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汉(校对)第59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96/779

  顾雍的心里,不免生出了几分烦恼。一方面他担心董俷出事,另一方面,却为自己的前途而担忧。袁本初非成就大事之人,难不成真的要去投靠兖州的曹操?
  一阵激烈的兵器碰撞声,传入了顾雍的耳中。
  从神游中醒过来,顾雍抬头看去,就见在前方,有一个面积不算太大的演武场。
  苏由正在和一个青年在场中比武。
  周围有数十个庄丁,全都是披带盔甲,在旁边观摩。
  那苏由,掌中一杆大枪,使得是上下翻飞,武艺的确是不俗。而他的对手,却是一个看上去尚未弱冠的青年。生的面如冠玉,齿白唇红,使得兵器,却是一对亮银锤。
  青年的锤法,显然是经过高人指点,施展起来,极为凶悍。
  看上去文文弱弱,体型也很单薄。可是锤挂风声,力道极为刚猛,和苏由打得不分胜负。
  顾雍认得此人,昨夜曾在酒宴中出现过,不甚喜欢说话,总是在旁边倾听。
  隐约记得,当世苏由曾介绍他,叫做毌丘俭。据说是河东闻喜人,也是个大族出身。
  见两人打得热闹,顾雍索性战在旁边观瞧。
  二十多个回合过去,那毌丘俭突然间使出一招黑虎掏心,大锤震飞了苏由的枪。
  苏由勒马叫道:“仲恭贤弟,我输了!”
  毌丘俭也勒住战马,把锤交给了上前的两个庄丁,而后跳下马来,拱手道:“却是哥哥谦让了!”
  “谦让个甚?你这家伙,看上去如此单薄,怎会有这般力气?”
  苏由也下马,不想正看见了远处旁观的顾雍,忙拉着毌丘俭上前道:“顾先生,怎么起来的这么早?”
  顾雍笑道:“却不如二位起的早呢。”
  说着话,看着毌丘俭说:“没想到,仲恭还有如此武艺,端的是让雍吃惊不小。”
  “哈,莫说先生吃惊,想当初我第一次和仲恭交手,也没有想到他会有如此惊人的本事。那对亮银锤,足有一百二十斤重……若不是我还有些手段,当真就吃了他的亏……不过这两年仲恭的武艺是越来越出众,某家已经不再是他的对手。”
  三人寒暄了一阵,苏由和毌丘俭,陪着顾雍来到了大厅中。
  客套一番之后,分宾主落座。顾雍这才问道:“雍昨日记得,仲恭是出自闻喜毌丘世家?但不知高阳乡侯与仲恭是何关系?”
  “正是家父!”
  顾雍闻听,不仅大吃一惊。
  在河东之地,卫氏家族自然是最为有名。
  然则,卫氏的威名固然大,其势力也只能覆盖安邑方圆。而闻喜,若说最大的世族,则是毌丘一脉。毌丘世族没有卫氏那样出名,但也是河东百年的望族。
  其祖上据说曾在大将军窦宪麾下效力,在扫荡北匈奴一战中,立下汗马功劳。
  不过,窦宪死后,毌丘一族也就随之变得悄无声息。
  汉灵帝刘宏登基的时候,念在毌丘一族当年曾立下的功劳上,封毌丘兴为高阳乡侯。之后毌丘家就没有再出现过什么了不起的人物,甚至很多人都忘记了这个家族。
  顾雍同样是世家出身,自然知道毌丘一族的名号。
  只是他不明白,毌丘俭既然是望族出身,而且是在河东,为什么会出现在苏家?
  苏家,不过是中山的良家,大商贾出身,如何能和毌丘一族扯上关系?
  难道说……
  毌丘俭似乎看出了顾雍的心事,笑了笑说:“毌丘一族,随是闻喜望族,可早已没落。我父与苏翁乃莫逆之交,此次命我前来,却是因为苏翁在年初时曾说要送俭一匹好马。您也知道,天下好马出西域,然则我们和长安,却没有任何关系,想要一匹好马的话,只能通过其他的途径。而苏翁,恰好就有这样的途径。”
  苏由也说:“不错,家父倒是有些手段,能从西域弄些好马。仲恭家的战马,大都是由家父所供应。要说起来,我们和仲恭的家族,也算是有差不到三代的交情。”
  听上去是在解释什么。
  可顾雍更觉得,苏由这话里面,似乎还隐藏着什么玄机。
  河东毌丘……中山苏式……
  这里面,莫非还隐藏着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为什么苏由一听说我是顾家的人,就热情的把我请来庄园。就算他想要结交世族,可是这未免也太过于热情了吧。
  昨日是太辛苦,加之有陈宫相伴,顾雍倒是没有考虑太多。
  但是仔细的一想,却发现这里面似乎有着一根看不清楚的线,在无声的牵连着。
  莫非……
  顾雍心里不禁一咯噔,看苏由的目光,却已经变得不在一样。
  吃罢了早饭,苏家的田庄,一下子变得热闹起来。
  中山另一良家商贾张世平的儿子前来。说是询问苏双和他父亲的消息,但顾雍却觉得,这张家子更多的,是来拜会他。而毌丘俭在席间,一直笑着也不说话。
  陈宫没有来,而且自从头一天喝了酒之后,一连三天都没有出现。
  顾雍觉得好生奇怪,忍不住向苏由打听。
  这才知道,原来这甄家,似乎有了什么麻烦。
  苏由说:“甄逸有一女,名叫甄宓,年方十六,生的是花容月貌,美不胜收。幼年时,曾有大师给她看过面相,说此女一生,富贵不可言……呵呵,这甄宓从小喜欢读书,颇具才情。性情纯良静谧,非常的贤惠。不过,也许是太出众的缘故,此女在十二岁的时候,就被袁绍的次子所看中,并且二人在四年前定下亲事。”
  顾雍忍不住道:“这算是好事吧……”
  “好事?”
  苏由笑道:“顾公可知,甄家世代经营粮食,大半个北方的粮食,都是由甄家控制。袁绍是看重甄家的这份势力,想借由联姻,而把甄家吞并。当然,那袁熙据说也是非常喜欢甄宓,只不过甄逸却不愿意,把诺大的家产交给那个袁本初。
  四年前定下亲事的时候,甄逸就以女儿年纪小推托了!
  如今袁绍掌控河北,自然不希望自家的命脉为他人所控制,所以肯定会加快吞并甄家的速度。幽州的事情,已经平息下来。大公子袁谭奉命前往,替代袁熙镇守代郡。而那个袁熙回来,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和甄宓成亲,从而……”
  从而什么,苏由没说,但所有人的心里都清楚。
  怪不得那天陈宫看上去满腹心事,原来是这么一回事。
  不过这件事,怕谁也帮不上忙。甄家势力虽然大,可是和袁绍相比,却太渺小了!
  张世平的儿子,名叫张遵,看上去非常的精明。
  他面带愁容,轻声道:“今日袁家吞了甄氏,怕明日你我两家,也难以保全了。”
  苏由看了张遵一样,似乎有话要说,但嘴巴张了张,却没有开口。
  这时候,有庄丁前来禀报:“大少爷,庄外有甄家二公子甄俨与陈宫先生求见。”
  顾雍闻听,心道一声:怎地今天,如此热闹?
第三七一章
长安之乱(三)
  中山甄氏,说起来并不是一个单纯的商贾世家,而是一个正经的官宦世族。
  祖上甄邯(han)曾经担任为过太保一职,后家道没落,至甄逸的时候,也做过上蔡(今河南上蔡)令。官儿不大,也许是甄逸并无心于此的缘故,很快就辞官不做了。
  甄逸辞官之后,娶了中山大族张氏女为妻,而后继承了祖业。
  这中山张氏,并不是说的张世平,而是堂堂正正的中山望族张氏。在汉灵帝时期,这张氏族人也算是出了一个大人物。就是那个被汉灵帝罢官的谏议大夫,张钧。
  张世平,说穿了不过是中山张氏一族的偏远分支罢了。
  甄逸有三子五女,长子甄豫,次子甄俨,幼子甄尧。五个女儿分别是甄姜、甄脱、甄道、甄荣和甄宓。而甄宓的大名,本来是叫做甄洛。只因其生的貌美,且性情端庄稳重,不喜欢嬉闹玩耍,故而又名宓(fu或者mi)。
  宓,在《玉篇》文中,有这样的解释:止也、静也、默也……
  意思就是说,甄洛这个女孩子,性情很安静,很稳重,比较内向,不喜欢说话。
  这是当年张钧赐给甄洛的别名。
  从一定程度上,却反映出了甄洛这个人的性情。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甄宓之名,甚至比甄洛这个大名还有叫的响亮。
  ……
  甄俨年二十七岁,性格沉稳。
  按照规矩,世族所传,皆由长子。不过甄豫属于书呆子类型的人物,对于商贾之道,并不是非常的喜欢。反倒是甄俨对此颇为喜爱,故而就成为了甄家的接班人。
  对此,甄豫也没什么意见,正好在家里做学问。
  陈宫陪着甄俨进了客厅,朝着顾雍微微一笑,算是和顾雍打了一个招呼。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96/77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