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汉(校对)第57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76/779

  对于乱世中的人而言,私仇永远大不过利益。君不看那春秋战国时,昨天还打得你死我活的对手,今天就会坐在一起饮酒作乐,吟诗作赋,赏尽那风花雪月?
  反正,这种事情对于董俷而言,实在是太复杂了!
  不过没关系,想必军师那边一定可以处理得当,他也没有必要,去太过于担心。
  “西平,上次我和你说的那件事,你考虑过没有?”
  “什么事?”
  蔡琰一副很无奈的表情,苦笑着说:“就是我们在西域出发的前一天,太后和我说的那件事啊。她的意思,不是想要西汉王娶咱们家的文姬吗?你觉得怎么样?”
  一旁董绿,突然停下手中的活计,向董俷张望。
  小文姬董节,虽然是蔡琰所生,但实际上呢,却归于董绿的名下。
  对小文姬,董绿有一种虽非亲生骨肉,却胜似亲生骨肉的感觉,自然会很在意。
  董俷一蹙眉。
  刘辨娶小文姬?这好像差着辈儿呢!
  可是蔡琰也解释过,当初太后说的很明白:小文姬嫁给刘辨的话,肯定是正妻的位子。而且,刘董联姻,从此以后两家人变成一家人,岂不是会更加的亲密?
  说实话,蔡琰董绿,都蛮动心。
  董俷摇摇头,“节儿才十三,谈论这件事未免还有些早。而且,这件事我也说过,节儿嫁给谁我都不会反对,但关键是要她自己同意。如果她愿意的话,我没意见。”
  “你这个当爹的啊,怎么可以这样?”
  蔡琰很无奈,摇着头苦笑道:“这等天大的好事,别人求还求不来,你却……”
  “是不是好事我不知道,不过我却听说过千金求一赋。夫合一佳人兮,步逍遥以自虞……”
  这是汉武帝的皇后陈阿娇出重金而请司马相如写下的《长门赋》。
  据说当年因巫蛊案,阿娇皇后被汉武帝废了皇后位后,幽禁于长门宫之内。
  阿娇皇后的母亲,馆陶长公主以千金求了司马相如做一赋,送给了汉武帝,这才免了阿娇的幽禁之苦。想那汉武帝,也算是个英明神武的人,还不是一个样子?
  当初董俷学这首《长门赋》时,还是因为蔡琰怕他将来变心,强迫他去背诵。
  如今他以长门赋作答,却是让蔡琰,非常的无奈。
  殊不知,这夫妻二人谈话的时候,门口却有一婉约身影,聆听片刻后,悄然离去。
第三五七章
有女文姬
  关于袁绍的究竟是什么态度?
  董俷也无心去研究了!自有贾诩这些人去操心,反正到时候自然会明白其中奥妙。
  至于小文姬的婚事?
  董俷根本没有往心里面去。曾亲眼见证过皇室中的倾轧,那你死我活,不死不休的残酷争斗,董俷还真的是有点害怕。亲兄弟反目成仇,父子间相互残杀……董俷不希望董节加入到那种生活里面去,而且在他看来,也没有那个必要。
  结成了亲家,真的就能万无一失?
  董俷可不相信……
  想想何进是怎么夺取的权利,所谓的姻亲,所谓的生存,还是要看自己的势力。
  当然,董俷并不是怀疑刘辨要如何如何。
  只是那种环境,实在不适合女儿生活。而且董节的性子,又怎能容忍那样的生活呢?
  儿孙自有儿孙福,古老相传留下来的谚语,也不是没有道理呐。
  所以在第二天,董俷依照着行程,率领着装备精良的三千元戎军,前往朔方。
  随同董俷一起前往朔方的,还有赵云和田豫。
  以赵云为先锋,率领六百元戎先行动身。董俷亲领两千元戎,随行的人有庞统黄叙,典满牛刚。田豫为后军,裴元绍和董弃两人,负责押运粮草辎重的车辆。
  此外尚有护卫越兮郭援,以及从巨魔士中提拔出来的淳于导和郝昭。
  郝昭业已弱冠。卢植在临终前,送给了郝昭一个表字:伯道,被董俷留在身边。
  淳于导和郝昭不一样,却是实打实凭借战功而起。
  早在中平四年的时候,淳于导就已经跟随了董俷。此后的中原大战虽未能参加,不过在西域的几场战斗,却是一次都没有落下。武安国和王戎各自赴任后,向董俷推荐了淳于导。虽然没有王戎那样的勇武,但论弓马,一样是格外出色。
  虽然董俷不想带技击士出门,可是法正等人一再要求,还是带了二百技击士。
  以陈敏为守,负责贴身保护董俷。
  反正,名义上是只有三千元戎军,可等到出门的时候,却平添了一千多个人。
  毕竟不同于往日,董俷现在是堂堂正正的西汉王大都督,有开府仪同三司之能。自然需要一些排场,虽然董俷并不喜欢这些,但却架不住幕僚们的一番好意。
  辨亲自出城送行,临行时拉着董俷的手,连连嘱托。
  田豫在后军,心里很不是一个滋味。
  西汉王三月初抵达长安的时候,他和赵云惊喜的发现,好友夏侯兰竟然还活着。
  不但活着,如今还是西汉王的宿卫统领。
  就在前些日子,夏侯兰找到了两个人,一起结伴喝酒。
  酒桌上,夏侯兰隐隐约约的流露出,想要让赵云和田豫改换门庭,效忠于西汉王的意思。田豫不知道,这是西汉王自己的意思,还是夏侯兰自作主张的建议。
  特别是夏侯兰在酒宴中,所说的一些话,令田豫非常担忧。
  他不知道是不是应该把这件事告诉董俷,包括赵云,都对此感到了几分的忧虑。
  董俷为何能有今日的成就?
  是因为他始终尊汉,有西汉王这样一个汉室宗亲在前面顶着。
  而西汉王之所以为西汉王,则是因为他有董俷和董俷的部曲,为他撑住了门面。
  在田豫和赵云看来,西汉为和武功侯,是不可分割的一体。
  可是……
  眼看着辨谈笑风生,拉着董俷的手在前面说话。田豫这心里面,感到了一点腻歪。
  这就要卸磨杀驴了吗?
  汉室尚未中兴,就要上演这一幕了吗?
  武功侯是一个老实人,可不是一个懦弱的人。如果把他逼急了的话,定然会使出雷霆般的手段。到那时候,我和子龙是帮助武功侯,还是该站在西汉为的一边呢?武功侯对我和子龙,极为器重,有知遇之恩。但是西汉王,始终是西汉为!
  田豫的心情,突然间焦躁起来。
  用力的甩了甩头,长出一口气后,心道:也罢,且走一步,看一步,到时候再说。
  那边,西汉王辨和董俷在渭桥上依依惜别。
  元戎军的大旗在朝阳中愈行愈远,辨的脸上,却出现了一抹阴翳,扭头对身后的人说:“图澄,昨夜你说的那些话,孤就当作你从没有说过,以后莫要再提。”
  “喏!”
  回答的人,是一个壮年男子,有着极为明显的大月氏人特征。
  “还有,以后你少戳哄夏侯将军,如果孤知道你和夏侯将军再说什么不该说的话,就算到时候董卿没有发现你,孤一样可以取你性命。你应该做的事情,是好好的为孤讲解佛经,而不是在里面拨弄是非……你师父的死,和董卿没有关系。”
  “小僧领旨!”
  那图澄极为恭敬的回答,低着头一言不发。
  殊不知,在刘辨的近侍中,有一双眼睛,在无声无息中,已经盯在了图澄身上。
  ……
  董俷一路行军,沿着初平二年时,他曾经走过的路线,一路北上。
  沿途,和庞统黄叙讲述着当年他离开雒阳,前往安定所发生的各种事情。只是,董俷渐渐留意到,庞统黄叙二人好像有点心不在焉,也不知道在想什么事情。
  不禁有些索然无味,大军继续行进。
  出渭桥,过长陵,不知不觉中,董俷沿着泾水一路北上,经三天时间抵达漆县(今陕西彬县)。
  庞统和黄叙,越来越古怪。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76/77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