上大将笑道:“我家军师要我告诉你,你那同伴郭宪,如今被我家大爷领兵伏击,只怕也难活命。若是聪明的,就快快下马投降,否则就休怪我心狠手辣了!”
  文聘!
  又是一个无名小卒!
  马腾做梦都没有想到,为了对付他,戍县大都督府调派出了三支西域最精锐的人马。
  自西域三郡设立,汉安军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由于华雄出任太守职务,原来手中的元戎军就交还给了董俷。
  而贺齐在一系列的战事当中,也展现出了独当一面的手段和谋略。故而董俷将典韦调出,以贺齐为主帅,贾诩的另一个儿子贾访为军师,典弗典佑二人为副将,执掌乞活军。
  而典韦则担任了元戎军的主帅,典满牛刚为副将。
  为了剿杀马腾,此次共出动了踏白、游奕和元戎三军,共五万人马。
  马腾不知道文聘所说的大爷是谁!
  不过郭宪既然被阻挡,只怕依靠他是不太可能了。如今,唯有靠自己,杀出一条血路。
  怒目圆睁,马腾催马冲向土丘。
  文聘看着马腾冲上山道,冷笑一声,大刀在空中一摆,身后人马哗啦啦啦就散开了。
  一辆辆铁滑车,被推了过来。
  马腾才上了半山腰,就听文聘一声大吼:“放车!”
  一辆铁滑车顺着山道就冲向了马腾。数百斤的铁滑车,朝着马腾轰隆隆的扑来。
  马腾躲闪不及,气沉丹田,一声大吼。
  掌中大枪带着风雷之声,铛的抵在了铁滑车的护栏上。胯下马被那强大的冲击力撞击,哒哒哒连退两步。不过,这铁滑车却是停了下来,和马腾相持在一处。
  力贯双臂,马腾就准备把这铁滑车挑飞出去。
  可不等他发力,第二辆铁滑车跟着就冲了过来。砰,马腾的两臂发麻,脑袋嗡嗡直响。
  胯下马经不住这巨大的力量,唏溜溜暴叫一声,双腿就跪在了地上。
  战马这一跪地,马腾也吃不住那铁滑车的份量了!
  与此同时,第三辆铁滑车过来,狠狠的撞击在前面的铁滑车上。车身上的铁刺,洞穿了马腾的身体。拖着他的身子,在一阵惨叫声中就冲到了山丘的下方。
  山道上,留下了一堆烂肉。
  文聘厉声喝道:“马贼已死,尔等还不投降,更待何时?”
  身后,黄忠的人马带领人马已经追击过来,随着一声暴喝,挥刀就冲向了敌军。
  “将军饶命,我等愿降!”
  在一阵凄厉的喊叫声中,马腾军丢弃兵器,下马跪在了地上。
  黄忠勒马,和山丘上文聘相视一眼,不由得哈哈大笑起来……
  这一战,端的是痛快之极。马腾一死,凉州当尽落与主公手中。只是不知道,主公那边……
  黄忠的心思,却已经不在这鸾鸟山中。
第三三七章
大战起,谁是黄雀(五)
  已至初秋时节!
  往年在这个时候,正是秋收的开始,田园上繁忙无比,一片兴旺的景象。
  可是今年……
  自从李郭二人反目之后,在有心人的挑拨之下,双方的矛盾是愈演愈烈,大有不死不休的架势。小冲突,大冲突,引发出一连串的血战,使得三辅之地,遍地哀鸿。
  董俷沉静的站在岐山之巅,目光迷离的眺望远方,心思却是千回百转,复杂的很。
  一个谋划了整整三年的布局,所图谋的就是今日之事。
  谁都没有想到,贾诩李儒从进入西域的那一天开始,就有了杀出西域的全盘计划。
  所有人都以为,董俷杀出西域,只有自河西走廊出,进入凉州一途。
  但是却没有人知道,河西走廊对贾诩而言,其实只是一个迷惑众人的幌子罢了。
  贾诩从一开始,就把出西域的重点放在了武都。
  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地区,掌控武都的人,是原汉中太守苏固,说起来也曾是董卓的部下。苏固这个人,名声并不显赫,也没有什么过于出众的本事。说穿了,是一个很平庸的家伙。可这样的一个人,能当上汉中太守,很显然也有他的手段。
  苏固胆小,为人谨慎。
  在治理地方上面,是有一定的水平。只看在他担任汉中太守的两年之中,汉中的人口和税赋都保持在较高的水平。胆小,而识时务,颇懂得变通之道,无甚野心。
  这就是贾诩对苏固的评价,并且根据他的这种性情,开始了一系列的行动。
  从张掖至武都郡,还有一条通路,就是自氐池出,走赐支河,穿越星宿海,进入河湟。在这一条路上,有白马羌人腾子驹掌控,加之星宿海是技击士的训练大营,所以早在三年前,刚进入西域的时候,一条直接通往武都的通道,就已经形成。
  三年中,贾诩通过与蜀中张氏的力量,在武都布下了一张大网。
  由张氏牵头,先和原本是汉中大户阎氏家族取得了联系,双方很快就达成了协定。
  在这中间,出力最多的人,就是在临洮归顺董俷的阎温。
  阎温是天水人,可是祖辈却出自汉中,说起来算是汉中阎氏家族的一个偏远旁支。
  阎温归宗认祖之后,向阎氏保证,他日若夺回汉中,定会振兴阎家。
  事实上,阎家对苏固夺回汉中,早就不抱任何的希望。虽说现在也掌了一郡之地,可说穿了,却是在李郭、马腾和张鲁三方的夹缝中勉强生存,不足以寄托希望。
  阎家本非世族,以商发家,算不得名门。
  在这一点上,阎家和董家颇有相似之处,所以对董俷也怀有相当的好感。
  董俷在西域的作为,阎家一直都冷静的观察着。早在董俷对龟兹开战之前,正是和董家结盟,并且派出了大批的阎家弟子,至西域进学,实际上就是表明了态度。
  阎家第三代长子,名叫阎圃,表字儒宗,年已二十四岁。
  对于董俷而言,阎圃这个名字是比较陌生的。但是其才学,倒是颇受卢植的器重。
  “此子,有国士之风!”
  这是卢植在出征漠北之前,向董俷推荐阎圃时所说的话语。
  卢植是什么人?
  那是堂堂的一代宗师级人物,连羊续蔡邕对他也非常钦佩。他不好评价别人,可一旦做出评定,往往是不会看走了眼。所以,董俷马上就命人将阎圃从太学府调出,出任他大都督府的门下从事。虽然官位并不是特别彰显,可是却羡煞了无数人。
  要知道,担任门下从事的俸禄虽然只有一百石,可那是心腹之人才能担当的职务。
  阎圃身高七尺六寸,生的面如粉玉,极具丰姿。
  此刻,他正站在董俷的身后,也不出声,垂手肃立。
  “儒宗,郿县那边,可有消息传来?”
  阎圃说:“主公,尚未有消息传来,但想必不会等待太久时间。军师布局高远,此次和林乡亭侯合作,一切都已经安排妥当,断不会出什么差池。河东卫觊突破河水,占领莲勺,已经直接威胁到了左冯翊的安危,李贼又怎可能放过这个机会?”
  董俷却笑了!
  “只怕不是李傕把握机会,而是那卫觊目光高远吧。”
  阎圃闻听,也笑了起来,“主公所言不差,河东卫氏三百年大族,的确不容小觑。趁曹操迎奉天子,兵进函谷关的时候,出击三辅,若是谋划得当,这三辅……嘿嘿!”
  董俷听出了阎圃话中之意。
  如果没有他这一次出奇兵明攻马腾,暗渡武都,这三辅花落谁家,还真的尚未可知。
  卫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39/77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