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汉(校对)第59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94/779


第三六九章
长安之乱(一)
  建安元年,不论是对关中还是关东,乃至整个大汉疆域内的百姓来说,端的丰富多彩。
  西汉王定都长安;汉帝协许昌改元……
  沛国王出任徐州牧;江东孙策占据扬州四郡,请封扬州刺史;荆州刘表,一反过去数年的无为,启用大批荆襄名士,屯兵江夏,虎视江东,端的是好不热闹。
  塞外纷纷乱乱,忽而结盟,忽而相互残杀。
  汉安军被鲜卑人死死的纠缠在塞外的草原上;和连被刺,公孙度崛起,吕布丢掉了幽州。
  而在这诸多消息之中,最为惊人的,莫过于董俷的失踪!
  集宁的火拼,董俷率领残部遁入了并州。按照大多数人的想法,董俷只可能走云中五原一线。所以,袁绍在两郡屯集了大军十万,疯狂的搜索着董俷的踪迹。
  但是,董俷却好像是在人间蒸发了一下,不见踪影!
  ……
  中山郡,春秋时被称作鲜虞。
  倚太行山之屏障,扼住冀州的咽喉。滹(hu)沱河,有小黄河之称,是中山郡的天堑。
  虽不比八百里秦川的险要肥沃,但是却拥有太行山川和冀中平原的便利。
  十月中山,已经降下初雪。
  白皑皑的一片,令人生出好不寂寥的空虚感,光秃秃的树枝,在寒风中无力摇曳。
  一行车马,由远而近的行来。
  马车轱辘在雪地中压过,发出嘎吱的声响。
  一共有十余辆马车,护卫大约在三百人左右。一个个体型彪悍,带着一股匪气。
  为首的一人,跳下马身高大约在八尺左右,体态修长,面貌英武。
  马鞍桥得胜钩上,挂着一杆大枪,背负兜囊,内置一对分水刺,交叉着扣在其中。
  天气很冷!
  大汉的脸上,蒙着遮风巾。
  “伯玉,前面是什么所在?”
  马车中,传来了一个声音。听上去很浑厚,但是却略带嘶哑,显得中气不甚足。
  “大公子,按照现在的速度,在往前走两个时辰,就是中山国。”
  “中山?”
  车帘挑开,车队在那名叫伯玉的汉子一声招呼下,立刻停下来。三百护卫,行动整齐如一。
  从车里走出一个男子,大约三十多岁的年纪,面色略显苍白。
  “已经到中山了……”
  男子的目光,带着一些迷茫。自言自语道:“小师弟生死不明,我还要去关中吗?”
  沉吟片刻之后,男子突然道:“伯玉,我记得你曾经提起过,似乎在中山国有一个远房亲戚经商?”
  “哦,确有其人。”
  伯玉挠头道:“按照辈分,他当是我叔公。不过早在三代之前,就离开了老家。此后在中山三代经营,倒也混的风生水起。后来本家渐渐没落,也就没有再和他们联系过。恩,算起来,最后一次见那人,还是在飞八岁时,已经有三十年了。”
  “还能找到他们吗?”
  “只记得他住在中山国,但是具体的地址,却不是很清楚。不过,我那叔公据说买卖做的很大,在中山郡内,仅弱于那大贾甄氏,打听一下很快就能知道。”
  男子想了想,“既然如此,我们今晚就留宿中山。你且在城内打听一下,若是能找到最好。找不到的话……那就算了。这中山如今还算是平静,倒可以暂留一下。”
  伯玉当下点头,“就依大公子吩咐!”
  男子上了车,车马继续朝着中山国的方向前进。在雪地上,留下了两行杂乱的印记。
  这男子,正是在江东死里逃生的顾雍。
  从密道中逃出之后,顾雍带着妻儿很快就找到了苏飞。这时候,顾家堡的噩耗,也已经传入了顾雍的耳中。心中悲愤异常,顾家在吴郡立足二百年,修桥铺路,颇有名声。可没想到,二百年的基业,在一夜之间化为乌有,落得个家破人亡。
  正应了董俷当年和他说过的一句话:修桥铺路的,死无全尸;杀人放火的,却……
  顾雍也知道,凭他现在的本事,对付不了孙策。
  虽说扬州有四大世族,可哪有能怎样?朱家已经投靠了孙策,而庐江的陆家,怕也是撑不了太久。至于另一家,却是在九江,被那刘备死死的掌握在手中,有能有什么作为?
  要说起来,顾雍有很多去处。
  当年在扬州刺史秦颉麾下效力的蒯良,如今在荆州牧刘表的麾下风生水起。
  可是顾雍知道,刘表绝不可能为他和孙策火拼。而且那荆襄世族,怕也是容不得他一个外来人。唯有投靠自家的小师弟,顾雍相信,董俷一定会为他报仇。
  可是,从吴郡到关中,路途何止数千里?
  沿途多是诸侯,顾雍还真不敢轻举妄动。幸好,苏飞颇识海路,借由水路抵达青州,而后从青州,扮作了商贾,进入冀州,准备由冀州穿过,抵达河东郡。
  但是没想到……
  顾雍也不禁有些犹豫起来,靠在车厢里,蹙眉沉思。
  大约到了傍晚的时候,顾雍一行人进入了中山国城,在城里面包了一家客栈。
  苏飞带着十几个人,去打听他那远房的亲戚住址。
  顾雍招呼妻儿在客房中休息。这一路颠簸,他的妻子本就是个文弱的女子,也真的是疲惫至极。只靠在床边,就立刻沉沉的睡去。顾雍爱惜的搀扶妻子躺下,又让在途中买来的丫鬟好好照应,自己满怀心事的从楼上走下来,坐在大厅中。
  还要不要去关中呢?
  大厅里没什么人,只有一个酒客,在靠着窗边的酒桌旁喝酒,形容略显萧索。
  一袭黑衫,外面裹着一件厚厚的大氅。
  背对着顾雍,正自斟自饮。若是在以前,顾雍也许会找他喝上一杯,但是此刻……
  伙计端来了酒菜,顾雍喝了一口酒,却是愁肠满肚。
  不去关中,要去何处?
  师弟郭嘉似乎在曹操那里混的也不错,曹操那个人嘛,似乎也不差,要不然……去许昌?
  顾雍的心里,烦躁不堪。
  这酒喝的,也就非常的快。北方的酒,和南方的酒,还是有些不太一样。性烈,不似南方的酒那般柔和,几杯酒下肚,顾雍可就有了一点醉意,头昏沉沉的。
  脚步声传来,顾雍觉察到有人在对面坐下。
  抬头看去,就见先前那个在窗边自斟自饮的黑衫男子,不知为何却坐在他对面。
  男子面貌清癯,身体显得很单薄。
  顾雍忍不住问道:“阁下,你我曾相识否?”
  “不识!”
  “那为何……”
  “呵呵,先生似乎有心事。独自喝酒,不如你我二人对饮……不有那么一句话,相逢何必曾相识?”
  这是董俷的《敕勒川文集》中的一首诗词,显然此人也曾看过。
  顾雍笑了,“先生说的不错,雍却是落俗了。来,请酒!”
  那黑衫文士一笑,和顾雍把酒,一饮而尽。两杯酒下肚,这二人也就熟络了起来,那黑衫文士谈吐非常的高雅,而顾雍曾求学蔡邕门下,自然也是文采非凡。
  这两个人,越说越投机,渐渐的话题从乐律诗赋上面,就转到了当今的时政。
  顾雍突然问:“先生以为,关中形式将会如何?”
  “关中……呵呵,以我之拙见,曹操、袁绍、张鲁三家联手,怕也是雷声大,雨点小。”
  “哦?难道以三家之力,还破不得关中?”
  “关中之乱,将乱于内……那暴虎如今不知所踪,但一日不能坐实死讯,其麾下一日就不会散乱。至于诸侯,看似势大,只怕也难耐关中分毫。且不说函谷关天堑,就算是河东……呵呵,更何况,袁、曹、张三家的心思,怕也不齐。”
  “那以先生之见,虎尚存否?”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94/77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